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組織坦克與炮兵之間的協同動作時,一條重要原則是,炮兵火力不要影響坦克的進攻銳勢,而射擊方法要適應於進攻速度。由於戰場上的情況變化較快,要使炮兵能隨時支援坦克。為此,必須事先把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協商好,而在戰鬥中要有可靠的通信聯絡。具體措施如下:
1 )指揮官直接接觸,互相通報情況、互相了解意圖和分隊的前進情況。
2 )協調通信聯絡和目標指示的各種方法(方位物和目標要圖、規定線、信號彈、煙幕彈、密碼、無線電通信波段等)。
3 )向坦克和摩托步兵連分配炮兵觀察員。坦克展開成戰鬥隊形時,炮兵連連長應位於坦克連內,而炮兵營、團長則跟戰鬥群群長在一起,前進炮兵觀察員派往摩托步兵連。只有這樣,炮兵才能根據情況及時支援坦克和步兵。若某觀察員負傷或陣亡,則指定坦克協助修正炮兵火力。為此,在平時就要對軍官和士兵進行專門的訓練。
4 )簡化射擊。占用許多時間的計算,只能降低坦克的進攻速度。炮兵連占領陣地後應迅速開火。此外,必須能夠迅速集中數連的火力。對炸點偏差的計算也要採取簡單的辦法,可以按方向說明炸點偏差,如:“偏北”或“偏南300 米”。
5 )考慮雙方利益。炮兵射擊時,坦克不應向前開進。炮兵要注意不要使炸點影響坦克的前進。選擇目標時要考慮這些原則。坦克指揮官應及時賦予炮兵任務,炮兵指揮官則通知坦克指揮官何時能做好射擊準備,消滅目標需要多少時間。
此外,還可能有其它任務,如:阻滯敵預備隊前進;坦克遇到猛烈的反坦克火力時,掩護坦克退卻。
炮兵射擊數據表
射距
105 毫米輕型野戰榴炮 10-12 公里
150 毫米重型野戰榴炮 9-13公里
105 毫米加農炮 14-19 公里
172 毫米加農炮 約28公里
射擊地段寬度
4-6 門制輕型野戰榴炮連 約120 米
3 連制輕型野戰榴炮營 約400 米
4-6 門制重型野戰榴炮連 約150 米
煙幕彈射擊
用十二枚炮彈,施放寬度約三百米的煙幕,可以持續約十二分鐘的時間。自行火炮連施放這樣的煙幕,可以持續十五分鐘。
化學迫擊炮
一九三五年開始設計一種威力很大的新式炮兵武器——多管化學迫擊炮。最初,這種迫擊炮作為化學襲擊兵器。但是,當時沒有使用毒劑,這種化學迫擊炮便用來發射煙幕彈和殺傷爆破彈。它的強點是能進行面積射,對人員和馬匹的射擊效果較好。這種武器只用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因此化學迫擊炮分隊通常在旅的編成內行動。其主要任務是壓製出發陣地上的敵人和抗擊敵人的反衝擊。
俄軍當時也有類似的武器——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在每次齊射以後立即轉移陣地,因此很難對付它。
化學迫擊炮構造簡單,並且對敵人的精神威脅很大,缺點是彈藥消耗量大,射距有限。
為與坦克協同,專門組建了化學迫擊炮連,迫擊炮安裝在備有薄裝甲的四軸式汽車上。這種迫擊炮可以同時發射十發150 毫米的炮彈。尤其在居民地戰鬥中,這種迫擊炮對坦克幫助很大。在坦克衝擊之前,以這種迫擊炮對敵防禦陣地進行齊射,效果最好。迫擊炮的齊射可以瓦解敵軍,坦克應利用這個時機發起衝擊。
與工兵的協同
軍隊摩托化以後,工程兵的作用比從前更大了。除了統帥部預備隊中的工程-工兵部隊和步兵師屬工兵營外,步兵團和偵察營都編有工兵分隊。另外,許多士兵都受過專門的工兵訓練。
坦克師內有建制的工兵營,每個坦克營均編有一個工兵分隊——工兵勘察排。當然,這樣的排在東線作戰中完成各種任務,力量顯然是不足的,但是它對營屬分隊和師的工兵都有很大幫助。不急需工兵援助的情況幾乎是沒有的。坦克需要工兵的程度往往超過需要步兵的程度,況且這些工兵都受過在強擊群中行動的良好訓練。
工兵乘坐普通載重汽車行動,不能執行坦克所賦予的一切任務。因此,坦克師的工兵營不久就編了一個乘坐裝甲輸送車的工兵連,它首先用於支援坦克部隊。有了裝甲輸送車以後,工兵才能在尚未肅清敵人的地形上伴隨坦克並及時援助坦克。
對工兵分隊的要求,時常超出它的能力範圍,因為工程器材是十分有限的。例如,每個工兵連有四十枚制式地雷,每個工兵營有一百二十枚反坦克地雷和九十枚防步兵地雷。這些地雷只能在不寬的地段上設置地雷障礙(例如在谷地、道路和房屋之間的通路上等等)。如執行複雜一點的任務,就必須補充器材。
工兵總是不夠用的。因此,每個坦克兵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工兵知識,以便能在必要時完成某種工兵作業。他應了解,在通過敵人障礙物時應如何行動。譬如,在估計有地雷的地區行動時,坦克艙門不得關得太緊,以免因地雷爆炸的震動而使艙門卡死。
