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蕭執一直守著這裡,看見期思來,眸色沉了沉。
期思走到棺前,扶著棺木邊沿,棺蓋未合。
岱欽靜靜躺在裡面,一身血污已被拭淨,身上所穿,乃舊時,他任昭武大將軍時的鎧甲,鋒冽堅硬,龍虎嘯刻。
縱貫左眸的舊疤痕仍在,硬朗眉目和威武身軀厲色仍存。
“岱欽,瑞楚……”期思喃喃道。
他伸手輕輕撫過瑞楚左眸那道舊傷疤。
從前叫他大哥,岱欽仿佛孤身行走江湖,是天地間最自在的鷹。
那時,徒丹城內,期思坐在屋中糾結不願看秘信,岱欽一劍一人坐在門口廊下,一壺烈酒,背影高大,夕陽將他的影子投到自己身邊,岱欽就那麼陪著他。
西風獵獵,衣袂翻飛,北疆之外的天地廣闊,小院內卻燈火如豆,夕陽金輝。
那或許是最好的時光。
“等你回來……等你回來……”期思聲音低的幾不可聞。
“陸應秋”,期思沒有回頭,只是端詳著瑞楚,“他受了多少傷?”
眾人靜默。
陸應秋注視著期思的背影:“箭傷九處,刀劍傷十二處。”
“那一定很疼。”期思說。
他退了兩步,就地跪下,朝著瑞楚棺槨磕了三個頭,額角生生碰出血跡。
期思起身,仔細看了一遍岱欽的眉眼。
“爹。”
這是今生唯一一次這麼叫瑞楚。
四年前,皆傳瑞楚戰死,他卻是得天庇佑,活著離開了晉國,一路到了故友的弘吉剌部,隱姓埋名蟄伏在元酀身邊。
遇見期思並不在他意料之內,但遇見了,認出來了,能時不時陪在期思身邊,於他也足夠。
他希望罪名洗清之日,讓自己的兒子回到自己身邊。又或許他早也料到這一天。
人生杯酒,於瑞楚,於期思,命運的浩淼不過江湖風月一瞬,既然選擇了,便是那一句——
——“我不會害怕,也不會後悔。”
瑞楚的笑容似乎猶在眼前,他對期思說:“我是如此,我兒亦當如此。”
戰陣中殺伐慘烈,瑞楚轉身率人開路的那一刻,所有人也都明白此去意味著什麼。
斷雁關,斷雁關。
期思親手合了棺蓋,取下頸間佩戴了數年的黑金兵符,舉起來。
指尖輕觸機關,鏈符化作一隻漆黑麒麟,踏火破風,與期思的目光一起,環視帳中眾人。
“兵符在此,昭武玄甲,今日起是我的了。”期思冷冷道,始終一滴淚未流,神情如冰。
昭武玄甲舊部的幾人單膝跪下,鎧甲清脆,聲音低沉堅定:“昭武衛國,玄甲不破,誓死追隨殿下!”
元酀和陸應秋始終注視著期思,心中如有冰冷的風化作利刃割過,卻終究尊重他的一切決定。
主帳內,眾位將領皆至,瑞楚的事情依舊是秘密,只有少數的人知道,而知道的人,皆不會透露半個字。
期思掃了一遍信報。
北境大軍和元酀的親王精銳將大王子的軍隊半是擊潰半是招降,大涼王又派了六王子來再傳諭旨,即刻削去大王子領兵之權,一切事由由六王子接手決斷。
六王子的母妃是元酀姨母,六王子一向病弱不出宮,長大後與元酀來往也極少。
如今現身,卻是個文雅端致的青年,對元酀很是尊敬親切。
他派人來與陸應秋商議議和,此戰便就此得以終了。
陸應秋道:“北境大軍前去援助途中,被一批兵馬半路攔截,耽誤了時間,若非如此……”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知情的人立刻明白,若非被耽誤了時間,瑞楚本不必死。
“那批兵馬七萬,已經查清,是嘉王秘密屯養的私兵,一直沒查出來,是因為這批兵馬實則養在大涼邊境。”狄宥良解釋道。
期思目光更冷了幾分,眸子裡似乎爬上一層血色。
“本王知道了。”
陸應秋看向他:“北境餘下諸事便末將善後,殿下可回朝同陛下稟報軍情。”
諸人沒有反對的,期思也是這麼打算,道:“陸將軍與大涼六王子商議撤兵議和事宜,弘吉剌親王隨我回江梁,入朝面見陛下,狄將軍也一道,此行諸事非同尋常,恐怕還需佐證,才能服朝中人。”
期思看了看元酀,元酀點點頭,示意隨期思回朝沒有問題。
帳內眾人轟然散去,各自忙起來。
期思走到蕭執跟前,道:“有些事,還得托你告訴陛下和先生。”
蕭執隨他出了主帳,在旁邊無人處,期思目光漫漫掃過四周無盡綿延的大營,暮□□臨,營中火把漸漸點起。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期思看看蕭執,淡淡笑笑。
