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你就算沒想到,經過的時候也該跟周同志打個招呼吧?”秋穆卻繼續說道,“你今天晚上都要經過這兒了,要麼就是周同志跳出來‘偷襲’,要麼就是她出來一起回去——你都經過這地方了,她繼續在這兒呆著也沒什麼意義。然而你即使走到這兒了也一句話都不說,而周同志——她又是個死腦筋。還是你倆合計著不能讓我知道,以後還要這麼算計我呢?”
她這麼說出來,楊成林心裡不由得感到愧疚。的確,她之所以沒有叫住周晟然,也就是為了不讓秋穆知道。其實和秋穆也沒什麼關係,她決計這計劃不能讓工作隊裡的其他任何人知道。她總是不太相信別人,不僅不相信群眾和基層幹部,甚至也不相信她自己的同事。楊成林覺得,即使其他工作隊員不是有意要透露出去,也是很有可能把這個計劃泄露出去的。尤其是對於像是秋穆、於默傑這樣與高家村的幹部們關係比較好的工作隊員,她覺得是絕對不能讓她們知道這個計劃的。
然而剛剛秋穆在她受到“偷襲”時毫不猶豫地幫忙,甚至還因此劃傷了手,這讓楊成林感到十分慚愧。她之前只是覺得這個農村幹部對她有成見、每次開會都要反對她的觀點,卻忘了無論是工作隊裡的誰,哪怕觀點相差得再遠,卻也都互相把對方當做同志,在同志有難時必然出手相助。
“沒、沒有。”楊成林的臉上泛紅,說話也有點兒打磕巴了,“我原來是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事兒,可我也絕對沒想著拿這‘麻袋套頭’的把戲算計別的同志——我可以對著黨徽發誓!”
她說著就要從身上的口袋裡翻黨徽,然而在這麼暗的環境裡,卻怎麼也找不到。秋穆拉住她的胳膊,說道:“行了,你用不著發誓。是我說錯話了,你倆安排這計劃不管合不合適,終歸也是好心。”
楊成林這才停下翻口袋的手,然而卻又看到秋穆的手腕兒上的傷口還在流血,連忙掏出一塊兒手巾把她的手腕兒包住:“哎,秋同志!你別動,我馬上去找繃帶——”
楊成林說著就要跑去村公所找繃帶,秋穆拉住她:“就這麼點兒小傷,找繃帶幹什麼?”
她手腕上只不過是被劃了不到兩厘米的一道,蹭破了皮兒罷了,也並沒有流多少血。可是楊成林卻說道:“這可是在動脈附近啊——動脈,就是直接連著心臟的血管。要是動脈破了,那流血可就止不住了!”
秋穆不禁覺得有些好笑:“可這不是沒碰到動脈嗎?再說了,要是真的劃到動脈了,那流血的速度也不是這個可以比的。”
楊成林有點兒猶豫,對周晟然說道:“晟然,你來看看?”
周晟然小心地抬起秋穆的手,微微蹙著眉仔細看了看,有些不確定地說道:“看著……似乎離動脈還遠。”而後又快速地說道,“但還是包紮一下兒來得好,免得傷口感染了。”
秋穆又問道:“周同志,你剛才怕是也磕到了吧?實在是我使勁兒太大了,真對不起。”
“我沒事兒,就是摔得有點兒疼罷了。”周晟然老實地笑了笑,“不過這衣服得洗了。”
楊成林執意要拉秋穆去村公所取紗布和繃帶包紮,而剛走了幾步,卻發現周晟然的腿腳有些不靈活,一問才知道剛剛摔跤時崴了腳。果真是禍不單行,秋穆和楊成林正好便扶著周晟然一起到村公所,先是拿紗布和繃帶給秋穆手上的傷包紮了,而後給周晟然的腳踝抹了些消腫的土藥膏,用繃帶包紮固定了。
這一番折騰下來,倒也沒什麼時間來說關於“治病救人”還是“換人”的問題了。秋穆的左手腕兒上裹了好幾圈兒繃帶,和楊成林一起扶著周晟然回到了工作隊員們住的地方。她心裡只是想著,幸好不是右手傷了,否則又要耽誤好些事兒。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情節同樣參考韓丁記錄的張莊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歷史,《深翻》中記載之後人們認為工作隊員張全兒“被襲擊”是自己演出來的。然而考慮到張全兒當時受傷嚴重,在下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也存疑。
————————
另:類似方法和所謂的“釣魚執法”,一旦被發現則會帶來信任度降低,在正常情況下不建議使用。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問題
平日裡小磕小碰原本算不上是什麼大事兒,然而第二天林馨玥卻發現秋穆的手傷了。再聯想到昨天她又是跟楊成林一起走的,頓時讓他有些冒火:“這是楊成林弄的?她也太過分了!”
