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安陽卻瞪著兩人,怒道:“聖旨是我父皇下的!哪個不服氣就去找我父皇說!偷偷在屋來說這些酸話有什麼用?”
那李夫人和劉夫人知道話全叫安陽聽了去,兩人也是後悔,忙賠罪道:“是妾身二人口無遮攔,望公主息怒!”兩人忙行了禮,賢王妃見了這才斥道:“二位夫人這話是從何處聽來的?莫要胡說!太子乃國之大重,公主固然受皇上寵愛,可皇上也不至於因著寵愛公主便拿教導太子之事當做兒戲。駙馬爺能得此職,自然有其過人之處。”賢王妃朝兩人使了個眼色,又笑著拍拍安陽的手,想要安撫。
安陽卻仍是怒意不減,脆聲說道:“軒哥哥得了這官職怎麼了?至於你們這樣麼?我們未成親之前,他就受父皇的器重!難道那時候也是因為我?我們現在成親了就是一家人,說誰靠著誰的話,多難聽啊!要是這麼說的話,我還能找出你們的夫君靠著你們的事呢!”
安陽氣呼呼地看向那尚書左丞家的夫人,說道:“你們別欺負我什麼都不懂!我知道的事兒多著呢!朝中不許大臣們在外置那些酒肆商號,還不是有好多人在外頭以府中夫人娘家的名頭在外做著生意?別的不說,李夫人娘家人在南街管著一家銀號、一家綢緞莊吧?尚書左丞大人因為自個兒不能做生意,就把這些生意借著夫人娘家的名頭做。這麼說起來,要是沒有他夫人的娘家幫忙,他能做起這生意來?這也算是靠著夫人吧?不然的話府里哪有那麼多的外入銀子?要不是靠著夫人遮掩著,他早就被抓起來削官去職了!”
那李府的夫人聞言白了臉色,忙說道:“此話、此話公主是從何處聽來的?這、這可不能亂說!”
“亂說?”安陽叉著腰,氣哼哼地一指那劉府的夫人,脆聲說道,“就是從她那兒聽來的!上回我去賢王府里喝茶,她就把這事當閒話說來著!當時在場的可不止我一個人,還有好多府上的夫人呢!”
那李府的夫人聞言瞪著眼就往旁邊看,說道:“劉家夫人!此話當真?你要不要給我個解釋?”
那劉府的夫人臉色漲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安陽氣還不消,接著說道:“還有宗正府上置的那些田產,劉大人若不是聽了夫人在背後出謀劃策,他能安安穩穩地置上那麼多宅子?人家都說劉大人懼內,什麼話都聽夫人的!”
那劉府的夫人聞言臉色更紅,問道:“這都是外頭人胡說!公主從何處聽來的?”她說著這話,眼卻往李家夫人身上瞪。
安陽卻說道:“不是她說的!但是也從別家夫人那裡聽來的!”
李家夫人聞言理直氣壯地給劉家夫人瞧,劉家夫人卻有些不好意思地避過眼去。
安陽看著她兩人,怒斥道:“背後說人閒話有意思麼?你們在這兒說著別人的時候,也有人正說著你們呢!別整天一副就自己家裡好的樣子!你們既然覺得自己夫君名望學識都好過我軒哥哥,那我明天就去父皇跟前請奏去!反正教導太子的老師也不是只有太子太傅一職,我明兒就去說!看父皇答不答應!”
說罷,安陽便跺了跺腳,提著裙擺轉身跑下了樓。那劉、李兩家的夫人嚇白了臉色,都怕給自個兒夫君惹上禍事,忙跟在後頭追了出去。
安陽也不理她們,只氣呼呼地上了轎子,叫轎夫回公主府。待回到公主府,便把大門關上,一個人也不見,任那兩家的夫人在外頭心急火燎,就是不開門!
