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月桂忙接了過來,眼裡卻仍有憂慮,只是忙謝了諸葛端雲。寧陽走過去拍了拍她的手,說道:“王爺總不會誆騙你的,他既然說安泰無事,你便莫要過於憂心了。你若難以定下心神來,便去我那暖閣里且看著書信,哄著孩子。我叫人把午膳端去屋裡你們一家且用著,待我見過了賓客,忙過了這一陣兒便去陪你。”月桂顯然心神不定,聽得這話忙謝了寧陽。
而這時,諸葛端雲才抬眼望了望王府門內立著的眾人,這些人皆是朝中的熟面孔,見諸葛端雲似乎處理完了家事,這才紛紛笑著行禮道喜。諸葛端雲淡淡望了這些人一眼,說道:“勞煩諸位前來,本王回來得尚算及時,諸位且回廳中繼續宴席吧。本王回屋換身衣袍,略有失陪。”
眾人忙說應該的,紛紛回到了花廳宴席上。
寧陽陪著諸葛端雲回到屋裡,因著他身上也有些傷在,且前院兒里還有賓客在等著,寧陽便強忍著心疼,只先給他換了身淺紫墨蘭邊的貂領袍子,叫丫頭端了熱茶來給他潤過喉嚨,夫妻二人甚至沒來得及說幾句體己話,這便又匆匆去了前院兒。
迎子的禮重新來過,這回卻是諸葛端雲陪著寧陽,懷抱著孩子緩緩入了廳堂,從花廳到二堂、三堂,賓客見諸葛端雲趕了回來,賀喜聲更是不斷,眾人臉上都堆著笑,說的話一句比一句討喜。
諸葛端雲親自執牛角弓箭掛於門左,一位府里的老人躬身入了廳堂,雙手奉上一塊玉牌,旁邊有人奉著筆硯。寧陽知道這是叫諸葛端雲將孩子的名字書在玉牌之上,之後便會送入宗府,記入皇族宗室族譜。
寧陽抱著已經被哄睡了的兒子,有些擔憂地望著諸葛端雲,他一路策馬趕回,剛進門便要給兒子取名字,這能成麼?萬一取不出來,這滿堂的賓客……
諸葛端雲卻看了她一眼,取筆蘸墨,於玉牌之上書道:諸葛昱。
老者將玉牌緩緩舉起,高聲念了出來。諸葛端雲淡淡說道:“昱者,明日也。今本王與邊關將士大破蠻戎,此戰雖大捷,然本王望後輩能時刻不忘忠君體國,不忘家國安危。”
廳堂中鴉雀無聲,直到老者將玉牌雙手奉著緩緩退了下去,賓客們才紛紛叫好起來,屋裡喜氣洋洋,來者皆贊此名甚好!
寧陽抱著兒子,心裡感動。這名字這般有寓意,想必是她家夫君在路上便想好的。
之後諸葛端雲便和寧陽抱著兒子到屋外指著天地四方給他瞧,可是小傢伙卻呼呼大睡,眼兒都沒睜一下。而後給他指認一些皇室宗親的時候,也不過是走了個過場,只是幾位皇室宗親倒是極熱絡,幾乎把孩子誇了個遍。
奶娘奉著贊文上來,寧陽請了帝都里年紀最長的一位老者來念過,為孩子祈過福,又謝了賓客,這才算禮成了。丫頭們陸續端著正菜上來,宴席這才算開始了。
既然諸葛端雲回來了,寧陽便不需再抱著孩子一直作陪。諸葛端雲叫她回暖閣里歇著,她卻有些擔心他的身體能不能吃得消。縱使如此,她心裡還擔心著月桂,這便告辭回了暖閣。
月桂看過安泰的信,眼雖然紅了,卻多是心疼的。自家男人受了傷,說不叫她擔憂也不可能,寧陽也明白這心情,只勸她有這信在手,莫要過於擔憂了。月桂自覺叫寧陽看了笑話,有些臉紅,兩人一同用過午膳,下午未時過了,宴席才散。月桂和諸葛綾都告辭回了,寧陽見諸葛端雲還未回來,兒子又哇哇哭了起來,看樣子像是餓了,寧陽這便來了裡屋到暖炕沿兒上坐下,解了衣衫,抱著兒子餵起了奶。
小傢伙雖然剛滿月,力氣卻不小,寧陽偶爾皺皺眉,眯著眼兒數落兒子幾句,沒一會兒卻又是垂著眸,溫柔地笑看著他,只待他喝飽了慢慢合上眼兒睡去,寧陽才把他放到暖炕上,邊穿著衣衫邊瞧著兒子吮著嘴兒睡得香甜的模樣,小聲牢騷道:“吃飽了就睡,怎麼沒見你跟娘也笑一個?你呀!你爹還給你取了個好聽的名字,依娘看哪,你還是叫諸葛小豬的好!”
