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第 43 章
皇帝坐在錯金shòu紋的大jiāo椅上,放在椅子上的手因為過分的用力在微微顫抖。目光死死地盯在桌上藍色呢布的文書上。
門下省侍郎是個頗有幾分眼色的人,道:“陛下,這是吳大人昨夜遞上的辭呈,因為宮裡落了鎖,所以臣今天一早就過來呈上。”
侍郎在殿下跪了一會,見皇帝還沒有要他起來的意思,忍不住抬了抬眉目去看皇帝。
只見帝王目光如炬,幾乎要在辭呈上燒出兩個dòng來了。陛下的臉色不是太好,青灰青灰的,襯得本來就沉肅的臉越發yīn沉。
侍郎覺得自己肯定是昨夜為這辭呈的事qíng沒有睡好覺,怎麼眼花,覺得陛下的臉側有些紅腫,似乎有指印的痕跡。
侍郎心中一咯噔,當心自己這眼色是不是太快了,反而成了替罪羊。
“父王,太傅怎麼今日還不入宮,兒臣還等著他呢。”
太傅向來守時,總比約定的時間要早上兩刻鐘到。眼瞅著一個時辰都過去了,太傅還不來。
凌琰上課的心思都沒有了,任xing地把東西一摔,就跑來找皇帝。
皇帝的目光落在凌琰的身上,那眼神又冷又沉,凌琰忍不住想起來後宮那口枯井,打了個哆嗦,聲音也小了下來,道:“兒臣去門口再看看……”
“不用去了。”皇帝閉上了眼睛,道:“你的太傅不要你了,他要走了。”
吳桑沒有走成。
在遞了辭呈之後,皇宮裡悄無聲息,沒有開口挽留,也沒有明確回復,仿佛這辭呈從未遞上一般。
只有皇帝的貼身大太監奉安過來道:“小殿下不見大人,心中惦念得緊,茶飯不思。”
吳桑搖頭,沒有入宮。
凌琰是皇子,伺候的人一大堆,跟他在一起不過也是圖一時的新鮮好玩,估計隔了時日就會把他忘記。
等到三日後,凌琰被抬著出宮見吳桑的時候,吳桑著實被他的模樣嚇了一大跳。
圓潤鮮嫩的雙頰已經凹陷,黑葡萄一般的眼睛失了神水,黯淡無光,嘴唇上的皮都一條一條裂開。
凌琰看到吳桑,眼珠子轉了轉,恢復了幾分神采,道:“太傅……”聲音又gān又啞,仿佛是七旬老翁一般。
“小殿下……”吳桑的聲音里已經帶上了明顯的哭腔。
很多年後,當凌琰回憶起那場絕食時,他自己都覺得奇怪。
五歲稚子,能憑著堅qiáng的自控力,不吃不喝絕食三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已登大寶的凌琰感慨,人在深宮,皇家血統,連五歲的孩子都能夠憑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來敏銳判斷,離開了太傅自己就什麼都不是。
秋意漸起,乍暖還寒。秋風拂面時,已然帶上冷意。
“陛下,吳大人入宮還早著,您要不先歇歇?”奉安上前,小聲道。
皇帝的目光只緊緊盯著錦華門的方向,沒有說話。
奉安看了看皇帝,陛下的臉仍然有些發白,眼睛染上熱烈的期待,倒是襯得臉色不會太差。
帝王親候迎宮,饒是封侯拜相的臣工都從未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
只是今日從這錦華門進宮的人是否會受寵若驚,感激皇恩浩dàng呢?
奉安在心底嘆口氣,默不作聲的退了下去。
良久,天氣兒亮透。
一個身著白衣的人影在錦華門口一頓,低頭掏出腰牌給侍衛看。
侍衛放行。
只見一個眉目清舉,修長如竹的男子,緩緩走來。
來人走了幾步,腳下一滯,停頓了片刻,又繼續前行。
從吳桑在門口出現的一刻起,皇帝的目光就膠著在吳桑的身上。
九日未見了。
不見的時候,心頭想得發疼,見著了,心跳又震得胸腔發疼。
每一下心跳都伴隨著一個名字的呼喚。
吳桑,吳桑,吳桑。
此刻看著他腳步一滯,心中也跟著一沉,擔心他扭頭就走,偏又不敢貿然上前。
正躊躇著,想不到他卻朝著自己的方向走來。
心中頓時被一股欣喜塞得滿滿的,急切地迎上前去。
吳桑視而不見地從他面前走過,眼睛只直視著前方,仿佛自己擦身而過的不是尊貴無上的帝王,而只是一陣秋風而已。
“吳桑……”皇帝愣了片刻,受傷的qíng緒還來不及舔舐,眼看著人一刻不停地就要走遠,忍不住開口去喚。
吳桑聽到聲音,倒是停了下來,頭微微後轉,道:“陛下有何吩咐?”