蕭執仍舊很擔心他,期思醒來得知瑞楚死訊,出了那間停靈的帳子,便如同什麼都沒發生過,處理事情冷靜而有條不紊,只是行事說話冷酷了些。
他知道,人在極其悲痛之中,反而會如此,但不知道期思最終爆發崩潰的那一點會是何時何處。
蕭執也只得以尋常狀態面對他:“陛下臨行給我的命令,戰後即回朝復命。”
肅帝是全然相信期思會勝的,卻也不知會出現瑞楚的事情,可見人算永遠比不過天算。
“你這次來,幫我許多,戰場上功勞若論起來,亦是該封勛的。”期思的感謝十分真誠。
蕭執搖搖頭:“我也並不是為此。”
他們相視已久,許多話不必贅言,也都明白。
期思一拱手:“在燕國,你們照拂我多年,若有機會,總歸不會負你們。”
蕭執沒有拒絕這一禮,這是替肅帝和江荀衍受下的:“我會轉達陛下和江相。”
最後蕭執告訴期思:“陛下說過,一定會再見面的,不論發生什麼,昌煜城中,靜雲殿永遠留給你,何時累了便何時回去。”
期思微笑,眼中一層薄淚,很快又化去:“明白。”
期思次日便和元酀、狄宥良帶人啟程返回江梁,蘭陽猶豫著,被元酀拎著帶著一起走了,說是可能需要他,蘭陽自然是願意跟在期思身邊的。
陸應秋坐鎮北境,處理善後。蕭執回燕國復命。阿思古和燕伋思、江烜都被元酀留在了六王子身邊,以防大王子留有後手,對他不利。
期思和陸應秋、元酀商議了,他們都是最了解瑞楚的人,遺體不過一具軀殼,瑞楚雖未戰神,卻生性再灑脫不過,期思絕不會帶著他遺體回朝去鬧,這並不體面。
期思此行秘密帶著瑞楚的遺體,打算回到盧陽城與娘親合葬,那江南芳菲繚繞的故鄉,才是他要回去的歸宿。
北疆,斷雁關下,屍橫遍野,戰死無數,終於平定。
江梁城卻依舊是昇平盛世,大戰的哀戚絲毫沒有傳到這裡。
第128章 雲泥
期思一行馬蹄颯沓,在盧陽城停留一日,將瑞楚與裴奉錦合葬。
期思走到棺前,扶著棺木邊沿,棺蓋未合。
岱欽靜靜躺在裡面,一身血污已被拭淨,身上所穿,乃舊時,他任昭武大將軍時的鎧甲,鋒冽堅硬,龍虎嘯刻。
縱貫左眸的舊疤痕仍在,硬朗眉目和威武身軀厲色仍存。
“岱欽,瑞楚……”期思喃喃道。
他伸手輕輕撫過瑞楚左眸那道舊傷疤。
從前叫他大哥,岱欽仿佛孤身行走江湖,是天地間最自在的鷹。
那時,徒丹城內,期思坐在屋中糾結不願看秘信,岱欽一劍一人坐在門口廊下,一壺烈酒,背影高大,夕陽將他的影子投到自己身邊,岱欽就那麼陪著他。
西風獵獵,衣袂翻飛,北疆之外的天地廣闊,小院內卻燈火如豆,夕陽金輝。
那或許是最好的時光。
“等你回來……等你回來……”期思聲音低的幾不可聞。
“陸應秋”,期思沒有回頭,只是端詳著瑞楚,“他受了多少傷?”
眾人靜默。
陸應秋注視著期思的背影:“箭傷九處,刀劍傷十二處。”
“那一定很疼。”期思說。
他退了兩步,就地跪下,朝著瑞楚棺槨磕了三個頭,額角生生碰出血跡。
期思起身,仔細看了一遍岱欽的眉眼。
“爹。”
這是今生唯一一次這麼叫瑞楚。
四年前,皆傳瑞楚戰死,他卻是得天庇佑,活著離開了晉國,一路到了故友的弘吉剌部,隱姓埋名蟄伏在元酀身邊。
遇見期思並不在他意料之內,但遇見了,認出來了,能時不時陪在期思身邊,於他也足夠。
他希望罪名洗清之日,讓自己的兒子回到自己身邊。又或許他早也料到這一天。
人生杯酒,於瑞楚,於期思,命運的浩淼不過江湖風月一瞬,既然選擇了,便是那一句——
——“我不會害怕,也不會後悔。”
瑞楚的笑容似乎猶在眼前,他對期思說:“我是如此,我兒亦當如此。”
戰陣中殺伐慘烈,瑞楚轉身率人開路的那一刻,所有人也都明白此去意味著什麼。
斷雁關,斷雁關。
期思親手合了棺蓋,取下頸間佩戴了數年的黑金兵符,舉起來。
指尖輕觸機關,鏈符化作一隻漆黑麒麟,踏火破風,與期思的目光一起,環視帳中眾人。
“兵符在此,昭武玄甲,今日起是我的了。”期思冷冷道,始終一滴淚未流,神情如冰。
昭武玄甲舊部的幾人單膝跪下,鎧甲清脆,聲音低沉堅定:“昭武衛國,玄甲不破,誓死追隨殿下!”
