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背叛。不,葉錦城之於他,連背叛也稱不上。既然從未有過誠意,又談何背叛呢?

  陸明燭靠著石壁轉過身去,慢慢地在冰冷的地上躺下來。臉上身上的新傷舊創都在隱隱作痛,他覺得累。有些事情,正如他對陸熒所說的,是庸人自擾,大勢所趨,非他一人能夠阻止,這點他早已想明白,並且不再為此糾纏;可有些事情,有些人,他覺得自己怎麼也想不明白。

  江南已經開始透露出一些炎熱的感覺。衛天閣一路從洛陽南下,到了杭州地界,便覺得氣候炎熱潮濕,已經讓他十分不耐煩。這種不耐煩的感覺,跟他在酒肆茶館聽到的那些傳言混合在一處,格外地讓人心浮氣躁。有關藏劍山莊葉錦城的傳言,在江湖中沸沸揚揚,雖然那些傳言中並沒有葉錦城的名字,可衛天閣一聽,便知道這說的是葉錦城無誤。

  而最關鍵的是,在傳言中,葉錦城是瘋了,瘋得厲害。那些傳言千奇百怪,有些事情是衛天閣了解的,讓他聽了哭笑不得,有些是他不了解的,他也不想去猜測真偽,只是傳言中的藏劍弟子瘋了,倒是眾口一詞;至於是為了之前的情人瘋的,還是為了那個明教弟子,這就眾說紛紜了。

  衛天閣得了空閒,便決定去藏劍山莊一趟。他與葉錦城是少年時代的玩伴,曾經有過不錯的交情。葉錦城為了私事去接近明教,衛天閣當初並不阻止,可如今葉錦城落到這副情狀,他顧念舊情,終於覺得有些話到底不能不說,還得順道看望葉錦城一趟。

  有些話十分難聽,難聽得讓他這等軍旅出身的人也覺得招架不住。別的尚且不說,葉錦城一夜白頭的事情,他是親眼見了的,只怕傳言中那些話,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真的。

  衛天閣到了藏劍山莊,卻被告知葉思游與葉錦城都不在莊內,至於什麼時候回來,也沒人知道。衛天閣猶豫了一陣,決定暫時住在杭州城等上幾日。還好三日之內,就有藏劍山莊的人來告訴他,葉思游與葉錦城已經回到莊中。

  (七十)

  衛天閣被人引進內室,他轉過屏風,見到葉思游坐在主位上,白竹坐在另一側。

  衛天閣吃了一驚。他看見葉思游的臉色極差,像是勞累過度後的那種頹敗,再看了一眼又覺得不像。可是當下容不得他仔細思量,葉思游已經站起來招呼他,衛天閣拱手叫了聲師叔,眼睛卻瞟到一側的白竹身上。

  “……白先生。”

  “沒事,衛將軍,”葉思游疲倦地看了白竹一眼,衛天閣敏銳地發現白竹正擔心地回望葉思游,“他不是外人,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衛天閣點頭落座,道:“晚輩這一趟來得突兀,是為著兩件事而來,頭一件是葉兄的事情。”

  葉思游點頭,沉默地等著他說下文。

  “晚輩在洛陽,雖然與杭州隔得遠,前些日子也開始聽見一些傳聞,那裡頭的話,就不再多說了,師叔與白先生想必也知道。”衛天閣低下頭,聲音里有些愧疚,“那些話很是難聽,依著我看來,大多是些無恥讕言,雖然傳得風風雨雨,我也不好說什麼。”

  “這個自然,”葉思游點頭,“沒什麼可解釋的,不過越描越黑罷了。”

  “但是有些話,大約是真的吧?師叔不讓我見葉兄,看來傳言中所說,葉兄如今——”

