第34頁
老金兩眼放光——好你個鱉孫,你快露餡兒了!可他還像個和氣的老頭,笑得前仰後合。
“你們礦離玉米地老遠的,你咋去哩?”老金開始不露聲色地套他。
“不遠不遠!”那傢伙毫無覺察,出了礦,往東往西,咋走咋走,給老金說了個備細。
那時候辦案,條件十分艱苦,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的,出門就是警車。老金坐公共汽車先到禹縣縣城,再租了輛自行車,一路跋山涉水趕到新峰煤礦。按照犯罪嫌疑人所說的方位,找到了那塊玉米地。他不能直接問誰家有小妮被強姦了,他問地里幹活的人們:“這是誰家的地?”按照人們的指點,他找到那家。這時候可以問當時的情況了。
那家人說:“別聽那鱉孫胡說,啥摸老玉米呀!那天中午時分,地里幹活的人們陸續回家做飯。那傢伙躲在地里,發現一個小妮在摘地瓜葉,就撲上去摁倒了她,打算強姦。小妮大聲呼救,驚動了地里的莊稼人,那傢伙一看不好,跑掉了。”
按法律講,這是強姦未遂。老金取了證,寫了材料,回到礦招待所。服務員好奇,問他:“您辦啥案子呀?”老金告訴她辦強姦案。服務員說:“是不是去年10月,山南一個十來歲的小妮被強姦的事?”
嘿,又是一條線索!他趕回許昌,繼續審問犯罪嫌疑人,可是那傢伙死活不承認。
不承認就行啦?老金又坐公共汽車趕到禹州市公安局。
辦案人員正為這個案子發愁哩,當時派了十幾個偵查員,查了半個月,竟一點兒線索也沒有,幾乎成了個死案。老金這麼一問,人家趕緊將被害人姓名地址告訴了他。
老金又騎上自行車,趕到山南楊莊,找到了被害人——是個才十一歲的小妮。小妮講了發案的經過:那天她與六歲的妹妹到老陳溝放羊,被一個壞傢伙強姦了。當時孩子大出血,幸虧被人們發現,及時送到縣醫院,才撿了條活命。
老金問閨女:“那傢伙長啥樣?”
小妮想了想說:“嗯,他右眉弓上有個疤。”拿手比著,“像黃豆大小。”
老金此時真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他輕聲細語地問孩子,那人眼睛啥樣,嘴啥樣,臉盤啥樣。慢慢地,小妮又回憶起:“對了,那人說話時好嘬嘴。”
老金又是詳細地取了證,寫了材料。趕回許昌,仔細一看,犯罪嫌疑人這兩個特徵與小妮說的分毫不差。可他就是抵死不交待。
老金知道,就是他交待了,沒有確鑿的證據,隨時都會翻供。辦案子必須辦紮實,必須有如山鐵證,才能不枉不縱。他三下新峰——又是公共汽車、自行車,一番長途跋涉。來到被害人家裡,徵得小妮家長的同意,他決定帶小妮到許昌去指認。
在許昌看守所里,被害人從一群人中認出了那名歹徒,她哭了:“就是那個傢伙!”
三起強姦案(其中一起未遂),因為老金辦得紮實,鐵證如山,那傢伙終被判處無期徒刑。
有人背地裡說:“其實一起強姦案就能判了那人。”言外之意老金多此一舉。
老金沒說啥,可他心想:包拯一生殺人不少,沒一起錯案。
黑老包不是糊塗蛋。要不怎麼幾千年了,老百姓還敬仰包公呢!老金雖然讀書不多,看古書卻不少,他最佩服包公。何況咱們是人民警察,辦案不紮實,辦個糊塗案,跟誰也交代不過去。
他不怕跑路,現在有些年輕警察,跑郊區,才十幾里的路,沒車就不行。他,總騎輛自行車,跑得比誰都不慢。有一次,為了取一個證,下雨天他騎著摩托車跑了二十多公里。其實這個案再過一個月也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他卻按照三十多年當警察養成的習慣,能早辦一天,決不拖延到第二天。
“嘿,我說老金,跑恁快弄啥哩?是想當市長還是想當書記?”有人半開玩笑半說風涼話。
“我是想給人民干點好事。我今年五十九了,乾的時間不多了,想搶著多干點。”老金不在乎人們的風涼話。
自從當警察那天起,他就受著公安機關良好的教育,培養出了良好的素質。雖然寫不了大塊的理論文章,但他的“理論”既通俗又高深。他常說:“寧叫使死牛,不叫打住車。”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銘。
在辦案中,他還有一句話相當形象:“寧舍千钁,不舍一窯。”這是句河南土話,“窯”就是小坑。這句話的意思是,寧肯自己多下功夫,也不能漏掉一個疑點,對於案情,非“刨”清不可。
1989年3月15日,許昌市所轄的禹州市發生一起重大搶劫案。
“嗨,你看人家白劉記多有本事,哪次來不帶個十萬八萬的!”禹州市大同街上住的喬愛芳,眼熱地對好友張明亮說。
白劉記是個專門收購頭髮、加工“擋發”的專業戶,“擋發”
就是假髮。他和一個夥計常常到四川去收頭髮,路過禹州停停腳,然後再從許昌上火車。每次到禹州市,總要找喬愛芳的丈夫喝酒閒聊。看到人家兜裡帶的大把鈔票,喬愛芳眼紅心癢,想“撈”一把。她就和鄰居張明亮商量——他倆關係相當不一般。
“你就不能給他偷了?”
