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數百里外,江都城外的瓜步洲。

  江都糧台的臨時主事,糧台籌辦鄭艇,則是在有些慶幸,又是有些後怕的坎坷心情中,迫不及待的指揮著手下,將數十具困紮好石頭的人體,從堤岸上丟進大江里,算是某種一了百了。

  事實上,早在此之前,他已經決定向那些人屈服了,哪怕給予的條件相對的苛刻和無禮,但總比事後被人逼的走投無路,一無所有的重新做回那個人販子的好。

  他已經嘗過了權勢與財富結合之後的甘美,就覺得再也難以割捨這種滲透進骨子裡的誘惑。只是,他一直沒有把握,統一營中其他人的想法,再加上某種不甘和僥倖,而將此事給一拖再拖的,推延了下來。

  雖然暗通曲款多次,也擠牙膏式的出讓了些許的利益作為緩兵之計,最後還是沒有變成明面上的公然背離舉動,然後突然有一天他發現,其實不用在這麼艱熬下去了。

  所以他得到消息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下手為強,將這些陸續安插進來的人,給全數沉了江,以好好發泄一番,這段時間被對方逼迫和要挾的苦悶鬱結。

  ……

  而在對岸的江寧,石頭城中的行在,久違的咆哮聲,再次蕩漾在主殿之中。

  「混帳……」

  表情複雜的監國忍不住罵出粗口來,卻是在看到隨行北方信使之中,出自軍中隱藏四海衛的口述報告之後。

  「王嵩此輩,誤我大事良多了……」

  雖然關於北伐前沿戰敗的具體情形,已經有各種逃歸將帥到士卒的眾所紛紜而不一而衷,但是至少基本脈絡已經有所明了。

  但顯然都比不過,這些從海上送回來的消息和說法,更適合監國的胃口和立場。甚至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在這滿地的噩耗之中,一個柳暗花明式的意外驚喜和重大收穫。

  畢竟,對方乃是成功打進洛都,一度攻破了皇城大內,又解救了許多戰敗被俘的將士之後,還能全身而退的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大部隊,因此這次報信的四海衛,也不免被夾雜在其中。

  況且現如今,他們已經成功在北地,占據一隅而長久堅持了下來,相比那些棄守潛逃而爭相諉過的將帥們,這無疑就是最好的說服力和最有力的證據。

  更關鍵的一點是,這隻部隊乃是監國的名以下,親授編列的御營右軍。這就意味著,這次北伐失敗完全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和說法。

  並非是監國領導下的大本營用人不當,也不是大本營的指揮不力或是支援不足,完全是因為軍前的將帥們私心作祟,爭功諉過起來而導致軍前的大好局面,自此功敗垂成一發不可收拾。

  在損失了如此之多的金錢和物資、兵員和武備之後,這無疑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結果了。看到這個意外的轉機之後,這位隱隱有些殫精竭力的監國,就像是三伏天裡飲了一碗冰酪一般,頓時將長久壓抑在心中的鬱結和困擾,自此發散出來,別提多麼愉悅與暢快了。

  只是他的好心情,沒有能夠持續多久,就見通政司的奏記官,送來一份相應的近期報備,裡面一份處置名單,頓然讓他咆哮的當場發作起來。

  「這是誰幹的混帳主張……」

  「堅守敵後的孤臣,這麼就變成北國奸細……」

  「倒是給我找一個如此忠於國事,破敵無算的奸細來啊……」

  「幾見都打進北虜的都城了,居然還有人可予暗通曲款……」

  「爾輩這是當我格外昏聵可欺麼……」

  僅在某個小圈子裡發散的消息,傳到石頭城某種宅邸之後。

  「這可是事情大不妙了……」

  依舊沒有起復的蔡候,卻是不禁有些幸災樂禍的冷笑起來。

  現如今,這一切還用問麼。

  所謂的數萬將士在手,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和憑據,而那些與之對應的那些投敵賣國、徇私誤國的指證和推定,就變得有些可笑拙劣起來。

  因為,北朝大可以不惜代價收買一個人或是幾個人,但不可能把整隻軍隊都收買串謀起來。

  更何況,這些消息得以證實之後,無論之前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光憑他在敵國腹心的洛都城中,毅然將本部人馬安然帶回來,還占據了淮上的一片地盤站穩腳跟,他就是有功無過,挽救了國朝大局的偌大功臣。

  畢竟,既然在北方有這隻軍馬及其占據地盤的存在,那也意味著國朝的北伐並不完全失敗的,三路大軍至少也功畢部分了,這樣國朝對外宣稱起來的口徑,也不至於那麼難看和尷尬。

  國朝需要這個力挽狂瀾的孤軍傳奇,來振奮和規復軍民人心,監國也需要這個結果,來挽回和證明自己的風評和威望,至少在他遙領指揮的北伐,並非勞民傷財而毫無建樹的。

  至於,可能與之相對立的其他想法和私心,哪都不過是偌大的車輪底下,不知量力的那隻螳螂而已。

  「還真是禍福相依啊……」

  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要的蔡候繼續道。

  「羅藩子在外努力為國朝收拾殘局……」

  「廣府哪兒,卻是有人趁火打劫,意圖吞併他留下的家業……」

  「不要告訴我,你們也有參手其中……」

  他突然轉過頭來,對著一眾人道。

  「我等怎麼敢違背侯爺的訓示……」

  「雖然有找過這頭,但是都回絕避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