晚膳時,柳子軒從外頭回來,一進屋便往笑著去了裡屋,果見安陽側著身子在躺著軟榻上,正生著悶氣。
“又是誰這般不長眼色,氣著安兒了?”柳子軒來到床榻旁,溫聲笑問道。
安陽聽見柳子軒的聲音,一骨碌爬起來,只是望了他兩眼忙垂下了腦袋,小聲問道:“是不是奶娘又跟軒哥哥說什麼了?”
柳子軒聞言搖頭笑道:“這話若是叫奶娘聽見了,定要大呼冤枉了。”
安陽知道柳子軒這是在逗她,咬著唇兒笑了笑,卻仍是心事重重。柳子軒卻拉著她到床榻邊坐下,說道:“回府時,見尚書左丞和宗正府上的兩位夫人在府外等著,她們把今日下午的事與我說了,也賠禮過了,安兒莫要再生氣了。”
安陽聞言驚愣地抬起頭來,怒氣又沖了上來,大聲說道:“她們那樣說軒哥哥,軒哥哥還要給她們求情?”
安陽覺得不可思議,但見柳子軒臉上果真並無半分怒氣,反倒有些笑意,看著她慢聲說道:“早在皇上有此意思時,我便預料到會有這些事了。皇家女婿自古難為,此事本就是難免的。只不過父皇命我教導太子一事卻是有別的考量,一來朝中黨爭厲害,父皇不想叫太子過早地被拉扯進去。二來朝中老臣多有些頑固不化的,許多事情在教導太子上怕是要偏激些。因而父皇才選中我的。便是此時未安兒成親,只怕皇上也得選上我,總歸都是有此一日的。”
安陽聽了這些話,心裡反倒更難受,低著頭小聲說道:“可是、可是如果我們沒成親,軒哥哥今日做了太子太傅就是憑的自己的本事,多少人都趕著恭賀。可是我們成親了就不一樣了,那些人都以為軒哥哥是靠了皇家的關係……”安陽越是越小聲,眼兒一紅,哭了起來,“要是我那時候不跟父皇求那指婚就好了,軒哥哥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也不用受這些……都是我不好……”
“怎說起此事來了?”柳子軒聞言略微垂眸,溫潤的聲音有些許沉靜的味道,慢慢將哭得稀里嘩啦的安陽攏進懷裡,輕拍著她的背安撫道,“莫要再自責,安兒亦有安兒的好……”
他聲音沉靜,有種安撫人心的魔力,安陽聽了心裡感動,卻哭得更凶。柳子軒繼續撫著她的背,耐心地道:“父皇既是早有此打算,若未與安兒成親,以此時柳家在朝中的地位官職,我只怕要吃些苦頭。可如今與安兒成了親,朝中的老臣即便有些不滿,卻終究要看著皇家的顏面,面兒上自是不敢打壓的。至於背地裡說的話,既不能見光,何必在意?這世上之事本就多是非,哪有人能獨善其身,背地裡不被人說幾句閒話的?何必要將這些放在心上,或悲或怒,終傷己身。這般划不來之事,何苦為之?”
柳子軒邊說邊撫著安陽的背,感覺她在懷裡的啜泣聲越來越小,隔了半晌,緩緩抬起頭來,眼兒水霧朦朦,小鹿一般瞅著他,卻是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軒哥哥,你一定會長壽!”
