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原來你在這兒呀,我的小可愛。”福爾摩斯感嘆著,把拐杖放到一旁。他輕輕地撫摸著它的嫩枝,那葉片底部有成對的短刺以自我保護。他發現,它的雄花和雌花生長在不同的植株上(腋生總狀花序;雌雄異花,花朵淺綠色,很小,大約只有零點二到零點三厘米長,花瓣五到七片,白色),雄花大約五個花蕊,雌花四個或五個心皮(每個心皮包括兩個胚珠)。他看著黑色閃亮的圓圓種子。“真漂亮。”他就像對著知心好友般對藤山椒說著話。
此刻,梅琦先生已經在藤山椒旁蹲下了,他拿出一支香菸,對著蒼蠅吐出煙霧,把它們熏走。但最吸引他注意的,卻並不是藤山椒,而是福爾摩斯入迷的表情——他靈活的指尖觸碰著葉片,像念咒語般自說自話(“單數羽狀複葉,二到五厘米長;主莖狹窄,刺多,三到七對小葉,再加上最末的一片光滑葉片——”),臉上微笑的表情和閃亮的眼睛明顯流露出了最純粹的滿足和驚喜之情。
而當福爾摩斯看著梅琦時,他也看到了類似的表情,這是他在整趟旅行中都還不曾見過的——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在與包容。“我們找到了想找的東西了。”他看到了自己在梅琦眼鏡鏡片上的倒影。
“是的,我想我們找到了。”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一樣東西,真的,但它就是讓我很感動,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
“我和您有同樣的感受。”
梅琦鞠了一躬,馬上又直起身。就在那時,他似乎很急切地想說點什麼,但福爾摩斯搖搖頭,阻止了他:“就讓我們靜靜地感受這剩下的一刻,好嗎?多嘴多舌只會破壞這難得的機會——我們都不想這樣吧,對不對?”
“當然。”
“那就好。”福爾摩斯說。
此後,兩人都久久沒有說話。梅琦抽完香菸,又點了一支,他看著福爾摩斯一邊仔細地看著、摸著、研究著那株藤山椒,一邊不停地嚼著牙買加雪茄的菸蒂。附近的海浪捲起一波又一波,流浪者們的聲音似乎越來越近。後來,正是這心照不宣的沉默在福爾摩斯腦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兩個男人,在海邊,在藤山椒樹旁,在沙丘間,在完美的春日裡)。他曾經試著回憶他們一起住過的小旅店,一起走過的街道,在路上一起經過的建築,但總也想不起什麼具體的實質內容。只有那沙丘、那海洋、那灌木、那誘騙他來到日本的同伴,讓他無法忘懷。他記得他們之間短暫的沉默,也記得從海灘上傳來的奇怪聲音,那聲音一開始很微弱,後來越來越響,低沉的說話聲和單調尖利的和弦聲打破了他們之間的寂靜。
“有人在演奏日本三弦。”梅琦站起身,望著野草的遠方,草莖撓著他的下巴。
“演奏什麼?”福爾摩斯抓起拐杖。
“日本三弦,有點像魯特琴。”
在梅琦的幫助下,福爾摩斯站起來,也望向野草叢的遠方。他們看到,在海灘邊,一支又長又細的隊伍正慢慢朝南邊流浪者的方向走去。隊伍里幾乎全是小孩,領頭的卻是一個穿黑色和服、頭髮蓬亂的男人,正用一把大撥子撥弄著一個三條弦的樂器(一手的中指和食指還緊緊壓著琴弦)。
“我知道這種人,”隊伍走過後,梅琦說,“他們演奏樂器,討點吃的或錢。很多人很有才華,實際上,在大城市裡,他們的生活過得還不錯呢。”
孩子們就像童話故事《吹笛手》里著了魔的聽眾般,緊緊跟在男人身後,聽他一邊唱歌一邊彈琴。隊伍走到流浪者面前時,停了下來,歌聲和樂聲也停止了。隊伍散開來,孩子們圍繞著樂師,各自找地方坐在沙灘上。流浪者也加入了孩子的行列,他們解開綁著東西的繩子,卸下沉重的負擔,或跪或站在孩子們身邊。等每個人都安頓好以後,樂師開始表演了。他的歌聲情感豐富,但屬於敘事的表達方式;他高高的音調與和弦相得益彰,帶著點類似電子震動樂的感覺。
梅琦懶懶地把頭歪到一邊,看著海灘,然後又像是事後想起般,補充了一句:“我們要不要去聽聽?”