看著他似乎要去找楊成林評理的樣子,秋穆連忙拉住他:“並不是!晚上太黑了,沒看清路摔了一跤,只不過劃了一小道兒罷了。是楊同志給我包紮的。”
她這麼說,林馨玥才放下心來。他現在真有點兒後悔把秋穆卷進他跟楊成林的矛盾里——她不像他們,只有她真誠地把他們所有人當作同志。楊成林追求他,說到底也並不是因為有多喜歡他,而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魅力。而他拒絕了楊成林,同時也在心裡給她貼上了“自大”的標籤,不僅沒有幫她改正缺點,卻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把她當成敵人。
然而秋穆雖然跟楊成林有觀點上的分歧,卻一直把她當作同志。她公開地在會上批評楊成林對待高家村幹部的方式,卻從未私下裡宣傳過對於楊成林的不滿。秋穆是一個正直的人,林馨玥想到,或許正是由於她從前紮根在農村的經歷,讓她學會了那些所謂的學校里都沒有教過的真誠和正直。
正當林馨玥想看看秋穆的傷怎麼樣了,突然便看見楊成林往這邊兒走來。看見她,林馨玥不由得抿起了唇,而楊成林卻一反常態地露出些許訕訕的微笑,對秋穆問道:“秋同志,你的手怎麼樣了?”
“沒事兒,只是小傷罷了。”秋穆回答道,“不包紮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那……那就好。”楊成林小聲說道,又像是想說什麼,卻猶豫了半天都沒說出口。
秋穆卻對她問道:“周同志的腳怎麼樣了?我看她還沒來吃早飯。”
“哦,晟然啊。她沒有崴得多重,休息一晚上就基本無礙了。”楊成林連忙說道,“早上有群眾找她反映情況,她就先過去了,讓我給她帶飯。”
“那就是萬幸了。”秋穆終於放心了。儘管她估計那崴一下兒也不會有多嚴重,可還是免不了有點兒擔憂。要知道她在蘇聯也是打過架的,而那些斯拉夫姑娘皮實得像熊一樣,跟她們混在一塊兒可根本不用考慮下手輕重。
可是儘管她自己和周晟然的傷都並無大礙,工作隊的工作卻遇到了大問題。
負責算帳核對的工作隊員們既然已經估算出來了去向不明的“鬥爭果實”的價值,接下來就是向高家村的幹部們“討債”的時候了。這下兒可把高家村的幹部們嚇得要命,畢竟之前向地主討要他們侵吞貧農的財產、多收的租子和少給的工錢時,那些積極響應的群眾可是把地主們都狠狠打了一頓而後“掃地出門”了的。
她這麼說出來,楊成林心裡不由得感到愧疚。的確,她之所以沒有叫住周晟然,也就是為了不讓秋穆知道。其實和秋穆也沒什麼關係,她決計這計劃不能讓工作隊裡的其他任何人知道。她總是不太相信別人,不僅不相信群眾和基層幹部,甚至也不相信她自己的同事。楊成林覺得,即使其他工作隊員不是有意要透露出去,也是很有可能把這個計劃泄露出去的。尤其是對於像是秋穆、於默傑這樣與高家村的幹部們關係比較好的工作隊員,她覺得是絕對不能讓她們知道這個計劃的。
然而剛剛秋穆在她受到“偷襲”時毫不猶豫地幫忙,甚至還因此劃傷了手,這讓楊成林感到十分慚愧。她之前只是覺得這個農村幹部對她有成見、每次開會都要反對她的觀點,卻忘了無論是工作隊裡的誰,哪怕觀點相差得再遠,卻也都互相把對方當做同志,在同志有難時必然出手相助。
“沒、沒有。”楊成林的臉上泛紅,說話也有點兒打磕巴了,“我原來是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事兒,可我也絕對沒想著拿這‘麻袋套頭’的把戲算計別的同志——我可以對著黨徽發誓!”
她說著就要從身上的口袋裡翻黨徽,然而在這麼暗的環境裡,卻怎麼也找不到。秋穆拉住她的胳膊,說道:“行了,你用不著發誓。是我說錯話了,你倆安排這計劃不管合不合適,終歸也是好心。”
楊成林這才停下翻口袋的手,然而卻又看到秋穆的手腕兒上的傷口還在流血,連忙掏出一塊兒手巾把她的手腕兒包住:“哎,秋同志!你別動,我馬上去找繃帶——”
楊成林說著就要跑去村公所找繃帶,秋穆拉住她:“就這麼點兒小傷,找繃帶幹什麼?”
她手腕上只不過是被劃了不到兩厘米的一道,蹭破了皮兒罷了,也並沒有流多少血。可是楊成林卻說道:“這可是在動脈附近啊——動脈,就是直接連著心臟的血管。要是動脈破了,那流血可就止不住了!”
