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頁
玄宗命令郭子儀撤去包圍雲中的軍隊,回軍朔方,更增兵準備收復東京。並且另選一名戰將帶領一部分軍隊出井陘關,平定河北。
郭子儀推薦李光弼。
癸亥(初九),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分出朔方兵一萬交他指揮。
甲子(初十),玄宗加封哥舒翰為左僕射、同平章事,原任的官職如舊。
玄宗設置南陽節度使,任命南陽太守魯炅擔任此職,率領嶺南、黔中、襄陽各地子弟兵五萬人駐紮於葉縣北面,防備安祿山南侵。
魯炅上表,請任命薛願(薛願是原來的太子李瑛妃子的哥哥)為潁川太守兼防禦史,龐堅(龐玉的曾孫)為副使。
乙丑(十一日),安祿山派遣他的兒子安慶緒率兵進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
二月丙戌(初二),朝廷加封李光弼為魏郡太守、河北道採訪使。
二月之時,史思明等叛將已經將饒陽城包圍了二十九天,還沒有攻下,李光弼率領蕃漢步、騎兵一萬餘人,再加上太原弩機手三千人出井陘關。
己亥(十五日),李光弼兵到常山,常山團練兵三千人殺死反叛的胡兵,抓住安思義出城投降。
李光弼對安思義說:“你知道你的罪該死嗎?”
安思義不說話。
李光弼又說:“你久經沙場,看我的這些部隊能否打敗史思明?如今為我打算,我應該怎麼辦才好?如果你的計策可取,我就不殺死你。”
安思義說:“您的兵馬遠道而來,士卒疲勞,猝然與強敵交鋒,恐怕難以抵擋,不如率兵入城,早做準備,先為部署,然後再出兵。叛軍雖然精銳,但難以持久,如果一旦失利,就會氣喪心離,到那時就可以打敗他們。史思明現在饒陽,距離此地不到二百里路程。昨天晚上我已向他發出了求援信,估計先鋒部隊明天早上一定會到達,緊接著後面就是大部隊,一定要留意才是。”
李光弼聽後很高興,就為安思義鬆了綁,當即移軍入城。
史思明得知常山失守,立刻解除對饒陽的包圍來救常山。
次日天未亮,前鋒部隊已到達常山,史思明等率大軍緊隨其後,共二萬多名騎兵,直逼城下。
李光弼派步兵五千從東門出擊迎戰,叛軍死命地堵住城門不退。
李光弼命五百名弩機手從城頭上一齊射擊,叛軍被迫後撤。
然後李光弼又把一千名弩機手分為四隊,一隊接一隊地不停地發射,叛軍不能抵擋,收軍退於道北。
李光弼派五千手持矛槍排成方形的隊伍出於道南,在呼沱河兩岸列陣。
叛軍多次用騎兵來進攻,都被李光弼的弩機手射退,大半人馬被射中,只好停止進攻,退下去休戰,以等待步兵。這時有村民報告說叛軍的五千步兵從饒陽向常山進軍,晝夜兼程,行走一百七十里,已到了九門南面的逢壁,估計正在那裡休息。
李光弼立刻派出步、騎兵各二千,偃旗息鼓,沿呼沱河悄悄地進軍,到了逢壁,叛軍正在吃飯,官軍突然襲擊,叛軍被全部殲滅。
史思明得知步兵被消滅,形勢不妙,遂率兵退入九門。當時常山郡九個縣,有七個歸順了官軍,只有九門與藁城還被叛軍占據著。李光弼派裨將張奉璋率兵五百駐守石邑,其餘的縣都派三百人守衛。
☆、第七百六十二章安史之亂(四)
玄宗任命吳王李祗為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
賈賁先到了雍丘,那裡只有二千多兵士。
先前譙郡太守楊萬石獻城投降了安祿山,又逼著讓真源縣令河東人張巡為他的長史,向西去迎接叛軍。