“我覺得我們應該去。”福爾摩斯盯著人群回答。
但他們並沒有匆忙離開沙丘——福爾摩斯要去看藤山椒最後一眼,他扯下幾片葉子,放進口袋(後來,在去往神戶的路上,這些葉子卻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在橫穿沙灘之前,他再次戀戀不捨地看了幾眼那株灌木。“從來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他對那植物說,“恐怕以後再也見不到了,見不到了啊。”
說完,福爾摩斯才離開,他和梅琦穿過野草叢,走到沙灘上。很快,他就和流浪漢以及孩子們坐在了一起,聽著樂師撥動琴弦,唱出自己的故事(福爾摩斯後來才得知,樂師的眼睛是半盲的,卻以步行的方式走遍了大半個日本)。海鷗在頭頂俯衝盤旋,像是也被音樂吸引了;地平線上輕輕滑過一艘船,朝港口開去。所有的一切——完美的天空,專心的聽眾,堅韌的樂師,異域的音樂,平靜的海灘——福爾摩斯都把它們看得清清楚楚,並認為這是他整段旅程中最開心的一刻。後來發生的一切像夢中的驚鴻一瞥,在他腦海中飛快閃過:隊伍在傍晚時分重新聚集,半盲的樂師引領著人群走過海灘,穿過一堆堆用浮木點燃的篝火,最終走進了海邊茅草屋頂的居酒屋,受到了和久井和他太太的迎接。
此刻,梅琦先生已經在藤山椒旁蹲下了,他拿出一支香菸,對著蒼蠅吐出煙霧,把它們熏走。但最吸引他注意的,卻並不是藤山椒,而是福爾摩斯入迷的表情——他靈活的指尖觸碰著葉片,像念咒語般自說自話(“單數羽狀複葉,二到五厘米長;主莖狹窄,刺多,三到七對小葉,再加上最末的一片光滑葉片——”),臉上微笑的表情和閃亮的眼睛明顯流露出了最純粹的滿足和驚喜之情。
而當福爾摩斯看著梅琦時,他也看到了類似的表情,這是他在整趟旅行中都還不曾見過的——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在與包容。“我們找到了想找的東西了。”他看到了自己在梅琦眼鏡鏡片上的倒影。
“是的,我想我們找到了。”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一樣東西,真的,但它就是讓我很感動,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
“我和您有同樣的感受。”
梅琦鞠了一躬,馬上又直起身。就在那時,他似乎很急切地想說點什麼,但福爾摩斯搖搖頭,阻止了他:“就讓我們靜靜地感受這剩下的一刻,好嗎?多嘴多舌只會破壞這難得的機會——我們都不想這樣吧,對不對?”
“當然。”
“那就好。”福爾摩斯說。
此後,兩人都久久沒有說話。梅琦抽完香菸,又點了一支,他看著福爾摩斯一邊仔細地看著、摸著、研究著那株藤山椒,一邊不停地嚼著牙買加雪茄的菸蒂。附近的海浪捲起一波又一波,流浪者們的聲音似乎越來越近。後來,正是這心照不宣的沉默在福爾摩斯腦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兩個男人,在海邊,在藤山椒樹旁,在沙丘間,在完美的春日裡)。他曾經試著回憶他們一起住過的小旅店,一起走過的街道,在路上一起經過的建築,但總也想不起什麼具體的實質內容。只有那沙丘、那海洋、那灌木、那誘騙他來到日本的同伴,讓他無法忘懷。他記得他們之間短暫的沉默,也記得從海灘上傳來的奇怪聲音,那聲音一開始很微弱,後來越來越響,低沉的說話聲和單調尖利的和弦聲打破了他們之間的寂靜。
“有人在演奏日本三弦。”梅琦站起身,望著野草的遠方,草莖撓著他的下巴。
“演奏什麼?”福爾摩斯抓起拐杖。
“日本三弦,有點像魯特琴。”
在梅琦的幫助下,福爾摩斯站起來,也望向野草叢的遠方。他們看到,在海灘邊,一支又長又細的隊伍正慢慢朝南邊流浪者的方向走去。隊伍里幾乎全是小孩,領頭的卻是一個穿黑色和服、頭髮蓬亂的男人,正用一把大撥子撥弄著一個三條弦的樂器(一手的中指和食指還緊緊壓著琴弦)。
“我知道這種人,”隊伍走過後,梅琦說,“他們演奏樂器,討點吃的或錢。很多人很有才華,實際上,在大城市裡,他們的生活過得還不錯呢。”
孩子們就像童話故事《吹笛手》里著了魔的聽眾般,緊緊跟在男人身後,聽他一邊唱歌一邊彈琴。隊伍走到流浪者面前時,停了下來,歌聲和樂聲也停止了。隊伍散開來,孩子們圍繞著樂師,各自找地方坐在沙灘上。流浪者也加入了孩子的行列,他們解開綁著東西的繩子,卸下沉重的負擔,或跪或站在孩子們身邊。等每個人都安頓好以後,樂師開始表演了。他的歌聲情感豐富,但屬於敘事的表達方式;他高高的音調與和弦相得益彰,帶著點類似電子震動樂的感覺。
梅琦懶懶地把頭歪到一邊,看著海灘,然後又像是事後想起般,補充了一句:“我們要不要去聽聽?”
“我覺得我們應該去。”福爾摩斯盯著人群回答。
但他們並沒有匆忙離開沙丘——福爾摩斯要去看藤山椒最後一眼,他扯下幾片葉子,放進口袋(後來,在去往神戶的路上,這些葉子卻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在橫穿沙灘之前,他再次戀戀不捨地看了幾眼那株灌木。“從來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他對那植物說,“恐怕以後再也見不到了,見不到了啊。”
說完,福爾摩斯才離開,他和梅琦穿過野草叢,走到沙灘上。很快,他就和流浪漢以及孩子們坐在了一起,聽著樂師撥動琴弦,唱出自己的故事(福爾摩斯後來才得知,樂師的眼睛是半盲的,卻以步行的方式走遍了大半個日本)。海鷗在頭頂俯衝盤旋,像是也被音樂吸引了;地平線上輕輕滑過一艘船,朝港口開去。所有的一切——完美的天空,專心的聽眾,堅韌的樂師,異域的音樂,平靜的海灘——福爾摩斯都把它們看得清清楚楚,並認為這是他整段旅程中最開心的一刻。後來發生的一切像夢中的驚鴻一瞥,在他腦海中飛快閃過:隊伍在傍晚時分重新聚集,半盲的樂師引領著人群走過海灘,穿過一堆堆用浮木點燃的篝火,最終走進了海邊茅草屋頂的居酒屋,受到了和久井和他太太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