柳子軒卻是聽懂了,輕聲笑了起來,說道:“用膳定時,也是長壽之道。隨為夫一同用膳去吧,忙了一下午,腹中真有些餓了。”
安陽破涕為笑,忙擦了擦臉兒,叫奶娘張羅著傳膳,這便隨柳子軒往旁邊屋裡用膳去了。
到了晚上,更鼓打過二更,夫君二人便一同上床入睡。安陽抱著柳子軒的胳膊,把今天下午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柳子軒聽過後笑道:“此事還要多謝安兒。被你這便悍然地怒斥過後,那兩家夫人定不敢再言,此事傳揚出去,其他府上的人只怕也得謹言慎行一陣子。待教導過太子這一陣子,朝中自然便慢慢安靜了。”
“真的?”安陽抬起頭來,眼裡的怒意還未完全退去,唇角卻慢慢彎了起來,模樣甚是逗趣。
柳子軒溫潤一笑,點了點頭,輕輕抬手拂去她散在臉頰旁的髮絲。髮絲被繞開,雪嫩的小肩便露在了他的視線里,絳紅的帳幔里映得粉紅可愛。他略微垂了垂眸,掩了眼底的神色變化,安陽卻有些察覺出氣氛的轉變來。她咬著唇兒羞澀地低下頭,頭頂的光線卻慢慢暗了下來。
“軒哥哥……”安陽有些緊張地喚了一聲。儘管自那日圓房後,兩人又同房過幾次,但是面對柳子軒,她還是有些緊張。
“噓……”柳子軒笑了笑,瞥了眼窗外的方向。安陽這才聽見護衛巡邏的腳步聲正從窗外經過,安陽捂著嘴兒豎著耳朵等那腳步聲過去,柳子軒卻俯身下來,自她耳旁低聲笑道:“侍衛大約一刻鐘便會回來一趟,莫要擔憂,為夫會記得提醒安兒到時小聲些的。”
安陽把嘴巴捂得更緊,抬眼見柳子軒眸中笑意濃厚,便微微皺了皺眉頭,握起拳頭,朝他胸口搗了過去。
次日清晨,天還未亮,柳子軒便起了身。
這日正是太子拜師的日子,他換上新的朝服,卻吩咐宮人晚些再喚醒安陽,只自己一人去旁屋裡用了早膳,出了公主府時,已經有宮裡的儀仗和轎子來接。
柳子軒乘了轎子來到宮門前,換上檐輿,由東宮宮人抬著入了大殿。大殿之上,滿朝文武列班而立,武德帝端坐於御座之上,柳子軒跪拜過皇帝,垂眸立於金殿之上。皇帝親喚太子而出,長孫瑞陽不過四歲,身著杏黃五爪金龍朝服,端正地行至柳子軒面前,跪地而拜,稚嫩地喊道:“學生拜見老師!”
那李夫人和劉夫人知道話全叫安陽聽了去,兩人也是後悔,忙賠罪道:“是妾身二人口無遮攔,望公主息怒!”兩人忙行了禮,賢王妃見了這才斥道:“二位夫人這話是從何處聽來的?莫要胡說!太子乃國之大重,公主固然受皇上寵愛,可皇上也不至於因著寵愛公主便拿教導太子之事當做兒戲。駙馬爺能得此職,自然有其過人之處。”賢王妃朝兩人使了個眼色,又笑著拍拍安陽的手,想要安撫。
安陽卻仍是怒意不減,脆聲說道:“軒哥哥得了這官職怎麼了?至於你們這樣麼?我們未成親之前,他就受父皇的器重!難道那時候也是因為我?我們現在成親了就是一家人,說誰靠著誰的話,多難聽啊!要是這麼說的話,我還能找出你們的夫君靠著你們的事呢!”
安陽氣呼呼地看向那尚書左丞家的夫人,說道:“你們別欺負我什麼都不懂!我知道的事兒多著呢!朝中不許大臣們在外置那些酒肆商號,還不是有好多人在外頭以府中夫人娘家的名頭在外做著生意?別的不說,李夫人娘家人在南街管著一家銀號、一家綢緞莊吧?尚書左丞大人因為自個兒不能做生意,就把這些生意借著夫人娘家的名頭做。這麼說起來,要是沒有他夫人的娘家幫忙,他能做起這生意來?這也算是靠著夫人吧?不然的話府里哪有那麼多的外入銀子?要不是靠著夫人遮掩著,他早就被抓起來削官去職了!”
那李府的夫人聞言白了臉色,忙說道:“此話、此話公主是從何處聽來的?這、這可不能亂說!”
