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節帥!”
“好了!”王忠嗣忽然提高聲音,“哥舒,我的話你也不聽了麼。”
哥舒翰握緊雙拳,良久又緩緩鬆開:“末將不敢,請節帥息怒,末將告辭。”說罷也不看蕭易,一抱拳,大踏步而出。
王忠嗣微微一嘆:“已近天命還是這般火爆脾氣,蕭易,你莫要學哥舒。”
他的目光轉向蕭易:“方才我們說的話你都聽到了,關於石堡城,你怎麼看?”
蕭易原本一直沉默,此時節帥問到頭上,不得不答,便單膝點地,回道:“稟節帥,小人以為,攻石堡城有利有弊。”
“你且說說,利在哪裡,弊,又在哪裡?”
“石堡城乃漢蕃必爭之地,據之,進可攻退可守,這是利。但石堡城山勢險阻易守難攻,便是強攻下來,我軍損失也必然極大,或許會得不償失,這是弊。”
“若換了你是我,當如何應對?”
蕭易很快答道:“徐徐圖之。”
王忠嗣微微點頭:“你很聰明。”他拍了拍大案上的紙卷,“那麼,這樣聰明的你,為甚麼還要去打石堡城?”
“有時候,最好的路,不一定是最正確的路。”蕭易毫不猶豫,“ 徐徐圖之固然是目前最正確的選擇,但上有至尊殷殷期許,下有將士渴盼軍功,大唐國力鼎盛,糧草充足,我軍氣勢如虹,將士用命,節帥更是不世出的名將,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軍,此時攻打石堡城,或許便是付出代價最小的時候。依節帥的意思,用幾年的時間構建積石山防線,步步為營,這現在看起來固然可行,但幾年後的事情誰又說得准?到時候您早已不再是隴右節度使,換上來的不知是何等樣人?您將如何掌控隴右的戰事進展?到時候若生出變故,我大唐豈不是還要受石堡城之制許多年?”
王忠嗣微微一笑,語氣平淡:“若無法左右幾年後的隴右局勢,我又何必現在推掉這兩鎮節度?蕭易,你恁的看輕了我。”
“節帥恕罪,是小人失言。但小人始終認為,此時攻打石堡城,利,大於弊。上可報君恩,下可安軍心,史書上還會濃墨重彩給您記下這一筆天大的功勞。有舍才有得,節帥,望您三思!”
王忠嗣的笑容淺淡:“好一句有舍才有得。蕭易,若我依命去打石堡城,舍的是上萬將士的姓名,得的,卻只有個人的軍功,如此捨得,你叫我如何做得?蕭易,你捫心自問,為了別人的軍功,你可願意做那被舍的卒子?”
蕭易被問得怔在那裡,良久方勉強道:“將士們不惜生死,只求封妻蔭子,節帥又何必苦苦相攔?”
“你在迴避我的問題。蕭易,你自持武功高強,相信即便死上多少人,你也會是活下來的那一個,其他人的血,便可凝結為你的軍功。我說的,可有半分不對?”
蕭易的冷汗涔涔而下:“節帥……小人,小人……小人不是這個意思……”
“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王忠嗣的目光凜冽,“我絕不會用別人的命,填充自己的功勞,即便這是至尊的意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至尊現在如此推崇軍功,我若再不從中滅火,渴望封妻蔭子的邊將會為了軍功,無端挑起無數戰火,苦的,還是兩方的百姓。蕭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當明白何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蕭易心中酸苦至極,雙膝一軟撲倒在地,淚水滾滾而下。
作者有話要說: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意思是沒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終。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出自《孟子?離婁下》,意思是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假思索地遇事都做,必須有所比較、選擇和取捨。比較、選擇和取捨時,必須確定一個原則,即凡有損、有害、無效的事,堅決不去做;凡有利、有益、有效的事,全力投入,盡心做好。這樣堅持下去,必能有所作為,有所成效,必能有大貢獻。在這裡是說哥舒翰一身本領,之前的行為卻過於任性,於國於己都沒甚麼益處。)
哥舒翰回答的那句話化用了老子《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意思是高等智慧的人在聽到“道”了之後,就積極勤勞的實行。在這裡指的是信服王忠嗣,願意依從王忠嗣的原則行事。)
---------------------
這個周末能放棄舔屏沈教授的美顏來更新,我都佩服我自己
☆、彈劾
第六章
李信被節帥關起來了。
這個消息始終被嚴密封鎖,陳睿爻開始還傻乎乎地時常去王忠嗣那裡竭力遊說,備說李信做前鋒的各種好處,王忠嗣只是笑而不答,但到大軍臨開拔前一個月,陳睿爻終於發現不對,王忠嗣只是回了平淡之極的一句話:“李信近日有些張狂,我權且收收他的心。”
陳睿爻也跟了王忠嗣不少年,深知節帥語氣越平淡,其實心中的情緒越激烈,這才恍然李信前陣子的上躥下跳已惹怒了節帥,節帥之所以一直隱而不宣,大概只是用此事分去董延光等人的注意力,使他們不至於太過關注軍備進度。
王忠嗣再不提此事,卻將陳睿爻叫進了密室,鄭重囑咐道:“慎之,此次進軍石堡城,如有董延光所命與我帥令相悖處,你只需依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幾個字行去,但無所懼。此戰我不求勝,只求減少傷損,你帶去的每一個人,都是你我可託付生命的同袍,不可莽撞。”
“好了!”王忠嗣忽然提高聲音,“哥舒,我的話你也不聽了麼。”
哥舒翰握緊雙拳,良久又緩緩鬆開:“末將不敢,請節帥息怒,末將告辭。”說罷也不看蕭易,一抱拳,大踏步而出。
王忠嗣微微一嘆:“已近天命還是這般火爆脾氣,蕭易,你莫要學哥舒。”
他的目光轉向蕭易:“方才我們說的話你都聽到了,關於石堡城,你怎麼看?”