說罷,寧陽還氣哼哼地沖兒子皺了皺鼻子,卻在抬眼間不經意略了眼外屋的方向,這一看不由站了起來,只見得諸葛端雲不知何時進來,正站在珠簾旁倚著門框看她,他的皮膚曬得黝黑,看不出來臉色是不是很黑,但眉頭卻是略微鎖著的。
寧陽轉了轉眼兒,忙笑了起來,過去甜甜說道:“夫君何時進屋的,怎麼一點兒聲音也沒呢?”見諸葛端雲瞧著她不說話,寧陽趕忙笑著把他拉到暖炕前,把孩子抱給他看,說道,“夫君未回來時,寧兒曾替昱兒取了個辱名,喚作平安。”
諸葛端雲看著她忙著解釋的模樣,輕聲哼了哼,眼底卻滑過笑意。他向來耳力甚好,她以為他沒聽見她剛剛在嘀咕什麼?
諸葛端雲在暖炕上坐下,叫寧陽也坐了下來,看了她和孩子一會兒,竟垂眸淡淡問道:“為夫率軍出征後,你便有了身子……可曾怪過為夫不曾在你身邊?”
寧陽知道諸葛端雲不常說這話,因而心裡更是感動,她抱著兒子慢慢倚進他懷裡,笑道:“寧兒不是那般不識大體,不知何為重何為輕之人。得知夫君遇刺失蹤那些日子,是日夜擔憂,多虧了奶娘和丫頭們還有孟姑娘在一旁陪著,長公主也常來安慰,這才熬了過來。夫君回封地調兵之時,朝中也多有猜測,街井之間起了謠言,不過這些事倒沒叫寧兒覺得難熬,總歸是已經知道夫君無事。王府里放了些人出去,凡是如今留下來的,都是些不錯的。”
她話說的簡短,諸葛端雲卻是越聽眉鎖得越深,這其中的艱難兇險,他又怎會不知?
寧陽見諸葛端雲眉頭深鎖,不願再在這些事上多說。他剛剛回來,她還想和他說些夫妻間的體己話,總歸是要和樂些,這些事情以後再說。
寧陽眼兒一轉,笑了起來,看著諸葛端雲,說道:“夫君若是覺得寧兒這些日子受了委屈,不妨就答應寧兒件事兒,以做補償,如何?”
諸葛端雲聞言略略挑眉,卻見寧陽把兒子往他懷裡一塞,說道:“兒子生下來這麼久,今兒我是頭一回見他笑,之前這小子不是吃就是睡,逗他玩兒一會兒只會拿眼睛看人!今日見他頗喜歡夫君,不如往後這些日子,夫君就幫忙哄兒子吧!”
諸葛端雲正大馬金刀地坐著,懷裡忽被塞了個孩子,偏巧兒面前坐著的小女人眼兒彎彎,很是期待地望著他,叫他不由漸漸黑了臉,幾乎從牙fèng里擠出句話來:“本王是男人!你要本王哄孩子?”
寧陽眉眼兒一挑,完全不把王爺大人的黑臉放在眼裡,反正他已經曬得夠黑了,至於那聽著像是咬牙切齒的話,她就當做他趕路歸家,累得話都說不清就好了。寧陽想著,很是那麼回事地點了點頭,瞧著諸葛端雲懷裡呼呼大睡的兒子,撅起嘴兒,問道:“男人又如何?難道昱兒不是夫君的孩子?”
