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說當時趙國一帶的馬匹流行烈性傳染病,導致大批戰馬死亡。秦國戰馬很多,為了嚴防這種瘟疫傳入秦國,秦國就在函谷關口貼出告示:凡趙國的馬不能入關。這天,公孫龍騎著白馬來到函谷關前。關吏說:你人可入關,但馬不能入關。公孫龍辯道:白馬非馬,怎麼不可以過關呢?關吏說:白馬是馬。公孫龍反問:我公孫龍是龍嗎?關吏愣了愣,但仍堅持說:按規定不管是白馬、黑馬,只要是趙國的馬,都不能入關。公孫龍於是娓娓道來,說白馬這個概念,分開來就是白和馬或馬和白,這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譬如說要馬,給黃馬、黑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馬,給其他顏色的馬就不可以,這證明,白馬和馬不是一回事!所以說白馬就不是馬。關吏越聽越茫然,被公孫龍這一通高談闊論攪得暈頭轉向,如墜雲里霧中,不知該如何對答,無奈只好讓公孫龍和白馬都過關去了。”我解釋說。

  “合著這個什麼公孫龍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哲學家,這分明就是胡攪蠻纏的無賴啊。”閔瀾說。

  “也不能那麼說,其實公孫龍是這個詭辯方面的奇才,也辦過不少的實事兒。”我說,“趙惠文王時候,封公子趙勝為平原君。平原君喜好名家論辨之言,公孫龍於是做了平原君的門客。有一次燕昭王欲攻齊國,公孫龍帶領弟子,從趙國趕到燕國,力圖勸其偃兵。燕王滿口答應,公孫龍卻表示不可相信,說道:當初大王招納欲破齊、能破齊的天下之士到燕國來,後來終於破齊。而今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盡善用兵者,所以我認為大王不會偃兵。他用這種方法猜透了燕王的真實用心,使燕王無言以對。再後來秦國與趙國盟會締約:秦之所欲為,趙助之;趙之所欲為,秦助之。答應相互援助。不久,秦興兵攻魏,趙欲救魏。秦王使人責備趙惠文王不遵守盟約。趙王將此事告知平原君。公孫龍向平原君建議說:趙也可以派遣使者去責備秦王說,趙國想援救魏國,秦國卻攻打魏國,是秦國首先違背了盟約。之後秦兵攻趙,圍邯鄲。平原君使人向魏國求救。信陵君率兵救趙,邯鄲得以保存。虞卿為平原君向趙王請封。公孫龍連夜駕車入見平原君,認為此舉甚不可行,指出王舉君而相趙,割東武城而封君者,並不是因為平原君的才智能力為趙國所獨有的,而是因為平原君是趙王親戚的緣故,計國人之功於親戚名下。因此建議平原君不要受封,平原君聽從了公孫龍的建議,並由此對其益加看重。”我說。

  “這個公孫龍可不是個普通人,就連孔子的後人都敗在他手下。”雲希明說。

  第五百二十一章 白馬之說(下)

  “孔子也輸了?”雲顯問。

  “不是孔子,是孔子的後人。”雲希明說,“故事是這樣的,孔子的六世孫,是大名鼎鼎的並自認為聰明的孔穿,為了駁倒公孫龍的主張,找上門去辯論,結果被公孫龍駁得無以應對,吃了敗仗。

  辯論是在趙國平原君家裡進行的。”

  “孔穿對公孫龍說:向來聽說先生道義高尚,早就願為弟子,只是不能同意先生的白馬不是馬的學說!請你放棄這個說法,我就請求做你的弟子。然而這白馬非馬是公孫龍成名的得意之作,要他放棄,那他公孫龍也就不成其為公孫龍了。所以公孫龍回答孔穿說:先生的話錯了,我所以出名,只是由於白馬的學說罷了。現在要我放棄它,就沒有什麼可教的了。接著公孫龍又批評孔穿的求學態度:想拜人家為師的人,總是因為智力和學術不如人家吧;現在你要我放棄自己的學說,這是先來教我,而後才拜我為師。先來教我,而後再拜我為師,這是錯誤的。”雲希明說。

  “在前哨戰中,孔穿已處於下風。公孫龍不愧為一位能言善辯的邏輯學家。他在教訓過孔穿以後,又針對孔穿其人,宣傳起自己的理論。”雲凝說。

  “還不止這樣呢,公孫龍還引經據典地說:白馬非馬的說法,也是孔子所贊同的。孔子所贊同的,你孔穿還能不贊同嗎?結果孔穿立刻就不知道如何答話了。”雲希明說。

  “怎麼?孔老夫子也說過這個無賴的話?”大哲問。

  “古書的記載是這樣的: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雲希明說。“意思是說楚王打獵時丟失一張弓,但他阻止下屬去尋找弓,他說:失弓的是楚國人,得弓的也是楚國人,何必去尋找弓呢?這件事在兩方面顯示楚王寬廣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願意讓另一個楚國人得弓;另一方面,他雖是君王。卻不介意讓一個臣民得弓,視君王與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然而孔子卻認為楚王的心胸尚不夠寬廣,他說: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得弓呢?可見在孔子的心目中,每個人與天下的任何人一樣,都是平等的人。”

  “於是公孫龍就用這個典故告訴孔穿。公孫龍對孔穿講了這個故事:當年楚王曾經張開繁弱弓,裝上亡歸箭,在雲夢的場圃打獵,結果把弓弄丟了。隨從們請求去找。楚王說:不用了。楚國人丟了弓。楚國人拾了去,又何必尋找呢?仲尼聽到了說:楚王的仁義還沒有做到家。應該說人丟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說楚國呢?公孫龍評論道:照這樣說。仲尼是把楚人和人區別開來的。人們肯定仲尼把楚人和人區別開來的說法,卻否定我把白馬與馬區別開來的說法,這是錯誤的。末了,公孫龍又做了總結性的發言:先生遵奉儒家的學術,卻反對仲尼所贊同的觀點;想要跟我學習,又叫我放棄所要教的東西。這樣即使有一百個我這樣的人,也根本無法做你的老師啊!孔穿無法回答,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了。”雲希明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