蕭易原本一直沉默,此時節帥問到頭上,不得不答,便單膝點地,回道:“稟節帥,小人以為,攻石堡城有利有弊。”
“你且說說,利在哪裡,弊,又在哪裡?”
“石堡城乃漢蕃必爭之地,據之,進可攻退可守,這是利。但石堡城山勢險阻易守難攻,便是強攻下來,我軍損失也必然極大,或許會得不償失,這是弊。”
“若換了你是我,當如何應對?”
蕭易很快答道:“徐徐圖之。”
王忠嗣微微點頭:“你很聰明。”他拍了拍大案上的紙卷,“那麼,這樣聰明的你,為甚麼還要去打石堡城?”
“有時候,最好的路,不一定是最正確的路。”蕭易毫不猶豫,“ 徐徐圖之固然是目前最正確的選擇,但上有至尊殷殷期許,下有將士渴盼軍功,大唐國力鼎盛,糧草充足,我軍氣勢如虹,將士用命,節帥更是不世出的名將,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軍,此時攻打石堡城,或許便是付出代價最小的時候。依節帥的意思,用幾年的時間構建積石山防線,步步為營,這現在看起來固然可行,但幾年後的事情誰又說得准?到時候您早已不再是隴右節度使,換上來的不知是何等樣人?您將如何掌控隴右的戰事進展?到時候若生出變故,我大唐豈不是還要受石堡城之制許多年?”
王忠嗣微微一笑,語氣平淡:“若無法左右幾年後的隴右局勢,我又何必現在推掉這兩鎮節度?蕭易,你恁的看輕了我。”
“節帥恕罪,是小人失言。但小人始終認為,此時攻打石堡城,利,大於弊。上可報君恩,下可安軍心,史書上還會濃墨重彩給您記下這一筆天大的功勞。有舍才有得,節帥,望您三思!”
王忠嗣的笑容淺淡:“好一句有舍才有得。蕭易,若我依命去打石堡城,舍的是上萬將士的姓名,得的,卻只有個人的軍功,如此捨得,你叫我如何做得?蕭易,你捫心自問,為了別人的軍功,你可願意做那被舍的卒子?”
蕭易被問得怔在那裡,良久方勉強道:“將士們不惜生死,只求封妻蔭子,節帥又何必苦苦相攔?”
“你在迴避我的問題。蕭易,你自持武功高強,相信即便死上多少人,你也會是活下來的那一個,其他人的血,便可凝結為你的軍功。我說的,可有半分不對?”
蕭易的冷汗涔涔而下:“節帥……小人,小人……小人不是這個意思……”
“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王忠嗣的目光凜冽,“我絕不會用別人的命,填充自己的功勞,即便這是至尊的意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至尊現在如此推崇軍功,我若再不從中滅火,渴望封妻蔭子的邊將會為了軍功,無端挑起無數戰火,苦的,還是兩方的百姓。蕭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當明白何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蕭易心中酸苦至極,雙膝一軟撲倒在地,淚水滾滾而下。
作者有話要說: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意思是沒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終。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出自《孟子?離婁下》,意思是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假思索地遇事都做,必須有所比較、選擇和取捨。比較、選擇和取捨時,必須確定一個原則,即凡有損、有害、無效的事,堅決不去做;凡有利、有益、有效的事,全力投入,盡心做好。這樣堅持下去,必能有所作為,有所成效,必能有大貢獻。在這裡是說哥舒翰一身本領,之前的行為卻過於任性,於國於己都沒甚麼益處。)
哥舒翰回答的那句話化用了老子《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意思是高等智慧的人在聽到“道”了之後,就積極勤勞的實行。在這裡指的是信服王忠嗣,願意依從王忠嗣的原則行事。)
---------------------
這個周末能放棄舔屏沈教授的美顏來更新,我都佩服我自己
☆、彈劾
第六章
李信被節帥關起來了。
這個消息始終被嚴密封鎖,陳睿爻開始還傻乎乎地時常去王忠嗣那裡竭力遊說,備說李信做前鋒的各種好處,王忠嗣只是笑而不答,但到大軍臨開拔前一個月,陳睿爻終於發現不對,王忠嗣只是回了平淡之極的一句話:“李信近日有些張狂,我權且收收他的心。”
陳睿爻也跟了王忠嗣不少年,深知節帥語氣越平淡,其實心中的情緒越激烈,這才恍然李信前陣子的上躥下跳已惹怒了節帥,節帥之所以一直隱而不宣,大概只是用此事分去董延光等人的注意力,使他們不至於太過關注軍備進度。
王忠嗣再不提此事,卻將陳睿爻叫進了密室,鄭重囑咐道:“慎之,此次進軍石堡城,如有董延光所命與我帥令相悖處,你只需依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幾個字行去,但無所懼。此戰我不求勝,只求減少傷損,你帶去的每一個人,都是你我可託付生命的同袍,不可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