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見槐兄抱拳回禮,馮舉人又道:“關押不兩日,李縣令卻忽然升堂,傳我無罪,反訓斥起狗賊家僕來,接著匆匆打發我回家。我雖不甚明白其中緣故,但想到自己畢竟清白,於是便告辭回到家中。我時常對著光禿禿的牆壁發愣,心想雖大仇得報,但畢竟失去了家父、亡妻、福兒,痛不欲生。我見生活難以為繼,又不能總靠著樂家的接濟,便試著去樂家的田地里幫忙耕作。過了大約半年的光景,我見官府對宋狗賊滅門案的風頭漸漸鬆了,便趁機對李如松縣令提起,要他將亡妻的屍骨判回本家。那李縣令當即心不在焉地連連稱是,我便隨幾名捕快衙役敲了宋狗賊的家門,取回了亡妻骸骨,另處安葬。”言罷,馮舉人長嘆口氣,道:“說起亡妻衛氏,雖與內人頗有失禮,卻實在是上天的恩賜!賢惠、善良、美麗,雖常在家中無故木然落淚,卻實乃文人墨客夢中、筆下的仙侶!只恨那宋淫賊……”話音未落,馮舉人忽悲愴道:“卻也怪我不得力,未能相護!想來曾與內人於亡妻墓前弔唁,常見散落遍地之牡丹。我心中疑慮,不知何故,內人含淚道:‘此乃花魂為絕世佳人香消玉殞所悲痛,滴淚成花故。’”說起此處,馮舉人再忍不住,面龐早畫上兩道淚痕。嗚咽了半晌,才說道:“想是因為內人本為狐仙,才有這般見識吧。”
趁沉默無言之機,我悄聲問身旁槐兄道:“槐兄,看來李如松縣令的判決,的確受了遇刺的很大影響。”
槐兄低聲作答:“飛兄所言甚是。依著李縣令對馮舉人的態度轉變,想必刺客的目的已得實現。”
我點頭又問:“如此說來,當真是‘霹靂火’所為?”
槐兄卻有些遲疑,更壓低聲音答道:“我耳聞的‘霹靂火’,與蒲先生有差池。蒲先生口中的‘霹靂火’,是除暴安良的遊俠。但我聽得的‘霹靂火’,卻是不識好歹,見得旗人便要出手相害的暴徒。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行徑,又與我等所憎恨的旗人何異?!”
悄聲相談間,馮舉人逐漸平復了情緒,道:“將亡妻安置妥當,我回到家中失聲痛哭。想老父未得善終,妻子命殞惡賊宅邸,兒子又沒了蹤影,我真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麼出路!絕望中又過幾日,夜半時分,我正躺在榻上流淚感傷,忽聽見門外傳來女人孩提的竊語。我心中很是奇怪,正打算勸這對婦童趕緊回家,卻在開門間,見門外站的,竟是內人紅玉。”
馮舉人言罷,我、槐兄、蒲先生、王御使四人頓時滿臉愕然。馮舉人見狀一笑,道:“我見得紅玉,當即抱住她失聲痛哭不止。過了半晌,我再看她時,卻發現不知何時,她也早已以淚洗面。見我逐漸平復了心情,她才擦乾了淚,對身邊的孩童說道:‘不認父親了嗎?’我急忙打量,才發現她身邊的孩子竟是福兒!我又驚又喜,連忙問她福兒從哪裡見得。紅玉才肯說明,她本是狐仙,前陣子夜行趕路時,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不禁好奇尋著了福兒抱回撫養。幾經打聽,得知是我的兒子,又聽說我遭遇大禍,形單影隻,便帶福兒來投奔。”馮舉人言罷,臉上的悲痛神色也逐漸緩和,繼而道:“第二天,天色剛剛微亮,我聽紅玉已然起身,便問她有何事,哪知她竟與我說打算回家。我嚇得跪在床頭大哭相求。卻反嚇壞了紅玉。她急忙道,本想藉此諷喻,勸我起早貪黑勤工儉學,不承想我竟信以為真。我嘆家道中落,養家餬口已成難事,卻怎有閒暇考取功名。不想紅玉竟一手操持起了全部家務,又借來了書籍給我。我感動得落淚,發誓定要考了功名,不愧她的苦心。然而,臨近考試,我才想起被革除的功名尚未恢復,哪有應試資格?紅玉卻忽然與我說起,她早在縣裡為我重新登記,恢復了功名。還摸著我鼻子道,若是等我自己著急,早就誤事了。”馮舉人說著,雖面帶愧色,但滿臉的幸福溢於言表。隨後他與我們四人點頭道:“以後的事情,縣裡的諸位鄉親便人盡皆知了。我初次應試便中了舉人,才幸虧不曾愧對內人的鼎力支持。我每每慨嘆,若是沒有內人在我深陷絕望之時毅然相投,只怕我早因沒了活路,投繯自盡了吧!”
