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的的確確是座據點,四周高牆圍得嚴嚴實實。建築物共有三層,不少窗口燈光通亮。堂本、夏爾潛伏在暗處,拜鄉和洛克菲爾德摸近偵察。

  牆太高,無法攀登。對方一定已經作好了應付夜襲的準備,不能冒然去爬大鐵門。

  洛克菲爾德悄聲說:“用火攻吧!”

  “干吧,沒有其他方法。”

  拜鄉和洛克菲爾德回到車上。那輛白天被打壞的四輪驅動車上有兩罐備用的汽油,每罐十升。萬幸,它們都沒有被子彈擊中。

  他們拿著油罐前去。然後,用繩子套住兩顆白樺樹的樹梢,再把繩子的另一頭拴上一塊石頭拋擲過去,石頭飛過高牆打爛了建築物的窗戶。

  他們端槍等待著,只要大門打開。湧出人來,就讓每分鐘七百五十發射速的馬卡洛夫自動手槍再開一次葷。可是一陣騷動聲過後,裡面並沒有衝出人來。

  他們又把汽油罐打開口,塞上布條,點著火,投擲過去。

  油罐撞在建築物的牆上,烈焰立刻騰空而起。接著,第二隻汽油罐也飛了過去,同樣擊中了建築物。兩條火龍捲在一處,頃刻滾滾黑煙包圍了大樓。

  拜鄉和洛克菲爾德潛近大門,堂本和夏爾也跟著沖了上去。四交手槍八十發子彈可在瞬間射出,只要有人衝出來,就會在火網彈雨下送命。看來勝負在此一舉了。

  樓里一片混亂,粗啞的叫喊聲傳了出來。大火開始蔓延,火舌伸向二樓窗戶,迫向三樓,濃煙沖向空中,四周颳起了風,烈焰在風的助威下開始呼呼低吟。

  “勝了!”拜鄉想。只要大火圍住建築物,就勝利在望。這群傢伙會被烤出來的。艱苦的長途跋涉終於該打上休止符了。默坎這條沙特王室卷養的肥豬,在世界上擁有六處別墅、占有幾十名女奴的傢伙,死期臨頭了!這傢伙將要現出焦頭爛額的醜態。

  大火竄上三樓,火舌穿過被打碎的窗子燒進房間。

  就在這個時候,洛克菲爾德萬分氣惱地罵開了。火勢急劇減衰,樓里的人用滅火器壓制了火焰。同時,樓頂上一束強大的探照燈掃到牆外。洛克菲爾德抬手一槍,使探照燈沉默了下來。

  鐵門打開了。四人趕緊臥倒,四支馬卡洛夫自動手槍一起對準黑魃魃的門洞。

  六 秘密較量

  10月2日,奧斯卡皇宮的一位官員在突入奧斯陸峽灣的海濱離官的近水處,發現了一具被人殺害的屍體。

  死者三十來歲,是個白人,身上沒有任何證明他身份的東西,所以國籍也不明。

  安插在駐挪威英國大使館工作的英國諜報機關人員戴維·哈羅德知道死者是誰,兇手是誰。

  奧斯陸警方驗查了屍體,在死者上衣衣襟合縫裡,取出了一副微型膠捲。

  警方把膠捲放大,發現膠捲上攝入的是布置在北約各成員國的潘興一Ⅱ式飛彈的正確位置的絕密材料。警方立即把微型膠捲轉送到內政大臣沃隆·海耶達爾的辦公室。

  沃隆·海耶達爾掌管著挪威的秘密警察。處理這種微型膠捲的權限範圍不屬於治安警察,而是屬於挪威的情報部門——秘密警察。

  戴維·哈羅德臨視著沃隆·海耶達爾的動向。整個反間諜五處都在注視著這副微型膠捲的去向。

  這副攝入了布置在北約組織成員國的潘興一Ⅱ式飛彈位置示意圖的微型膠捲,其實是偽造的,是反間諜五處的傑作,是為了揭露沃隆·海耶達爾而施放的誘餌。海耶達爾暗通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已經有了明顯的跡象。在此之前,挪威不少重要資料屢屢落到蘇聯人手中。

  英國反間諜五處和挪威政府首腦部門悄悄合作,準備偵察出送到海耶達爾處的微型膠捲將從何處、通過何途徑送到克格勃手中,並以此為線索,將以海耶達爾為核心的在挪威的克格勃組織一網打盡。

  早些時候,沃隆·海耶達爾曾經和一個人接過頭,這人叫艾林·赫爾本。

  卑爾根北九十公里處有個叫莫特雷的小鎮,赫爾本居住在距離莫特雷又有十幾公里的地方。漁夫身份的赫爾本,曾經在克格勃掌管的蘇聯拖網漁船上工作過,哈羅德有證據。

  實屬偶然,有個受到反間諜五處監視的挪威人科里·弗里希在卑爾根一家酒店裡和赫爾本接頭,碰巧被反間諜五處的特工人員發現了。他們兩人裝作互不相識,隨意坐到一張桌子上的樣子,可是在握手道別的時候,赫爾本接過了一件東西。

  這個赫爾本和老婆離了婚,獨身一人。他同兩名夥伴一同捕撈鱈魚,漁場在挪威海水域,在那片水面和蘇聯艦船接觸的可能性極大。

  哈羅德估計,這次落入海耶達爾手中的微型膠捲最終很可能經過赫爾本的倒手傳遞到蘇聯那邊。

  戴維·哈羅德一直在坐觀其變。

  10月26日夜晚,艾林·赫爾本再次在卑爾根那家酒店同科里·弗里希接了頭。弗里希是奧斯陸堪稱一流的時裝設計師,每月因業務關係來卑爾根兩次。弗里希還經常出入內政大臣海耶達爾的官邸,承接大臣本人及其家人的衣裝設計。

  反間諜五處懷疑弗里希直接從海耶達爾那裡接收情報,監視他已經很久了。反間諜五處也偵查了赫爾本的動靜,赫爾本幾天後將出海捕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