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漢武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吃過,不過周穆王確實有一個典故。我想這個典故恐怕左慈也相信,你們看那裡。”我指了指宮殿門外的一處石雕,只見上面寫著“西王母之山”。

  “這裡也沒有山啊,這又是什麼典故?”雲凝問。

  “左慈自然不能把名山大川搬到這裡,這只是一個模型,這個也確實有個典故。”我說,“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位於崑崙山上。傳說中的西王母瑤池有多處。因為西王母雖以崑崙為宮,所以西王母最大的瑤池被認為是青海湖,而西王母最古老的瑤池被認為是德令哈市褡鏈湖,西王母美麗神妙的瑤池是孟達天池,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瑤池,便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傳說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曾坐八匹日行三萬里的駿馬,由京城出發,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瑤池來會見西域部落聯盟首領西王母。當西周天子周穆王和他的衛隊來到時,盛裝以待的西王母站在瑤池邊上,以最隆重的部落禮節迎接來自遠方的尊貴客人。瑤池如鏡,綠草如茵,人們吹笙鼓簧,中心翱翔。周穆王將隨行帶來的大量絲織品和圭、壁等珍貴禮物送給西王母,主人則捧出各色豐盛的西域名餚、特產奶酒和葡萄酒盛情款待。瑤池神池浩淼,如天鏡浮空的奇異風光,使周穆王如痴如醉,樂而忘歸。歡樂的日子總是特別短暫,周穆王不得要東歸回國了,西王母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宴會。以三年為期相約後,西王母與周穆王依依不捨相別了。走前周穆王還親手栽下一棵槐樹,立了一塊石碑,上刻,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可惜期滿周穆王再沒有能夠來會西王母,只留下這兩首千古傳頌的佳句,給人無限瑕想。不過姬滿此人頗為神奇,他與這位王母娘娘也確實頗有淵源。”我說。

  “姬滿又是誰?”大哲問。

  第五百一十九章 瑤池非池(下)

  “周穆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周穆王時作《呂刑》,是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法典。”雲希明說。

  “這個周穆王我倒是也聽說過,確實是一奇人。”陸大叔說,“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姬瑕第三次親征荊楚,薨於漢水。是年太子姬滿踐位,成為西周第5位帝王,是為周穆王。此時他已經50歲,傳說享壽105歲,在位時間約為55年。關於周穆王的歲數,根據《史記》,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被定論為105歲。而《竹書紀年》則說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歲。因此,周穆王究竟年歲幾何,各有見解。迄今為止,出土的周穆王時期青銅器有紀年的只到34年,尚未發現40年以上紀年。不過很多人都覺得他有可能在位時間就有一百年。”

  “不僅如此,這個周穆王也很有政治建樹。周穆王統治初期,沒有像昭王那樣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國內各種矛盾,而是認為是統治階層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員重申執政規範,並發布《臩命》;又用呂侯為司寇,命作《呂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書制定墨、劓、臏、宮、大辟5刑,其細則達3000條之多。在周穆王的勵精圖治下,天下再度安寧,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續。從周武王始,周王朝開拓經營的重點是東方,其次是東南。到周昭王時。強盛國力,又向南開拓發展,對北方戎族採取守勢。周昭王雖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達到向南擴張的目的。周穆王時繼續保持向外擴展的態勢,並開始對北方犬戎採取主動攻勢。根據《國語·周語》記載。王朝西方邊遠地帶的犬戎屬於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進貢方物特產。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沒有及時進貢,周穆王以此為由,親自領兵對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謀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見,主張實行文王時耀德不觀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時來朝拜周王。無其他義務,但穆王不接受建議,執意西征。穆王十二年春,周穆王西征,進兵陽紆,周軍大勝。但是由於史料缺乏,戰爭經過不詳。從戰果來看,此次戰爭的軍事勝利並不大,僅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而且由於穆王對邊疆少數民族採取高壓的政策,導致的後果對周極為不利。《史記·周本紀》謂:自始荒服者不至。邊遠國家不再朝見周穆王,說明周王朝在周邊外族中失去了威信。邊夷不朝,更加劇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馬二次討伐,廣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此次征戰以周大獲全勝告終,但卻加劇了與犬戎的對立。”雲希明說。

  “平定西方後,穆王繼續西伐,於穆王十三至十七年,進軍至崑崙之丘,這段歷史被記錄在《穆天子傳》中。近代人認為《穆天子傳》為戰國所作,內容多不真實。但反映了當時西周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是中原與西域進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記載。傳統學者們認為。按照故事中所說的里程,西王母之國應在西亞或歐洲。周穆王西略。長年不在朝,位於周王朝東南的徐國趁機作亂,率領臣服於自己的諸侯攻打周。於是周穆王西征之後,轉戰東南。

  徐國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國,周初曾跟隨武庚叛亂,周公二次東征後,徐國時叛時服。穆王時期,徐國再次興盛起來。據《史記·周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列傳》載:徐國國君徐子自稱徐偃王,率九夷淮夷諸部侵擾宗周,穆王便聯合楚國攻徐。破徐國後,穆王封他的兒子嬴寶宗到彭城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平定徐亂後,穆王繼續東進,抵達九江,開始南征。通過巡遊征伐,周穆王使東南許多方國和部落歸順於周的統治,對周王朝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南征取得成就後,穆王仿照祖先,在塗山這個地方會合諸侯,鞏固了周在東南的統治。”雲希明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