“亂說?”安陽叉著腰,氣哼哼地一指那劉府的夫人,脆聲說道,“就是從她那兒聽來的!上回我去賢王府里喝茶,她就把這事當閒話說來著!當時在場的可不止我一個人,還有好多府上的夫人呢!”
那李府的夫人聞言瞪著眼就往旁邊看,說道:“劉家夫人!此話當真?你要不要給我個解釋?”
那劉府的夫人臉色漲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安陽氣還不消,接著說道:“還有宗正府上置的那些田產,劉大人若不是聽了夫人在背後出謀劃策,他能安安穩穩地置上那麼多宅子?人家都說劉大人懼內,什麼話都聽夫人的!”
那劉府的夫人聞言臉色更紅,問道:“這都是外頭人胡說!公主從何處聽來的?”她說著這話,眼卻往李家夫人身上瞪。
安陽卻說道:“不是她說的!但是也從別家夫人那裡聽來的!”
李家夫人聞言理直氣壯地給劉家夫人瞧,劉家夫人卻有些不好意思地避過眼去。
安陽看著她兩人,怒斥道:“背後說人閒話有意思麼?你們在這兒說著別人的時候,也有人正說著你們呢!別整天一副就自己家裡好的樣子!你們既然覺得自己夫君名望學識都好過我軒哥哥,那我明天就去父皇跟前請奏去!反正教導太子的老師也不是只有太子太傅一職,我明兒就去說!看父皇答不答應!”
說罷,安陽便跺了跺腳,提著裙擺轉身跑下了樓。那劉、李兩家的夫人嚇白了臉色,都怕給自個兒夫君惹上禍事,忙跟在後頭追了出去。
安陽也不理她們,只氣呼呼地上了轎子,叫轎夫回公主府。待回到公主府,便把大門關上,一個人也不見,任那兩家的夫人在外頭心急火燎,就是不開門!
晚膳時,柳子軒從外頭回來,一進屋便往笑著去了裡屋,果見安陽側著身子在躺著軟榻上,正生著悶氣。
“又是誰這般不長眼色,氣著安兒了?”柳子軒來到床榻旁,溫聲笑問道。
安陽聽見柳子軒的聲音,一骨碌爬起來,只是望了他兩眼忙垂下了腦袋,小聲問道:“是不是奶娘又跟軒哥哥說什麼了?”
柳子軒聞言搖頭笑道:“這話若是叫奶娘聽見了,定要大呼冤枉了。”
安陽知道柳子軒這是在逗她,咬著唇兒笑了笑,卻仍是心事重重。柳子軒卻拉著她到床榻邊坐下,說道:“回府時,見尚書左丞和宗正府上的兩位夫人在府外等著,她們把今日下午的事與我說了,也賠禮過了,安兒莫要再生氣了。”
安陽聞言驚愣地抬起頭來,怒氣又沖了上來,大聲說道:“她們那樣說軒哥哥,軒哥哥還要給她們求情?”
安陽覺得不可思議,但見柳子軒臉上果真並無半分怒氣,反倒有些笑意,看著她慢聲說道:“早在皇上有此意思時,我便預料到會有這些事了。皇家女婿自古難為,此事本就是難免的。只不過父皇命我教導太子一事卻是有別的考量,一來朝中黨爭厲害,父皇不想叫太子過早地被拉扯進去。二來朝中老臣多有些頑固不化的,許多事情在教導太子上怕是要偏激些。因而父皇才選中我的。便是此時未安兒成親,只怕皇上也得選上我,總歸都是有此一日的。”
安陽聽了這些話,心裡反倒更難受,低著頭小聲說道:“可是、可是如果我們沒成親,軒哥哥今日做了太子太傅就是憑的自己的本事,多少人都趕著恭賀。可是我們成親了就不一樣了,那些人都以為軒哥哥是靠了皇家的關係……”安陽越是越小聲,眼兒一紅,哭了起來,“要是我那時候不跟父皇求那指婚就好了,軒哥哥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也不用受這些……都是我不好……”
“怎說起此事來了?”柳子軒聞言略微垂眸,溫潤的聲音有些許沉靜的味道,慢慢將哭得稀里嘩啦的安陽攏進懷裡,輕拍著她的背安撫道,“莫要再自責,安兒亦有安兒的好……”
他聲音沉靜,有種安撫人心的魔力,安陽聽了心裡感動,卻哭得更凶。柳子軒繼續撫著她的背,耐心地道:“父皇既是早有此打算,若未與安兒成親,以此時柳家在朝中的地位官職,我只怕要吃些苦頭。可如今與安兒成了親,朝中的老臣即便有些不滿,卻終究要看著皇家的顏面,面兒上自是不敢打壓的。至於背地裡說的話,既不能見光,何必在意?這世上之事本就多是非,哪有人能獨善其身,背地裡不被人說幾句閒話的?何必要將這些放在心上,或悲或怒,終傷己身。這般划不來之事,何苦為之?”
