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窩蜂已經……」

  這時一個大浪拍在船幫上,劇烈噴濺的浪花和濃密的泡沫,頓時打斷了管船的話語,也將他衝倒拍撞在一隻桅杆上。

  「再看一看,好了……」

  劉琦吐了一口苦澀咸腥的海水,被管船重新拉起來後瓮聲道……

  「再堅持半個時辰,找不到就轉向回程……」

  然後重新掏出了麂皮包裹的單筒咫尺鏡來,小心的抹乾沾濕的鏡面,在跌盪搖曳的海面上,努力的打量和觀望著。

  就像是應了他所期盼的事情一般,雖然海綿依舊跌宕起伏各不停,但是風浪卻已經有了明顯的減弱,而讓船桅杆上的額視野,又變得清晰了許多。

  「有船……」

  隨著船桅頂端望台上的叫喊聲,一艘破破爛爛的海船身影,橫亘他們前行的方向上。

  「這是新羅船的式樣啊……」

  「他們的船殼素來造的單薄……」

  「水下隔艙也很少,只怕撐不了多久,就會傾覆的……」

  就像是印證了這位管船的說辭,幾刻之後這艘身份不明的海船,就在肉眼可見的距離內,解體傾覆了。

  第654章 後手(九)

  我再次笑容滿面的站在大禮堂的講台上,今天是官辦聯校新一批生員,選任地方職位的日子。

  作為名義上的最高官長,我也要出面主持一些沿襲成規的禮儀性活動,比如親自給他們逐一受任和嘉勉,然後說一些警醒鼓勵的話語和典故。

  比如「五子登科」「五大天地」「帶土地公回家」「三代進士」「做文章與生孩子」「放火點燈」「拜見兄長」之類通俗易見的官場段子和笑話,且博得一笑的同時,也算是勸勉互進。

  一邊說著各種來自後世的典故,一邊打量著這些或振奮,或雀躍,或沉思,或欣然,或期盼、或憧憬,或崇敬……表情各異的面孔,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要是禁不住的有些心潮澎湃起來。

  這些就是我日後,加強統治力的基石,實現推廣理想與信念的種子和火苗。根據最初推行下來的三分區漸進位度。

  如今淮東治下的青沂淄濰密海六州,加上一些大部分或部分直接控制的地區,建立了相對完整行政體系和有效統治秩序的第一類縣治,大約達到三十八個。

  雖然看起來很多,但是這些縣治的情況不一,戶口數量差別也較大而相當不均衡,有的情況好的縣有好幾萬人口,像益都、臨沂這樣軍民匯聚的重鎮和首府,輕易可以達到七八萬人。

  而有的偏遠荒僻的縣下,往往卻只有縣城內大幾千、萬把居民百姓外,野外其他全是勞役營和駐屯點構成的編管戶,或是大量駐軍據點之類,這種明顯頭重腳輕的奇葩現狀。

  此外還有二十三個,只是在大小城邑內和交通要點內,通過維持駐軍的存在,建立初步政權和統治秩序,屬於第二類乃至第三類情況的縣治。

  另外,在這些縣治之間,還有大小十幾個專門劃出來,比同縣治級別的畜牧、礦冶、漁鹽、鑄造、軍港、商埠等類型的直屬區域,也需要專人來管轄和運作。

  如果嚴格的按照國朝令制的縣令、縣丞、縣尉、主簿、典史等名目,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再加上那些州下的長史、別駕、司馬、司簿、參軍。參事、諸曹,等形形色色職事,至少也可以遊刃有餘的安排上數百個流內品官的位置。

  這還不算,在制置使和鎮撫使轄下,設有管軍的幕職官和管地方事務的曹掾官的具體數量。

  當然,其中大半數位置還是因為缺乏足夠合適的人手,而繼續寧缺毋濫的空缺著,而儘量通過各種一職多兼和軍地統籌,維持著最簡明扼要的基本行政區劃和職能運作。

  就算把這批幾十名剛結業的生員,投進去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就急不就緩而已。不過這東西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以淮東的現有基礎,想要建立一個嚴密而周全的行政體系,只能靠時間來慢慢積累和培養。

  畢竟,現實中的行政運轉,可不像戰略遊戲一樣,只要輕鬆點幾下選項,確定投入的資源,就有電腦AI按照既定算法和預設軌道,不折不扣的給你去產生出數據上的成果來,而不用任何人事協調和維持上的損耗。

  而在實際操作當中,任何一個具體項目或者來自上位者的指令,都需要足夠數量的各種專業人員,所構成上下協同體系來貫徹和實現的,由此在層層遞轉之後,因為人為的因素和細微處的制度漏洞,出現相應的偏差和謬誤,最終積累而成的意外和變數,也是難以避免的。

  而身為上位者所能做的就是,無非就是在制度上提升管理效率和績效考核,儘量維持政權機器基本效能的基礎上,縮短過手的環節和在關鍵位置上,任用合適得力的人手,然後用合理制度上的監察和督促,來確保這些意外因素和損耗,保持在一個相對正常的範疇之內。

  好在目前真正事務性的東西,地方上還不算太多,而且都有成例和軌道,更多的資源和人口,一直被統籌在鎮撫府名下的訓戰系統、大工程和直屬項目里。

  因此,按照這一次的安排,這批事務學院的新晉生員,除了已經被內定,選入鎮撫府下六行諸曹的十幾個外,其他都將分派往新恢復和開拓出來的膠東三州。

  從他們的籍貫分布和比例上看,也很有些代表性和特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