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萊梅克還記著在喬治亞樹林,她臨走前說的那席充滿諷刺的話:歷史之所以派你來阻止我,是因為她知道你阻止不了——他為此沮喪了好幾個禮拜。現在,朱蒂斯就在面前,手無寸鐵,他真想好好揍她一頓,把她從椅子上拎起來再扔到地上,就像那天在樹林裡一樣。然後再讓她重新給自己一個評價。
侍者端來了啤酒。萊梅克看著桌上的杯子沒動。
“你是想和我一起喝呢,”朱蒂斯眼睛裡閃著愉快的光芒,“還是我先喝一大口你的?”
“你先。”
她拿起了自己的啤酒。“別傻了,喝吧。”
萊梅克看著她咽下一口,又擦擦嘴角的泡沫,這才自己也舉起杯子喝起來。
“嗯,這才對嘛。這才是歷史想要看到的。你和我舉杯共飲。你的書寫得怎麼樣了?《刺客檔案》有關於我的內容嗎?”
“沒有。”
“真可惜。不過我也沒指望有。估計那樣會給你帶來很大的麻煩。”
“沒有關於你的內容是因為沒有證據——它們都消失了,倒不是我擔心會有什麼麻煩。”
“萬一我就是他們派來的呢?”
萊梅克摸了摸掛滿水珠的啤酒杯,“你已經洗手不幹了。”
“我知道,”她身體前傾,越過餐桌,“你就遷就一下嘛。如果我就是你的大麻煩怎麼辦呢?”
“那我們最好都開始發愁。”
朱蒂斯一下坐直了,直拍手,“這要好玩兒多啦!”
“我需要了解一些情況,然後才能考慮寫書的事。”
“我的條件是:不許問我過去的工作,不許問我是誰、住在哪兒。我永遠不會透露自己的秘密的。明白?”
萊梅克可不管這些,“你的僱主是誰?”
“啊,這個問題很大,不是嗎?我可以告訴你是個歷史學家。還有誰會這麼急於改變歷史而行刺總統呢?”
“告訴我。”
“自己猜。”
“你他媽的告訴我。”
“你他媽的自己猜。”
萊梅克又喝了口啤酒,舔舔嘴唇說:“這是個跨國行動。是其他某個國家。我認為不是羅斯福國內的仇家指使的。因為你是在潛艇上出現的。實業家和政治家們是很有錢,但他們沒有潛艇。”
“沒錯。那麼是哪個國家呢?”
“瑞利覺得是德國。”
“但是你不同意?”
“對。今年年初,歐洲戰局的走向已經相當明了——德國就要戰敗。納粹高層領導甚至試圖通過協商和平收尾,而不至於徹底投降。刺殺羅斯福絲毫改變不了實際的戰況。史達林煽動著要把德國‘田園化’,撤走他們所有的工廠,給他們的礦田澆上混凝土,從而在較長的時間內阻止其再次軍事化。但邱吉爾表示反對。他要重建德國,同時扶植法國,形成一個緩衝區,來防範東面戰後崛起的蘇聯。羅斯福則持觀望態度,未發表意見。殺了羅斯福只能把決定權推給杜魯門,但是大家都不了解這個人,就像你我不了解那個侍者一樣。而且萬一你被逮住了呢?羅斯福勢必會站到史達林那邊,讓德國在接下來的一百年之內生產不了寸鐵寸鋼。那樣要冒的險就太大了。除了希特勒那個極端,我估計德國最高領導層里不會再有誰會支持刺殺美國總統的。”
“對,然後呢?”
“日本。”萊梅克又搖了搖頭,“去年十二月,日本軍隊就連連在緬甸和菲律賓失利。他們的海軍更是被打得屁滾尿流。五個月後,我們還將作一次海島旅行,直逼東京。所以它的情況和德國差不多——殺了羅斯福並不能改變鐵的事實。日本人即將吃敗仗。這樣的歷史是不會改變的,跟誰是總統無關。所以幹嘛冒這個險呢?殺了羅斯福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有一點你忘了,日本和德國都是報復心理極強的民族,這可能就是全部的原因了。”
“他們同時又是相當實際的。戰爭都打了這麼久了,我不相信他們這麼浪費錢財就是為了復仇。還是那句話,萬一他們被發現了……萬一你被發現了……面對盛怒的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報復心再強也沒用了。相信我吧。何況……”
“何況什麼?”
“我認為你不會為他們工作。”
“我這樣的人是不會受政治因素干擾的。我只為錢,為尋求挑戰。不過你還是猜對了,我的確不會為希特勒或者東條工作。他們想要的世界不是我願意幫助開創的那種。我也不是一點兒是非觀念都沒有。”
朱蒂斯呷了一口啤酒,看著萊梅克,“那這麼做對誰有好處呢,麥克?”
“蘇聯人。你幫他們除掉了克里夫斯基。所以他們又請你回來對付羅斯福。”
“怎麼講?”
“除了蘇聯,當今世界再無第二個國家可與美國相提並論。形勢轉變為全球兩大力量之間的抗爭。史達林不會從他解放了的國家裡撤軍。美國也不會。紅軍認為他們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贏得了歐洲戰場的勝利。不過就戰爭進行到現在而言,基本上是這個情況。蘇聯的軍費開支恐怕已經接近八百萬,估計還會更多。隨著戰爭接近尾聲,為什麼不來個出其不意呢?幹掉羅斯福,把沒有經驗的杜魯門推上前,趁新總統剛上台還沒站穩腳跟時狠賺一把。在剷除對手這方面,史達林向來毫無顧忌;而羅斯福恰恰是他最強勁的對手。這樣所有的理由都找到了。權力爭奪。又有現成的人來做這項工作。按慣例行事即可。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歷史偏向了強者——偏向了他們。”
侍者端來了啤酒。萊梅克看著桌上的杯子沒動。
“你是想和我一起喝呢,”朱蒂斯眼睛裡閃著愉快的光芒,“還是我先喝一大口你的?”