“是。”諸葛端雲毫不猶豫地答道。
“那不就成了?”寧陽甜甜地笑了起來,“如今我只是喜歡看這孩子笑罷了,只要夫君能把他鬨笑了,寧兒自然就開心了,開心便自然開懷舒暢。夫君離家大半年,寧兒心裡悶著的這些心緒自然也就散了。夫君若是覺得有愧於寧兒,此乃最好的法子,夫君以為……如何?”
諸葛端雲看著這個他剛回來便忍不住打他主意的女人,狠狠地瞪了她許久,終是重重哼了一聲,算是應了下來。只是心裡已經打定主意,既然她想要心情舒暢,他自然可以在別的地方好好叫她心情舒暢!
王爺大人打定了主意,寧陽卻不自知,只為了往後一段日子能看見孤傲冷臉的王爺大人哄孩子的畫面而雀躍不已。
諸葛端雲看了她一眼,也是心情大好,只是看著她系得極松的衣衫,想起進屋時見到她正給孩子餵奶,這便問道:“為何不找個奶娘?”
寧陽聽得這話一愣,俯身逗弄著兒子的小鼻子,柔柔地笑道:“我是孩子的母親,自然想要親自餵養他。”這事奶娘勸了她好幾回,說是富貴人家的夫人,沒有自個兒餵養孩子的。請個奶娘一來省心,二來身段也保持得好。寧陽聽了只是一笑,她如今還年輕,身段恢復得快,要請奶娘也不急,她打算至少也得親自餵養兒子半年,到時再考慮找個奶娘的事也不遲。
諸葛端雲瞧著她逗孩子時慈愛的笑臉,垂下眸去,唇角牽起淡淡的笑來,最終只是淡淡說道:“隨你喜歡,勿要太過操勞,若是心力不及,再請奶娘不遲。”
寧陽抬眼看了看諸葛端雲,笑得甜蜜。她覺得今日真是太多驚喜幸運,王爺大人回來,一句毒舌的話也沒有,反倒句句都是貼心的。
“你可知,為夫取昱字為名,可有另一層意思?”諸葛端雲冷不丁地問道。
寧陽聽了一愣,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道:“寧兒只知昱兒的名字必是單字。因著與皇上同輩,文王爺和康王爺自皇上登基後便都將中間的‘錦’字去了,以避皇上的名諱。其他的,寧兒便不知了。”
而這時,諸葛端雲才抬眼望了望王府門內立著的眾人,這些人皆是朝中的熟面孔,見諸葛端雲似乎處理完了家事,這才紛紛笑著行禮道喜。諸葛端雲淡淡望了這些人一眼,說道:“勞煩諸位前來,本王回來得尚算及時,諸位且回廳中繼續宴席吧。本王回屋換身衣袍,略有失陪。”
眾人忙說應該的,紛紛回到了花廳宴席上。
寧陽陪著諸葛端雲回到屋裡,因著他身上也有些傷在,且前院兒里還有賓客在等著,寧陽便強忍著心疼,只先給他換了身淺紫墨蘭邊的貂領袍子,叫丫頭端了熱茶來給他潤過喉嚨,夫妻二人甚至沒來得及說幾句體己話,這便又匆匆去了前院兒。
迎子的禮重新來過,這回卻是諸葛端雲陪著寧陽,懷抱著孩子緩緩入了廳堂,從花廳到二堂、三堂,賓客見諸葛端雲趕了回來,賀喜聲更是不斷,眾人臉上都堆著笑,說的話一句比一句討喜。
諸葛端雲親自執牛角弓箭掛於門左,一位府里的老人躬身入了廳堂,雙手奉上一塊玉牌,旁邊有人奉著筆硯。寧陽知道這是叫諸葛端雲將孩子的名字書在玉牌之上,之後便會送入宗府,記入皇族宗室族譜。
寧陽抱著已經被哄睡了的兒子,有些擔憂地望著諸葛端雲,他一路策馬趕回,剛進門便要給兒子取名字,這能成麼?萬一取不出來,這滿堂的賓客……
諸葛端雲卻看了她一眼,取筆蘸墨,於玉牌之上書道:諸葛昱。
老者將玉牌緩緩舉起,高聲念了出來。諸葛端雲淡淡說道:“昱者,明日也。今本王與邊關將士大破蠻戎,此戰雖大捷,然本王望後輩能時刻不忘忠君體國,不忘家國安危。”
廳堂中鴉雀無聲,直到老者將玉牌雙手奉著緩緩退了下去,賓客們才紛紛叫好起來,屋裡喜氣洋洋,來者皆贊此名甚好!
