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寧婉便上了輦,雙喜打開帘子讓她進去,原來裡面竟似一間小屋子,東西雖然都小巧,但樣樣齊備,皇后娘娘和東平王妃都穿著常服坐在一處閒談,見她行禮就笑著擺手說:“趕緊過來坐吧,只我們兩個無聊,特別將你叫來。”又問:“你們說什麼有趣的事兒,笑聲都傳了過來。”
“其實沒什麼,這次能隨駕出獵,我們便給家裡的男人們都做了新錦袍,現在穿上還算出彩,大家就笑了。”寧婉便又自嘲道:“其實不過是我們邊塞之人初到京城沒什麼見識,怕丟臉而已!”
皇后娘娘就笑了起來,“你這麼年輕,就能輔佐盧指揮使守城,見識很不少了!”
東平王妃也筆言,“盧夫人不必過於自謙,你和盧大人年輕夫妻情分好,我們都懂,看著也欣慰。”
寧婉就有些窘,明明沒有多熟,可是東平王妃就這樣說話,讓她可怎麼回?臉上不覺便浮出了一片紅暈。
皇后娘娘果然是個極厚道的,也就不接著逗笑,便問:“路上無事,我們商量打葉子牌,你可會?”
寧婉自然會的,就說:“打是打過的,只是怕遼東與京城的玩法不一樣。”
“那沒什麼,我便將規矩先說一遍。”雙喜說著便不知自哪裡捧出一套葉子牌放在小桌之上,洗了牌發牌,又說了玩法。
雖有些小小的不同,大致還是一樣的,寧婉立即就上了手。皇后娘娘和東平王妃對坐,她與雙喜打橫陪著,只一會兒便與雙喜暗地裡通了消息,給皇后娘娘送了一張牌,讓她和了一次大的。寧婉就笑著說:“我剛聽了打牌還高興呢,想著自娘娘手裡多贏些錢,不想卻輸了這麼多,偏身上沒有錢可怎麼辦?”
皇后娘娘一向是端方持重的,出了宮便也活泛起來,趕緊笑道:“盧夫人既然沒帶錢來,便拿頭上的簪子頂債!”
東平王妃也陪笑道:“盧夫人的首飾果然極好的,我也要和一把大的,也贏盧夫人一樣首飾!”
寧婉便重新拿了牌道:“不行,該我贏了,皇后娘娘和王妃娘娘不知有多少好東西呢!”
雙喜便也跟著打趣道:“盧夫人,我可是說出了我心裡的話兒,只是這麼多年,我竟沒贏到一樣!”
打著牌又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一處行宮,皇后娘娘不放寧婉回去,“就跟我們一起用午膳吧。”
行宮裡雖比不了皇宮,但又比寧婉在路上見過的驛站不知好上多少倍,各樣供應更是早早就備好了。
大家接過熱手巾把子擦了臉便坐下吃茶,這時貴妃、賢妃、麗嬪等隨駕妃嬪前來請安,寧婉便趕緊站起來,因入宮時並沒有見過貴妃,此時用心打量,只見她衣飾華貴,儀態萬千,只是歲月不會饒過誰的,如今已經是美人遲暮,就是再用心打扮也能看出她比皇后娘娘年紀要大一些,氣勢也更盛一些。
只是怎麼氣盛,在皇后面前一樣要低下頭來。
敬王妃是隨著貴妃一起來的,十幾歲的女孩子,相貌十分出色,穿著打扮富麗非常,跟在貴妃後面唯唯喏喏,眼睛裡一不小心就露出一絲恐懼,也不知是被哪個狠心的父兄賣給了敬王。而端王妃並沒有隨駕出行,寧婉聽大家說過她留在宮裡服侍生病了的淑妃。
皇后娘娘早恢復了端莊的氣度,微笑著賜了座,才說了幾句一路勞頓的話,又有內侍通報端王、敬王和東平郡王來問安。大家便都站了起來,貴妃帶著妃嬪們下去,皇后娘娘就說:“回去用膳吧,不必再來了。”