張巡到了真源,率領官吏民眾在玄元皇帝廟中哭泣拜祭一番,然後起兵討伐叛軍,有數千民眾響應他的起兵,張巡挑選了精兵一千人向西到達雍丘,與賈賁合兵。
起初,雍丘縣令令狐潮率縣投降了叛軍,叛軍任命他為軍將,讓他率兵到襄邑攻打淮陽來的官軍,令狐潮戰勝,俘虜了一百餘人,關在雍丘縣城,準備殺掉他們,然後去見叛軍大將李庭望。
讓他沒想到的是淮陽兵乘機殺掉看守他們的士兵,令狐潮丟下妻子和兒子逃走,賈賁率兵趁亂進入雍丘。
庚子(十六日),令狐潮帶領叛軍精兵來攻打雍丘,賈賁出戰,兵敗而死。張巡奮戰擊退了叛軍,因此兼領賈賁的部隊,自稱為吳王先鋒使。
三月乙卯(初二),令狐潮又與叛軍大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率兵四萬餘人蜂擁來到城下,準備攻城。
城中的士兵見到來勢洶洶的叛軍心裡十分害怕,沒有了堅守城池的心。
張巡對他們說:“叛軍兵強馬壯,有輕我之心。我們如果出其不意突然襲擊,叛軍必定會因驚慌而潰敗。叛軍攻城受挫,我們就可以堅守。”
張巡先派一千人登上城牆守衛,自己另率一千人,分為數小隊,打開城門,突然衝出。張巡身先士卒,直衝叛軍陣中,叛軍人馬驚慌躲避,然後退去。
第二天,叛軍又集兵來攻城,環城架設了石炮,向城頭髮射,城樓和矮牆都被摧毀。
張巡又在城上架立木柵抵禦叛軍的進攻。叛軍蜂擁登城,張巡教士兵紮起蒿糙灌入油脂,然後點火投向敵人,使叛軍不能登城。又乘叛軍出漏洞,出兵襲擊。
夜晚,張巡命人從城頭用繩子把士兵放下,夜襲敵營,共守城六十餘天,大小三百餘戰,張巡連吃飯時也不解甲冑,負傷後還繼續作戰。
叛軍不能攻克雍丘,只好退兵。張巡乘勝追擊,俘虜胡兵二千多人而回,軍勢大振。
起初,戶部尚書安思順得知安祿山要謀反,借入朝之機向玄宗奏報了此事。
安祿山起兵反叛後,唐玄宗因為安思順先已奏報,所以不加問罪。
哥舒翰素來與安思順有矛盾,於是就故意偽造了一封安祿山給安思順的信,讓人假裝送信,然後在潼關城門口抓住送信的人,獻給朝廷。
哥舒翰拿著安思順通匪的書信,另外又列舉了安思順的七條罪狀,請求唐玄宗殺了他。
丙辰(初三),安思順和他的弟弟太僕卿安元貞都因此事被處死。家人被流放到嶺南。
楊國忠有心相幫,卻無能為力,眼看著安思順冤死,經過此事,楊國忠意識到自己在朝廷不是說一不二的,開始畏懼哥舒翰。
郭子儀回到朔方,增加了精兵強將。戊午(初五),率軍進攻伐州。
戊辰(十五日),吳王李祗擊退了叛軍將領謝元同,玄宗任命他為陳留太守、河南節度使。
壬午(二十九日),玄宗任命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為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又加封顏真卿為河北採訪使。顏真卿遂任命張澹為支使。
當初,有個清河人李萼,二十多歲,代表清河郡人來向顏真卿借兵,對顏真卿說:“您大義凜然,首先號召大家來反抗叛軍,河北地區的郡縣都把您看作是國家的長城。現在清河是您西面的鄰郡,國家平常把江、淮以及河南地區的金錢布帛都積聚於那裡以供贍北方的軍隊,被人們稱為‘天下北倉庫’。現在那裡有布三百餘萬匹,帛八十餘萬匹,錢三十餘萬緡,糧三十餘萬斛。過去征討突厥默啜可汗時,把兵器都貯藏在清河郡的武庫中,現在還有五十餘萬件。清河郡有戶數七萬,人口十餘萬。我計算它的財物足可以抵得上三個平原郡,兵馬足可以抵得上兩個平原郡。您如果真能夠借兵給清河郡,並控制這一地區,以平原、清河二郡作為核心力量,那麼周圍的其他州郡就會如人體的四肢一樣,聽從您的指揮。”
