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荒唐,諸位所求皆為無稽之談……」

  他最終還是冷著臉道。

  「余斷然不可能答應的……」

  「既是談不攏,那就只好讓我們各自行事……」

  一名長須長者頓然放下臉來,作勢激憤道。

  「且看各自的手段再做分曉了……」

  「難道你公室之家,還能管領我們這些國臣、勛要頭上……」

  「既然如此,事成之前……」

  世子也果斷的很,當即圖窮匕見的揮下手。霎那間門外傳來某種驚呼和嘈雜聲。

  「還請列位在此做客一段時日,且靜待佳音吧……」

  隨後一群身穿環鎖背心的公室家將,捉刀持弓沖了進來,在他們駭然、驚訝慌亂的表情之中,將這些養尊處優的人物團團圍住。

  在各種叫喊咒罵聲中吃了好些苦頭之後,剩下的人還是乖乖就範,而被押往了別處安置。

  「還請邸下三思啊……」

  而這時,此間原本的主人靈璧候,也苦著臉重新冒了出來,對著這位世子告求道。

  「這可是在我府上……」

  「日後讓我家怎的自處啊……」

  這時,一名侍衛走近世子,低聲耳語到。

  「禁中傳來消息,天子有意指名宇文氏女,入大內伴從……」

  「該死,陳蕙仙還是強出頭了麼……」

  依照國朝舊例,入大內伴從即刻就獲得最基本女官的身份,而相應的冊受儀式,至少要準備上三個月到半年時間的考察和準備期,期間禁絕一切婚喪嫁娶之事。

  而相應關係,也不再手宗藩院所轄。這等於將他的圖謀,變相擋了回去。畢竟雖然幕府執領大政多年,但是天子始終是名面上的至尊。

  對於這種無關大雅的要求和點綴,是不會主動去批駁的。因此按照國事的流程,能夠封還內旨的也只有門下省而已,這也等於是將事情的主導權交出去了。

  他畢竟只是公室世子,而不是內御庭的成員,雖然在私下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和可觀的資源,但在檯面上卻沒有實質的權柄。

  「這幾日內就須得做好準備,點齊人手和全副儀仗……」

  世子這些也有些心煩意亂的道。

  「倘若事有不諧,我就只好上門攤牌了……」

  而在遙遠的江南東道,長江北岸的烽煙,終於被平息下來,作為事後具體的代價是,從江都到江陽,從揚州到廬州,至少有十數城為兵火荼毒而流離殘敗。

  搶在春風到來之前,姍姍來遲的消息,也隨著江口駛入傷痕累累的快船,而輾轉抵達了江寧行在。

  第496章 聞驚(一)

  江北重鎮海陵城,負責收拾殘局的知樞密事,東南路行營總管寧沖玄,正站在城頭上望著河流對岸的烽火連天。

  那是正在搭橋強渡的敵人,與他布置在外圍要點的將士,進行滲透與反截擊的前沿對抗。

  僅僅是這段時間下來,看起來已是老態憔悴了許多。

  因為這場慘烈的北伐失利,這位臨危受命的寧大總管才發現,自己麾下昔日兵強馬壯的東南路招討行營,卻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曾經的五路置制使外加一個經略府,除了後路置制使位於長江南岸,而保全了些沿途糧台的許駐屯兵和護糧軍之外。

  下轄的大大小小十九個軍序、鎮號,幾乎都折損在了北方的糜爛戰局之中。以至於如今他手中的可用之兵,除了自家的親率衛隊和少量殿前軍外,就只剩下就地收攏和鎮壓後,所獲得亂糟糟的兩萬餘殘兵敗將。

  因此,這段時間,他晚睡早起,一天只休息兩三個時辰,其餘時間都奔波在軍營之中,只為了儘可能的更多收攏和恢復一些戰力,以應對接踵而來的危局與事態。

  故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就重編了十數個新營,並重新在揚州北面的泰州、高州、蒲州構建了基本的防線和外圍警戒,才算是將江北沿岸紛亂亢繁的局勢,給重新穩定下來。

  然後,緊隨著兩淮難民狂奔爭逃的大潮,那些滿身都是腥膻味的胡馬兒,也在處處烽煙與焦土之中,第一次出現在這些南方人面前。

  僅僅是數個照面,這些由民壯和散卒編練的新成之師,就士氣不堪紛紛潰決不可收拾了。連同大量當地百姓一起,變做了狼奔鼠突的胡馬蹄下,柔弱不堪的獵獲。

  直到寧沖玄冒險帶著新編的人馬,前出到白馬湖以東的三河口,用南人特有的船弩箭陣,狠狠擊破和重挫了最大一股的胡馬游騎之後。

  又在新成立未久的江都舟師拼力支援下,依靠江北河網水鄉的天然阻礙,層層設防層層截擊,將胡騎所善的馬力給逐步擠壓、拖垮,這才重新在高郵湖一帶,穩住了陣腳重構防務。而將一邊倒的頹傾之勢,給堪堪挽救回來。

  然後,更加彪悍也更有進退章法的塞外藩軍,也徐然出現在了戰場之中,在他們的約束下和勒令下,那些原本四散無序的胡馬兒,也變得步調統一,而更加難纏起來,而將戰局的天平壓再次倒推過去。

  在暴掠了相對富庶的兩淮之地後,他們已經不復當初入關時的寒酸與貧乏,而是人人穿綢纏帛,鞍子上掛滿了形形色色的財貨,馬後拖著一串串的人口,各種沉甸甸滿載物資的車馬,在軍奴的拉挽下緊緊相隨。

  因此,就算是寧沖玄也只能在野外暫避其鋒,而用地利上的優勢節節抵抗,逐步消耗敵軍的銳氣和餘力,最終放棄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節點,而保住幾個重點據要,直到江南新一批後援的到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