原來宮裡的規矩,對於成年皇子,妃嬪們只能見自己親生或者親自撫養的,其餘就要迴避,唯有皇后例外。但王妃並不在此列,因此東平王妃並沒有退出,而敬王妃左右為難地轉了一下,還是隨著貴妃走了。
寧婉是外命婦,自然不必理會,她也正想見見端王、敬王和東平郡王呢。
一陣靴子響,三位貴人走了進來。打頭的兩個年紀相仿,都在中年,玉冠蟒服,正是端王和敬王,寧婉不必別人告訴就分出了哪個:端王略胖,寡言少語,忠厚穩重,卻不免有些木訥,敬王相貌更好,劍眉鳳目,英姿勃發,但寧婉分明在他掃向自己的目光中感到了一種邪氣,心裡不免顫了一顫。
兩位皇子問了好,皇后就擺手道:“哀家一切都好著呢,你們不必擔心,也趕緊歇一會兒,下午還要趕路。”卻向後面的美少年說:“東平郡王留下陪我們一起吃飯吧。”
端王和敬王便答應著下去了。寧婉很容易就看出兩位皇子對於嫡母不過是面子情,兩位王妃都放在親娘身邊,而皇后娘娘也對他們平平常常,倒寧願對東平郡王更親熱些。
東平郡王便笑嘻嘻地向皇后娘娘行了一禮說:“多謝娘娘,我正不願意與那些大臣們在一處呢。”又轉到東平王妃身邊挨著母親蹭著撒嬌道:“騎馬磨得腿好疼,下午我要跟著母妃一處坐車。”
東平王妃就向皇后說:“他這是第一次出門,沒騎慣馬。”
皇后娘娘就笑,“東平郡王可會打葉子牌,若是會就跟著我們湊一手。”
“我常陪母妃玩呢。”東平郡王就天真地笑著說:“大家都說我牌打得好!”
“這孩子文不成武不就的,最不喜歡聽大臣們談論仕途經濟,但有一點好處,就是性子好,平日也不愛出門,就喜歡在府里陪著我讀讀書,看看花什麼的。”東平王妃說著,又推粘在她身上的東平郡王,“這是盧指揮使夫人,你再這麼著讓人笑話了!”
東平郡王這才發現原來還有外人,就像小孩子做了壞事一般,臉騰地一下子紅了,趕緊到寧婉面前拱手行禮,“盧夫人好!”
第334章 丟人
東平郡王雖然還不到弱冠之齡,但早已經封了郡王,寧婉哪裡能受得起他的禮,趕緊起身要還大禮。東平王妃就讓人按住她說:“他還小,你只管安坐。且我平日也不許他受禮的,只怕折了福氣不好養活。”
寧婉推不過,只得福了福重新坐下,卻暗自想,這東平郡王長得實在太好了。先前寧婉讀書時,見古人曾用“美人”二字稱讚男子,總覺得有些怪異,但是如今見了東平郡王方才覺得原來這二字稱讚男子果真也是合宜的。什麼面如冠玉、劍眉星目、唇紅齒白都可以用在他身上,實在處處都美。
因此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若是只論相貌,東平郡王與洛嫣正是一對,菩薩身邊的金童玉女也沒有他們倆人般配。但,東平郡王這不知世事的性子,可遠遠比不了嫣兒的聰明、能幹、懂事。要知道洛大哥對妹婿的要求可高著呢,他又一向喜歡讀書人的。
然後寧婉便偷笑自己,怎麼就能想到嫣兒了呢,還是與東平王妃第一次見面時,自己其實就已經幫著洛家回絕東平王妃了。皇家並不是好地方,嫣兒還是依洛大哥的意思嫁一個讀書人,將來回江南過富貴閒適的日子好了。
一時午膳擺了上來,因在行宮,並沒有宮裡那許多規矩,皇后在上座,一邊是東平王妃母子,一邊是寧婉,宮女將流水般的菜饌先送到各自面前的案几上,然後又撤下。寧婉便學著皇后娘娘和東平王妃的樣子,看中了便夾一兩筷子,看不中就擺手讓人撤下,一會兒也就吃飽了。
