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陳睿爻凜然受教,依命去了。
石堡城之戰果然如王忠嗣所料的敗了。他在戰前就設置好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陳睿爻,第二道趙河,第三道李光弼,其實都是為了一個字:生。
結果總算如他所願。董延光果然愛惜羽毛,不肯將嫡系盡數拿出去拼命,陳睿爻果然在臨戰時沒有拿自己的先鋒營去填石堡城的山路,趙河果然收攏住了敗軍,使其安然撤退,蕃軍果然不敢追出城來,李光弼這一道完全沒有用上,大軍到達積石山之前,已被趙河收拾得井然有序,絲毫不顯敗相。雖然是一場大敗,算下來也不過傷了一千多人,陣亡數十人,損失一些糧草輜重而已。
但越是這般不顯敗相,董延光越憤怒。攻打石堡城師出無功原也在他考慮之中,但若將士們拼盡全力,他輸也輸的甘心,可眼睜睜看著那些人隨便沖沖就往下撤,任他喊破喉嚨,竟然全不管用,心中已將王忠嗣恨到了極點。
蕭易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不曉得是不是為了安撫這個少年,王忠嗣將他從李信那邊正式調到自己身邊做了貼身侍衛,閒下來便拿著蕭易那捲紙,一頁一頁地幫他分析,興之所至,甚至會搬出沙盤,與蕭易一對一直接在沙盤上演練一番。他的經驗與謀略強於哥舒翰遠甚,隨口指點幾句便可令人受益不淺,這般詳盡的分說解釋,簡直就是一場饕餮的盛宴,蕭易明白他的意思,便索性放任自己沉浸其中,同時也沒忘了每日習武操練,一下子竟忙得不可開交。
充實的日子自然過得快,一晃眼便是幾個月過去,等蕭易又收到幾封來自容襄的信,才恍然原來已過去這麼久。
容襄寫信很有規律,基本上就是一個月一封,可是搶占軍用信道卻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總不能因為他耽誤了正經軍機大事,因此他的信時常耽擱在路上,總是連續攢上好幾封才會一股腦送到蕭易手裡,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蕭易收到信時正在大校場上練箭,射箭他原先也會,他膂力強,眼神又好,因此既能開硬弓,準頭也不差,可是上了馬再射箭,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馬飛速奔跑中上下顛簸,要穩住弓都不易,和談瞄準?王忠嗣卻不和他說甚麼訣竅,無論中與不中,只教他一箭箭射去,言道練的夠多時,自然會找到感覺。蕭易便發了狠一樣去練,前幾日才終於找到手感,興沖衝去找節帥,王忠嗣贊道:“你進益真的很快,其實射箭重在心而不在眼,真正的好箭手都是心手合一,手一抬,箭便出去了,並不用怎樣認真去瞄準。”
蕭易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王忠嗣看他一派天真,忍不住好笑,道:“好了,定位靶練到這樣已經夠了,明日開始,叫人將靶綁在馬背上再練,記得換無頭箭,免得傷了我的好馬。”
蕭易剛得了誇獎,誰知接踵而來的便是濃濃的瞧不起,氣不忿卻又不敢反駁,只得越發發了狠的練,其實移動靶相比固定靶相差並不多,需要做的只是預判,蕭易原先有練飛刀的底子,練起移動靶來反倒更得心應手。容襄的信到來時,他正在大校場上練到欲罷不能,送信兵連喚了他好幾遍,他才聽到。
他放下弓箭,縱馬馳回,接過送信兵手中的信囊,打開口往裡一張,果然是幾封熟悉的淡藍色信封,信封左下角隱約都畫有個小小的玉玦。
是阿瑟的信。
他心中一暖,拍了拍那傳信兵的手,道:“謝了,兄弟”,說著,已塞了幾枚通寶過去。
他的性子本就豪爽,雖然俸祿不多,卻素來不拿錢當錢,出手極大方,要不是王忠嗣管吃管住,只怕早晚會餓死在這個涼州城。不過捨得使錢,又待人以誠,在隴右軍中的人緣便極好,上上下下的人或多或少都與他有幾分交情,便是哥舒翰和李信,當著蕭易的面被節帥那樣指責,也沒有與他生出甚麼嫌隙。
那傳信兵收了錢,果然眉開眼笑,道:“謝甚麼,這本就是兄弟應該做的,蕭昭和若有甚麼東西要送出去,只管找我。”
蕭易此時受封昭和校尉,蕭昭和正是平級或者軍職低於他的人對他的稱呼。
蕭易再次謝了,便收好弓箭,與那傳信兵一同離開了校場。他匆忙回到自己營帳,將一身汗透了的衣衫換掉,又淨了手,方在鋪位上盤膝坐下,打開信囊,一封封細看起來。
容襄的信每次都挺長,將自己在長安的日子絮絮說來,腿傷終於好了要寫進信里,被小黑馬踢傷氣不過,便非要將小黑馬馴服,最近終於成功了要寫進信里,前幾天吃到一家特別好吃的古樓子,回頭定要帶蕭易去吃上一次也要寫進信里,如此云云。
蕭易每次看到這樣的信,總覺得在軍中已被盔甲刀槍冷硬了的心又會重新融化一些,他心上壓得那些沉甸甸的東西,也似乎會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
因此,他拆信時的心情,可以說是帶著歡喜的。
然而此番的幾封信,卻讓蕭易原本紅潤的面孔很快失去了血色。
王忠嗣望望這個迅速憔悴下去的少年,離他捧著那幾封信來找自己算起,不過區區半月功夫,蕭易已瘦了一大圈,整個人幾乎瘦脫了形,面上也再沒有原先的飛揚神采,反倒顯得極是沉默。
