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驗課次數多了,同學們更加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居然一邊解剖,一邊討論……

  “晚上吃什麼?”楊華問。

  “當然吃飯了,”朱建華停了一會接著說,“不過食堂的飯菜確實是難吃死了,聽說學校後門口新開了一家蓋澆飯店。”

  “是的,劉楊插話,“聽說這幾天八折。”

  “帶上我一個,”李茜也忍不住了。

  “我也去。”左星趕緊報名。

  ……

  實驗

  1

  搬到新校區以後,左星便不去美術協會活動,也不去操場打籃球,上大課的時候只坐在前面幾排,上小課也不會安排在一起(學號隔得遠),慢慢地他便淡出了左星的視線。

  大學二年級開始,左星開始學習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生理學》。《生理學》是醫學的一個主要基礎課程,是研究生物機體的各種生命現象,特別是機體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實現其功能的內在機制的一門學科。同學們都非常重視這門課,上大課還會提前占前面幾排的座位。上課的老師也是學校的元老級人物,講課條理清楚、生動有趣,還穿插了很多小故事,整個課堂氣氛活躍。這門課課程內容雖然比較枯燥、專業性強,但是通過老師講解,實驗課同學們自己動手,基本上都能夠掌握。

  《生理學》實驗課有很多動物實驗,包括小白鼠、大白鼠、青蛙、兔子等等。生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本課程主要以活體動物為研究對象,採用急性在體和離體實驗方法,主要利用動脈插管、離體灌流等實驗技術設計實驗內容,驗證和加深理解理論課內容。當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都是積極性很高,只是現在想想,這些小動物都是很無辜的。

  第一節實驗課是麻醉小白鼠。好像小白鼠生來的命運就是做實驗的。

  為什麼呢?

  一是好養,不挑食;二是攻擊性弱;三是繁殖快。

  基本上實驗動物或多或少都要具備以上三點。

  同學們平時開玩笑都是說,“我才不要做你的小白鼠!”

  老師拿來幾個小籠子,每個同學都發了一隻小白鼠。小白鼠大概一隻手的長度,毛茸茸的,睜著兩顆圓圓的小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又閉起眼睛繼續睡覺,超級萌。

  左星戴著薄薄的橡膠手套,把小白鼠放在手裡。它就轉幾個圈,找個舒服的姿勢窩在那裡不動了。如果放在實驗桌子上,它也是轉轉,找個似乎安全的角落,繼續睡覺。

  這節課的內容就是掌握小白鼠的麻醉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用針筒吸取小玻璃瓶里的藥水,然後套上針頭的塑料套管,放在一旁備用。小玻璃瓶上寫著 1%戊巴比妥鈉。然後用左手抓起小白鼠,使其腹部朝外。右手拿起注射器,在小白鼠腹中線與一側後股連線的1/3處45角度進針】。左星小時候就經常玩針筒,拿起注射器得心應手,很快就把小白鼠麻醉了。

  再看看其他同學,女生一般都是心靈手巧的,很快也就完成了實驗。男生一般都是笨手笨腳的,不是注射器沒有拿好,就是小白鼠沒有抓緊,七手八腳,急得滿頭是汗。左星旁邊實驗桌是劉永軍,果然是左右手配合不協調,小白鼠還在實驗桌上做“自由落體”運動。最終,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忙下,所有的小白鼠都被成功麻醉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比較悲催。老師指導同學們對小白鼠進行“頸椎脫臼法”處死。將小白鼠趴著,頭扭向一邊,按住,另一隻手把尾巴使勁一拉,小白鼠就一命嗚呼了。

  2

  小白鼠是比較溫柔的,沒有攻擊性的小動物。下面說說大白鼠吧。

  大白鼠有小白鼠的兩倍長,具有攻擊性,會咬人。基本上養殖大白鼠做實驗的研究員、老師、學長學姐們都有被咬過。咬破皮膚的人都要到防疫中心打疫苗。所以老師一再強調要注意安全。抓大白鼠的手套也是那種很厚的,有很多層的布手套。

  記得左星的大白鼠實驗課,是先要把大白鼠扔進一個透明的,裡面有□□氣體的鐘形玻璃容器內麻醉。

  老師提著幾個鐵籠子進了教室。鐵籠子裡面有好幾隻大白鼠。

  這些大白鼠又大又肥,身上長著白色毛茸茸的毛和一條長長的尾巴,頭上長著兩隻尖尖的小耳朵,鬍鬚一翹一翹的,兩隻綠豆般的小眼珠滴溜溜地轉,稍聽得點聲響,便在鐵籠子裡上躥下跳,像一團滾動的塵土。

  當時林皓帶著幾個男同學戴著厚厚的手套從老師帶來的鐵籠子裡抓老鼠。女生們站在一旁看著。男生抓到大白鼠就扔進鐘形玻璃容器內。但是新抓到的老鼠扔進去的時候,已經在裡面的老鼠還沒有麻醉完全,趁著這個當空往外跑。

  一時間,場面極其混亂。教室裡面到處是四處亂竄的大白鼠。老師大聲叫,快關上門。女生們驚慌失措,害怕被咬,尖叫著紛紛跳上了桌椅。男生們教室里追著大白鼠到處跑抓。

  大白鼠警覺性很高,動作又是非常敏捷。男生們跑得氣喘吁吁,也沒有抓住幾隻。

  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改變了作戰計劃,從單獨追著大白鼠跑抓,改變為幾個人同時圍抓住一隻,形成“瓮中捉鱉”局勢,果然一下子就抓住了好幾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