聽馮舉人講明了來龍去脈,王御使起身連連稱謝,立誓要為馮舉人討個公道。隨即,他問馮舉人道:“馮舉人可知宋狗賊家中有多少人口?又可曾聽人提起他的本名?”
馮舉人稍想,答:“算上僕從,大約三十有餘。至於真名,卻從未聽人說起,因此不知。”
“只算親屬,有幾人?”王御使追問。
“只有一個妻子,兩個兒子而已。”言罷,馮舉人點頭確認。
王御使又問:“宋狗賊模樣如何?”
馮舉人答道:“五短身材,武大郎的模樣。”
王御使連連點頭,道:“既如此,這在廣平身死的宋狗賊,果真是宋雲平無疑。”
馮舉人一驚,拱手道:“我似乎在哪裡聽過此人的名號……”
王御使道:“十年前,這狗賊陷害了提點我的恩人,鐵面判官張青雲。沒過多久東窗事發,他的同謀,右都御使武天成被斬。這宋雲平狗賊竟不知從哪裡聽得消息,連夜逃走,就此消失。聖上余怒未消,殺了他北京府內所有未得同行的僕人丫鬟,又派兵去他杭州老家將他宗族盡數屠戮。故此,宋狗賊府內親屬只剩了一妻兩子。”
馮舉人連聲道:“原來如此。難怪這狗賊在九年前,被一群官人簇擁著前來此處住下。想省督撫不肯受理,恐怕也是為了庇護宋狗賊的同黨!”
“這省督撫是死了。只待我查出任職記錄,還看這廝往哪裡逃?”王御使撇嘴狠狠道。
眼見此行目的已經達成,馮舉人熱情挽留我們四人用餐。我與幾位同伴相視一笑,便不推辭,與馮舉人、紅玉、樂當家一同,七人圍坐一桌,一同慶賀馮家即將沉冤昭雪,討回公道之事。王御使在席間連連發誓,回了府便要擬好文稿以上報處置。隨即,我等一同把酒言歡。觥籌交錯、舉杯盡興之後,我四人與馮家、樂家告辭,回了衙門府,早早睡去。
第六章 幕後推手
第二天,我早早醒來,穿好衣裝便走向書房,我見得王御使早坐在案前奮筆疾書,他聽我推門,便停下筆,與我相互道了早,隨即講道:“嚴飛兄,我正草擬馮家陳情狀。待我上報潛逃至此的宋狗賊已被俠客斬殺,朝廷定得對馮家犒勞一番,還個公道。我更打算出榜請斬殺奸賊宋平雲一家的俠客前來領賞,如何?”我聽了連連稱妙。
正與王御使交談間,我聽大門又響,只見蒲先生面色凝重,跨進了房間。與蒲先生道過早,我忽然想起蒲先生先前對我的刻薄挖苦。如今豈不正是倒打一耙的機會?於是,我訕笑著上前道:“蒲先生,先前信誓旦旦出言不遜,道狐仙只是被誇大的凡人,究竟是何許人也?”
但蒲先生沒有一絲笑容,道:“淄博人蒲松齡是也。並且,仍然如此相信著。”
趁沉默無言之機,我悄聲問身旁槐兄道:“槐兄,看來李如松縣令的判決,的確受了遇刺的很大影響。”
槐兄低聲作答:“飛兄所言甚是。依著李縣令對馮舉人的態度轉變,想必刺客的目的已得實現。”
我點頭又問:“如此說來,當真是‘霹靂火’所為?”
槐兄卻有些遲疑,更壓低聲音答道:“我耳聞的‘霹靂火’,與蒲先生有差池。蒲先生口中的‘霹靂火’,是除暴安良的遊俠。但我聽得的‘霹靂火’,卻是不識好歹,見得旗人便要出手相害的暴徒。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行徑,又與我等所憎恨的旗人何異?!”