“你們礦離玉米地老遠的,你咋去哩?”老金開始不露聲色地套他。
“不遠不遠!”那傢伙毫無覺察,出了礦,往東往西,咋走咋走,給老金說了個備細。
那時候辦案,條件十分艱苦,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的,出門就是警車。老金坐公共汽車先到禹縣縣城,再租了輛自行車,一路跋山涉水趕到新峰煤礦。按照犯罪嫌疑人所說的方位,找到了那塊玉米地。他不能直接問誰家有小妮被強姦了,他問地里幹活的人們:“這是誰家的地?”按照人們的指點,他找到那家。這時候可以問當時的情況了。
那家人說:“別聽那鱉孫胡說,啥摸老玉米呀!那天中午時分,地里幹活的人們陸續回家做飯。那傢伙躲在地里,發現一個小妮在摘地瓜葉,就撲上去摁倒了她,打算強姦。小妮大聲呼救,驚動了地里的莊稼人,那傢伙一看不好,跑掉了。”
按法律講,這是強姦未遂。老金取了證,寫了材料,回到礦招待所。服務員好奇,問他:“您辦啥案子呀?”老金告訴她辦強姦案。服務員說:“是不是去年10月,山南一個十來歲的小妮被強姦的事?”
嘿,又是一條線索!他趕回許昌,繼續審問犯罪嫌疑人,可是那傢伙死活不承認。
不承認就行啦?老金又坐公共汽車趕到禹州市公安局。
辦案人員正為這個案子發愁哩,當時派了十幾個偵查員,查了半個月,竟一點兒線索也沒有,幾乎成了個死案。老金這麼一問,人家趕緊將被害人姓名地址告訴了他。
老金又騎上自行車,趕到山南楊莊,找到了被害人——是個才十一歲的小妮。小妮講了發案的經過:那天她與六歲的妹妹到老陳溝放羊,被一個壞傢伙強姦了。當時孩子大出血,幸虧被人們發現,及時送到縣醫院,才撿了條活命。
老金問閨女:“那傢伙長啥樣?”
小妮想了想說:“嗯,他右眉弓上有個疤。”拿手比著,“像黃豆大小。”
老金此時真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他輕聲細語地問孩子,那人眼睛啥樣,嘴啥樣,臉盤啥樣。慢慢地,小妮又回憶起:“對了,那人說話時好嘬嘴。”
老金又是詳細地取了證,寫了材料。趕回許昌,仔細一看,犯罪嫌疑人這兩個特徵與小妮說的分毫不差。可他就是抵死不交待。
老金知道,就是他交待了,沒有確鑿的證據,隨時都會翻供。辦案子必須辦紮實,必須有如山鐵證,才能不枉不縱。他三下新峰——又是公共汽車、自行車,一番長途跋涉。來到被害人家裡,徵得小妮家長的同意,他決定帶小妮到許昌去指認。
在許昌看守所里,被害人從一群人中認出了那名歹徒,她哭了:“就是那個傢伙!”
三起強姦案(其中一起未遂),因為老金辦得紮實,鐵證如山,那傢伙終被判處無期徒刑。
有人背地裡說:“其實一起強姦案就能判了那人。”言外之意老金多此一舉。
老金沒說啥,可他心想:包拯一生殺人不少,沒一起錯案。
黑老包不是糊塗蛋。要不怎麼幾千年了,老百姓還敬仰包公呢!老金雖然讀書不多,看古書卻不少,他最佩服包公。何況咱們是人民警察,辦案不紮實,辦個糊塗案,跟誰也交代不過去。
他不怕跑路,現在有些年輕警察,跑郊區,才十幾里的路,沒車就不行。他,總騎輛自行車,跑得比誰都不慢。有一次,為了取一個證,下雨天他騎著摩托車跑了二十多公里。其實這個案再過一個月也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他卻按照三十多年當警察養成的習慣,能早辦一天,決不拖延到第二天。
“嘿,我說老金,跑恁快弄啥哩?是想當市長還是想當書記?”有人半開玩笑半說風涼話。
“我是想給人民干點好事。我今年五十九了,乾的時間不多了,想搶著多干點。”老金不在乎人們的風涼話。
自從當警察那天起,他就受著公安機關良好的教育,培養出了良好的素質。雖然寫不了大塊的理論文章,但他的“理論”既通俗又高深。他常說:“寧叫使死牛,不叫打住車。”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銘。
在辦案中,他還有一句話相當形象:“寧舍千钁,不舍一窯。”這是句河南土話,“窯”就是小坑。這句話的意思是,寧肯自己多下功夫,也不能漏掉一個疑點,對於案情,非“刨”清不可。
1989年3月15日,許昌市所轄的禹州市發生一起重大搶劫案。
“嗨,你看人家白劉記多有本事,哪次來不帶個十萬八萬的!”禹州市大同街上住的喬愛芳,眼熱地對好友張明亮說。
白劉記是個專門收購頭髮、加工“擋發”的專業戶,“擋發”
就是假髮。他和一個夥計常常到四川去收頭髮,路過禹州停停腳,然後再從許昌上火車。每次到禹州市,總要找喬愛芳的丈夫喝酒閒聊。看到人家兜裡帶的大把鈔票,喬愛芳眼紅心癢,想“撈”一把。她就和鄰居張明亮商量——他倆關係相當不一般。
“你就不能給他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