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這個說客雖然是他的熟人舊識,但是口氣自有些托大和倨傲的不客氣。

  「前方的事情,你應該已經已然知曉了……」

  「現在你哪位羅藩子,只怕已經指望不上了……」

  「但是你手掌握的這些東西,卻是奇貨可居……」

  「因此,我家主上格外開恩給你個前程和出路……」

  畢竟勢比人強,他原本被安排在江都這裡,依靠軍中的關係,居於前線後方部隊之間大做生意,互通有無而折變作價,販運倒買各種緊俏物產和俘獲戰利品,不但從中取利無數,作為代理人他也過的極為滋潤。

  但是突然一聲晴天霹靂,南朝的北伐大軍,居然就這麼敗了,而他所憑仗的那個靠山和資助者,也由此斷了消息。

  當逃歸的敗兵,在城內外肆虐之時,東路大軍覆滅的消息,也由此變得盡人皆知,連想封鎖消息都無從做起。

  於是,長期聚集在這處營地中的那些人,也由此人心惶惶起來,僅僅是半個多月內,這些來自婆羅洲會館的關係戶或是附庸從屬的商隊會社,就已經陸續出走或是奔逃了好些。

  有些人,甚至連藉口都不願意找,就這麼不告而別連夜過江了。

  最後只剩下羅藩本家親近部分人士,以及龍州團左名下的輜重大隊,由鄭艇帶領著抱著某種玩意的希望和期待,留在江北這裡繼續等候者某種消息。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信心和底氣,也在一步步的消弱下來,只是眼下他已經是走投無路,別無選擇,也不願意放棄了這段時日下來所奮鬥的成果,而重新開始。這才咬牙領頭繼續留了下來。

  但是,顯然某些人卻看上了他手中掌握的資源和渠道,而派來相熟的說客,拋出了這個誘餌和選擇。

  第486章 漸變(十一)

  萊州境內,萊陽城的廢墟原址上,已經被輔軍第六大隊臨時紮下的營盤所占據。

  「公明哥哥……」

  李逵猶豫了下才道。

  「某這就去參加營訓了……」

  「鐵牛一路走好罷……」

  宋公明微黑的面龐上,雖然依舊笑容可掬,卻是心情有些複雜。

  「早去早歸,我還等你一同飲酒呢……」

  他自認有不少上進之心,也表現的頗為賣力,但是這次接到被老營將士們,戲稱為「登天梯」的營訓召集,卻是他的副手前北軍出身的李逵,這不免讓他很有些感觸和失落。

  但是看著對方口口聲聲「公明哥哥」,的那張誠摯笑臉,他隱含私心的一點兒勸阻,卻是沒法再說出口來,只能變成口頭上的某種祝福和恭賀。

  他可是為了一點自身的前程和機會,為了維持「及時雨」的虛名,不擇手段排除過異己,滅過人滿門。

  也公器私用支使手下設局,敲詐勒索富戶,設卡盤剝商旅路人,乃至見財起意的殺人越貨勾當,而被屬下敬畏稱作黑三郎的自己,難道就因為這段日子的相處,就格外變的心慈手軟了麼。

  我明明是拿你當作護身的憑據和變相的進身之階啊。

  他如此心思滿懷的,看著帶著數名護兵,騎著騾子揚塵而去的背影。

  按照規定,加入這支部隊的旗下之後,所有的士官和軍官,都要視具體情況,接受或長或短的營中再訓,才可以繼續領兵,或是另委要任,或是有所輟升。

  當然,名面上的理由是,用作補足這些出身各異,有些良莠不齊的士官和軍官們,在各種操條和戰術,乃至簡單軍略常識上的缺失,有利於內部協作和統一步調。

  但事實上,這也是一種接受集體影響和塑造的強制性過程,因為,加入這隻軍隊後,不僅僅是吃餉賣命的傳統情節而已,還要粗曉自己究竟為何而戰,未來的追求和出路在哪裡。

  因此,在學習集訓的閒暇,永遠少不得名為「講談說理」的憶苦思甜式座談會,由教導官引頭,講述各自的出身背景來歷,各種的遭遇和坎坷故事,乃至世間所見所聞的各種悲慘不公之事,及其根源和因由。

  然後,在各種鮮明對照之下,強調本軍的追求與理念,以戰止戈,締造一方太平而推及天下的基本思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內容了。

  因此,開講未有多久。

  五大粗黑的李逵,此刻卻已經禁不住淚流滿面了,他本是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氏。早年氣盛仗著孔武有力的毆斃過人命,才不得不帶著老母避禍到青州來,打柴獵獲為生。

  回想起當年,若不是北朝大軍過境,荼毒的沿途地方民不聊生,他也不會帶著母親遠避深山,結廬暫居。

  然而就因為他外出尋找吃食,兼帶打聽消息的時間長了些,結果回頭見到的就是老母已經被老虎給吃的只剩一隻鞋底的噩耗。

  心情激憤之下,他深入山中以身為餌,親手撕了出來覓食的一窩四虎,而誤打誤撞的成就了一番黑旋風、李撕虎的名聲。

  結果回到鄉里後,又莫名其妙的在一番吹打鼓號聲的迎接下,被路過的地方州官格外延攬,成為州下土團軍里一名吃官糧,拿定餉的將頭。

  然後又被徵發進了,過境的河北軍中,驅使為炮灰和前驅。

  但是他好藥繼續苟活下去,就只能將隱隱的傷痛與不知何向申訴的仇恨深埋在心底,他本以為自己就這麼昏昏諤諤的廝混下去,直道戰死沙場才是個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