沒多久離了行宮,皇后娘娘雖然剛才開玩笑說要東平郡王陪著打牌,但其實她老人家每日午後必要小憩的,因此大家先送了皇后娘娘上輦後各自回車駕。
東平王妃便叫寧婉,“盧夫人,到我車上吃杯茶消消食。”
真不知是巧合,還是東平王妃的手段了得,寧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見過了她原不打算見的東平郡王,然後又被邀上東平王府的車駕,進一步了解東平郡王。寧婉本應該回絕的,但是,剛剛一同用膳時東平郡王出色的風儀和溫和的談吐卻打動了她,讓她不由自主地就答應了,隨著東平王妃上了車。
東平王府的車駕雖比不了鳳輦,但也相差不多,王妃與寧婉相對坐下很是從容,東平郡王卻不落座,靦腆一笑道:“我來煮茶吧。”
寧婉便不肯,“這怎麼好?”
東平王妃卻道:“他一向做得來,煮得比侍女們還要好呢,我們只管等著喝就是了。”
東平郡王便令侍女拿出一個精巧的小茶爐燒水,又自黃緞子錦盒中取出一塊形似南瓜的茶餅,親自拿木茶刀在上面取下些許茶,用沸水洗過後重新泡水煮沸,卻將壺蓋揭開讓茶水在爐上滾了幾滾,才拿下來蓋上蓋子悶住。過了片刻,才將茶倒在薄胎素白瓷杯里送了上來,“盧夫人,請嘗一嘗。”
東平郡王烹起茶來十分嫻熟,正如行雲流水一般,寧婉早知是高手,如今接了茶滿心敬意,端正地低頭示意,“謝謝郡王。”
繚繞著茶香的氤氳水氣中,東平郡王抿嘴一笑,臉還有些紅呢,只不知是剛剛燒茶時熱了還是害羞,真是再可愛不過的孩子了,和洛嫣一樣招人疼。
怎麼又想到了洛嫣?寧婉趕緊將這雜七雜八的念頭撇了過去,垂頭看茶湯紅亮濃郁,襯著素白的茶杯頗有驚艷之感,飲上一口更覺得香氣純正,滋味醇和,不由得大讚,“托王妃的福氣,今日竟能嘗到雲南頂極的金瓜貢茶。”
東平王妃就笑道:“你能喝出這茶的出處,也是不俗了。”又指著東平郡王,“說起來這茶比他的年紀還大呢,還是我和他父王成親進宮行禮時,他祖母賞給我們的。”
這樣頂尖的好茶,自然是貢品,也只有那位寵妃能得到了。寧婉突然想到,大約東平郡王絕世的容貌就隨了他的祖母吧,畢竟東平王妃長相只是平常。
東平王妃喝著茶似乎頗有些感慨,“龍井毛尖講究鮮,明前雨後都不一樣。而黑茶正相反,新茶滋味並不好,需要放上一些年頭味道才能出來,因此當年我們得了這茶並沒有立即喝,而是一直放到了現在,如今品著是不是恰到好處?”
寧婉喝著茶便點了點頭,心裡想,東平王妃說的只是茶還是另有含義呢?還真是要好好品一品呢。
東平王妃說著品茶之道,並沒有在寧婉面前稱讚兒子一句,也沒有提到洛嫣,而東平郡王從頭到尾幾乎沒說話,可是寧婉對東平王府、東平王妃、東平郡王的印象卻又好了許多許多。
傍晚時分,車隊到了皇家獵場。
獵場正在燕山山麓,這裡的行宮更為宏大,非但皇上皇后各有宮殿,便是鐵石和寧婉這樣隨駕而來的臣屬也都分到了不錯的住處,又有錦衣衛與各京衛在行宮外面豎起了數不清的旌旗,搭了數不清的帳篷。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將周圍山上的鳥兒驚得四處亂飛。
“其實沒什麼,這次能隨駕出獵,我們便給家裡的男人們都做了新錦袍,現在穿上還算出彩,大家就笑了。”寧婉便又自嘲道:“其實不過是我們邊塞之人初到京城沒什麼見識,怕丟臉而已!”