每個坦克指揮官在給工兵下達任務時必須記住,工兵受了損失是很難補充的(尤其是戰爭的最後兩年)。但因情況需要,常常把工兵當步兵使用,這就使他們不能執行更重要的任務。
行軍和進攻中工兵的任務
1 )指揮官直接接觸,互相通報情況、互相了解意圖和分隊的前進情況。
2 )協調通信聯絡和目標指示的各種方法(方位物和目標要圖、規定線、信號彈、煙幕彈、密碼、無線電通信波段等)。
3 )向坦克和摩托步兵連分配炮兵觀察員。坦克展開成戰鬥隊形時,炮兵連連長應位於坦克連內,而炮兵營、團長則跟戰鬥群群長在一起,前進炮兵觀察員派往摩托步兵連。只有這樣,炮兵才能根據情況及時支援坦克和步兵。若某觀察員負傷或陣亡,則指定坦克協助修正炮兵火力。為此,在平時就要對軍官和士兵進行專門的訓練。
4 )簡化射擊。占用許多時間的計算,只能降低坦克的進攻速度。炮兵連占領陣地後應迅速開火。此外,必須能夠迅速集中數連的火力。對炸點偏差的計算也要採取簡單的辦法,可以按方向說明炸點偏差,如:“偏北”或“偏南300 米”。
5 )考慮雙方利益。炮兵射擊時,坦克不應向前開進。炮兵要注意不要使炸點影響坦克的前進。選擇目標時要考慮這些原則。坦克指揮官應及時賦予炮兵任務,炮兵指揮官則通知坦克指揮官何時能做好射擊準備,消滅目標需要多少時間。
此外,還可能有其它任務,如:阻滯敵預備隊前進;坦克遇到猛烈的反坦克火力時,掩護坦克退卻。
炮兵射擊數據表
射距
105 毫米輕型野戰榴炮 10-12 公里
150 毫米重型野戰榴炮 9-13公里
105 毫米加農炮 14-19 公里
172 毫米加農炮 約28公里
射擊地段寬度
4-6 門制輕型野戰榴炮連 約120 米
3 連制輕型野戰榴炮營 約400 米
4-6 門制重型野戰榴炮連 約150 米
煙幕彈射擊
用十二枚炮彈,施放寬度約三百米的煙幕,可以持續約十二分鐘的時間。自行火炮連施放這樣的煙幕,可以持續十五分鐘。
化學迫擊炮
一九三五年開始設計一種威力很大的新式炮兵武器——多管化學迫擊炮。最初,這種迫擊炮作為化學襲擊兵器。但是,當時沒有使用毒劑,這種化學迫擊炮便用來發射煙幕彈和殺傷爆破彈。它的強點是能進行面積射,對人員和馬匹的射擊效果較好。這種武器只用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因此化學迫擊炮分隊通常在旅的編成內行動。其主要任務是壓製出發陣地上的敵人和抗擊敵人的反衝擊。
俄軍當時也有類似的武器——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在每次齊射以後立即轉移陣地,因此很難對付它。
化學迫擊炮構造簡單,並且對敵人的精神威脅很大,缺點是彈藥消耗量大,射距有限。
為與坦克協同,專門組建了化學迫擊炮連,迫擊炮安裝在備有薄裝甲的四軸式汽車上。這種迫擊炮可以同時發射十發150 毫米的炮彈。尤其在居民地戰鬥中,這種迫擊炮對坦克幫助很大。在坦克衝擊之前,以這種迫擊炮對敵防禦陣地進行齊射,效果最好。迫擊炮的齊射可以瓦解敵軍,坦克應利用這個時機發起衝擊。
與工兵的協同
軍隊摩托化以後,工程兵的作用比從前更大了。除了統帥部預備隊中的工程-工兵部隊和步兵師屬工兵營外,步兵團和偵察營都編有工兵分隊。另外,許多士兵都受過專門的工兵訓練。
坦克師內有建制的工兵營,每個坦克營均編有一個工兵分隊——工兵勘察排。當然,這樣的排在東線作戰中完成各種任務,力量顯然是不足的,但是它對營屬分隊和師的工兵都有很大幫助。不急需工兵援助的情況幾乎是沒有的。坦克需要工兵的程度往往超過需要步兵的程度,況且這些工兵都受過在強擊群中行動的良好訓練。
工兵乘坐普通載重汽車行動,不能執行坦克所賦予的一切任務。因此,坦克師的工兵營不久就編了一個乘坐裝甲輸送車的工兵連,它首先用於支援坦克部隊。有了裝甲輸送車以後,工兵才能在尚未肅清敵人的地形上伴隨坦克並及時援助坦克。
對工兵分隊的要求,時常超出它的能力範圍,因為工程器材是十分有限的。例如,每個工兵連有四十枚制式地雷,每個工兵營有一百二十枚反坦克地雷和九十枚防步兵地雷。這些地雷只能在不寬的地段上設置地雷障礙(例如在谷地、道路和房屋之間的通路上等等)。如執行複雜一點的任務,就必須補充器材。
工兵總是不夠用的。因此,每個坦克兵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工兵知識,以便能在必要時完成某種工兵作業。他應了解,在通過敵人障礙物時應如何行動。譬如,在估計有地雷的地區行動時,坦克艙門不得關得太緊,以免因地雷爆炸的震動而使艙門卡死。
每個坦克指揮官在給工兵下達任務時必須記住,工兵受了損失是很難補充的(尤其是戰爭的最後兩年)。但因情況需要,常常把工兵當步兵使用,這就使他們不能執行更重要的任務。
行軍和進攻中工兵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