郭子儀推薦李光弼。
癸亥(初九),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分出朔方兵一萬交他指揮。
甲子(初十),玄宗加封哥舒翰為左僕射、同平章事,原任的官職如舊。
玄宗設置南陽節度使,任命南陽太守魯炅擔任此職,率領嶺南、黔中、襄陽各地子弟兵五萬人駐紮於葉縣北面,防備安祿山南侵。
魯炅上表,請任命薛願(薛願是原來的太子李瑛妃子的哥哥)為潁川太守兼防禦史,龐堅(龐玉的曾孫)為副使。
乙丑(十一日),安祿山派遣他的兒子安慶緒率兵進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
二月丙戌(初二),朝廷加封李光弼為魏郡太守、河北道採訪使。
二月之時,史思明等叛將已經將饒陽城包圍了二十九天,還沒有攻下,李光弼率領蕃漢步、騎兵一萬餘人,再加上太原弩機手三千人出井陘關。
己亥(十五日),李光弼兵到常山,常山團練兵三千人殺死反叛的胡兵,抓住安思義出城投降。
李光弼對安思義說:“你知道你的罪該死嗎?”
安思義不說話。
李光弼又說:“你久經沙場,看我的這些部隊能否打敗史思明?如今為我打算,我應該怎麼辦才好?如果你的計策可取,我就不殺死你。”
安思義說:“您的兵馬遠道而來,士卒疲勞,猝然與強敵交鋒,恐怕難以抵擋,不如率兵入城,早做準備,先為部署,然後再出兵。叛軍雖然精銳,但難以持久,如果一旦失利,就會氣喪心離,到那時就可以打敗他們。史思明現在饒陽,距離此地不到二百里路程。昨天晚上我已向他發出了求援信,估計先鋒部隊明天早上一定會到達,緊接著後面就是大部隊,一定要留意才是。”
李光弼聽後很高興,就為安思義鬆了綁,當即移軍入城。
史思明得知常山失守,立刻解除對饒陽的包圍來救常山。
次日天未亮,前鋒部隊已到達常山,史思明等率大軍緊隨其後,共二萬多名騎兵,直逼城下。
李光弼派步兵五千從東門出擊迎戰,叛軍死命地堵住城門不退。
李光弼命五百名弩機手從城頭上一齊射擊,叛軍被迫後撤。
然後李光弼又把一千名弩機手分為四隊,一隊接一隊地不停地發射,叛軍不能抵擋,收軍退於道北。
李光弼派五千手持矛槍排成方形的隊伍出於道南,在呼沱河兩岸列陣。
叛軍多次用騎兵來進攻,都被李光弼的弩機手射退,大半人馬被射中,只好停止進攻,退下去休戰,以等待步兵。這時有村民報告說叛軍的五千步兵從饒陽向常山進軍,晝夜兼程,行走一百七十里,已到了九門南面的逢壁,估計正在那裡休息。
李光弼立刻派出步、騎兵各二千,偃旗息鼓,沿呼沱河悄悄地進軍,到了逢壁,叛軍正在吃飯,官軍突然襲擊,叛軍被全部殲滅。
史思明得知步兵被消滅,形勢不妙,遂率兵退入九門。當時常山郡九個縣,有七個歸順了官軍,只有九門與藁城還被叛軍占據著。李光弼派裨將張奉璋率兵五百駐守石邑,其餘的縣都派三百人守衛。
☆、第七百六十二章安史之亂(四)
玄宗任命吳王李祗為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
賈賁先到了雍丘,那裡只有二千多兵士。
先前譙郡太守楊萬石獻城投降了安祿山,又逼著讓真源縣令河東人張巡為他的長史,向西去迎接叛軍。
張巡到了真源,率領官吏民眾在玄元皇帝廟中哭泣拜祭一番,然後起兵討伐叛軍,有數千民眾響應他的起兵,張巡挑選了精兵一千人向西到達雍丘,與賈賁合兵。