皇后娘娘就笑了起來,“你這麼年輕,就能輔佐盧指揮使守城,見識很不少了!”
東平王妃也筆言,“盧夫人不必過於自謙,你和盧大人年輕夫妻情分好,我們都懂,看著也欣慰。”
寧婉就有些窘,明明沒有多熟,可是東平王妃就這樣說話,讓她可怎麼回?臉上不覺便浮出了一片紅暈。
皇后娘娘果然是個極厚道的,也就不接著逗笑,便問:“路上無事,我們商量打葉子牌,你可會?”
寧婉自然會的,就說:“打是打過的,只是怕遼東與京城的玩法不一樣。”
“那沒什麼,我便將規矩先說一遍。”雙喜說著便不知自哪裡捧出一套葉子牌放在小桌之上,洗了牌發牌,又說了玩法。
雖有些小小的不同,大致還是一樣的,寧婉立即就上了手。皇后娘娘和東平王妃對坐,她與雙喜打橫陪著,只一會兒便與雙喜暗地裡通了消息,給皇后娘娘送了一張牌,讓她和了一次大的。寧婉就笑著說:“我剛聽了打牌還高興呢,想著自娘娘手裡多贏些錢,不想卻輸了這麼多,偏身上沒有錢可怎麼辦?”
皇后娘娘一向是端方持重的,出了宮便也活泛起來,趕緊笑道:“盧夫人既然沒帶錢來,便拿頭上的簪子頂債!”
東平王妃也陪笑道:“盧夫人的首飾果然極好的,我也要和一把大的,也贏盧夫人一樣首飾!”
寧婉便重新拿了牌道:“不行,該我贏了,皇后娘娘和王妃娘娘不知有多少好東西呢!”
雙喜便也跟著打趣道:“盧夫人,我可是說出了我心裡的話兒,只是這麼多年,我竟沒贏到一樣!”
打著牌又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一處行宮,皇后娘娘不放寧婉回去,“就跟我們一起用午膳吧。”
行宮裡雖比不了皇宮,但又比寧婉在路上見過的驛站不知好上多少倍,各樣供應更是早早就備好了。
大家接過熱手巾把子擦了臉便坐下吃茶,這時貴妃、賢妃、麗嬪等隨駕妃嬪前來請安,寧婉便趕緊站起來,因入宮時並沒有見過貴妃,此時用心打量,只見她衣飾華貴,儀態萬千,只是歲月不會饒過誰的,如今已經是美人遲暮,就是再用心打扮也能看出她比皇后娘娘年紀要大一些,氣勢也更盛一些。
只是怎麼氣盛,在皇后面前一樣要低下頭來。
敬王妃是隨著貴妃一起來的,十幾歲的女孩子,相貌十分出色,穿著打扮富麗非常,跟在貴妃後面唯唯喏喏,眼睛裡一不小心就露出一絲恐懼,也不知是被哪個狠心的父兄賣給了敬王。而端王妃並沒有隨駕出行,寧婉聽大家說過她留在宮裡服侍生病了的淑妃。
皇后娘娘早恢復了端莊的氣度,微笑著賜了座,才說了幾句一路勞頓的話,又有內侍通報端王、敬王和東平郡王來問安。大家便都站了起來,貴妃帶著妃嬪們下去,皇后娘娘就說:“回去用膳吧,不必再來了。”
原來宮裡的規矩,對於成年皇子,妃嬪們只能見自己親生或者親自撫養的,其餘就要迴避,唯有皇后例外。但王妃並不在此列,因此東平王妃並沒有退出,而敬王妃左右為難地轉了一下,還是隨著貴妃走了。
寧婉是外命婦,自然不必理會,她也正想見見端王、敬王和東平郡王呢。
一陣靴子響,三位貴人走了進來。打頭的兩個年紀相仿,都在中年,玉冠蟒服,正是端王和敬王,寧婉不必別人告訴就分出了哪個:端王略胖,寡言少語,忠厚穩重,卻不免有些木訥,敬王相貌更好,劍眉鳳目,英姿勃發,但寧婉分明在他掃向自己的目光中感到了一種邪氣,心裡不免顫了一顫。
兩位皇子問了好,皇后就擺手道:“哀家一切都好著呢,你們不必擔心,也趕緊歇一會兒,下午還要趕路。”卻向後面的美少年說:“東平郡王留下陪我們一起吃飯吧。”
