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看來,這個周穆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嘛。”大哲說,“就只會打打殺殺的。”

  “古代人的思維自然和我們不同,不過他也不光是有這樣的作為。”我說,周穆王元年,穆王任命君牙為大司徒,伯同為太僕,申誡周政。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遂遷於太原。得煉赤刀,用之割玉如切泥。後造父因為善於駕馬被周穆王寵幸,穆王得良驥,遂以造父御馬西征,至於青烏之所解。同年,淮夷大舉西侵,前鋒至芮國。周穆王長驅歸國,命錄終以成周八師伐淮夷,在古師安營紮寨。在此之前,已率師省麩地至古師與錄終會師,抄淮夷後路,淮夷崩退。再後來去往西極之國有魔術師來見,能入水火,貫金石,變化多端,穆王為其所惑,遂西遊。途中得能工巧匠偃師,制木偶人肖似真人,能合樂拍歌舞。穆王攜其同歸宗周。以後西王母入周朝見,穆王以賓相待,賜居昭宮。然後穆王大起九師,伐荊楚。周穆王三十九年,穆王大會諸侯於塗山。同年,周穆王東遊,樂而忘返。陵翟致賄良馬百匹,歸還畢國寶器,想通過許男與畢達成和平協定,未果,隨即侵略畢。畢人告警,周穆王派孟悉到畢地討戎。穆王歸於南鄭,命呂侯為司寇。穆王命呂侯作《呂刑》。這些全都是周穆王的功績。”我說。

  “在周代史官筆下的穆王滿是一個充滿智慧,而又能統御四方,威震宇內的君王。春秋楚大夫伍子胥祖父伍舉在勸說楚國國君時,把周穆王與商湯、周武王以及齊桓公、晉公等一代雄主相提並論;管仲對齊桓公說周穆王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國理念,取得功績而成就其美名。這些都肯定了周穆王的歷史功績。周穆王在位期間東征西伐,王朝疆土不斷擴大,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然而,常年征討,天子不在朝堂,導致朝政鬆弛,自穆王之後,周王朝開始由盛而衰。”我說。

  “那這麼說這個周穆王還是個厲害的狠角色呢。”大哲說。

  “不僅僅是在當時,就是到了後世,也有人依然祭奠周穆王。在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辦恭張村村南,有一夯土台,傳說這就是周穆王陵。夯土太封土原呈覆斗形,由於長期取土,南、東、北三面破壞嚴重,已經變得很不規則,已經成直上直下的陡壁。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在陵前豎一石碑:上書周穆王陵四個隸書大字,石碑現不知所蹤。後來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周穆王陵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後來周穆王陵頂部被挖開,露出磚砌的穹窿頂。穹窿頂下面為方形前廳,其北為後室,東西有側室,根據墓室形制、磚及封土分析,此墓似為漢代墓葬。人們時常來此祭拜,許願。”我說。

  “這麼神啊。”大哲說。

  “古代君王被認為是上天選中的人,所以也被稱為天子,自然有過人之處。”我說。

  “可是我有一點不明白,既然左慈想要把這裡建造成為天宮的模型,那麼為什麼不能按照實際的來建造呢?這個瑤池,不應該是一個池子麼,裡面不是應該有水麼。”雲凝問,“可是這裡什麼都沒有啊。”

  “這個瑤池聖殿一定和瑤池有關,但是具體的是什麼情況,我也不清楚。不過據說瑤池中存在的是聖水。”我說。

  “撫今追昔,古今中外,歷朝歷代,人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崇敬水、讚美水、理解水,到了現在還要珍惜水、呵護水、公平配水。因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誕生以來,生命與水便形影不離,無論是植物王國,還是動物世界,或是人類社會,一切生命體都是由於有了水才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母,也是人類之母。水是文明之本。文明的體現是社會文化的進步,是農業、工業和城市的發展。人類要辟草昧而致文明,始終離不開水。水生萬物,也存在於萬物,這樣看來,水無處不在,也就沒有特殊的必要把天池建成一座池子了。”我說。

  “陰陰,你說的有點深奧,我都有點不明白了。”大哲說。

  “如果你用空氣建一個房子,你能做到麼?你可以說能也可以說不能,因為空氣無處不在,看不見摸不著。水也是,水生萬物,存在於萬物,是萬物,也是無物。從這一點上來看,聖水非水,瑤池也非池。”

  第五百二十章 白馬之說(上)

  我的話音剛落,阿羅的聲音就在不遠處傳來,她不知道什麼時候跑到了這瑤池聖殿的側面,就在東邊的牆角處似乎有什麼發現。

  “這裡,這裡有一塊石碑,不過寫的這文字我認不出,你們來看看,這是個什麼碑文?”阿羅說。

  我們大家湊過去一看,果然在宮殿的東邊牆角,立了一塊石碑,雲希明湊上去,把上面的文字逐一讀了出來。“瑤池,西王母仙居,既為居,必有所,故瑤池,居所名號也,非池也。”

  “什麼也啊也的,我古文可不好啊。”大哲說。

  “就是說,瑤池是西王母的住處,這瑤池兩個字其實是這個住所的名字,不是一個水池子的意思。”雲希明解釋說。

  “陰陰,還真叫你說對了,這個左慈就是這個意思,瑤池非池。”閔瀾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