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凌琰撇撇嘴,百姓的道理對他來說太大。
不過他很少反駁太傅的話,即使不贊成,也從來不會說。
他只是委屈地把自己整個身子都靠在吳桑的懷裡,太傅的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幽香,總能讓人安心到……想睡覺。
凌琰換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眼睛都閉上了,好奇問:“太傅搽了什麼,好香。”
吳桑失笑道:“殿下,臣是男子,使不來香。”
“是嗎?”凌琰來了jīng神,爬起來,在吳桑的身上嗅來嗅去。
“殿下這樣有失皇家儀容。”吳桑循循勸道,卻不曾伸手制止。
吳桑的餘光瞥到門口的身影,趕緊把凌琰推開,斂衣起身,道:“娘娘。”
門口進來的是凌琰的養母明妃。
明妃二十出頭,是左丞相吳之庸之女。螓首蛾眉,雙瞳剪水,靈動不失端莊,一看就是出身名門,又被保護得過於簡單的女子。
明妃自幼在閨閣中不見男子,入宮後見皇帝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此刻被吳桑行禮,反而顯得有些靦腆,道:“吳大人不必如此多禮。”
吳桑此番入宮,陪著凌琰早起、溫課都是在明妃的側殿內。
本來臣工與妃子共處一殿與禮不合,但是凌琰堅持在這裡,吳桑也沒有辦法,只是越發守禮克舉。
凌琰往明妃身後的宮女那裡張望,興奮地道:“母妃帶吃的了麼?”
明妃笑盈盈,柔和的目光落在凌琰的身上,道:“自然是帶了。”
說完,吩咐身後的宮女把食盒端上來。
明妃是真心感激吳桑,自從吳桑司學之後,凌琰讀書不知用功多少。
只是吳桑每日直到酉時離宮,為了避嫌,總是不用膳就出宮。
明妃體恤,時常做些小點心給吳桑送過來。
基本上都是差宮女送來,偶爾會親自過來,看一看凌琰的功課。
吳桑推辭了幾次,明妃依舊每日備下,只道,吳大人悉心教導殿下,感激無以。
吳桑看著宮女從食盒裡端出來的東西,愣了一下,道:“娘娘……”
“吳大人,這是牛rǔ紫米粥。”明妃笑著解釋道:“陛下每日早膳都要備下的粥品,其實起初是我做的。我喜歡煮食,以前做好了,不敢親自送給陛下,只讓御膳房的太監送去。後來陛下很喜歡,命每日都要備下,御膳房才到我這裡詢了做法。聽太監說,前些年,陛下即使自己不吃,也要在御桌上擺上一碗,道此粥賞心悅目,令人食yù大好。吳大人可能不知,這碗粥現在在宮內是無人不曉了 。”
凌琰吃著粥,見太傅未動,催促道:“太傅吃啊。”
吳桑端起吃了一口,道:“有杏仁的味道。”
明妃眼睛一亮,道:“太傅吃出來了。我一直認為佐以杏仁露會更好。可是陛下不喜歡就作罷了。”
吳桑垂著眼睛,只攪動著眼前的這碗紫米粥。
曾經吃過一碗有杏仁味的紫米粥,只吃了一口就不吃。
皇帝從他碗中舀了一勺,皺眉道:“你不喜杏仁?”
吳桑在明妃的注視下,又勉qiáng吃了幾口,笑著道:“娘娘恕罪,臣中午積了食,吃不下了。”
吳桑陪著凌琰溫課到酉時起身離開。
臨走前又細細的叮囑凌琰晚膳後的功課不可落下。
凌琰乖巧答應,又將太傅送到門口。
其實不論是齊湉,還是吳桑,本質都是溫和無害的人。
心腸軟,好說話,見不得別人受苦。即使被人占去便宜,也不是很放在心上。
偏偏是這種對很多事qíng不在意的人,一旦被觸犯到底線,就必然是抗爭到底的。
吳桑雖與凌琰相處時日不多,卻也可以感覺到凌琰對自己的依賴。
小孩子的要求本來就難以拒絕,何況每當凌琰撲閃著亮亮的眼睛時,吳桑就會想起因為自己溺死在水中的妹妹。
如果她不夭折,會不會也有一雙亮如星辰的眼睛。
這種愧疚地被轉嫁到了凌琰的身上。
是以當凌琰以絕食三日的面目出現在吳桑前面時,即使再qiáng烈的離開願望,吳桑覺得也可以先放一放。
☆、第 44 章
凌琰在門口看著吳桑走遠了,才走到側殿右邊的一扇木門前,規規矩矩地道:“父王,太傅已經走了。”
凌琰在吳桑面前也是規規矩矩,只是在吳桑那裡凌琰總是帶了幾分討好,在皇帝這裡卻是帶上了幾分畏懼。
木門咯吱一聲被打開。
從裡面走出來的正是大德朝的皇帝陛下。
皇帝明知道人已經走遠,還是望了望離開的方向,有些失神。
自從吳桑那日不許皇帝出現之後,皇帝就真的沒有再出現在吳桑面前。
只是每日在吳桑出入宮時,站在木門內看上一眼。
本來在房間內設個暗室會看得更清楚,可是皇帝擔心房內靜,萬一發出響動會讓吳桑知道,所以沒有實行。
皇帝知道自己中毒了,中了吳桑的毒。
每日這兩眼如同飲鴆止渴。