聲音疏離至極,甚至帶上了嘲諷。如今他是回頭看自己一眼都不屑了。
皇帝心頭澀得很,只覺得滿嘴的苦味都泛上來了。
心中不是不知道自己此刻出現只會平白惹人厭,只是他忍不住,知道他今日會入宮,昨夜都無法安眠。
想見又怕見的qíng態幾乎折磨了皇帝一晚。
這個素來處事果決,獨斷朝綱的人在面對吳桑的事qíng時卻最是舉棋不定。
此刻站在這裡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擔心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惹他不快。
甚至連上去站在他面前,細細端詳他眉目的勇氣都沒有,只擔心自己看久了,他會惱。
“你用早膳了沒有?”眼看著吳桑又要抬腳走了,皇帝趕緊走上前去。
吳桑的用膳習慣不太好,常常趕著時間點,一過點,事一多就不吃,特別是早膳。以往都是皇帝盯著,他才用一些。
吳桑似乎感覺到皇帝的注視,果然與皇帝預想的一樣,吳桑頭一偏,不給正臉看。
只皺起清秀的眉頭,表qíng似在忍耐,道:“陛下有何事?”
口氣比方才更冷,更厭煩。
皇帝趕緊把自己的目光移開,道:“你能留下來,朕……很感激。”又覷了一眼他的神色,飛快補充道:“朕替凌琰說的。”
“如陛下所說,我之所以留下是為了小殿下。”吳桑素淨的眼眸染上暗沉,只停在霜色的樹葉上,重複道:“只是為了小殿下。”
皇帝臉色一黯,道;“朕知道。”
“陛下若無事,臣先走了。”
皇帝默默地側身給吳桑讓道。
“凌載。”吳桑向前走了幾步,又停了下,道:“我進出宮的路左右就這一條,早晚一次,我不想下次在這條路上見到你。”
吳桑說完就走,削瘦的身影微微緊繃,是戒備的狀態。
皇帝痴痴地看著身影走遠,也不管那人聽到聽不到,喃喃道:“朕知道了。”
“太傅,這麼長的政要篇,袁修學竟然要我背下!”凌琰把手中的書翻得嘩嘩響,氣鼓鼓的抱怨道。
小孩子恢復得很快,前幾日還整個人gān癟得厲害,現在卻又是活潑得厲害,好動的xing子比以前更甚。
袁修學是翰林院的士林,學富五斗,偏生個xing固執,教導極嚴,在這麼多老師中,也就屬他最較真。
“袁修學是為了殿下好,殿下現在打好基礎,長大之後,治理……”吳桑停住,道:“長大後,就可以造福百姓了。”
皇帝坐在錯金shòu紋的大jiāo椅上,放在椅子上的手因為過分的用力在微微顫抖。目光死死地盯在桌上藍色呢布的文書上。
門下省侍郎是個頗有幾分眼色的人,道:“陛下,這是吳大人昨夜遞上的辭呈,因為宮裡落了鎖,所以臣今天一早就過來呈上。”
侍郎在殿下跪了一會,見皇帝還沒有要他起來的意思,忍不住抬了抬眉目去看皇帝。
只見帝王目光如炬,幾乎要在辭呈上燒出兩個dòng來了。陛下的臉色不是太好,青灰青灰的,襯得本來就沉肅的臉越發yīn沉。
侍郎覺得自己肯定是昨夜為這辭呈的事qíng沒有睡好覺,怎麼眼花,覺得陛下的臉側有些紅腫,似乎有指印的痕跡。
侍郎心中一咯噔,當心自己這眼色是不是太快了,反而成了替罪羊。
“父王,太傅怎麼今日還不入宮,兒臣還等著他呢。”
太傅向來守時,總比約定的時間要早上兩刻鐘到。眼瞅著一個時辰都過去了,太傅還不來。
凌琰上課的心思都沒有了,任xing地把東西一摔,就跑來找皇帝。
皇帝的目光落在凌琰的身上,那眼神又冷又沉,凌琰忍不住想起來後宮那口枯井,打了個哆嗦,聲音也小了下來,道:“兒臣去門口再看看……”
“不用去了。”皇帝閉上了眼睛,道:“你的太傅不要你了,他要走了。”
吳桑沒有走成。
在遞了辭呈之後,皇宮裡悄無聲息,沒有開口挽留,也沒有明確回復,仿佛這辭呈從未遞上一般。
只有皇帝的貼身大太監奉安過來道:“小殿下不見大人,心中惦念得緊,茶飯不思。”
吳桑搖頭,沒有入宮。
凌琰是皇子,伺候的人一大堆,跟他在一起不過也是圖一時的新鮮好玩,估計隔了時日就會把他忘記。
等到三日後,凌琰被抬著出宮見吳桑的時候,吳桑著實被他的模樣嚇了一大跳。
圓潤鮮嫩的雙頰已經凹陷,黑葡萄一般的眼睛失了神水,黯淡無光,嘴唇上的皮都一條一條裂開。
凌琰看到吳桑,眼珠子轉了轉,恢復了幾分神采,道:“太傅……”聲音又gān又啞,仿佛是七旬老翁一般。
“小殿下……”吳桑的聲音里已經帶上了明顯的哭腔。
很多年後,當凌琰回憶起那場絕食時,他自己都覺得奇怪。
五歲稚子,能憑著堅qiáng的自控力,不吃不喝絕食三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已登大寶的凌琰感慨,人在深宮,皇家血統,連五歲的孩子都能夠憑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直覺來敏銳判斷,離開了太傅自己就什麼都不是。
秋意漸起,乍暖還寒。秋風拂面時,已然帶上冷意。
“陛下,吳大人入宮還早著,您要不先歇歇?”奉安上前,小聲道。
皇帝的目光只緊緊盯著錦華門的方向,沒有說話。
奉安看了看皇帝,陛下的臉仍然有些發白,眼睛染上熱烈的期待,倒是襯得臉色不會太差。
帝王親候迎宮,饒是封侯拜相的臣工都從未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
只是今日從這錦華門進宮的人是否會受寵若驚,感激皇恩浩dàng呢?
