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世卿語氣淡淡:「弘子明廉潔公正,恪盡職守,可惜他生了個好兒子。」

  趙棲聽得很認真,「那怎麼辦啊?」

  蕭世卿掃了趙棲一眼,「皇上怎麼看?」

  「一人做事一人當,弘濱犯的錯,就不要追究到他父親身上吧?」趙棲說,「而且剛剛丞相也說了,弘大人是個好官。」

  蕭世卿頷首,「皇上體恤老臣,乃是皇上仁德寬宥。」他沉思片刻,道:「弘子明革職查辦,治家風不嚴,縱子枉法之罪;弘濱斬首,行刑時請弘大人親臨現場觀刑。」

  趙棲:「……」是個狠人。

  「臣這麼處理,皇上可滿意?」蕭世卿問。

  「……滿意。」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小將軍:想吃肉。

  小皇帝:什麼肉?

  小將軍:龍肉。

  小皇帝:……滾啊!

  第18章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臣出列,拱手道:「皇上,丞相。弘大人入朝為官三十載,兢兢業業,兩袖清風,儉以養廉。去年,弘母八十大壽,臣受邀前往弘府參宴。堂堂正三品的官員,家中竟比地方六品官員還要簡單樸素,所擺宴席不過寥寥數十桌。弘大人得知獨子泄題一事後,亦是沒有絲毫猶豫,主動將其子壓入大理寺。然弘家三代單傳,弘濱更是弘大人的老來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已是常人不能忍之痛,如今弘大人年事已高,又正在病中,若讓他親眼目睹獨子被斬首示眾,恐怕會使其傷心過度,病情加重。還請皇上丞相看在弘大人的情面上,酌情發落。」

  趙棲也覺得這個弘大人有些可憐,「丞相,你要不再考慮考慮?」

  蕭世卿道:「既然吳大人和弘大人相交甚篤,弘濱行刑之日,吳大人就陪弘大人一同觀刑,聊以安慰,如何?」

  吳大人臉色刷地一下白了。

  「若吳大人還不夠,就讓京中所有五品以上,已成家立業的官員都去陪他。」蕭世卿冷道,「正好讓他們知道,教子無方,枉為人表的下場。」

  一時間,太華殿內鴉雀無聲,眾臣大氣都不敢出。趙棲在龍椅上坐得也不舒服,他捕捉到賀長洲的目光。賀長洲朝他微不可見地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多說。

  良久的沉默後,蕭世卿道:「其他大臣,可還有事要奏?」

  趙棲感覺自己回到了課堂上,聽和學為主,基本不用說話。一次早朝下來,他算是親眼見識到了蕭世卿的殺伐果決,雷厲風行。再說直接一點就是獨裁,只要他決定的事,無論是有多少人提出反對意見,他都不會改變主意。

  趙棲默默地翻了個白眼。既然如此,還上什麼早朝,議什麼國事,蕭世卿直接發號施令不就得了。

  早朝結束,溫太后派人前來,請趙棲和蕭世卿一同去慈安宮用膳。路上,蕭世卿道:「皇上有什麼想說的,但說無妨。」

  趙棲欲言又止,委婉道:「你有沒有想過,有些事情你不一定是對的。」見蕭世卿挑起了眉,趙棲趕緊補上稱呼,「丞相哥哥?」

  蕭世卿笑了,「皇上是覺得臣太獨斷了?」

  趙棲舉起手比劃著名,食指和拇指幾乎要貼在一起,「就有這麼一點吧。」

  「對又如何,錯又如何。」蕭世卿道,「掌權者的權威遠比對錯更重要。滿朝文武可以唇槍舌戰,你來我往,但掌權者必須獨斷。」

  趙棲不服氣,「可是作為掌權者,不是應該從善如流嗎?」

  蕭世卿看著他,「誰說的?」

  「史書上說的啊。」

  「這麼說,皇上相信史書,勝過相信臣?」

  趙棲:???

  這不是廢話?!你可是原著蓋章的,亦正亦邪的奸臣梟雄——你要朕給你學?看你臉大的。

  趙棲露出笑容,「朕當然是更相信丞相哥哥啦!」

  到了慈安宮,溫太后問及今日早朝的情況,趙棲道:「朕從丞相身上學到了很多。」

  溫太后莞爾,「這就好。皇上慢慢來,無須著急。世卿,皇上對朝政之事尚且不熟,就勞煩你多費點心了。」

  蕭世卿點點頭,「臣應該的。」

  「聽聞昭南王又上了奏請增撥軍餉的摺子,還是三十萬兩?」溫太后道,「作為大靖唯一的異姓王,李遲蘇倒是獅子大開口。」

  蕭世卿不置可否。

  溫太后一副說熱鬧的語氣,「這個李遲蘇,還是個風流人物。老昭南王的孝期還未過,就往王府里抬了七八個美妾,御史的狀都告到哀家這來了。據傳,他繼位後無心公務,整日流連於秦樓楚館。他要三十萬兩銀子究竟是為了充作軍餉,還是為了養府里府外的一眾鶯鶯燕燕?」

  蕭世卿還未說話,一直專心吃飯的趙棲來了句:「他那是裝的,就是為了讓朝廷對他放心,讓你們打消削藩的念頭。」

  李遲蘇在原著中出現過幾次,趙棲對他還算了解。老昭南王當年和靖高祖是結拜兄弟,一同打天下。事成之後,靖高祖甚至說出了「朕之天下,與兄同享」之類的話。老昭南王惶恐不安,連夜上疏請求卸甲離京。靖高祖百般挽留無果,便封其為昭南王,並把西南三州賜予他為封地,世襲罔替。

  幾十年後,趙氏子孫早已忘卻了當年的烽火狼煙,李氏一族作為大靖唯一的異姓王,成了先帝和溫太后的心頭的一根刺。好在老昭南王一直安分守己,對皇室忠心耿耿,朝廷在他在世時從未提及削藩一事。後來,老昭南王病逝,李遲蘇承襲王位,遵循父親的意願,藏鋒露拙,韜光養晦,讓朝廷以為他沉溺女色,難當大任,從而對西南三州放鬆警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