站在木門後面的皇帝,糾結矛盾。
一方面是無數地想著衝出去,把人緊緊摟在懷裡,不管他如何掙扎,不管他如何反抗,只把他牢牢的禁錮在身邊,按在自己心口的位置,讓他再也不能逃開。
另一方面想的是,若自己這麼做了,是否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吳桑的恨意和怒氣。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輕易沉溺到習慣。
那段時日,每日安臥榻上的人,只是自己一伸手,勻稱清瘦的身體就可入懷,細膩清淨的肌膚在手。若懷中人心qíng好,還會睜開迷離懵懂的眼睛看著自己笑,憨態可愛。
在見過了那樣的吳桑之後,光是想起那雙漂亮的眼眸帶上恨意看著自己,皇帝就會忍不住畏懼、顫抖。
所以皇帝忍著,即使忍得心頭疼,疼得萬箭穿心,也只躲在木門後看著那日夜縈繞的人兒,不敢有任何多餘的舉動。
看他帶著笑,溫和的與明妃道別。
輕柔的聲音是自己奢望能再度在耳邊響起的。
看他寵溺的目光投在凌琰的身上,摸著他的頭,臨走前還會抱一抱他。
下意識地看著自己空dàngdàng的手臂,那幽香清淨的身子自己多久沒有抱過了。
有時宋恕會在殿外等他。
宋恕沒有遞上辭呈,他那日只是入殿和皇帝請辭。吳桑不走,料著皇帝不敢動他,他也留下來。
宋恕陪著笑,看著吳桑的臉色說話,只一疊的道歉。
師兄當時不說,是擔心師弟知道後會難過。
師弟你別惱,師兄知錯了,以後有事一定不再瞞著你了。
晚上師兄給你做一桌的菜賠罪好不好,做你愛吃的萵筍爆牛ròu?
罰師兄給你洗一個月的衣物好不好?三個月?
吳桑繃著臉,不說話。
宋恕示弱,不提內力,只是小跑跟著。
皇帝也想自己能夠像宋恕一般,陪著小心來討好他。
不過他很少反駁太傅的話,即使不贊成,也從來不會說。
他只是委屈地把自己整個身子都靠在吳桑的懷裡,太傅的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幽香,總能讓人安心到……想睡覺。
凌琰換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眼睛都閉上了,好奇問:“太傅搽了什麼,好香。”
吳桑失笑道:“殿下,臣是男子,使不來香。”
“是嗎?”凌琰來了jīng神,爬起來,在吳桑的身上嗅來嗅去。
“殿下這樣有失皇家儀容。”吳桑循循勸道,卻不曾伸手制止。
吳桑的餘光瞥到門口的身影,趕緊把凌琰推開,斂衣起身,道:“娘娘。”
門口進來的是凌琰的養母明妃。
明妃二十出頭,是左丞相吳之庸之女。螓首蛾眉,雙瞳剪水,靈動不失端莊,一看就是出身名門,又被保護得過於簡單的女子。
明妃自幼在閨閣中不見男子,入宮後見皇帝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此刻被吳桑行禮,反而顯得有些靦腆,道:“吳大人不必如此多禮。”
吳桑此番入宮,陪著凌琰早起、溫課都是在明妃的側殿內。
本來臣工與妃子共處一殿與禮不合,但是凌琰堅持在這裡,吳桑也沒有辦法,只是越發守禮克舉。
凌琰往明妃身後的宮女那裡張望,興奮地道:“母妃帶吃的了麼?”
明妃笑盈盈,柔和的目光落在凌琰的身上,道:“自然是帶了。”
說完,吩咐身後的宮女把食盒端上來。
明妃是真心感激吳桑,自從吳桑司學之後,凌琰讀書不知用功多少。
只是吳桑每日直到酉時離宮,為了避嫌,總是不用膳就出宮。
明妃體恤,時常做些小點心給吳桑送過來。
基本上都是差宮女送來,偶爾會親自過來,看一看凌琰的功課。
吳桑推辭了幾次,明妃依舊每日備下,只道,吳大人悉心教導殿下,感激無以。
吳桑看著宮女從食盒裡端出來的東西,愣了一下,道:“娘娘……”
“吳大人,這是牛rǔ紫米粥。”明妃笑著解釋道:“陛下每日早膳都要備下的粥品,其實起初是我做的。我喜歡煮食,以前做好了,不敢親自送給陛下,只讓御膳房的太監送去。後來陛下很喜歡,命每日都要備下,御膳房才到我這裡詢了做法。聽太監說,前些年,陛下即使自己不吃,也要在御桌上擺上一碗,道此粥賞心悅目,令人食yù大好。吳大人可能不知,這碗粥現在在宮內是無人不曉了 。”
凌琰吃著粥,見太傅未動,催促道:“太傅吃啊。”
吳桑端起吃了一口,道:“有杏仁的味道。”
明妃眼睛一亮,道:“太傅吃出來了。我一直認為佐以杏仁露會更好。可是陛下不喜歡就作罷了。”
吳桑垂著眼睛,只攪動著眼前的這碗紫米粥。
曾經吃過一碗有杏仁味的紫米粥,只吃了一口就不吃。
皇帝從他碗中舀了一勺,皺眉道:“你不喜杏仁?”
