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由大喜過望的贊到。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須得我輩戳力以赴,國朝光復鼎新的不世大業,就在眼前了……」

  ……

  陰晴不定的天色之下,河陽橋前依舊籠罩在隆隆炮聲之中。

  而在我隨行的絨布背囊里,因為前番假冒信使的刺殺未遂事件,而立了大功的小貓咪薛丁格,只是抖了抖耳朵的絨毛,繼續不亦樂乎的享受它的物質獎勵,一大盆魚肉製作的肉燕糰子。

  然後心滿意足的發出某種斷斷續續的嗚呼聲。它已經習慣了這種嘈雜聲響下的日常,不再老是攀著我的褲腿,可憐兮兮的拼命往我懷裡鑽。

  擋在河陽橋前的南關城,還是沒有被打下來,雖然比起武牢關的高厚,或是洛都城的巍峨聳立,都有所不如,但畢竟是屈指可數的天下名關之一。

  城牆同樣是條石奠基而大磚厚壘,敵樓、哨台、箭壘一應俱全,更兼環半臨水而獨據一城的地形特點,讓人無法投入和發揮病歷上的優勢,而只能當面強攻。

  不過著急的並不是我,我把這次當作新補了大量兵員之後的各營團,輪番陣前操行的機會。

  起碼在鍛鍊炮擊之餘,用輔助序列的土石作業,臨時堆成成條形的高台,然後站在上面三列排射,以相對的等高壓制關城的守敵,還是可以比較容易做到的。

  而對陣的子藥打的多了,士卒的熟練度和準頭自然就上去了,這是沒有可以取巧的地方。當然,近身肉搏和派人攻堅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勾當,我是絕計敬謝不敏的。

  多數時候,只是看著友軍毫無取巧的,像飛漲的潮水般一波波的湧上城頭,雖然數次取得了若干的立足點,但卻在同樣頑強而決然的守軍拼死反擊和阻擋下,又被一次次的擊退下來。

  我甚至好幾次看見,那些受傷的敵兵,頂住戳進身體的刀槍,而牽扯著登上城頭的士兵,同歸於盡式的一起跳下牆頭。其中的決然和壯烈,令人既欽佩又是忌憚。

  而我方陣營別的不好說,戰地外的人力資源還是管夠的,負責正面強攻的友軍,很快就有樣學樣發動部下,堆起數層階梯狀,環繞著南關城的土質高台,然後用弩弓列隊其上,與銃隊一起輪番射擊不停,頓然將城頭壓制的抬不起頭來。

  再加上之前用炮射,逐漸摧毀的敵樓、箭壘,總算是逐漸占據了明顯的上風。

  只是,相比我軍的規整和統一,那些友軍的序列就有些潦倒雜亂了。因為天氣冷的緣故,他們都會想辦法在著甲之外多穿基層。

  所謂冬衣不夠毯子湊,各種方式和渠道收刮而來的禦寒之物,就這麼五顏六色的裹身上,看起來就像是花子、流民一般的可笑。

  只是作為八關鎖要之一南關城還是沒有那麼容易打下來的。

  在臨時打造的雲梯、登城塔和衝車,都被南關城的守軍,再次給燒掉和搗毀之後,前軍統制王貴,決定嘗試穴地而攻,結果事實證明,這是個災難性的決定。

  河洛地區以八水繞城著稱,更兼聯通這黃河水系,這也意味著洛渡附近的地下水位比較高。

  起初的挖掘還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挖到關城牆基下,需要向下深掘的時候,毫無徵兆的黃河水,就在自身的壓強下,從細微的地下裂隙里,噴涌倒灌進地道里,頓時將負責挖掘和運送的半團士卒,全泡在裡面,幾乎沒人逃出來。

  然後,王貴不得不放下身段,再次轉向了我求助。

  第422章 戰局(二)

  初冬的寒梅依舊綻放,卻是多了臘白之中,多了些淡淡的紫紅色調。

  主持江寧行在的監國,再次被一個好消息所鼓舞著,格外胃口大開的,多吃了一碗三茸羹,這回卻是來自西北方面的外交交涉成果。

  根據向西北派出的數隻秘密使臣,八百里加緊還報的消息。

  從廣威軍、鳳翔軍這樣的關西新興藩鎮,到威遠軍、武威鎮這樣的老牌朔方諸侯,都表示了某種對即將多的天下的大梁,繼續保持臣服現狀和基本格局的積極意願和態度。

  要知道,為了防止西軍入關而插手洛都的戰局,而導致歷史重演的結果,這次國朝甚至動用了西路軍的兩大沿邊行司。

  籍北伐之名千里掩襲,從一南一東分別搶占了漢中和河東的戰略要點,只要他們敢于越過潼關,就會遭到兩面的夾擊,或是出現被截斷後路的風險。

  名為西軍的西北軍鎮,素來另成體系,但是卻是按照地域分作若干個大集團下的,諸多大小軍鎮、守臣林立的局面。

  而這種局面,卻是乙未之亂和嘉佑大進軍之後,作為西軍東進的幕後推動者,有些鞭長莫及的西國梁夏,格外在中土留下的手尾而已。

  以變相制約和權衡,承光帝中興之後的後唐朝廷,不至於獨大到反過來力壓大夏的可能性,畢竟是名義上的宗主上國。正所謂「陽光之下,毫無新鮮事」。

  而自從同出西軍一脈的張氏,在洛都專權稱攝,而導致橫跨大半個天下的西軍源流,又一次分裂之後,留在西北各道的大多數軍鎮,就只剩下名面上,還保持著對北朝稱臣的最後一點名義而已。

  大多數時候,即不聽宣、也不聽調,只有在內部發生某種正常非正常的更替繼遞,或是相互紛爭不止卻無力打下去,需要下台階的時候,才會象徵性的要求,來自北朝的追封賞贈或是有償性的出面調停干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