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顏真卿說:“平原郡的兵是剛則召集在一起的,沒有經過任何訓練,自保還覺得兵力不夠,那裡顧得上鄰郡呢!但是,我如果答應了您的請求,那將會怎麼樣呢?”

  李萼說:“清河郡派我來向您借兵,並不是兵力不足而借您的兵去與叛軍血戰,只是想藉此看一下您這位賢明之士的雅量。現在看您的意思還沒有下定決心,我怎麼敢魯莽地說出下一步的計劃呢!”

  顏真卿聽後很驚奇,就想借兵與他。但其他的人都認為李萼年輕氣盛,沒有看到叛軍力量的強大,借兵只能分散兵力,將會一事無成,顏真卿只好拒絕。

  李萼住到館舍後,又給顏真卿寫信,指出:“清河郡脫離叛軍,歸順朝廷,奉獻糧食、布帛和武器幫助官軍,您不但拒絕接受,而且還心存疑問。我回去復命之後,清河郡不能孤立存在,必定要有所依靠,如果投向叛軍,就會成為您西面的強敵,到那時您能不後悔嗎?”

  顏真卿大為震驚,立刻到館捨去見李萼,答應借兵六千,一直送到邊境,握手而別。這時顏真卿又問道:“所借給的兵已經出發,你可以告訴我你的下一步計劃嗎?”

  李萼說:“聽說朝廷派程千里率領精兵十萬出崞口討伐叛軍,被占據險要地形的叛軍阻擊,不能前進。現在應當先率兵攻打魏郡,抓住安祿山所任命的太守袁知泰,恢復原來的太守司馬垂的職位,讓他做西南的主將,分出一部分兵力打開崞口,讓程千里的軍隊出來,共同討伐汲郡、鄴郡以北一直到幽陵被叛軍占領的郡縣。平原與清河二郡率領其他的同盟郡兵,合兵十萬,向南進臨孟津,然後分兵沿著黃河占領戰略要地,控制叛軍向北逃跑的退路。估計官軍東征的軍隊不少於二十萬,河南地區忠於朝廷的西征軍隊不少於十萬。您只要上表朝廷請求東征的軍隊固守,不要輕易出戰。這樣用不了一個多月,叛軍必然會發生內亂。”

  ☆、第七百六十三章尾聲 安史之亂(五)

  李萼的話讓顏真卿豁然開朗。

  “說的好!”

  顏真卿當即命令錄事參軍李擇交與平原縣令范冬馥率領軍隊,會同清河兵四千及博平兵一千,駐紮在堂邑縣西南。

  袁知泰派部將白嗣恭等率兵二萬餘人來迎戰,三郡兵與魏郡兵血戰一天,魏郡兵大敗,被殺一萬多人,被俘一千多人,繳獲戰馬一千匹,還有許多其他的軍用物資。袁知泰逃往汲郡,於是官軍收復了魏郡,軍勢大振。

  這時北海太守賀蘭進明也起兵討伐叛軍,顏真卿就寫信召他來合兵行動。

  賀蘭進明收到信後當即率領步、騎兵五千渡過黃河,顏真卿率兵去迎接,二人互相作揖行禮,在馬上痛哭,以至感動了隊伍中的士兵。

  賀蘭進明率兵駐紮在平原城南,休養兵馬,顏真卿遇到問題都與他商量,因此軍權逐漸歸於賀蘭進明,而顏真卿卻對賀蘭進沒有絲毫的疑心。顏真卿把堂邑之戰的功勞也讓給了賀蘭進明,於是賀蘭進明就向朝廷上奏表功,任意增減事實。

  唐玄宗接到賀蘭進的上奏,大悅!下敕書加封賀蘭進明為河北招討使,李擇交與范冬馥略微有所升遷,而清河與博平的有功將士都沒有得到獎賞。賀蘭進明又率兵進攻信都郡,很久不能攻克,錄事參軍長安人第五琦勸賀蘭進明用重金招募敢死之士,於是攻克了信都。

  李光弼與史思明相持了四十餘天,史思明斷絕了向常山運糧的道路。常山城中飼糙已盡,戰馬只好吃糙墊子。李光弼派車五百輛到石邑去取糙,趕車的人都穿著甲冑,並派弩機手一千人護衛,結成方陣而行,叛軍無法搶奪。叛將蔡希德率兵攻打石邑,被張奉璋擊退。

