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他僵直唇線,竭力不讓笑容出現在自己那張臉上。
飯過三旬,陸續有人開始離席,一直輪到了少女那一桌。跟隨那名施姓藝人經過時,她的目光似乎在某一瞬輕輕跟他碰在了一起,又毫不流連地飛速抽離。看他們離去的方向,應該是往內廳去了。
被這眼神瞥到,赤司感到心蕩神移,他三兩下解決完盤子裡的餐食,跟吧檯內的森田女士打了聲招呼,便也轉身回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古事記》日本歷史上第一部神話故事集。
牽牛星的原型即《牛郎織女》里的牛郎。
*供養人像,就是信仰宗教出資繪製或建造聖像、開鑿石窟的人,為了表示虔誠、留記功德和名垂後世,在宗教繪畫或雕像的邊角或者側面畫上或雕刻自己和家族、親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之為供養人像。——出自百度百科“供養人”詞條。
*孤獨園,全名“祇樹給孤獨園”,乃著名佛教聖地,相傳佛陀曾多次在此處講經說法。
另有“古時收養無人贍養的老人和孤兒的機構”的解釋。也是本書的主題。
☆、第八章
筆電合上了蓋。這意味著秘書遠程發來的文件已徹底經由他手審閱、批改完成。抬眼一看,已是深夜。
步行到走廊盡頭的公用盥洗室,洗手台前,用涼水拍打著臉頰。他看到鏡中自己的面容,竟罕見地復發出年少時的明亮光彩。怔然間,那名施性藝人從他身邊走過,鏡中側望過來的眸光誠然一如往日,藝人的唇角勾出了一抹淺笑,道了聲,你好。
他也回了句,你好。
之後,兩人擦肩而過。
躺在旅館的木板床上,翻來覆去,遲遲睡不著覺。底下硬實的床墊硌得背疼,稍一搖擺,老化的床架便馬上發出鐵塊碰撞木板的聲音,這種感覺,令他回想起了曾經跟初中、高中時的隊友們一起在社團集訓時下榻過的一些小旅館。那裡狹小、逼仄,三四個人擠在同一間房間。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契機,彼時尚不夠成熟,稍顯任性,又生長於名門望族的大財團家的小少爺或許永遠也不會將視線投放在那裡。
並隨著陳舊回憶一起的,還有那些曾為了夢想不顧一切奮鬥努力的年歲。現在,眾人早已各奔東西,有了各自的前程和志願。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在最近的一次聚會中,他留意到,其中的有些人半點沒變,有些人則像換了個人似的,幾乎認不出來了。他感嘆光陰如梭,早在更早的之前,他們,也都還是一個個面目相似,性格俱是乾淨通透的孩子啊。
他在床上翻了個身,床鋪立馬咯吱作響,幸而被褥是潔淨的,帶有經過晌午陽光晾曬過後的芳香味道,稍微抵消掉了那點不適感——
像是休憩在京都本家後院的樹林裡,那是七八歲的時候,在日光正好的乾燥草地上。頭頂投下的零星細碎的光,灑落在了少年人的臉上。他睜開惺忪的眼,又馬上閉上了。壓在人身體下面的禾本植被毛刺刺的,一茬茬地戳著他外露的胳膊。好舒服,他喟嘆著。周圍不時有松鼠穿梭,忙碌的腳步間傳出一陣草莖摩擦的沙沙聲。昆蟲和鳥獸的鳴叫聲持續迴蕩在耳畔,春日的小樹林裡,它們一起譜奏完成了這場盛大純樸的交響樂演出。
七歲那年的他,真的認為世界一如眼前所描繪的那樣美好。