悄聲相談間,馮舉人逐漸平復了情緒,道:“將亡妻安置妥當,我回到家中失聲痛哭。想老父未得善終,妻子命殞惡賊宅邸,兒子又沒了蹤影,我真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麼出路!絕望中又過幾日,夜半時分,我正躺在榻上流淚感傷,忽聽見門外傳來女人孩提的竊語。我心中很是奇怪,正打算勸這對婦童趕緊回家,卻在開門間,見門外站的,竟是內人紅玉。”
馮舉人言罷,我、槐兄、蒲先生、王御使四人頓時滿臉愕然。馮舉人見狀一笑,道:“我見得紅玉,當即抱住她失聲痛哭不止。過了半晌,我再看她時,卻發現不知何時,她也早已以淚洗面。見我逐漸平復了心情,她才擦乾了淚,對身邊的孩童說道:‘不認父親了嗎?’我急忙打量,才發現她身邊的孩子竟是福兒!我又驚又喜,連忙問她福兒從哪裡見得。紅玉才肯說明,她本是狐仙,前陣子夜行趕路時,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不禁好奇尋著了福兒抱回撫養。幾經打聽,得知是我的兒子,又聽說我遭遇大禍,形單影隻,便帶福兒來投奔。”馮舉人言罷,臉上的悲痛神色也逐漸緩和,繼而道:“第二天,天色剛剛微亮,我聽紅玉已然起身,便問她有何事,哪知她竟與我說打算回家。我嚇得跪在床頭大哭相求。卻反嚇壞了紅玉。她急忙道,本想藉此諷喻,勸我起早貪黑勤工儉學,不承想我竟信以為真。我嘆家道中落,養家餬口已成難事,卻怎有閒暇考取功名。不想紅玉竟一手操持起了全部家務,又借來了書籍給我。我感動得落淚,發誓定要考了功名,不愧她的苦心。然而,臨近考試,我才想起被革除的功名尚未恢復,哪有應試資格?紅玉卻忽然與我說起,她早在縣裡為我重新登記,恢復了功名。還摸著我鼻子道,若是等我自己著急,早就誤事了。”馮舉人說著,雖面帶愧色,但滿臉的幸福溢於言表。隨後他與我們四人點頭道:“以後的事情,縣裡的諸位鄉親便人盡皆知了。我初次應試便中了舉人,才幸虧不曾愧對內人的鼎力支持。我每每慨嘆,若是沒有內人在我深陷絕望之時毅然相投,只怕我早因沒了活路,投繯自盡了吧!”
聽馮舉人講明了來龍去脈,王御使起身連連稱謝,立誓要為馮舉人討個公道。隨即,他問馮舉人道:“馮舉人可知宋狗賊家中有多少人口?又可曾聽人提起他的本名?”
馮舉人稍想,答:“算上僕從,大約三十有餘。至於真名,卻從未聽人說起,因此不知。”
“只算親屬,有幾人?”王御使追問。
“只有一個妻子,兩個兒子而已。”言罷,馮舉人點頭確認。
王御使又問:“宋狗賊模樣如何?”
馮舉人答道:“五短身材,武大郎的模樣。”
王御使連連點頭,道:“既如此,這在廣平身死的宋狗賊,果真是宋雲平無疑。”
馮舉人一驚,拱手道:“我似乎在哪裡聽過此人的名號……”
王御使道:“十年前,這狗賊陷害了提點我的恩人,鐵面判官張青雲。沒過多久東窗事發,他的同謀,右都御使武天成被斬。這宋雲平狗賊竟不知從哪裡聽得消息,連夜逃走,就此消失。聖上余怒未消,殺了他北京府內所有未得同行的僕人丫鬟,又派兵去他杭州老家將他宗族盡數屠戮。故此,宋狗賊府內親屬只剩了一妻兩子。”
馮舉人連聲道:“原來如此。難怪這狗賊在九年前,被一群官人簇擁著前來此處住下。想省督撫不肯受理,恐怕也是為了庇護宋狗賊的同黨!”
“這省督撫是死了。只待我查出任職記錄,還看這廝往哪裡逃?”王御使撇嘴狠狠道。
眼見此行目的已經達成,馮舉人熱情挽留我們四人用餐。我與幾位同伴相視一笑,便不推辭,與馮舉人、紅玉、樂當家一同,七人圍坐一桌,一同慶賀馮家即將沉冤昭雪,討回公道之事。王御使在席間連連發誓,回了府便要擬好文稿以上報處置。隨即,我等一同把酒言歡。觥籌交錯、舉杯盡興之後,我四人與馮家、樂家告辭,回了衙門府,早早睡去。
第六章 幕後推手
第二天,我早早醒來,穿好衣裝便走向書房,我見得王御使早坐在案前奮筆疾書,他聽我推門,便停下筆,與我相互道了早,隨即講道:“嚴飛兄,我正草擬馮家陳情狀。待我上報潛逃至此的宋狗賊已被俠客斬殺,朝廷定得對馮家犒勞一番,還個公道。我更打算出榜請斬殺奸賊宋平雲一家的俠客前來領賞,如何?”我聽了連連稱妙。
正與王御使交談間,我聽大門又響,只見蒲先生面色凝重,跨進了房間。與蒲先生道過早,我忽然想起蒲先生先前對我的刻薄挖苦。如今豈不正是倒打一耙的機會?於是,我訕笑著上前道:“蒲先生,先前信誓旦旦出言不遜,道狐仙只是被誇大的凡人,究竟是何許人也?”
但蒲先生沒有一絲笑容,道:“淄博人蒲松齡是也。並且,仍然如此相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