  屋內一時陷入沉默。衛天閣看了看白竹,白竹微微點頭,葉思游蹙眉不語。

  “晚輩有些話,如今該說了。”衛天閣無意識地用手撥弄杯蓋,發出均勻的響聲,他像是在沉吟著,斟酌著措辭,“當初剛剛剿滅明教,葉兄又是那個樣子,有些事情,我縱然知道,礙於朝廷旨意和葉兄的情狀,不便透露。可如今已經過去兩年有餘,葉兄還未能復原……他與晚輩自小交情很好,師叔也是知道的。有些事情,說出來,大約對葉兄康復有所助益。如今既然白先生也在,那我說給二位前輩,由前輩們決定要不要告訴葉兄。”

  衛天閣從軍數年,多數時候說話言簡意賅,沒有多餘,此時卻一反常態,娓娓鋪墊,像是有什麼顧慮。葉思游聽見他說事情與葉錦城有關,早就坐立不安,又不好催促,只能一力忍耐。衛天閣說完這些,又沉默了一陣,才道:“師叔,白先生,二位請告訴我實話,葉兄的病,是否與那個叫陸明燭的明教弟子有關?”

  “說到底就是為著他。”葉思游突然長嘆一聲。

  他回答得太乾脆,白竹也不禁瞟了他一眼。

  “那就是了。雖然我沒見著葉兄本人,可他二人之前在長安的時候,我多多少少,都有些接觸,那個明教弟子,怎麼說呢,”他停頓一下,挑選著措辭,“性子柔和,可是聰明機敏,而且從有些事情來看,對葉兄,出自真心。可是葉兄自己,未必……您知道晚輩的意思。葉兄這病,大約是因愧疚而起,大光明寺一役,我們對外所說,明教弟子除去法王以下無人生還,也不是真的。”

  葉思游倏然坐直了,手掌帶到杯子,發出哐啷的一聲響。白竹也轉過頭來,緊緊盯住衛天閣。

  “他逃了出去,沒有死在大光明寺。”衛天閣慢慢點頭,像是在認真回憶,“我認得他,事後我們清理戰場,沒有發現陸明燭。”

  “他確實沒死?”白竹道。

  “確實沒死在大光明寺。”衛天閣強調了一遍,白竹聽出他話中意思,又沉默下來,聽著衛天閣繼續說下去。

  “他沒死,當時朝廷有令,凡明教弟子在朝中有擔任官職者,不論職位高低,只要誠心悔過,與明教劃清界限,不必處死。陸明燭在薩寶府有府史職位,這個職位,據晚輩所知,是葉兄早先時候,一來為方便行事,二來大約是為了……引陸明燭入彀,花了重金給他通融來的。這倒是陰差陽錯救了陸明燭一命。陸明燭鑽了朝廷這個旨意的空子,他回了長安,甚至回到薩寶府,爭取時間調動銀錢,卻並未同明教一刀兩斷,而是帶了部分殘餘勢力西遷……這是罪加一等,當初官府內部發過數份通緝令,其中就有他一個。”

  葉思游沉默著,白竹也一言不發。

  “而且並不止這些,當時各地都在清剿明教殘餘勢力,明教原先風頭無兩,牆倒眾人推的道理,也不過是這樣了。”衛天閣嘆息一聲,“明教殘部要逃亡西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我這裡所知道的最後消息,是在永壽。”

  永壽已經不在京畿道範圍內,葉思游和白竹也對當初清剿明教的情狀有所了解,這意思就是,陸明燭至少在京畿道的時候,性命無虞。

  “我不能確定就是他本人。那個消息,說來也奇怪。”衛天閣說著陷入沉思,“當時消息是從永壽那邊傳過來,說是駐守在永壽關卡的神策軍抓住了陸明燭等人。永壽沒有天策駐點,說好第二日帶人去交割,後來神策軍那邊卻說,是抓錯了人,不過是普通的西域商人,已經放走了。天策屯營離得遠,也來不及確認,這事不了了之。至於到底是抓錯了人,還是——”他的聲音漸漸放緩,“晚輩覺得,未必是抓錯了人。只是個中到底發生過什麼事,卻不得而知了。不過以晚輩對陸明燭此人了解,這人看似溫柔,其實精明機敏,關鍵時刻,未必不能死中求活,逃出生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