  李光弼派人向郭子儀求救,郭子儀率兵出井陘關,夏季,四月壬辰(初九),到了常山,與李光弼合兵,共有蕃漢步、騎兵十餘萬。甲午(十一日),郭子儀、李光弼與史思明交戰於九門縣城南,史思明被打得大敗。

  中郎將渾(渾釋之的兒子)射死了叛將李立節。史思明收羅殘兵逃奔趙郡,蔡希德逃奔巨鹿。史思明從趙郡又逃到博陵,當時博陵已經歸順了官軍,史思明就把郡官全部殺死。

  河朔地區的民眾不堪忍受叛軍的殘暴行為,紛紛起兵反抗,各郡縣都有抵抗的軍隊聚結,多的達二萬人,少的也有一萬人,各自與叛軍戰鬥。郭子儀與李光弼的大軍一到,這些軍隊都自動來助戰。

  庚子(十七日),進攻趙郡,打了一天,全城投降。入城的官軍士卒大肆搶掠,李光弼坐在城門上,收繳了所有被搶掠的物品,全部歸還了城民,民眾十分高興。郭子儀俘虜了四千餘人,都釋放了他們,殺了安祿山所任命的太守郭獻。李光弼又率兵包圍了博陵,攻了十天沒有攻克,於是就退兵回恆陽補充糧糙。

  楊國忠問左拾遺博平人張鎬與蕭昕,官吏中誰可以為將率兵討叛,張鎬與蕭昕就推薦了左贊善大夫永壽人‘來’。

  丙午(二十三日),朝廷任命‘來’為潁川太守。叛軍多次來攻城,‘來’率軍前後擊退多次,唐玄宗得知次消息加封‘來’為本郡防禦使,人們稱他為“來嚼鐵”。

  安祿山讓部將平盧節度使呂知誨誘殺了安東副大都護馬靈。

  平盧游弈使武陟人劉客奴、先鋒使董秦與安東將領王玄志合謀殺了呂知誨,並派使者通過海路去告知平原太守顏真卿,主動請求攻取范陽以效力。

  顏真卿派判官賈載運送了一批糧食和士卒所穿的衣服去助戰。顏真卿只有一個兒子名叫顏頗,當時才十多歲,顏真卿就把他送給劉客奴作為人質。朝廷得知此事後,就任命劉客奴為平盧節度使,賜名正臣,任命王玄志為安東副大都護,董秦為平盧兵馬使。

  南陽節度使魯炅於水南岸架設木柵,安祿山的部將武令與畢思琛率兵來攻。

  五月丁巳(初四),魯炅兵敗,退守南陽,被叛軍包圍。太常卿張推薦說夷陵太守虢王李巨有勇有謀,玄宗就徵召吳王李祗為太僕卿,任命虢王李巨為陳留及譙郡太守、河南節度使,並統領嶺南節度使何履光、黔中節度使趙國珍和南陽節度使魯炅。趙國珍本是柯地方的夷人。

  戊辰(十五日),李巨率兵從藍田出發,向南陽進軍。叛軍得知後,解圍而去。

  令狐潮又率兵來攻打雍丘。令狐潮與張巡有交情,二人就在城下像平時見面那樣互相問候,令狐潮藉機對張巡說:“現在唐朝的大勢已去,您還在為誰苦守危城呢?”

  張巡說:“你平常總是說自己如何忠義,而現在這種叛逆行為那有一點忠義的味道!”

  令狐潮聽後慚愧而退。

  郭子儀與李光弼率兵退回常山,史思明又收羅散兵數萬隨後追擊,郭子儀挑選驍勇善戰的騎兵輪番挑戰,三天以後,到了行唐縣,叛軍因疲勞無力再戰,才退兵。

  郭子儀乘機出擊,又敗叛軍於沙河縣。

  蔡希德到了洛陽,安祿山又讓他率領步、騎兵二萬人向北靠近史思明,並派牛廷發范陽等郡兵一萬多人增援史思明,合兵共五萬多人,其中同羅、曳落河精兵占五分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