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就遇到了對陣的游擊軍,真的在生死之間走了一遭,被俘後的重傷垂死之間,在勞役營又遇到宋三郎,宋公明哥哥,這才開啟了一段全新的際遇和人生的風貌。

  作為新科出爐的輔軍部將,也被要求參加軍中的學習和講談,雖然讓人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也聽了公明哥哥的卻說,還是相當重視起這個機會來。

  況且,雖說李逵是斗大字不識的大老粗一個,但他卻極是喜歡聽人說書講古的,各種古時先賢豪傑,慷慨激盪的典故和傳說。

  至少從這些故事裡,他知道一個事實,哪怕再是出身卑下,拔起於貧寒微賤之徒,只要有上進和奮發之心,同樣也可以做大事而功成名就,傳澤數世的。

  「二十九處士兵委員會。」

  而在作為集訓地的原青州刺史府衙的不遠處,我也正在接受標兵團正將,兼特設內務督導官穆隆的報告。

  「已在新擴增和補充的輔軍大隊裡,建立起來。」

  「基本能夠滿足分派到隊下的要求……」

  「按照要求,選人上儘量近鄉和同籍扎堆的情形……」

  「相應的訓作,已經在安排了……」

  「可以安插在各隊銃手訓練間進行……」

  我點頭道。

  「這次抽調前來輪訓的六十三人……」

  面無表情的穆隆又繼續道。

  「其中本軍二十四人,外協三十九人……」

  「分作三班,共計正輔十三項基本課目……」

  「既有步操,陣列,令條、銃戰、白兵、計略、營務、輜重管理等諸要內容……」

  「相應教員,前身大都出自講武或是京大……」

  「其中另有二十六人,需要預先補習文字和數算……」

  「因此獨成一班,須得更晚一些才能完成諸課項目……」

  「善……」

  我再次點頭道。籍著過冬休整地額這個戰場閒余,我一邊加緊操練麾下的各只部伍,一邊也在努力梳理著麾下的武裝力量。

  畢竟,因為之前的吞併和擴張,已經讓我麾下的實力膨脹數倍的同時,掌控力和戰鬥力,也便顯得額被稀釋了許多。

  因此,除了王貴麾下編制最大,建制也比較完整的前軍,尚不宜有大動作外。

  其他崔邦弼名下的行營護軍;踏白軍舊部的六個營頭,劉延慶部的兩營客軍等,都屬於了我改造的對象。

  前番增補、再編、合併,乃至裁汰老弱傷病為名的兵員調整,和這次集中選派輪訓,都只是其中一個步驟和環節而已。

  我當然沒有指望,通過幾次短期的輪訓和再教育,就能把這些代表各支部隊的中堅骨幹分子,已經成型的價值觀與追求,給輕易扭轉過來,直接洗腦成我的死忠和擁埠。

  但至少可以有所影響和輸灌本軍獨有的理念主張,而讓他們感受到以我為首這個團體的前景和發展方向,進而有所期待和嚮往的苗頭。

  這樣在日後潛移默化的磨合過程中,無論是單純功利的投機者,還是簡單的理想主義追求,或者只是隨波逐流的隨大眾者,都自然就會根據各自的價值取向,逐漸靠攏本軍,對這個大集體逐漸形成的所謂向心力。

  更進一步說,他們帶著這種思想和情緒,回去再各自部隊裡,發揮維持某種異論相攪的作用,而不至於變成某個人,得以獨斷專行的一言堂,還是不成問題的。

  一切雖然有所磕磕絆絆的,但總體還在按照幾步的步驟向前推動和實行著。

  美中不足的是,派往南下的信使,仍舊是沒有任何結果。

  遊蕩在中原大地上的那些胡馬兒,雖然已經無力威脅我偏安的青州這一隅,甚至被打的心有餘悸,而連徐州城都不敢占據。

  但是對於我派出去的傳信小隊,就沒有這種運氣和機會了。他們不是渡過淮水後遇敵失蹤,就是折損人手之後無功而還。

  ……

  廣府上城的靈璧候府,也成了。

  身為此間的主人,正在極力的遊說著,幾個特邀而來的訪客。

  因為,這些人同時代表了軍工世家,浙東財閥、老牌勛貴,乃至軍器、將作兩大部門等各方領域的代表人物。

  同樣是在北伐之中擁有足夠利益和關礙的存在。

  「只要他沒法回來,就算是背後的顏府,龍雀園或是寧陳氏那裡。」

  「缺少了這個交匯關鍵節點,都難以名正言順的聯手起來做點什麼。」

  「畢竟是歸隱退養之人,就算猶有餘力,也要估計國朝在位諸公的想法啊。」

  「唯有那個陳蕙仙稍稍麻煩一些,若是她不管不顧的強出頭,寧陳兩族也不好坐視啊。」

  「放心,大內已經有人答應,替我們拖住她了,反正,只消令人無暇分身一陣子就足矣。」

  「而只要下手的快,做成既成事實,就算他有命歸來,只怕也難以自辯和挽回了。」

  「他的府上可是把持那條北上海路的巨大利益,以及黑市中數目巨大的北貨來源。」

  「難道就甘心,只是分潤那點加價轉售之利,不想親自將進項的源頭抓在手中麼?」

  「一個待罪的帥臣,已經出頭質證了,有了找個由頭和開端,素有舊怨或是暗中覬覦的那些人,還不一窩蜂的咬上去。」

  「只怕你們還在猶疑過往,就已經什麼都分得不到,連帶本來的渠道和事物,都未必能夠繼續保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