端王和敬王便答應著下去了。寧婉很容易就看出兩位皇子對於嫡母不過是面子情,兩位王妃都放在親娘身邊,而皇后娘娘也對他們平平常常,倒寧願對東平郡王更親熱些。
東平郡王便笑嘻嘻地向皇后娘娘行了一禮說:“多謝娘娘,我正不願意與那些大臣們在一處呢。”又轉到東平王妃身邊挨著母親蹭著撒嬌道:“騎馬磨得腿好疼,下午我要跟著母妃一處坐車。”
東平王妃就向皇后說:“他這是第一次出門,沒騎慣馬。”
皇后娘娘就笑,“東平郡王可會打葉子牌,若是會就跟著我們湊一手。”
“我常陪母妃玩呢。”東平郡王就天真地笑著說:“大家都說我牌打得好!”
“這孩子文不成武不就的,最不喜歡聽大臣們談論仕途經濟,但有一點好處,就是性子好,平日也不愛出門,就喜歡在府里陪著我讀讀書,看看花什麼的。”東平王妃說著,又推粘在她身上的東平郡王,“這是盧指揮使夫人,你再這麼著讓人笑話了!”
東平郡王這才發現原來還有外人,就像小孩子做了壞事一般,臉騰地一下子紅了,趕緊到寧婉面前拱手行禮,“盧夫人好!”
第334章 丟人
東平郡王雖然還不到弱冠之齡,但早已經封了郡王,寧婉哪裡能受得起他的禮,趕緊起身要還大禮。東平王妃就讓人按住她說:“他還小,你只管安坐。且我平日也不許他受禮的,只怕折了福氣不好養活。”
寧婉推不過,只得福了福重新坐下,卻暗自想,這東平郡王長得實在太好了。先前寧婉讀書時,見古人曾用“美人”二字稱讚男子,總覺得有些怪異,但是如今見了東平郡王方才覺得原來這二字稱讚男子果真也是合宜的。什麼面如冠玉、劍眉星目、唇紅齒白都可以用在他身上,實在處處都美。
因此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若是只論相貌,東平郡王與洛嫣正是一對,菩薩身邊的金童玉女也沒有他們倆人般配。但,東平郡王這不知世事的性子,可遠遠比不了嫣兒的聰明、能幹、懂事。要知道洛大哥對妹婿的要求可高著呢,他又一向喜歡讀書人的。
然後寧婉便偷笑自己,怎麼就能想到嫣兒了呢,還是與東平王妃第一次見面時,自己其實就已經幫著洛家回絕東平王妃了。皇家並不是好地方,嫣兒還是依洛大哥的意思嫁一個讀書人,將來回江南過富貴閒適的日子好了。
一時午膳擺了上來,因在行宮,並沒有宮裡那許多規矩,皇后在上座,一邊是東平王妃母子,一邊是寧婉,宮女將流水般的菜饌先送到各自面前的案几上,然後又撤下。寧婉便學著皇后娘娘和東平王妃的樣子,看中了便夾一兩筷子,看不中就擺手讓人撤下,一會兒也就吃飽了。
沒多久離了行宮,皇后娘娘雖然剛才開玩笑說要東平郡王陪著打牌,但其實她老人家每日午後必要小憩的,因此大家先送了皇后娘娘上輦後各自回車駕。
東平王妃便叫寧婉,“盧夫人,到我車上吃杯茶消消食。”
真不知是巧合,還是東平王妃的手段了得,寧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見過了她原不打算見的東平郡王,然後又被邀上東平王府的車駕,進一步了解東平郡王。寧婉本應該回絕的,但是,剛剛一同用膳時東平郡王出色的風儀和溫和的談吐卻打動了她,讓她不由自主地就答應了,隨著東平王妃上了車。
東平王府的車駕雖比不了鳳輦,但也相差不多,王妃與寧婉相對坐下很是從容,東平郡王卻不落座,靦腆一笑道:“我來煮茶吧。”
寧婉便不肯,“這怎麼好?”
