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聽宣不聽調,只在名義上服從洛都朝廷,官吏軍民財賦皆自行處斷,定期還要用官職爵位和其他封賞來安撫之的典型藩鎮。

  因為地處盛產健兒和良馬,在這些藩鎮之內,事實上是由大大小小的將門和武人團體構成某種金字塔,然後對內恩怨糾纏相互爭鬥攻伐又一致排外,朝廷只能扮演某種調停和追授的角色。

  第二類為防邊型軍鎮,如涇陽、大同、盧龍、雲中、松漠、劍北,漢中諸鎮,主要防的是那些安東、塞北、南平之地那些不認同洛都正統的,外疆封藩諸侯和他們的附庸部族的進襲。

  因為這些地方大多數土地貧瘠,人煙稀少,在這裡藩鎮不像河朔那樣富饒可以自給,軍餉自然耗費大,只能靠洛都朝廷中樞撥給接濟,因此相對服從洛都的號令一些。

  第三類為中原防遏型,也就是作為洛都朝廷的統治核心,兩河諸道的屏藩和拱衛,歷史上這些地區,相對富饒繁榮,經濟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物質條件也是數一數二的望要之地,屬於那位權臣的基本盤之所在。

  先後有過宣武、忠武、武寧、河陽、義成、昭義、河東、陝虢、山(南)東、河中、金商等名目。又有魏博、成德、盧龍、易定、滄景、淮西、淄青等鎮為外圍和附庸。

  第四類則是東南財賦型,主要位於淮河以南,這裡經濟發達而民風孱弱,因此這些軍鎮也相對積弱的多,需要定期像洛都朝廷輸供一定財賦,來換取某種認可和保證。當然,另一些人還同時在向南朝輸誠和領受官職。

  其中包括浙東、浙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閩中、湖南、荊南等名目。新軍的編成,主要是針對他們而言。

  只是這次有些人玩的太嗨了,還以為這仍舊是以往那種守御畿內,混吃等死的晉身之途,而想辦法鑽進來,結果就撞在風劍浪口之上了。

  雖然我身在宴席之上,但是此刻老城城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卻多少可以察覺一二,比如因為某個消息突然離場,或是被人叫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的個別人等,宗室很容易成為各種猜測和謠言的新素材。

  而那些自持身份的貴人們,在新話題的討論中,努力掩飾的目光,總有那麼一兩道,會偷偷漏過來,顯然與我們脫不了干係。

  而前任討逆軍正帥劉紹能,在帶兵平定了天南之後,也註定要入閣,在參事府或是樞密院內,獲得一個位高權重,但不能實際領軍的位置,而無緣北伐大業,多少將功名成就的希望寄托在這個兒子劉延慶身上。

  所謂兵戰凶危,越是規模龐大的戰事,參與的人和事物越多,涉及的範圍和時間跨度越大,就越是變數多多。

  因此,在新軍諸將中尋找合適的盟友和翼護,以降低不必要的風險,恐怕也是他暗中的主張和安排吧。於是相比那些大有來由的門閥背景或是軍中山頭鮮明的鋒將們,相對弱勢還有所淵源軍中的我,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某種援引外力的首選吧。

  不愧是帶兵多年的老帥,就暫掩鋒芒在家,也不失各種洞徹通達和老成事故。想通了這些關節,我不禁折節讚嘆道。

  既然如此,我乾脆順水推舟和劉延慶就著編練新軍的用途和看法討論起來,並初步商定了幾個相互交流的細節。

  比如讓他的人和我的人,在中立的場地上,進行一場小範圍的對抗演練,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失。

  我們一邊討論著一邊慢慢的遠離人群,以避讓開那些時不時湊上來搭話的新面孔。卻發現廊柱背後,已經有人在了。

  「那個羅藩子只是運氣好而已……」

  其中一名武官服飾的年輕男子道。

  「這種出彩的由頭,都讓他給撞著了……」

  我愣了下,這就是久違的打臉情節麼,就這麼讓我撞上了。劉延慶則有些幸災樂禍的呵呵笑了起來。

  第256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

  「只是個遠藩的子弟……」

  說話的年輕武官打了個嗝,繼續道。

  「這可不是什麼遠藩,好歹是國朝八葉之一……」

  有人故意撩撥他。

  「你知道什麼是八葉麼……」

  「開國鑾平殿上受封的八大世爵,至今還剩下多少……」

  「那不是更……家世門蔭,算什麼本事……」

  「本事,人家也是有的吧,好歹是參加過平定天南,安遠的戰事……鐵打的軍功……」

  撩撥他的人繼續調笑道。

  「那定然也是家中的安排……躲在後邊混混功勞的……」

  「我聽說,人家是散盡家財自募部眾,協從官軍出戰,才某取得軍中出身的……」

  那人同伴似乎就此別上了苗頭。

  不過我卻嘿然不語,有一種荒謬之感,我這一路過來,質疑我出身和資格的,倒是見過不少,只是,將我的成就歸在出身太優越,環境條件太好的,卻還是頭一遭……

  「那也是因為有個好家世才行啊……」

  年輕武官漲紅臉道。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加諸一身,就算是個愚弱不堪之輩,也可以打造出一番名堂來。」

  「只是我輩時運不濟爾……」

  他臉色酡紅,微有些醉意,這種信息不對等到令人髮指的可憐蟲,我都懶得與他計較,不過下一句話就讓我停住腳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