“你先。”
她拿起了自己的啤酒。“別傻了,喝吧。”
萊梅克看著她咽下一口,又擦擦嘴角的泡沫,這才自己也舉起杯子喝起來。
“嗯,這才對嘛。這才是歷史想要看到的。你和我舉杯共飲。你的書寫得怎麼樣了?《刺客檔案》有關於我的內容嗎?”
“沒有。”
“真可惜。不過我也沒指望有。估計那樣會給你帶來很大的麻煩。”
“沒有關於你的內容是因為沒有證據——它們都消失了,倒不是我擔心會有什麼麻煩。”
“萬一我就是他們派來的呢?”
萊梅克摸了摸掛滿水珠的啤酒杯,“你已經洗手不幹了。”
“我知道,”她身體前傾,越過餐桌,“你就遷就一下嘛。如果我就是你的大麻煩怎麼辦呢?”
“那我們最好都開始發愁。”
朱蒂斯一下坐直了,直拍手,“這要好玩兒多啦!”
“我需要了解一些情況,然後才能考慮寫書的事。”
“我的條件是:不許問我過去的工作,不許問我是誰、住在哪兒。我永遠不會透露自己的秘密的。明白?”
萊梅克可不管這些,“你的僱主是誰?”
“啊,這個問題很大,不是嗎?我可以告訴你是個歷史學家。還有誰會這麼急於改變歷史而行刺總統呢?”
“告訴我。”
“自己猜。”
“你他媽的告訴我。”
“你他媽的自己猜。”
萊梅克又喝了口啤酒,舔舔嘴唇說:“這是個跨國行動。是其他某個國家。我認為不是羅斯福國內的仇家指使的。因為你是在潛艇上出現的。實業家和政治家們是很有錢,但他們沒有潛艇。”
“沒錯。那麼是哪個國家呢?”
“瑞利覺得是德國。”
“但是你不同意?”
“對。今年年初,歐洲戰局的走向已經相當明了——德國就要戰敗。納粹高層領導甚至試圖通過協商和平收尾,而不至於徹底投降。刺殺羅斯福絲毫改變不了實際的戰況。史達林煽動著要把德國‘田園化’,撤走他們所有的工廠,給他們的礦田澆上混凝土,從而在較長的時間內阻止其再次軍事化。但邱吉爾表示反對。他要重建德國,同時扶植法國,形成一個緩衝區,來防範東面戰後崛起的蘇聯。羅斯福則持觀望態度,未發表意見。殺了羅斯福只能把決定權推給杜魯門,但是大家都不了解這個人,就像你我不了解那個侍者一樣。而且萬一你被逮住了呢?羅斯福勢必會站到史達林那邊,讓德國在接下來的一百年之內生產不了寸鐵寸鋼。那樣要冒的險就太大了。除了希特勒那個極端,我估計德國最高領導層里不會再有誰會支持刺殺美國總統的。”
“對,然後呢?”
“日本。”萊梅克又搖了搖頭,“去年十二月,日本軍隊就連連在緬甸和菲律賓失利。他們的海軍更是被打得屁滾尿流。五個月後,我們還將作一次海島旅行,直逼東京。所以它的情況和德國差不多——殺了羅斯福並不能改變鐵的事實。日本人即將吃敗仗。這樣的歷史是不會改變的,跟誰是總統無關。所以幹嘛冒這個險呢?殺了羅斯福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有一點你忘了,日本和德國都是報復心理極強的民族,這可能就是全部的原因了。”
“他們同時又是相當實際的。戰爭都打了這麼久了,我不相信他們這麼浪費錢財就是為了復仇。還是那句話,萬一他們被發現了……萬一你被發現了……面對盛怒的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報復心再強也沒用了。相信我吧。何況……”
“何況什麼?”
“我認為你不會為他們工作。”
“我這樣的人是不會受政治因素干擾的。我只為錢,為尋求挑戰。不過你還是猜對了,我的確不會為希特勒或者東條工作。他們想要的世界不是我願意幫助開創的那種。我也不是一點兒是非觀念都沒有。”
朱蒂斯呷了一口啤酒,看著萊梅克,“那這麼做對誰有好處呢,麥克?”
“蘇聯人。你幫他們除掉了克里夫斯基。所以他們又請你回來對付羅斯福。”
“怎麼講?”
“除了蘇聯,當今世界再無第二個國家可與美國相提並論。形勢轉變為全球兩大力量之間的抗爭。史達林不會從他解放了的國家裡撤軍。美國也不會。紅軍認為他們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贏得了歐洲戰場的勝利。不過就戰爭進行到現在而言,基本上是這個情況。蘇聯的軍費開支恐怕已經接近八百萬,估計還會更多。隨著戰爭接近尾聲,為什麼不來個出其不意呢?幹掉羅斯福,把沒有經驗的杜魯門推上前,趁新總統剛上台還沒站穩腳跟時狠賺一把。在剷除對手這方面,史達林向來毫無顧忌;而羅斯福恰恰是他最強勁的對手。這樣所有的理由都找到了。權力爭奪。又有現成的人來做這項工作。按慣例行事即可。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歷史偏向了強者——偏向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