秋穆不禁覺得有些好笑:“可這不是沒碰到動脈嗎?再說了,要是真的劃到動脈了,那流血的速度也不是這個可以比的。”
楊成林有點兒猶豫,對周晟然說道:“晟然,你來看看?”
周晟然小心地抬起秋穆的手,微微蹙著眉仔細看了看,有些不確定地說道:“看著……似乎離動脈還遠。”而後又快速地說道,“但還是包紮一下兒來得好,免得傷口感染了。”
秋穆又問道:“周同志,你剛才怕是也磕到了吧?實在是我使勁兒太大了,真對不起。”
“我沒事兒,就是摔得有點兒疼罷了。”周晟然老實地笑了笑,“不過這衣服得洗了。”
楊成林執意要拉秋穆去村公所取紗布和繃帶包紮,而剛走了幾步,卻發現周晟然的腿腳有些不靈活,一問才知道剛剛摔跤時崴了腳。果真是禍不單行,秋穆和楊成林正好便扶著周晟然一起到村公所,先是拿紗布和繃帶給秋穆手上的傷包紮了,而後給周晟然的腳踝抹了些消腫的土藥膏,用繃帶包紮固定了。
這一番折騰下來,倒也沒什麼時間來說關於“治病救人”還是“換人”的問題了。秋穆的左手腕兒上裹了好幾圈兒繃帶,和楊成林一起扶著周晟然回到了工作隊員們住的地方。她心裡只是想著,幸好不是右手傷了,否則又要耽誤好些事兒。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情節同樣參考韓丁記錄的張莊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歷史,《深翻》中記載之後人們認為工作隊員張全兒“被襲擊”是自己演出來的。然而考慮到張全兒當時受傷嚴重,在下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也存疑。
————————
另:類似方法和所謂的“釣魚執法”,一旦被發現則會帶來信任度降低,在正常情況下不建議使用。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問題
平日裡小磕小碰原本算不上是什麼大事兒,然而第二天林馨玥卻發現秋穆的手傷了。再聯想到昨天她又是跟楊成林一起走的,頓時讓他有些冒火:“這是楊成林弄的?她也太過分了!”
看著他似乎要去找楊成林評理的樣子,秋穆連忙拉住他:“並不是!晚上太黑了,沒看清路摔了一跤,只不過劃了一小道兒罷了。是楊同志給我包紮的。”
她這麼說,林馨玥才放下心來。他現在真有點兒後悔把秋穆卷進他跟楊成林的矛盾里——她不像他們,只有她真誠地把他們所有人當作同志。楊成林追求他,說到底也並不是因為有多喜歡他,而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魅力。而他拒絕了楊成林,同時也在心裡給她貼上了“自大”的標籤,不僅沒有幫她改正缺點,卻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把她當成敵人。
然而秋穆雖然跟楊成林有觀點上的分歧,卻一直把她當作同志。她公開地在會上批評楊成林對待高家村幹部的方式,卻從未私下裡宣傳過對於楊成林的不滿。秋穆是一個正直的人,林馨玥想到,或許正是由於她從前紮根在農村的經歷,讓她學會了那些所謂的學校里都沒有教過的真誠和正直。
正當林馨玥想看看秋穆的傷怎麼樣了,突然便看見楊成林往這邊兒走來。看見她,林馨玥不由得抿起了唇,而楊成林卻一反常態地露出些許訕訕的微笑,對秋穆問道:“秋同志,你的手怎麼樣了?”
“沒事兒,只是小傷罷了。”秋穆回答道,“不包紮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那……那就好。”楊成林小聲說道,又像是想說什麼,卻猶豫了半天都沒說出口。
秋穆卻對她問道:“周同志的腳怎麼樣了?我看她還沒來吃早飯。”
“哦,晟然啊。她沒有崴得多重,休息一晚上就基本無礙了。”楊成林連忙說道,“早上有群眾找她反映情況,她就先過去了,讓我給她帶飯。”
“那就是萬幸了。”秋穆終於放心了。儘管她估計那崴一下兒也不會有多嚴重,可還是免不了有點兒擔憂。要知道她在蘇聯也是打過架的,而那些斯拉夫姑娘皮實得像熊一樣,跟她們混在一塊兒可根本不用考慮下手輕重。
可是儘管她自己和周晟然的傷都並無大礙,工作隊的工作卻遇到了大問題。
負責算帳核對的工作隊員們既然已經估算出來了去向不明的“鬥爭果實”的價值,接下來就是向高家村的幹部們“討債”的時候了。這下兒可把高家村的幹部們嚇得要命,畢竟之前向地主討要他們侵吞貧農的財產、多收的租子和少給的工錢時,那些積極響應的群眾可是把地主們都狠狠打了一頓而後“掃地出門”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