奉安在心底嘆口氣,默不作聲的退了下去。
良久,天氣兒亮透。
一個身著白衣的人影在錦華門口一頓,低頭掏出腰牌給侍衛看。
侍衛放行。
只見一個眉目清舉,修長如竹的男子,緩緩走來。
來人走了幾步,腳下一滯,停頓了片刻,又繼續前行。
從吳桑在門口出現的一刻起,皇帝的目光就膠著在吳桑的身上。
九日未見了。
不見的時候,心頭想得發疼,見著了,心跳又震得胸腔發疼。
每一下心跳都伴隨著一個名字的呼喚。
吳桑,吳桑,吳桑。
此刻看著他腳步一滯,心中也跟著一沉,擔心他扭頭就走,偏又不敢貿然上前。
正躊躇著,想不到他卻朝著自己的方向走來。
心中頓時被一股欣喜塞得滿滿的,急切地迎上前去。
吳桑視而不見地從他面前走過,眼睛只直視著前方,仿佛自己擦身而過的不是尊貴無上的帝王,而只是一陣秋風而已。
“吳桑……”皇帝愣了片刻,受傷的qíng緒還來不及舔舐,眼看著人一刻不停地就要走遠,忍不住開口去喚。
吳桑聽到聲音,倒是停了下來,頭微微後轉,道:“陛下有何吩咐?”
聲音疏離至極,甚至帶上了嘲諷。如今他是回頭看自己一眼都不屑了。
皇帝心頭澀得很,只覺得滿嘴的苦味都泛上來了。
心中不是不知道自己此刻出現只會平白惹人厭,只是他忍不住,知道他今日會入宮,昨夜都無法安眠。
想見又怕見的qíng態幾乎折磨了皇帝一晚。
這個素來處事果決,獨斷朝綱的人在面對吳桑的事qíng時卻最是舉棋不定。
此刻站在這裡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擔心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惹他不快。
甚至連上去站在他面前,細細端詳他眉目的勇氣都沒有,只擔心自己看久了,他會惱。
“你用早膳了沒有?”眼看著吳桑又要抬腳走了,皇帝趕緊走上前去。
吳桑的用膳習慣不太好,常常趕著時間點,一過點,事一多就不吃,特別是早膳。以往都是皇帝盯著,他才用一些。
吳桑似乎感覺到皇帝的注視,果然與皇帝預想的一樣,吳桑頭一偏,不給正臉看。
只皺起清秀的眉頭,表qíng似在忍耐,道:“陛下有何事?”
口氣比方才更冷,更厭煩。
皇帝趕緊把自己的目光移開,道:“你能留下來,朕……很感激。”又覷了一眼他的神色,飛快補充道:“朕替凌琰說的。”
“如陛下所說,我之所以留下是為了小殿下。”吳桑素淨的眼眸染上暗沉,只停在霜色的樹葉上,重複道:“只是為了小殿下。”
皇帝臉色一黯,道;“朕知道。”
“陛下若無事,臣先走了。”
皇帝默默地側身給吳桑讓道。
“凌載。”吳桑向前走了幾步,又停了下,道:“我進出宮的路左右就這一條,早晚一次,我不想下次在這條路上見到你。”
吳桑說完就走,削瘦的身影微微緊繃,是戒備的狀態。
皇帝痴痴地看著身影走遠,也不管那人聽到聽不到,喃喃道:“朕知道了。”
“太傅,這麼長的政要篇,袁修學竟然要我背下!”凌琰把手中的書翻得嘩嘩響,氣鼓鼓的抱怨道。
小孩子恢復得很快,前幾日還整個人gān癟得厲害,現在卻又是活潑得厲害,好動的xing子比以前更甚。
袁修學是翰林院的士林,學富五斗,偏生個xing固執,教導極嚴,在這麼多老師中,也就屬他最較真。
“袁修學是為了殿下好,殿下現在打好基礎,長大之後,治理……”吳桑停住,道:“長大後,就可以造福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