吳桑在明妃的注視下,又勉qiáng吃了幾口,笑著道:“娘娘恕罪,臣中午積了食,吃不下了。”
吳桑陪著凌琰溫課到酉時起身離開。
臨走前又細細的叮囑凌琰晚膳後的功課不可落下。
凌琰乖巧答應,又將太傅送到門口。
其實不論是齊湉,還是吳桑,本質都是溫和無害的人。
心腸軟,好說話,見不得別人受苦。即使被人占去便宜,也不是很放在心上。
偏偏是這種對很多事qíng不在意的人,一旦被觸犯到底線,就必然是抗爭到底的。
吳桑雖與凌琰相處時日不多,卻也可以感覺到凌琰對自己的依賴。
小孩子的要求本來就難以拒絕,何況每當凌琰撲閃著亮亮的眼睛時,吳桑就會想起因為自己溺死在水中的妹妹。
如果她不夭折,會不會也有一雙亮如星辰的眼睛。
這種愧疚地被轉嫁到了凌琰的身上。
是以當凌琰以絕食三日的面目出現在吳桑前面時,即使再qiáng烈的離開願望,吳桑覺得也可以先放一放。
☆、第 44 章
凌琰在門口看著吳桑走遠了,才走到側殿右邊的一扇木門前,規規矩矩地道:“父王,太傅已經走了。”
凌琰在吳桑面前也是規規矩矩,只是在吳桑那裡凌琰總是帶了幾分討好,在皇帝這裡卻是帶上了幾分畏懼。
木門咯吱一聲被打開。
從裡面走出來的正是大德朝的皇帝陛下。
皇帝明知道人已經走遠,還是望了望離開的方向,有些失神。
自從吳桑那日不許皇帝出現之後,皇帝就真的沒有再出現在吳桑面前。
只是每日在吳桑出入宮時,站在木門內看上一眼。
本來在房間內設個暗室會看得更清楚,可是皇帝擔心房內靜,萬一發出響動會讓吳桑知道,所以沒有實行。
皇帝知道自己中毒了,中了吳桑的毒。
每日這兩眼如同飲鴆止渴。
站在木門後面的皇帝,糾結矛盾。
一方面是無數地想著衝出去,把人緊緊摟在懷裡,不管他如何掙扎,不管他如何反抗,只把他牢牢的禁錮在身邊,按在自己心口的位置,讓他再也不能逃開。
另一方面想的是,若自己這麼做了,是否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吳桑的恨意和怒氣。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輕易沉溺到習慣。
那段時日,每日安臥榻上的人,只是自己一伸手,勻稱清瘦的身體就可入懷,細膩清淨的肌膚在手。若懷中人心qíng好,還會睜開迷離懵懂的眼睛看著自己笑,憨態可愛。
在見過了那樣的吳桑之後,光是想起那雙漂亮的眼眸帶上恨意看著自己,皇帝就會忍不住畏懼、顫抖。
所以皇帝忍著,即使忍得心頭疼,疼得萬箭穿心,也只躲在木門後看著那日夜縈繞的人兒,不敢有任何多餘的舉動。
看他帶著笑,溫和的與明妃道別。
輕柔的聲音是自己奢望能再度在耳邊響起的。
看他寵溺的目光投在凌琰的身上,摸著他的頭,臨走前還會抱一抱他。
下意識地看著自己空dàngdàng的手臂,那幽香清淨的身子自己多久沒有抱過了。
有時宋恕會在殿外等他。
宋恕沒有遞上辭呈,他那日只是入殿和皇帝請辭。吳桑不走,料著皇帝不敢動他,他也留下來。
宋恕陪著笑,看著吳桑的臉色說話,只一疊的道歉。
師兄當時不說,是擔心師弟知道後會難過。
師弟你別惱,師兄知錯了,以後有事一定不再瞞著你了。
晚上師兄給你做一桌的菜賠罪好不好,做你愛吃的萵筍爆牛ròu?
罰師兄給你洗一個月的衣物好不好?三個月?
吳桑繃著臉,不說話。
宋恕示弱,不提內力,只是小跑跟著。
皇帝也想自己能夠像宋恕一般,陪著小心來討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