柳子軒邊說邊撫著安陽的背,感覺她在懷裡的啜泣聲越來越小,隔了半晌,緩緩抬起頭來,眼兒水霧朦朦,小鹿一般瞅著他,卻是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軒哥哥,你一定會長壽!”
柳子軒卻是聽懂了,輕聲笑了起來,說道:“用膳定時,也是長壽之道。隨為夫一同用膳去吧,忙了一下午,腹中真有些餓了。”
安陽破涕為笑,忙擦了擦臉兒,叫奶娘張羅著傳膳,這便隨柳子軒往旁邊屋裡用膳去了。
到了晚上,更鼓打過二更,夫君二人便一同上床入睡。安陽抱著柳子軒的胳膊,把今天下午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柳子軒聽過後笑道:“此事還要多謝安兒。被你這便悍然地怒斥過後,那兩家夫人定不敢再言,此事傳揚出去,其他府上的人只怕也得謹言慎行一陣子。待教導過太子這一陣子,朝中自然便慢慢安靜了。”
“真的?”安陽抬起頭來,眼裡的怒意還未完全退去,唇角卻慢慢彎了起來,模樣甚是逗趣。
柳子軒溫潤一笑,點了點頭,輕輕抬手拂去她散在臉頰旁的髮絲。髮絲被繞開,雪嫩的小肩便露在了他的視線里,絳紅的帳幔里映得粉紅可愛。他略微垂了垂眸,掩了眼底的神色變化,安陽卻有些察覺出氣氛的轉變來。她咬著唇兒羞澀地低下頭,頭頂的光線卻慢慢暗了下來。
“軒哥哥……”安陽有些緊張地喚了一聲。儘管自那日圓房後,兩人又同房過幾次,但是面對柳子軒,她還是有些緊張。
“噓……”柳子軒笑了笑,瞥了眼窗外的方向。安陽這才聽見護衛巡邏的腳步聲正從窗外經過,安陽捂著嘴兒豎著耳朵等那腳步聲過去,柳子軒卻俯身下來,自她耳旁低聲笑道:“侍衛大約一刻鐘便會回來一趟,莫要擔憂,為夫會記得提醒安兒到時小聲些的。”
安陽把嘴巴捂得更緊,抬眼見柳子軒眸中笑意濃厚,便微微皺了皺眉頭,握起拳頭,朝他胸口搗了過去。
次日清晨,天還未亮,柳子軒便起了身。
這日正是太子拜師的日子,他換上新的朝服,卻吩咐宮人晚些再喚醒安陽,只自己一人去旁屋裡用了早膳,出了公主府時,已經有宮裡的儀仗和轎子來接。
柳子軒乘了轎子來到宮門前,換上檐輿,由東宮宮人抬著入了大殿。大殿之上,滿朝文武列班而立,武德帝端坐於御座之上,柳子軒跪拜過皇帝,垂眸立於金殿之上。皇帝親喚太子而出,長孫瑞陽不過四歲,身著杏黃五爪金龍朝服,端正地行至柳子軒面前,跪地而拜,稚嫩地喊道:“學生拜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