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陽升起後,大家都把望遠鏡對著那邊瞭望。亮光很快便在晨曦中消失了。但在望遠鏡下卻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離他們六海里的地方,有一個陡岩林立的小島。

  “也許是一座大山沉入海底後露出水面的山頂。”伯爵說。

  不管是什麼,必須把情況弄清楚。多布里納號於是全速向那邊駛去,三刻鐘後便到了小島的近旁。

  小島只高出水面十五米左右,上面布滿岩石,毫無生機。很可能就是一座大山在這次大變動中沉入海底後露出水面的山頂。

  “島上有房屋!”上尉塞爾瓦達克突然叫道.“看來可能有人……”

  二副普羅科普搖了搖頭,認為這樣荒涼的小島不可能有人居住。

  但島上確實有一座石頭建築物,很象一座阿拉伯隱士墓。

  塞爾瓦達克、伯爵和普羅科普於是乘了一條小艇,帶了四個水手,迅速向小島駛去。

  他們一登岸,便沿著陡峭的山岩向上攀登,一直走到隱士墓旁。

  墓的四周有一道圍牆,牆上雜亂無章地鑲嵌著花瓶、圓柱、塑像、墓碑等古物的碎塊。

  他們沿著圍牆,來到一扇小門前,門大開著,他們走了進去。

  接著,又是一道門,而且也敞開著,因而很順利地進到了墓內。墓壁上刻著一些十分粗糙的阿拉伯式圖案。

  墓內只有一個大廳,大廳中央立著一座十分簡陋購古冢。屋頂掛著一盞大銀燈,燈內還有幾升油,以及一根長長的燈芯。

  塞爾瓦達克夜裡看到的亮光就是這盞燈發出的。

  塞內無人居住。守墓人或許已在這次大災難來臨時逃往地方。他們進去的時候,驚動了幾隻鸕鶿和野鳥,只見這幾隻鳥立刻朝南飛去了。

  古冢的一角放著一部打開的經文。經文是用法文寫的。打開的一頁上記載著8月25日周年紀念的盛典。

  上尉塞爾瓦達克忽然覺得心裡一亮。他從小島在地中海所占的位置以及那部經文所打開的一頁,立刻想起了這顯誰的陵墓。

  “先生們,這是聖路易的陵墓。”他說。

  這確實是這位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安葬的地方,他在這裡安息已經是六百多年了。

  塞爾瓦達克於是走到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其他兩人也懷著敬意在墓前佇立良久。

  陵寢的上方掛著的那盞燈如今可能是地中海上唯一的一座燈塔了。不過不久之後,它也會熄滅的。

  他們三人於是登上小艇,告別了小島。多布里納號繼續向南駛去,不久,路易九世的陵墓便在他們的視野中消失了。這座陵墓可能是法國的突尼西亞殖民地在這次大變動中唯一原封不動保留下來的地方。

  第十二章 絕處逢生

  他們在墓中驚動的那幾隻鸕鶿是向南飛去的,這表明南邊不遠的地方或許有陸地存在。多市里納號上的人們對此寄以很大希望。

  離開小島後幾小時,他們來到一塊新的水域。這裡水很淺,原來是突尼西亞灣和哈馬梅特灣之間的達古爾半島。

  他們在這一帶花了兩天時間尋找突尼西亞的薩赫勒海岸。但未能如願,後來到達加貝斯灣所在的三十四度線。

  六個星期前還完好地存在的,把撒哈拉湖和大海連接起來的那條大運河的入海口已蕩然無存,放眼向西望去,滾滾海水一望無際。

  2月11日,多布里納號上的人們終於發出了歡呼聲:“陸地!”可是照理講,這裡是不應該出現陸地的。

  這不可能是平坦、多沙,遠處很難看到的突尼西亞海岸。突尼西亞海岸應該出現在再往南兩度的位置上。

  這一塊新的陸地,起伏不平,由西向東綿證不絕,南邊則一直伸展到遙遠的天際。陸地的左邊,原來的加貝斯灣被一分為二,海灣盡頭的加爾比島已不復存在。

  人們把這塊陸地仔細地標到航海圖上,一致認為,撒哈拉湖已經部分地被它填平。

  “這樣看來,”上尉塞爾瓦達克說,“我們這些天來所定過的地方是陸地變成了大海,如今卻是大海變成了陸地!”

  “而且,”普羅科普二副說,“經常在這一帶海岸往來的馬爾他三桅小帆船和單槍三角帆船卻一條也見不到了。”

  “現在的問題是,”伯爵鐵馬什夫說,“應該馬上決定,我們是沿著這條海岸向東去,還是向西去。”

  “我主張向西去,伯爵先生。”法國軍官塞爾瓦達克激動地說。“我想知道謝利夫河那邊的阿爾及利亞是否已全部消失。而且順便可以把留在古爾比島的本一佐夫接上船來。我們可以一直走到直布羅陀,那裡也許能打聽到有關歐洲的消息。”

  “塞爾瓦達克上尉,”鐵馬什夫伯爵用他那一貫等重他人的語調說,“就照你的意思辦。普羅科普,叫他們把船往西開。”

  “老爺,我有一個想法。”普羅科普考慮片刻後說。

  “你說吧。”

  “現在刮的是西風,風力在不斷加大。我們開動機器當然可以頂風前進,但不會十分順利。如果我們開足馬為乘風破浪向東行駛,就可以在幾天之內到達埃及海岸。在亞歷山大港或其它地方也可弄到有關歐洲的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