他的眼皮輕輕闔上,愜意地讓暖風灌進了自己的衣角內。時間仿佛滯留在了此刻。神思,緩慢且沉穩地放下了。
他想了很多,想到了早逝的母親,想到了少年時期,那段至今回想起來仍抑制不住上揚嘴角的時日,最後,他又想到了聖樹子。那個可憐又可愛的孩子。
終於,捱不過困意襲來,馳騁的思緒漸漸收回。沒過多久,他又陷入到了一場久違的夢境之中。從父親手中逐一接過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後,他已許久不曾做過這種夢導機制所創造出來的場景和事件了。每晚的睡眠很淺,時間又短得可憐。而今天,他卻又清晰地夢到了——
即使是醒來後,也能清楚地回憶起夢中所有的細枝末節,所有的。
雨勢逐漸大了,旅館庭院前的桌椅被有意幫忙的幾位青壯年吆喝著,七手八腳地加緊搬至屋內。
秘書在發來的郵件中詢問道,此次回程,是否需要為他安排專車接送。他愣了一下,想起了自己在第一日曾同秘書說過的,住兩三日就回來的話。心裡冷不丁泛起不舍,他忽又猛然意識到這點,強迫自己定了心神,未免因外因而改變早先作出的決定,在鍵盤上鍵入:明日下午五點,在山腳下接我。
天空陰沉沉的,宛如瓢潑的山雨拍打著滿樹綠葉,噼里啪啦地滾濺著雨水,離門近的一些人的衣物,已沾上了肉眼可見的深淺。土地早已泥濘不堪,門欄外的一層土上,積攢了有大約四五公分厚的淤水。
這種天氣,大概是沒人願意出門上香了。
“真稀奇,”指揮完眾人將桌椅全搬進去後,森田女士走過赤司身側,小聲嘀咕的話語被他一字不落地聽到了。“怎麼突然就下起雨來了。”
“往年這個時候難道沒下麼?”
赤司疑惑地叫住她,他比較在意的是第一句話。“像京都這種西部城市,季風性降雨,不是很常見麼?”
“是很常見,但降雨通常發生在梅雨季節前後,這都已經八月份了,我在這住了幾十年,還真頭一次在除了梅雨季之外的月份里看到下這麼大的雨。”
“是這樣嗎?那確實是很稀奇。只是不知道會持續多久。”手機的簡訊鈴音響了,他知道那是秘書的回覆,不馬上查看具體的內容,他準備待會再拿出來。“我明日便啟程回東京,希望不會對行程產生影響。”
“赤司先生這就走了?不多留幾日?”
面對森田女士的挽留,他苦笑搖頭。“再在這裡待下去,我不確定還能不能下得了決定。”
決定?什麼決定?森田的心底閃過一絲詫異,但還是自若笑道:“明天嗎?恐怕不行。且不說這雨能不能停,就是滿山一踩一個窪的泥淖,也不是常人能消受得了的。所以啊,赤司先生,等再過些時日再走吧。”
“這……”儘管他人從不說破,但赤司深知自己骨子裡總有股執拗的勁,定下的約定除非出現重大變故,不然絕不輕易更改。但森田女士說的話也自有她的道理,思慮半晌,他終是遲疑道:“……還是再等等看吧。”
話已至此,對方既然因她的話語有了動搖之意,森田也不再多作勸告。她朝赤司欠了欠身,又轉身忙乎其他的事情去了。——走道沒打掃完,客人們的午餐也還丁點未準備,這一天該做的事情可多著呢。
他看著屋外的滂沱大雨,想到了昨晚的那個夢境,眉尾輕輕一揚。與此同時,一股冷淡的幽香悄無聲息地傳來,環繞八方。僅憑眼角餘光,他確信及肯定,是她來了。他窺見少女影影綽綽的身姿落坐在鄰桌的座椅上,細皮嫩肉的手掌大開著,撐著頭,大拇指貼在小巧的頜骨,鵝黃色寬鬆的大袖自然垂下,露出象牙白的手腕。她輕輕一撇頭,不勝風情地笑,胭脂紅的唇瓣在眼角觸及到怔怔的目光時徐徐勾出一抹清甜的笑意。
