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黑火藥的最佳配比和顆粒化生產後,具體運用的潛力,已經被挖掘的到一個上限的情況下。

  (現代黑火藥的配比是硝75%,硫磺10%,木炭15%,古時因為原料的產地成色不同,而有細微變化)。

  製造火帽所需的雷汞,也有望結束試驗工坊的小規模製取,而進入規模化的量產。

  但說到底,這一切還是的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花更多的代價,才能有所見效的燒錢項目。

  當然,也不是沒有利好消息。

  至少新任萊州團練使姚平仲帶領的開拓部隊,已經在膠東的登州境內初步站穩了腳跟,開始就地屯墾和拓圍設堡,招徠流民和捕亡盜匪。

  而目前除了他已經占據了州治——蓬萊諸城故址外,還有劉琦控制下的萊州掖縣,以及由宋公明駐守的膠水城。

  這樣經過沿線地區的初步肅清和整頓之後,萊州灣的沿岸地區就算正是納入我的掌控之中,當然我這麼做,並不是為了恢復登州鎮的具體作用和歷史地位。

  如果是需要海港的話,在半島東北面我有現成的昌邑、博昌諸港,作為渤海、黃海兩洋貿易的出發點和終端;半島西南面有位於膠州灣的板橋、即墨,位於海洲的郁洲等現成的良港,作為南方補給和貿易的候選。

  而且因為海路上的輸送需要,這些港區還經過了北伐軍的修繕和增擴。而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重新開發和恢復,一片殘破的登萊諸港,畢竟從建設投入再到開始運用能夠和吸引客商,通過收稅而有所回報,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

  我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要將一片廢墟的登萊各州納入控制,就是了為了膠東地區在歷史上出產的貴金屬礦藏。作為眼下來錢最快的副業手段之一,無疑就是挖金礦了。

  雖然對海的扶桑各藩也有足夠的金銀礦脈和歷史淵源,但是那些現在還不是我可以直接伸手的,並且當地還戰亂不堪,或許目前可以通過海路走私貿易,輸出一些控制在地方諸侯手中的金銀,但幾個主要的產區,卻是由國朝派駐的代理人,在把持和控制著。

  現如今我的控制區,勉強可以夠得到後世小半個山東省,以及蘇北的部分地區。因此在礦藏的地理位置,有著某種天然的優勢。

  要知道在後世的中國大地上,比較著名的十大重點礦區,光是山東就占了一半,而其中規模最大最有名,無疑是膠東地區的招遠和三山島兩大礦脈區,而且地理位置上相距很近,就有位於萊州境內的招遠——掖縣的礦床地帶上。

  因為具體分部相對集中且方便開採,故而在另一個時空,自隋朝起就有產金的說法,而進入北宋時期已經形成大量開採的記錄了。

  當地的金礦,主要是地質運動造成的原生金礦脈,因此需要掘穴或是打洞才能開採,儘管如此,在元豐年間,所謂鐵血大送的一年上萬兩的產金之中,光是膠東地區的產出,就足足占了八成以上。

  而些這些金礦被發現後,就從歷代沿襲斷斷續續的一直開採到了現代,在新中國建立後,又造就了大名鼎鼎的山東招遠等幾個礦冶集團。光是招遠的玲瓏礦區,產量一度就排行後世的世界第五。

  因此,從儲量上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難道我還能開採得過,擁有現代化機械設備和技術的國營大型企業麼。

  我初步決定最先開採的,乃是三山島和浮游島金礦,一方面因為地理位置明顯而找礦方便,不用在費力的在某個地區內,廣撒網的到處勘探碰運氣,另一方面因為位於萊州灣離岸不遠的大海島上,便於消息的封鎖和具體流程的控制,還有海運上的便利。

  等有了初步技術和規模上的積累,並且實力壯大之後,才考慮陸地上的後續開發,就連開發所需的勞力,我都想好了,前期完全可以用俘虜,後期就用海外輸入的倭人,一方面是來源足且代價低廉,吃苦耐勞堪稱牲口,另一方面,這樣當作消耗品處理起來也方便。

  當然,這個時空的礦井坑道開採技術,已經有所發展和進步,因此也具備了更深層開採的可能性。因此對於當地相對淺層的礦脈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通常情況下,是先用帶包鐵木軌的牽引小車,從礦洞挖掘出大塊的原礦,然後用畜力或是水力機械粉碎和研磨成礦砂,然後是利用貴金屬自身比重的沉濾和篩選,將有用的礦砂分離出來,再做進一步熔煉成塊錠的粗丕。

  由於是相對富集的原生金礦脈,而不是次生或是伴生礦藏,因此只需要提取其中的黃金顆粒就夠了,因此,雖然需要礦洞採掘,但在冶煉成本上,遠比後兩者要節約的多。

  當然了,我先要安排合適而可靠的人手,來負責此事才行,而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從建立礦區和相應設備,到最起碼的產出,最樂觀估計也要等到年底了。花錢如流水而支出不如的負增長,也有望得以遏制一下。

  不過,有了相對穩定的貴金屬來源之後,就可以考慮嘗試著增值性的再加工,比如私自鑄幣,私自鑄幣還是私自鑄幣什麼的。

  作為整個大華夏文化圈裡,流通了數百年的硬通貨,南朝發行的金銀錢還是擁有相當堅挺的購買力和保價力。

  雖然北地一片殘破和動亂,讓金銀貴貨失去了通常的流通價值,但在相對穩定的南方,還是可以繼續發揮用處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