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力圖得到關於繼續作戰的明確指示,可是徒勞無益。攻勢明顯越來越弱,西線部隊司令企圖說服希特勒在盟軍能夠大舉反攻之前停止一切進攻並撤出德國部隊。他指出,現在即使“修改方案”也行不通了,因為無論是援軍還是補給品都不能按要求的數量迅速調來。可是,希特勒對他的建議仍嗤之以鼻;他決心,只要一完成他計劃的下一步——阿爾薩斯攻勢,就從德軍至今能夠占領的陣地上對馬斯河重開攻勢。十二月二十五日傍晚,收到希特勒的特有的命令,它全然無視已經發展了的形勢,指示第五裝甲集團軍傾巢出動,奪取馬爾什周圍的高地,同時答應從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下屬部隊裡抽調兩個師來。這些許諾的援軍何時能到,不得而知。可是,天氣已經好轉,而第九裝甲師只有一些兵力單薄的部隊在準備戰鬥。希特勒為他的決定辨護說:“阿爾薩斯攻勢將迫使巴頓撤回為對付這場攻勢而正在援救巴斯托尼的大部分部隊。這樣,阿登攻勢南側的壓力就會減少,我們就可放手地再度向北推進。”

  第五裝甲集團軍爭奪巴斯托尼的戰鬥進入最後階段。在隨後的幾周里,它成為這次未遂攻勢的尾聲和雙方損失慘重、浴血苦戰的中心。一個師接著一個師順利地被調到巴斯托尼地區,投入攻城戰。一度,德軍投入巴斯托尼的兵力達兩個軍部、九個師。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迫不得已將部分兵力撥給第五裝甲集團軍,於是德軍的進攻計劃徹底完蛋。因而,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巴斯托尼防禦戰就成了西方盟軍防禦計劃的決定性勝利。一九四五年一月三日,敵人發動反攻,最終結束了德軍的奪城行動。

  西方盟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向霍法利澤地區實施的這次反攻,旨在切斷西部的全部德軍,但是沒有獲勝。大雪使作戰不得不主要在公路上進行。幸有在俄國作戰的多年經歷,德軍比較適應這種環境。結果,他們在浴血奮戰的後衛部隊的掩護下,按照計劃,趕在敵人一月十六日在霍法利澤周圍完成夾擊之前,實施了極端困難的撤退威爾莫特著作的第607頁:“德國人有在俄國長期作戰的經驗,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在艱苦的冬季作戰中使進攻者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高的代價。”。但是,因缺乏專門的搶修設備,再加上燃料供應遠遠滿足不了作戰部隊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毀掉或拋棄大量有價值的補給品和裝備。當部隊得知所有黨衛軍師在撤退的頭幾天就撤出了前線時,他們的精神和士氣也受到了沉重打擊。雖然目的是為了休整和重新裝備這些黨衛軍師以便參加其他地方的作戰(後來他們確實被調往匈牙利),但是這個決定卻給陸軍部隊留下了極壞的印象。他們認為,這是讓他們單獨來執行這未遂攻勢中困難最大、代價最高的那部分任務。從心理作用來說,這是個很大的錯誤,進一步破壞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在陸軍中的威信。

  當德軍一月底回到原來的出發陣地時,他們發現,儘管他們一再要求,根本沒作出安排來補充他們消耗了的戰鬥力。他們沒有足夠的彈藥補給,沒有裝備物資去鞏固陣地,也沒有任何增援。

  希特勒親自指揮和掌握的執行“獅鷲”計劃的斯科爾茲內特種部隊也被投入戰鬥,但對戰鬥進程影響甚微,因為這個消息很快被敵人獲知(十二月十七日),沒有造成敵人多大混亂。他們的計劃還未完全開始就破產了。

  歷史的回顧

  可以同意富勒少將的觀點,即這次進攻計劃在戰略上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其軍事成果卻是零。除了參戰德軍力量不足和補給機構不力之外,造成失敗的還有以下兩個決定因素:第一,敵人對攻勢的反應比德軍最高統帥部預料的迅速,他們立即採取了有力對策;第二,不但在戰場上,而且在德國本土縱深處,敵人都無可置疑地掌握著制空權。

  盟軍最高統帥部對攻勢作出了迅速有力的反應本書作者同意梅里安的觀點。他高度評價了以艾森豪為首的盟軍領導集團卓有成效的配合。。當德軍攻勢於十二月十六日突然開始時,盟軍立即停止其他地區的一切進攻,當天就派遣兩個步兵師抵抗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兩個裝甲師分別抵抗第五裝甲集團軍的兩個翼側。其中一個裝甲師即美國第七裝甲師很快派出部隊,在聖維特投入戰鬥。另一個美國第十裝甲師阻止了第七集團軍的前進,並將部分部隊調到巴斯托尼的前面。十二月十九日拂曉,美國第十裝甲師第二裝甲戰鬥團為抵擋德軍對該城的進攻,打得幾乎全軍覆沒;正在這關鍵時刻,美國第一○一空降師趕到巴斯托尼。美國第一集團軍和第八軍僅擁有戰術預備隊,他們只能遂行戰鬥撤退任務。要等調來足夠的預備隊,他們才能站住腳跟,最後發動反攻。這不是一次有準備的撤退,因為他們沒有占領某些適於撤退的地形;不過,作為一次牽制性撤退,它倒是成功的。雖然抵抗一再中斷,卻減慢了德軍的前進速度。另外,敵人在聖維特內外的勝利以及對巴斯托尼的堅守,使這些地區的戰鬥變得對他們有利。他們牽制在這些地區的德國部隊比預料的還多,結果別的地方就不能使用這些部隊。因此,這次行動就為封鎖南、北兩側突破的德軍發揮了巨大作用。

  巴斯托尼守軍通過積極防守,將西進的裝甲教導師和第二裝甲師阻滯了三天,還牽制住了一些其他部隊,使之不能參與主要目標——向馬斯河推進。這使第五裝甲集團軍(以及第一一六裝甲師)不得不比原計劃還更遠地向南進行規避,結果造成了進一步的拖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