寧陽抱著兒子,心裡感動。這名字這般有寓意,想必是她家夫君在路上便想好的。
之後諸葛端雲便和寧陽抱著兒子到屋外指著天地四方給他瞧,可是小傢伙卻呼呼大睡,眼兒都沒睜一下。而後給他指認一些皇室宗親的時候,也不過是走了個過場,只是幾位皇室宗親倒是極熱絡,幾乎把孩子誇了個遍。
奶娘奉著贊文上來,寧陽請了帝都里年紀最長的一位老者來念過,為孩子祈過福,又謝了賓客,這才算禮成了。丫頭們陸續端著正菜上來,宴席這才算開始了。
既然諸葛端雲回來了,寧陽便不需再抱著孩子一直作陪。諸葛端雲叫她回暖閣里歇著,她卻有些擔心他的身體能不能吃得消。縱使如此,她心裡還擔心著月桂,這便告辭回了暖閣。
月桂看過安泰的信,眼雖然紅了,卻多是心疼的。自家男人受了傷,說不叫她擔憂也不可能,寧陽也明白這心情,只勸她有這信在手,莫要過於擔憂了。月桂自覺叫寧陽看了笑話,有些臉紅,兩人一同用過午膳,下午未時過了,宴席才散。月桂和諸葛綾都告辭回了,寧陽見諸葛端雲還未回來,兒子又哇哇哭了起來,看樣子像是餓了,寧陽這便來了裡屋到暖炕沿兒上坐下,解了衣衫,抱著兒子餵起了奶。
小傢伙雖然剛滿月,力氣卻不小,寧陽偶爾皺皺眉,眯著眼兒數落兒子幾句,沒一會兒卻又是垂著眸,溫柔地笑看著他,只待他喝飽了慢慢合上眼兒睡去,寧陽才把他放到暖炕上,邊穿著衣衫邊瞧著兒子吮著嘴兒睡得香甜的模樣,小聲牢騷道:“吃飽了就睡,怎麼沒見你跟娘也笑一個?你呀!你爹還給你取了個好聽的名字,依娘看哪,你還是叫諸葛小豬的好!”
說罷,寧陽還氣哼哼地沖兒子皺了皺鼻子,卻在抬眼間不經意略了眼外屋的方向,這一看不由站了起來,只見得諸葛端雲不知何時進來,正站在珠簾旁倚著門框看她,他的皮膚曬得黝黑,看不出來臉色是不是很黑,但眉頭卻是略微鎖著的。
寧陽轉了轉眼兒,忙笑了起來,過去甜甜說道:“夫君何時進屋的,怎麼一點兒聲音也沒呢?”見諸葛端雲瞧著她不說話,寧陽趕忙笑著把他拉到暖炕前,把孩子抱給他看,說道,“夫君未回來時,寧兒曾替昱兒取了個辱名,喚作平安。”
諸葛端雲看著她忙著解釋的模樣,輕聲哼了哼,眼底卻滑過笑意。他向來耳力甚好,她以為他沒聽見她剛剛在嘀咕什麼?
諸葛端雲在暖炕上坐下,叫寧陽也坐了下來,看了她和孩子一會兒,竟垂眸淡淡問道:“為夫率軍出征後,你便有了身子……可曾怪過為夫不曾在你身邊?”
寧陽知道諸葛端雲不常說這話,因而心裡更是感動,她抱著兒子慢慢倚進他懷裡,笑道:“寧兒不是那般不識大體,不知何為重何為輕之人。得知夫君遇刺失蹤那些日子,是日夜擔憂,多虧了奶娘和丫頭們還有孟姑娘在一旁陪著,長公主也常來安慰,這才熬了過來。夫君回封地調兵之時,朝中也多有猜測,街井之間起了謠言,不過這些事倒沒叫寧兒覺得難熬,總歸是已經知道夫君無事。王府里放了些人出去,凡是如今留下來的,都是些不錯的。”
她話說的簡短,諸葛端雲卻是越聽眉鎖得越深,這其中的艱難兇險,他又怎會不知?