東平王妃卻道:“他一向做得來,煮得比侍女們還要好呢,我們只管等著喝就是了。”
東平郡王便令侍女拿出一個精巧的小茶爐燒水,又自黃緞子錦盒中取出一塊形似南瓜的茶餅,親自拿木茶刀在上面取下些許茶,用沸水洗過後重新泡水煮沸,卻將壺蓋揭開讓茶水在爐上滾了幾滾,才拿下來蓋上蓋子悶住。過了片刻,才將茶倒在薄胎素白瓷杯里送了上來,“盧夫人,請嘗一嘗。”
東平郡王烹起茶來十分嫻熟,正如行雲流水一般,寧婉早知是高手,如今接了茶滿心敬意,端正地低頭示意,“謝謝郡王。”
繚繞著茶香的氤氳水氣中,東平郡王抿嘴一笑,臉還有些紅呢,只不知是剛剛燒茶時熱了還是害羞,真是再可愛不過的孩子了,和洛嫣一樣招人疼。
怎麼又想到了洛嫣?寧婉趕緊將這雜七雜八的念頭撇了過去,垂頭看茶湯紅亮濃郁,襯著素白的茶杯頗有驚艷之感,飲上一口更覺得香氣純正,滋味醇和,不由得大讚,“托王妃的福氣,今日竟能嘗到雲南頂極的金瓜貢茶。”
東平王妃就笑道:“你能喝出這茶的出處,也是不俗了。”又指著東平郡王,“說起來這茶比他的年紀還大呢,還是我和他父王成親進宮行禮時,他祖母賞給我們的。”
這樣頂尖的好茶,自然是貢品,也只有那位寵妃能得到了。寧婉突然想到,大約東平郡王絕世的容貌就隨了他的祖母吧,畢竟東平王妃長相只是平常。
東平王妃喝著茶似乎頗有些感慨,“龍井毛尖講究鮮,明前雨後都不一樣。而黑茶正相反,新茶滋味並不好,需要放上一些年頭味道才能出來,因此當年我們得了這茶並沒有立即喝,而是一直放到了現在,如今品著是不是恰到好處?”
寧婉喝著茶便點了點頭,心裡想,東平王妃說的只是茶還是另有含義呢?還真是要好好品一品呢。
東平王妃說著品茶之道,並沒有在寧婉面前稱讚兒子一句,也沒有提到洛嫣,而東平郡王從頭到尾幾乎沒說話,可是寧婉對東平王府、東平王妃、東平郡王的印象卻又好了許多許多。
傍晚時分,車隊到了皇家獵場。
獵場正在燕山山麓,這裡的行宮更為宏大,非但皇上皇后各有宮殿,便是鐵石和寧婉這樣隨駕而來的臣屬也都分到了不錯的住處,又有錦衣衛與各京衛在行宮外面豎起了數不清的旌旗,搭了數不清的帳篷。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將周圍山上的鳥兒驚得四處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