他指了指几案對面的座椅,溫聲道:“坐。”
石堡城之戰果然如王忠嗣所料的敗了。他在戰前就設置好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陳睿爻,第二道趙河,第三道李光弼,其實都是為了一個字:生。
結果總算如他所願。董延光果然愛惜羽毛,不肯將嫡系盡數拿出去拼命,陳睿爻果然在臨戰時沒有拿自己的先鋒營去填石堡城的山路,趙河果然收攏住了敗軍,使其安然撤退,蕃軍果然不敢追出城來,李光弼這一道完全沒有用上,大軍到達積石山之前,已被趙河收拾得井然有序,絲毫不顯敗相。雖然是一場大敗,算下來也不過傷了一千多人,陣亡數十人,損失一些糧草輜重而已。
但越是這般不顯敗相,董延光越憤怒。攻打石堡城師出無功原也在他考慮之中,但若將士們拼盡全力,他輸也輸的甘心,可眼睜睜看著那些人隨便沖沖就往下撤,任他喊破喉嚨,竟然全不管用,心中已將王忠嗣恨到了極點。
蕭易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不曉得是不是為了安撫這個少年,王忠嗣將他從李信那邊正式調到自己身邊做了貼身侍衛,閒下來便拿著蕭易那捲紙,一頁一頁地幫他分析,興之所至,甚至會搬出沙盤,與蕭易一對一直接在沙盤上演練一番。他的經驗與謀略強於哥舒翰遠甚,隨口指點幾句便可令人受益不淺,這般詳盡的分說解釋,簡直就是一場饕餮的盛宴,蕭易明白他的意思,便索性放任自己沉浸其中,同時也沒忘了每日習武操練,一下子竟忙得不可開交。
充實的日子自然過得快,一晃眼便是幾個月過去,等蕭易又收到幾封來自容襄的信,才恍然原來已過去這麼久。
容襄寫信很有規律,基本上就是一個月一封,可是搶占軍用信道卻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總不能因為他耽誤了正經軍機大事,因此他的信時常耽擱在路上,總是連續攢上好幾封才會一股腦送到蕭易手裡,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蕭易收到信時正在大校場上練箭,射箭他原先也會,他膂力強,眼神又好,因此既能開硬弓,準頭也不差,可是上了馬再射箭,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馬飛速奔跑中上下顛簸,要穩住弓都不易,和談瞄準?王忠嗣卻不和他說甚麼訣竅,無論中與不中,只教他一箭箭射去,言道練的夠多時,自然會找到感覺。蕭易便發了狠一樣去練,前幾日才終於找到手感,興沖衝去找節帥,王忠嗣贊道:“你進益真的很快,其實射箭重在心而不在眼,真正的好箭手都是心手合一,手一抬,箭便出去了,並不用怎樣認真去瞄準。”
蕭易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王忠嗣看他一派天真,忍不住好笑,道:“好了,定位靶練到這樣已經夠了,明日開始,叫人將靶綁在馬背上再練,記得換無頭箭,免得傷了我的好馬。”
蕭易剛得了誇獎,誰知接踵而來的便是濃濃的瞧不起,氣不忿卻又不敢反駁,只得越發發了狠的練,其實移動靶相比固定靶相差並不多,需要做的只是預判,蕭易原先有練飛刀的底子,練起移動靶來反倒更得心應手。容襄的信到來時,他正在大校場上練到欲罷不能,送信兵連喚了他好幾遍,他才聽到。
他放下弓箭,縱馬馳回,接過送信兵手中的信囊,打開口往裡一張,果然是幾封熟悉的淡藍色信封,信封左下角隱約都畫有個小小的玉玦。
是阿瑟的信。
他心中一暖,拍了拍那傳信兵的手,道:“謝了,兄弟”,說著,已塞了幾枚通寶過去。
他的性子本就豪爽,雖然俸祿不多,卻素來不拿錢當錢,出手極大方,要不是王忠嗣管吃管住,只怕早晚會餓死在這個涼州城。不過捨得使錢,又待人以誠,在隴右軍中的人緣便極好,上上下下的人或多或少都與他有幾分交情,便是哥舒翰和李信,當著蕭易的面被節帥那樣指責,也沒有與他生出甚麼嫌隙。
那傳信兵收了錢,果然眉開眼笑,道:“謝甚麼,這本就是兄弟應該做的,蕭昭和若有甚麼東西要送出去,只管找我。”
蕭易此時受封昭和校尉,蕭昭和正是平級或者軍職低於他的人對他的稱呼。
蕭易再次謝了,便收好弓箭,與那傳信兵一同離開了校場。他匆忙回到自己營帳,將一身汗透了的衣衫換掉,又淨了手,方在鋪位上盤膝坐下,打開信囊,一封封細看起來。
容襄的信每次都挺長,將自己在長安的日子絮絮說來,腿傷終於好了要寫進信里,被小黑馬踢傷氣不過,便非要將小黑馬馴服,最近終於成功了要寫進信里,前幾天吃到一家特別好吃的古樓子,回頭定要帶蕭易去吃上一次也要寫進信里,如此云云。
蕭易每次看到這樣的信,總覺得在軍中已被盔甲刀槍冷硬了的心又會重新融化一些,他心上壓得那些沉甸甸的東西,也似乎會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
因此,他拆信時的心情,可以說是帶著歡喜的。
然而此番的幾封信,卻讓蕭易原本紅潤的面孔很快失去了血色。
王忠嗣望望這個迅速憔悴下去的少年,離他捧著那幾封信來找自己算起,不過區區半月功夫,蕭易已瘦了一大圈,整個人幾乎瘦脫了形,面上也再沒有原先的飛揚神采,反倒顯得極是沉默。
他指了指几案對面的座椅,溫聲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