寧陽見諸葛端雲眉頭深鎖,不願再在這些事上多說。他剛剛回來,她還想和他說些夫妻間的體己話,總歸是要和樂些,這些事情以後再說。
寧陽眼兒一轉,笑了起來,看著諸葛端雲,說道:“夫君若是覺得寧兒這些日子受了委屈,不妨就答應寧兒件事兒,以做補償,如何?”
諸葛端雲聞言略略挑眉,卻見寧陽把兒子往他懷裡一塞,說道:“兒子生下來這麼久,今兒我是頭一回見他笑,之前這小子不是吃就是睡,逗他玩兒一會兒只會拿眼睛看人!今日見他頗喜歡夫君,不如往後這些日子,夫君就幫忙哄兒子吧!”
諸葛端雲正大馬金刀地坐著,懷裡忽被塞了個孩子,偏巧兒面前坐著的小女人眼兒彎彎,很是期待地望著他,叫他不由漸漸黑了臉,幾乎從牙fèng里擠出句話來:“本王是男人!你要本王哄孩子?”
寧陽眉眼兒一挑,完全不把王爺大人的黑臉放在眼裡,反正他已經曬得夠黑了,至於那聽著像是咬牙切齒的話,她就當做他趕路歸家,累得話都說不清就好了。寧陽想著,很是那麼回事地點了點頭,瞧著諸葛端雲懷裡呼呼大睡的兒子,撅起嘴兒,問道:“男人又如何?難道昱兒不是夫君的孩子?”
“是。”諸葛端雲毫不猶豫地答道。
“那不就成了?”寧陽甜甜地笑了起來,“如今我只是喜歡看這孩子笑罷了,只要夫君能把他鬨笑了,寧兒自然就開心了,開心便自然開懷舒暢。夫君離家大半年,寧兒心裡悶著的這些心緒自然也就散了。夫君若是覺得有愧於寧兒,此乃最好的法子,夫君以為……如何?”
諸葛端雲看著這個他剛回來便忍不住打他主意的女人,狠狠地瞪了她許久,終是重重哼了一聲,算是應了下來。只是心裡已經打定主意,既然她想要心情舒暢,他自然可以在別的地方好好叫她心情舒暢!
王爺大人打定了主意,寧陽卻不自知,只為了往後一段日子能看見孤傲冷臉的王爺大人哄孩子的畫面而雀躍不已。
諸葛端雲看了她一眼,也是心情大好,只是看著她系得極松的衣衫,想起進屋時見到她正給孩子餵奶,這便問道:“為何不找個奶娘?”
寧陽聽得這話一愣,俯身逗弄著兒子的小鼻子,柔柔地笑道:“我是孩子的母親,自然想要親自餵養他。”這事奶娘勸了她好幾回,說是富貴人家的夫人,沒有自個兒餵養孩子的。請個奶娘一來省心,二來身段也保持得好。寧陽聽了只是一笑,她如今還年輕,身段恢復得快,要請奶娘也不急,她打算至少也得親自餵養兒子半年,到時再考慮找個奶娘的事也不遲。
諸葛端雲瞧著她逗孩子時慈愛的笑臉,垂下眸去,唇角牽起淡淡的笑來,最終只是淡淡說道:“隨你喜歡,勿要太過操勞,若是心力不及,再請奶娘不遲。”
寧陽抬眼看了看諸葛端雲,笑得甜蜜。她覺得今日真是太多驚喜幸運,王爺大人回來,一句毒舌的話也沒有,反倒句句都是貼心的。
“你可知,為夫取昱字為名,可有另一層意思?”諸葛端雲冷不丁地問道。
寧陽聽了一愣,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道:“寧兒只知昱兒的名字必是單字。因著與皇上同輩,文王爺和康王爺自皇上登基後便都將中間的‘錦’字去了,以避皇上的名諱。其他的,寧兒便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