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是幼年的葉錦城全部的勇氣,即使沒有父親,他也覺得只要有她在,什麼都能擔當,只要在母親杏色的衣擺旁,就總有安寧和溫暖。她挺括又飄逸的杏色衣服,她手握重劍的英姿——全部是力量,是不懼別人議論,能我行我素、掌握運命的力量——他還太天真,天真得不知道運命充滿欺騙和假象,感知不到力量在重壓之下也會一點點碎成齏粉。

  母親開始頻繁地接到信件,她的躁動和不安,即使年幼的葉錦城也感覺得到。在入夏的時候,母親在夜裡挑起一盞燈火,坐在桌邊讀信,讀完信不嘆氣,也並未哭泣,只是沉默地將信件放到燈火上引燃。葉錦城能感覺到她的心事,像是平靜冰面下暗涌的潮水,指不定哪一日就要破冰而出,引發滔天巨浪。他詢問母親,她卻從來只是微笑,告訴他好好讀書與習武,不用想其他的事情。她開始頻繁地抓住每一個在外行走江湖或者做生意的師伯師叔,詢問著一些他聽不懂的事情。葉錦城不過四五歲的年紀,可遠遠看著他們,已經能感覺到,那些師伯師叔,無論是點頭還是搖頭,都有一種深深的無能為力從臉上流露出來,有的還帶著些許不易察覺的輕蔑。那個夏日很長,少雨,直到有一日他下學歸來,天空暗沉沉地布滿陰雲,悶雷在灰濛濛的湖面和飛來峰的峰尖上滾動,孕育著夏季的大雷雨。這悶雷聽得人心慌,他又未帶紙傘,只能急匆匆地往家中跑。

  宅子裡沒有人,下人不知道被打發去了哪裡,悶雷一聲聲滾動得越發急促,年幼的葉錦城奔過月亮門,跑到屋檐下,雷雨前的疾風吹了起來,他用力推開比他高上許多的門,一陣猛烈的穿堂風從身後刮來,衣擺、頭髮和地上散落的凌亂幾張慘白信紙,都瘋了似的狂亂飛舞起來。屋子裡無比昏暗,直到外面一道白亮的閃電直劈下來,隨即驚雷慘叫著炸響,他瞧見自己頭頂上的位置晃蕩著杏色的衣擺,無力垂在半空的雙足和隨著狂風不住擺動的慘白綾子,像是活了一般沖他撲來。他直瞪著眼睛,只覺得手足俱軟,想要大叫,卻只能發出類似剛出生的貓狗崽子一般嗚嗚的哀鳴,手忙腳亂地向後退去,卻被之前母親踩踏著自縊的凳子絆倒,怎麼都爬不起來。外面炸雷尖嘯著接踵而至,整個屋子一明一暗,隨即豆大的暴雨狂瀉而下,天地之間驟然拉起昏暗慘白的簾幕。

  他被一群衝進門來的人拽住手腳,為首的是師叔葉思游,他用力捂住葉錦城的眼睛,將渾身哆嗦的葉錦城往外面拖去。他掙扎大哭,四肢亂踢,死也不願離開母親身邊,可終究抵不過大人們的力氣,只能尖叫嚎哭著被拉出門外。掙扎踢打間有人鬆了手,他被拖開的一剎那,看見葉思游弓著脊背瑟瑟發抖,雙膝似乎不堪重負地一軟,跪在還在橫樑上搖晃的母親下面。

  他沒有生病,卻一連數日地沉默,不再說話。葉思游流著淚收他為徒,抱著他去送別靈柩,他用雙手圈住葉思游的脖子,把臉頰埋在他的衣領裡面,那漆黑的棺木太過可怕,儘管知道那裡面是他的至親,他卻不敢再看一眼。直到下葬結束,他卻仍舊說不出一個字來,平常聰明伶俐,卻一下變成了這樣,葉思游焦慮痛苦,輾轉反側,他卻仍然一語不發。母親的死引發山莊裡突如其來的沉默,那段時間,與母親認識的人都不說話,可謠言終究止不住,他冷眼旁觀,總能在每一日人們悄悄的、背著他的議論里捕捉到一點蛛絲馬跡。直到有一日聽見師父葉思游與人爭執,直到大打出手,言語間涉及到母親,那些話他聽得似懂非懂,卻都牢牢記在了心裡。葉思游掛了彩,回來因為私自與同門師兄鬥毆被莊主處罰,閉門思過。葉錦城沉默地去看,他看見葉思游在佛龕前面靜坐,默然流淚。

