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國外的軍事專家目前著重研究解決兩個重要問題:

  其一,坦克對威力越來越大的反坦克武器如何進行防護;

  其二,戰術原子武器的使用對未來坦克戰鬥運用有何影響。

  關於這些問題,可以這樣來認識:

  在戰場上使用的新式武器,只有在能快速而大批地生產的情況下,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對付各種武器的防護兵器也在不斷出現。但是,它們是否能出現得及時,是否能孚眾望,要決定於許多條件,使用武器的人們的堅強意志,也不是不足為道的。沒有一種武器不需要專門訓練的射手。科學技術可以使軍隊得到武器,可以為軍隊提供坦克,也提供反坦克的兵器。坦克在同各種射彈的鬥爭中,還沒有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一鬥爭還要繼續下去。

  戰爭結束以後,坦克的敵手增加了,特別是近戰反坦克武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隨著火箭彈速度的提高,其密集性也提高了。火箭彈用於遠距離射擊。可以預料,飛彈也會用來同坦克作鬥爭作者寫此書時,還沒有反坦克飛彈——譯者。。凝固汽油——粘性混合劑燃燒時可以造成高溫,並能熔化坦克的裝甲,從而引爆彈藥。這也是一種反坦克器材。空中威脅也在增長。

  坦克本身也有了一些改進,這裡指出以下幾點:

  1 .車體降低,使坦克目標縮小,減少被擊中的機會。

  2 .車重減輕,同時使空氣冷卻的發動機功率加大,提高坦克的行駛速度。

  3 .炮塔和火炮配以穩定裝置,使坦克可以從行進間射擊,從而使進攻速度大大提高。

  4 .坦克炮口徑加大(90~120 毫米),從而提高毀傷力。

  5 .履帶加寬(達820 毫米),也更加結實,使坦克能在難以通行的地形上更好地發揮作用。

  6 .保養簡化,操縱方便,能使駕駛員省力,而且使坦克更自由地進行原地轉向,從而提高坦克的機動力。

  7 .安裝與光學瞄準具同時使用的測距儀,可以減少擊中遠距離目標的時間。

  所有這些改進表明,現代條件下的進攻速度和威力都已大大提高。如果再把進攻中炮兵和航空兵給予坦克的支援考慮進去,對坦克防禦的任務就十分艱巨了。

  戰術原子武器產生的殺傷力,並不是靠彈片,而是靠強烈的衝擊波和光輻射。它的殺傷範圍要比當前所有的炮彈的殺傷範圍都大得多。因此,戰術原子炸彈和炮彈,只能對付離開己軍很遠的目標。由於原子武器造價非常高,因而它要在有利條件下才能使用,首先是對密集的軍隊實施突擊。

  坦克與其它兵器相比,受到原子武器傷害的程度應當是最小的,因為它全身都有裝甲防護。試驗表明,裝甲再加上適當的密封和隔離措施,防護是很可靠的。

  最後可以指出,對坦克防禦和使用原子武器問題還都沒有解決。需要進行一些新的試驗和進一步改進,以徹底弄清反坦克兵器和原子武器對坦克運用的影響。所有擁有強大軍隊的國家都在繼續生產昂貴的坦克和其它戰鬥車輛,從而可以認為,裝甲兵仍具有原來的地位作用。

  關於裝甲兵使用及其技術裝備的改進情況如下:

  蘇聯比其它國家更快地從積累的戰爭經驗中得出了結論,蘇聯不斷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並把這些工業分布在五個獨立的地區,以保證能在一些地區遭到嚴重破壞時仍能繼續生產坦克。隨著反坦克武器穿甲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強擊航空兵的作用不斷增長,開始使人們產生懷疑,坦克是否還是機動戰爭中的主要戰鬥兵器。只有一點是清楚的,坦克仍將是支援步兵的主要兵器。但是,還是贊成大規模使用坦克的觀點占了上風。坦克兵團的數量因而沒有變動,但步兵的數量卻減少了。目前,坦克和步兵兵團的比例是1:2 ,而過去是1:10。

  在俄國的軍事科學中,有坦克師參加的進攻的任務是突破全縱深的防禦地帶,並將戰術突破發展為戰略(原文如此——譯者)突破,隨後是追擊退卻之敵。追擊時主要使用機械化師,每師編一百八十輛坦克。坦克師編二百四十輛坦克,每師還編有一個重型坦克團。俄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時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集團軍。到一九四四年,俄軍共有六個坦克集團軍。不過,這些集團軍只相當於我們的坦克軍。後來,俄軍把軍改編成師,看來是想改善對坦克兵團的指揮。由於坦克裝備的改進,裝甲兵士兵的服役期延長了一年。

  在裝備方面,俄國一直使用經過考驗的舊型號坦克,但已有很大改進。除裝有85毫米炮的T-34坦克外,還有裝有85毫米炮的T-43坦克以及重型坦克——經改進的ИС重型坦克。俄國目前正研製一種低矮的坦克,叫作“蛤蟆坦克”,駕駛員和射手在車內均採取臥式。還在大戰以前,原陸軍參謀總長貝克上將也曾建議設計這樣的坦克,用於支援步兵。在俄軍中,自行火炮,也就是沒有炮塔的坦克,占有特殊的地位。這種自行火炮相當於我們的突擊火炮。其任務是在戰鬥中支援坦克和步兵,通常進行直接瞄準射擊。火炮口徑起初為76毫米,現在已達152 毫米。俄軍對安裝在自行炮架上的伴隨火炮不十分重視。一九五二年檢閱時第一次出現了裝甲輸送車。這種車為三軸、無頂蓋式,裝甲較薄。估計還會有一些新式車輛,但還沒有公諸於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