飯過三旬,陸續有人開始離席,一直輪到了少女那一桌。跟隨那名施姓藝人經過時,她的目光似乎在某一瞬輕輕跟他碰在了一起,又毫不流連地飛速抽離。看他們離去的方向,應該是往內廳去了。
被這眼神瞥到,赤司感到心蕩神移,他三兩下解決完盤子裡的餐食,跟吧檯內的森田女士打了聲招呼,便也轉身回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古事記》日本歷史上第一部神話故事集。
牽牛星的原型即《牛郎織女》里的牛郎。
*供養人像,就是信仰宗教出資繪製或建造聖像、開鑿石窟的人,為了表示虔誠、留記功德和名垂後世,在宗教繪畫或雕像的邊角或者側面畫上或雕刻自己和家族、親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之為供養人像。——出自百度百科“供養人”詞條。
*孤獨園,全名“祇樹給孤獨園”,乃著名佛教聖地,相傳佛陀曾多次在此處講經說法。
另有“古時收養無人贍養的老人和孤兒的機構”的解釋。也是本書的主題。
☆、第八章
筆電合上了蓋。這意味著秘書遠程發來的文件已徹底經由他手審閱、批改完成。抬眼一看,已是深夜。
步行到走廊盡頭的公用盥洗室,洗手台前,用涼水拍打著臉頰。他看到鏡中自己的面容,竟罕見地復發出年少時的明亮光彩。怔然間,那名施性藝人從他身邊走過,鏡中側望過來的眸光誠然一如往日,藝人的唇角勾出了一抹淺笑,道了聲,你好。
他也回了句,你好。
之後,兩人擦肩而過。
躺在旅館的木板床上,翻來覆去,遲遲睡不著覺。底下硬實的床墊硌得背疼,稍一搖擺,老化的床架便馬上發出鐵塊碰撞木板的聲音,這種感覺,令他回想起了曾經跟初中、高中時的隊友們一起在社團集訓時下榻過的一些小旅館。那裡狹小、逼仄,三四個人擠在同一間房間。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契機,彼時尚不夠成熟,稍顯任性,又生長於名門望族的大財團家的小少爺或許永遠也不會將視線投放在那裡。
並隨著陳舊回憶一起的,還有那些曾為了夢想不顧一切奮鬥努力的年歲。現在,眾人早已各奔東西,有了各自的前程和志願。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在最近的一次聚會中,他留意到,其中的有些人半點沒變,有些人則像換了個人似的,幾乎認不出來了。他感嘆光陰如梭,早在更早的之前,他們,也都還是一個個面目相似,性格俱是乾淨通透的孩子啊。
他在床上翻了個身,床鋪立馬咯吱作響,幸而被褥是潔淨的,帶有經過晌午陽光晾曬過後的芳香味道,稍微抵消掉了那點不適感——
像是休憩在京都本家後院的樹林裡,那是七八歲的時候,在日光正好的乾燥草地上。頭頂投下的零星細碎的光,灑落在了少年人的臉上。他睜開惺忪的眼,又馬上閉上了。壓在人身體下面的禾本植被毛刺刺的,一茬茬地戳著他外露的胳膊。好舒服,他喟嘆著。周圍不時有松鼠穿梭,忙碌的腳步間傳出一陣草莖摩擦的沙沙聲。昆蟲和鳥獸的鳴叫聲持續迴蕩在耳畔,春日的小樹林裡,它們一起譜奏完成了這場盛大純樸的交響樂演出。
七歲那年的他,真的認為世界一如眼前所描繪的那樣美好。
他的眼皮輕輕闔上,愜意地讓暖風灌進了自己的衣角內。時間仿佛滯留在了此刻。神思,緩慢且沉穩地放下了。