  他對葉思游道:“師父,不要哭。”

  沉默的解凍也突如其來,葉思游雖然欣慰,卻一直小心翼翼,不再同他提起這個話題。葉錦城天性原本開朗,經歷此事後沉默不少,明明年幼,卻總是獨來獨往,沉默地習武與讀書。直到兩年後蜀中唐門來與藏劍山莊交流鍛造之術,他遇見跟隨師父前來的唐天越。

  夏蟲的叫聲吱吱不停,葉錦城回過了神。肩頭的傷開始劇痛,劇痛不止,額上也開始迸出一層細密的汗水。小腹的位置也在劇痛,內力似乎散了,不受控制地到處流竄,胸口也隱隱地痛。他凝神躺了一會兒,卻覺得越發難捱,只能深吸一口氣,嘗試著用未受傷的那邊肩膀挪動。身體像是磐石一般紋絲不動,他用力掙動一下,努力地往牆壁另一側蹭過去,手背上的筋脈因用力而浮起,他掙扎著半坐起來,肩頭的刀傷似乎又滲出了血,他懶得理會,只是兀自喘息不住,用盡全力地盤坐起來,背靠牆壁,合目調息。

  吱吱喳喳的蟲鳴總能引起關於夏夜的溫柔多情的回憶。唐天越性格平和,頭腦聰明。在認識了唐天越一段時日後,他發覺唐天越的小心謹慎,是個懂得保護自己和同伴的人。葉錦城漸漸長大,當年聽到的話,言猶在耳,儘管事情過去數年,有些話還是會不脛而走,他漸而明白當年母親自縊的原由和師父葉思游的愧悔來源。母親年少時與師父定親,師父年少氣盛,對母親卻只有姐弟之情,直到後來與萬花谷陸滄海情投意合。男子相守一生,雖然為世俗不容,兩家長輩更是暴怒如雷,卻抵不過師父執拗堅持,這門親事只能告吹。母親雖然傷心,卻也未耽於此中太長時間,只是拿了劍出門遊歷,直到遇見父親。

  葉思游從未對葉錦城說過半句他親生父親的不是,直到多年過去,葉錦城已經成年,葉思游仍然用他教導幼年時葉錦城的話教導他,你的父親母親教導你,君子如風。即使也許他心中明白,葉錦城並不相信這些——謠言到處都是,葉錦城的母親獨自懷著身孕回到山莊開始等待,直到他五歲那年,她才承認自己已經被第二次拋棄。

  漫長的歲月在葉思游和葉錦城師徒二人的諱莫如深中沉默溜走。隨著年齡漸長,他開始明白,她的溫柔背後都是眼淚,她的力量不過是為了苦苦支撐。那些流言從一個人的口中肆無忌憚地說出,又在江湖中轉成更加難聽的傳聞。對面的笑臉在一轉身後可能變成譏諷的惡意,表象下的尊敬關起門來也許其實只是刻毒的嘲笑。藏劍山莊,君子如風,沒有人會對母親進行無情的嘲諷和譏笑,可那些同情憐憫的目光未必不能勝過唇槍舌劍。

  他還太小,太天真,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去保護她。只能無知地袖手旁觀,看著她被無盡的等待將青春和期望的力量一點點碾成齏粉,直到最終連愛他的責任也撐不起她的勇氣時,絕望地選擇了此一生。他不怨母親,只是深恨自己的弱小。

  唐天越不同。他一直都十分懂得規避危險。既然知道自己出身卑微,命如糙芥,那為何不好好活著呢?少年時代的葉錦城已經開始懂得許多事情,他的劍術有成,鑄劍術更為出色,可他還並不懂得唐天越的溫柔和退讓,母親的離去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年少氣盛的他也會嘲笑唐天越,作為唐門弟子,他看起來缺少那種沉默的忠誠。不過這些對他來說並不重要,與唐天越相處的時光,在記憶中化成芬芳的橘子花雨,唐家堡紛紛飄落沙沙作響的竹葉,靈隱寺的鐘聲,嘉陵江的壯闊,手牽手小心翼翼的親吻。這些美好溫柔的回憶最終歸結為他熟悉的一種聲音和感覺——楓華谷的連天暴雨和雷聲。許多事情不像看起來一樣,沉默寡言的唐天越,為了家人而根本不肯去出危險任務的唐天越——面對明教弟子的拷問,他像是葉錦城在劍廬鑄劍時那些淬過火的精鋼一般巋然不動,哪怕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也至死不肯說出唐門弟子的下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