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官渡之戰初期,新拜司空兼車騎將軍曹操,採用聲東擊西戰法,解圍困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的東郡抬手劉延部。

  據說曹操以將軍張遼、關羽率先進擊,關羽躍馬陣前,望見顏良麾蓋,直衝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曹操揮令大軍衝殺,袁軍大敗潰散,遂解白馬之圍。

  而白馬山附近不遠之處,就是另一個關鍵戰場,延津之戰的發生地。

  白馬之勝後,曹操收兵往延津。袁紹派劉備與文丑渡河追擊,在黃河南岸攻擊運糧車隊。結果這支劫掠糧食的軍隊被誘入曹操設下的埋伏,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名將文丑又被陣殺。

  再加上後來的襲奪烏巢之戰,袁紹僅餘八百騎逃回北方。構成了貫穿整個決勝中原,官渡之戰的主要脈絡,北地半壁江山,自此為曹軍掌握了大勢。

  李觀軍的本意,也是以前人古事比喻現今的局面,鼓舞我軍將士們,討個好彩頭。為此,他還臨時口占了一首《白馬詠懷》作為應景。

  畢竟,哪怕是我麾下的大多數將士,也多生在長江以南,最多只在演藝說書里,聽過類似的東西,沒有親身到過相應的地方。

  因此睹物所思,總算有些振奮起來,還有人因此偷偷加入現地挖掘和古物收藏黨的行列之中。

  只是,對於三國系列有些爛熟的我,卻覺得他這個比喻,實在有些不夠吉利,雖然這次是以南伐北,但是明顯是據守洛都的北朝一方,更接近曹操當時的處境啊。

  不過,經過這個插曲,我也不再那麼耿耿於懷,於事無益的結果了。

  「軍帥……」

  這時候,當值的姚平仲低聲請示道。

  「是否依期歸還徐州休整……」

  「怎麼可能?……」

  我重新思考之後才道。

  「既然不讓我們前往都亟道的戰場……」

  「那老子就回鄆州布防……好了……」

  「那帥司那頭當如何交代……」

  姚平仲繼續問道。

  「就說我得收攏沿途走散掉隊的部伍。」

  我一般正經的交代道。

  「。須的多費些時日……」

  「秉軍帥……」

  他走出後,緊接著穆隆走了進來,對我點頭請示道。

  「有突發二類事態,須得您親自處斷……」

  第389章 迴轉(二)

  再次拔營前行時。

  我不得不先處理這麼一樁,棘手的突發事件,因為聽聞部下稟告,有位被俘的北軍將領,打算向我,或者說南軍陣營投效輸誠。

  我之前雖然有從潤州、江寧等地方藩鎮背景下,繼續留用和增補的兵員,但都是選擇相對和平降順的江南、淮南一代,與北朝的淵源和利害關係,也不是特別密切的藩鎮舊部。

  而且將領、軍官堅決不予留用,而只收納其士兵,儘量避開鄉黨、親緣關係而打散重編在體制內。

  但是來自北軍陣營的就不一樣了,就算他們敢投效,我還真不敢隨便收納,也不怎麼放心使用的。

  畢竟這可不是什麼經營戰略遊戲,俘虜的將領和士兵,只要關上一段時間,忠誠度就會自然而然的刷刷下降,然後只要反覆記錄讀取,直道登用成功,在用金錢、寶物和裝備,去刷新忠誠度就行了。

  他們可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立場背景,在北朝陣營,也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和複雜的社會關係基礎,沒那麼簡單輕易割捨掉,而迅速轉換陣營立場,從無到有的重新開始。

  「卑下劉繼業,見過將主……」

  每次戰事所獲的北軍俘虜,都被看押在後方,然後積累到一定數量後,會分批移交一部分給帥司,作為相應功勞的憑證,或是押送到後方再轉賣給友軍換取所需物資。

  但這個這個劉繼業卻是例外,據說他是世代鎮守雲中大同的軍門子出身,以「老於邊事」著稱,奉調歸於河北行台後,轉任刑州的中郎將。

  也是極少數被我軍囫圇擒獲的北軍高級將領之一,又交代過重要的軍情,因此被格外奇貨可居的留在軍中隨行,但沒想到他突然會主動要求見我。

  「給我一個浪費時間見你的理由……」

  抱著這種心思,我冷冷看著站在堂下的來人,他已過中年鬢角發灰,團手站在那裡,很有些滄桑蹉跎的味道。

  「不然,我也不介意在外面多挖一個坑……」

  「只是想送一樁機緣,給貴人參詳……」

  「早不送,晚不送,偏生這時候突然冒出來說要送機緣。」

  我不為所動。

  「你這是明白了說是別有用心,或是視他人無物啊……」

  「在下自當有所用心了……」

  他臉色不變的道。

  「只是一直用心在將主身上而已……」

  我有些大失所望又不以為然,這個傢伙雖然和歷史上那個戰死金沙灘的楊無敵同名,但是顯然更沒有節操和下限的多。

  「因為。」

  他頓了頓,仔細看了看我的臉色才繼續道。

  「我想投的並非大梁,而是貴人您啊……」

  「巧言令色……」

  我冷笑了起來。

  「你可以去死了,走好不送……」

  這明顯是個赤裸裸的投機分子,其次是個十足的野心家,居然懂得撩撥人心,可惜他找錯了人,時機也不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