元酀和陸應秋始終注視著期思,心中如有冰冷的風化作利刃割過,卻終究尊重他的一切決定。
主帳內,眾位將領皆至,瑞楚的事情依舊是秘密,只有少數的人知道,而知道的人,皆不會透露半個字。
期思掃了一遍信報。
北境大軍和元酀的親王精銳將大王子的軍隊半是擊潰半是招降,大涼王又派了六王子來再傳諭旨,即刻削去大王子領兵之權,一切事由由六王子接手決斷。
六王子的母妃是元酀姨母,六王子一向病弱不出宮,長大後與元酀來往也極少。
如今現身,卻是個文雅端致的青年,對元酀很是尊敬親切。
他派人來與陸應秋商議議和,此戰便就此得以終了。
陸應秋道:“北境大軍前去援助途中,被一批兵馬半路攔截,耽誤了時間,若非如此……”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知情的人立刻明白,若非被耽誤了時間,瑞楚本不必死。
“那批兵馬七萬,已經查清,是嘉王秘密屯養的私兵,一直沒查出來,是因為這批兵馬實則養在大涼邊境。”狄宥良解釋道。
期思目光更冷了幾分,眸子裡似乎爬上一層血色。
“本王知道了。”
陸應秋看向他:“北境餘下諸事便末將善後,殿下可回朝同陛下稟報軍情。”
諸人沒有反對的,期思也是這麼打算,道:“陸將軍與大涼六王子商議撤兵議和事宜,弘吉剌親王隨我回江梁,入朝面見陛下,狄將軍也一道,此行諸事非同尋常,恐怕還需佐證,才能服朝中人。”
期思看了看元酀,元酀點點頭,示意隨期思回朝沒有問題。
帳內眾人轟然散去,各自忙起來。
期思走到蕭執跟前,道:“有些事,還得托你告訴陛下和先生。”
蕭執隨他出了主帳,在旁邊無人處,期思目光漫漫掃過四周無盡綿延的大營,暮□□臨,營中火把漸漸點起。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期思看看蕭執,淡淡笑笑。
蕭執仍舊很擔心他,期思醒來得知瑞楚死訊,出了那間停靈的帳子,便如同什麼都沒發生過,處理事情冷靜而有條不紊,只是行事說話冷酷了些。
他知道,人在極其悲痛之中,反而會如此,但不知道期思最終爆發崩潰的那一點會是何時何處。
蕭執也只得以尋常狀態面對他:“陛下臨行給我的命令,戰後即回朝復命。”
肅帝是全然相信期思會勝的,卻也不知會出現瑞楚的事情,可見人算永遠比不過天算。
“你這次來,幫我許多,戰場上功勞若論起來,亦是該封勛的。”期思的感謝十分真誠。
蕭執搖搖頭:“我也並不是為此。”
他們相視已久,許多話不必贅言,也都明白。
期思一拱手:“在燕國,你們照拂我多年,若有機會,總歸不會負你們。”
蕭執沒有拒絕這一禮,這是替肅帝和江荀衍受下的:“我會轉達陛下和江相。”
最後蕭執告訴期思:“陛下說過,一定會再見面的,不論發生什麼,昌煜城中,靜雲殿永遠留給你,何時累了便何時回去。”
期思微笑,眼中一層薄淚,很快又化去:“明白。”
期思次日便和元酀、狄宥良帶人啟程返回江梁,蘭陽猶豫著,被元酀拎著帶著一起走了,說是可能需要他,蘭陽自然是願意跟在期思身邊的。
陸應秋坐鎮北境,處理善後。蕭執回燕國復命。阿思古和燕伋思、江烜都被元酀留在了六王子身邊,以防大王子留有後手,對他不利。
期思和陸應秋、元酀商議了,他們都是最了解瑞楚的人,遺體不過一具軀殼,瑞楚雖未戰神,卻生性再灑脫不過,期思絕不會帶著他遺體回朝去鬧,這並不體面。
期思此行秘密帶著瑞楚的遺體,打算回到盧陽城與娘親合葬,那江南芳菲繚繞的故鄉,才是他要回去的歸宿。
北疆,斷雁關下,屍橫遍野,戰死無數,終於平定。
江梁城卻依舊是昇平盛世,大戰的哀戚絲毫沒有傳到這裡。
第128章 雲泥
期思一行馬蹄颯沓,在盧陽城停留一日,將瑞楚與裴奉錦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