起初,雍丘縣令令狐潮率縣投降了叛軍,叛軍任命他為軍將,讓他率兵到襄邑攻打淮陽來的官軍,令狐潮戰勝,俘虜了一百餘人,關在雍丘縣城,準備殺掉他們,然後去見叛軍大將李庭望。
讓他沒想到的是淮陽兵乘機殺掉看守他們的士兵,令狐潮丟下妻子和兒子逃走,賈賁率兵趁亂進入雍丘。
庚子(十六日),令狐潮帶領叛軍精兵來攻打雍丘,賈賁出戰,兵敗而死。張巡奮戰擊退了叛軍,因此兼領賈賁的部隊,自稱為吳王先鋒使。
三月乙卯(初二),令狐潮又與叛軍大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率兵四萬餘人蜂擁來到城下,準備攻城。
城中的士兵見到來勢洶洶的叛軍心裡十分害怕,沒有了堅守城池的心。
張巡對他們說:“叛軍兵強馬壯,有輕我之心。我們如果出其不意突然襲擊,叛軍必定會因驚慌而潰敗。叛軍攻城受挫,我們就可以堅守。”
張巡先派一千人登上城牆守衛,自己另率一千人,分為數小隊,打開城門,突然衝出。張巡身先士卒,直衝叛軍陣中,叛軍人馬驚慌躲避,然後退去。
第二天,叛軍又集兵來攻城,環城架設了石炮,向城頭髮射,城樓和矮牆都被摧毀。
張巡又在城上架立木柵抵禦叛軍的進攻。叛軍蜂擁登城,張巡教士兵紮起蒿糙灌入油脂,然後點火投向敵人,使叛軍不能登城。又乘叛軍出漏洞,出兵襲擊。
夜晚,張巡命人從城頭用繩子把士兵放下,夜襲敵營,共守城六十餘天,大小三百餘戰,張巡連吃飯時也不解甲冑,負傷後還繼續作戰。
叛軍不能攻克雍丘,只好退兵。張巡乘勝追擊,俘虜胡兵二千多人而回,軍勢大振。
起初,戶部尚書安思順得知安祿山要謀反,借入朝之機向玄宗奏報了此事。
安祿山起兵反叛後,唐玄宗因為安思順先已奏報,所以不加問罪。
哥舒翰素來與安思順有矛盾,於是就故意偽造了一封安祿山給安思順的信,讓人假裝送信,然後在潼關城門口抓住送信的人,獻給朝廷。
哥舒翰拿著安思順通匪的書信,另外又列舉了安思順的七條罪狀,請求唐玄宗殺了他。
丙辰(初三),安思順和他的弟弟太僕卿安元貞都因此事被處死。家人被流放到嶺南。
楊國忠有心相幫,卻無能為力,眼看著安思順冤死,經過此事,楊國忠意識到自己在朝廷不是說一不二的,開始畏懼哥舒翰。
郭子儀回到朔方,增加了精兵強將。戊午(初五),率軍進攻伐州。
戊辰(十五日),吳王李祗擊退了叛軍將領謝元同,玄宗任命他為陳留太守、河南節度使。
壬午(二十九日),玄宗任命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為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又加封顏真卿為河北採訪使。顏真卿遂任命張澹為支使。
當初,有個清河人李萼,二十多歲,代表清河郡人來向顏真卿借兵,對顏真卿說:“您大義凜然,首先號召大家來反抗叛軍,河北地區的郡縣都把您看作是國家的長城。現在清河是您西面的鄰郡,國家平常把江、淮以及河南地區的金錢布帛都積聚於那裡以供贍北方的軍隊,被人們稱為‘天下北倉庫’。現在那裡有布三百餘萬匹,帛八十餘萬匹,錢三十餘萬緡,糧三十餘萬斛。過去征討突厥默啜可汗時,把兵器都貯藏在清河郡的武庫中,現在還有五十餘萬件。清河郡有戶數七萬,人口十餘萬。我計算它的財物足可以抵得上三個平原郡,兵馬足可以抵得上兩個平原郡。您如果真能夠借兵給清河郡,並控制這一地區,以平原、清河二郡作為核心力量,那麼周圍的其他州郡就會如人體的四肢一樣,聽從您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