他想了很多,想到了早逝的母親,想到了少年時期,那段至今回想起來仍抑制不住上揚嘴角的時日,最後,他又想到了聖樹子。那個可憐又可愛的孩子。
終於,捱不過困意襲來,馳騁的思緒漸漸收回。沒過多久,他又陷入到了一場久違的夢境之中。從父親手中逐一接過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後,他已許久不曾做過這種夢導機制所創造出來的場景和事件了。每晚的睡眠很淺,時間又短得可憐。而今天,他卻又清晰地夢到了——
即使是醒來後,也能清楚地回憶起夢中所有的細枝末節,所有的。
雨勢逐漸大了,旅館庭院前的桌椅被有意幫忙的幾位青壯年吆喝著,七手八腳地加緊搬至屋內。
秘書在發來的郵件中詢問道,此次回程,是否需要為他安排專車接送。他愣了一下,想起了自己在第一日曾同秘書說過的,住兩三日就回來的話。心裡冷不丁泛起不舍,他忽又猛然意識到這點,強迫自己定了心神,未免因外因而改變早先作出的決定,在鍵盤上鍵入:明日下午五點,在山腳下接我。
天空陰沉沉的,宛如瓢潑的山雨拍打著滿樹綠葉,噼里啪啦地滾濺著雨水,離門近的一些人的衣物,已沾上了肉眼可見的深淺。土地早已泥濘不堪,門欄外的一層土上,積攢了有大約四五公分厚的淤水。
這種天氣,大概是沒人願意出門上香了。
“真稀奇,”指揮完眾人將桌椅全搬進去後,森田女士走過赤司身側,小聲嘀咕的話語被他一字不落地聽到了。“怎麼突然就下起雨來了。”
“往年這個時候難道沒下麼?”
赤司疑惑地叫住她,他比較在意的是第一句話。“像京都這種西部城市,季風性降雨,不是很常見麼?”
“是很常見,但降雨通常發生在梅雨季節前後,這都已經八月份了,我在這住了幾十年,還真頭一次在除了梅雨季之外的月份里看到下這麼大的雨。”
“是這樣嗎?那確實是很稀奇。只是不知道會持續多久。”手機的簡訊鈴音響了,他知道那是秘書的回覆,不馬上查看具體的內容,他準備待會再拿出來。“我明日便啟程回東京,希望不會對行程產生影響。”
“赤司先生這就走了?不多留幾日?”
面對森田女士的挽留,他苦笑搖頭。“再在這裡待下去,我不確定還能不能下得了決定。”
決定?什麼決定?森田的心底閃過一絲詫異,但還是自若笑道:“明天嗎?恐怕不行。且不說這雨能不能停,就是滿山一踩一個窪的泥淖,也不是常人能消受得了的。所以啊,赤司先生,等再過些時日再走吧。”
“這……”儘管他人從不說破,但赤司深知自己骨子裡總有股執拗的勁,定下的約定除非出現重大變故,不然絕不輕易更改。但森田女士說的話也自有她的道理,思慮半晌,他終是遲疑道:“……還是再等等看吧。”
話已至此,對方既然因她的話語有了動搖之意,森田也不再多作勸告。她朝赤司欠了欠身,又轉身忙乎其他的事情去了。——走道沒打掃完,客人們的午餐也還丁點未準備,這一天該做的事情可多著呢。
他看著屋外的滂沱大雨,想到了昨晚的那個夢境,眉尾輕輕一揚。與此同時,一股冷淡的幽香悄無聲息地傳來,環繞八方。僅憑眼角餘光,他確信及肯定,是她來了。他窺見少女影影綽綽的身姿落坐在鄰桌的座椅上,細皮嫩肉的手掌大開著,撐著頭,大拇指貼在小巧的頜骨,鵝黃色寬鬆的大袖自然垂下,露出象牙白的手腕。她輕輕一撇頭,不勝風情地笑,胭脂紅的唇瓣在眼角觸及到怔怔的目光時徐徐勾出一抹清甜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