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不是他的職責所能允許的了。在政治派別自私狹隘的偏見表現最烈的時刻,在為一九五O年
秋末冬初令人痛心的失敗感到羞恥和灰心的時刻,相當一部分美國公眾似乎忘卻了這些基本
常識。
這些就是韓戰期間美國舞台上的兩位重要人物爭論的主要問題,而政府當局與軍事
當局究竟誰領導誰的問題是這次戰爭引起的最為敏感的問題。按一般的推理,根本不應該出
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涉及的原則就象我們政府工作中的所有原則一樣,是早巳存在、牢固
確立了的。
如果只是這麼一條原則而沒有那些有意無意地纏繞著它的虛構的問題和瑣事,那麼,我
相信,大多數美國人本來會毫不猶豫地支持總統的。可是,這場爭論與其他令人傷腦筋的問
題糾纏得太深了,那些問題又沒有一個能完全為人們所理解。其中一個存在很久的問題是我
們的中國政策問題。其他的問題則是:原子武器的正確使用問題;有限戰爭的最新思想問
題;以及在符合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義務助前提下對主權的含義作必要修改的問題等等。
可是,根本的問題仍然是:杜魯門總統或麥克阿瑟將軍究竟誰有權來決定我們對外政策
中的重大問題?正如馬歇爾將軍在參議院對此事作證時所表明的那樣:“這個問題是由於司
令的地位與參謀長聯席會議、國防部長和總統等人的地位存在著固有的差別所造成的。作為
司令官,其使命僅限於在一個特定的地區內對材一個特定的敵人;而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
國防部長和總統,則要對美國的整個安全負……並且必須處理好在世界某一地區的利益和目
標與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所有利益和目標這兩者之間的利害關係。”
“在我們的軍事史上,這種分歧並不新奇,”馬歇爾將軍接著說,“要說有什麼新奇的
並使我們必須罷免麥克阿瑟將軍的事情,那就是一位局部地區的戰區司令公開地對美國的對
外政策表示不滿和反對,這種情況確實是前所未有的。(他)……發展到與美國的既定政策如
此格格不入的地步,以至於是否還應當允許他繼續行使一個戰區指揮官通常所擁有的那種作
出決定的權力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可是,我認為,下述情況對國家來說還是值得慶幸的,那就是問題畢竟暴露出來,而
且,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完全由於他個人內在的恢弘氣魄和高度勇氣而不是由於來自政界或
軍界的任何壓力,對問題進行了斷然處置。總統的決定可以說是一項有力的預防措施,能夠
防止再度出現這樣的情況,即在今後某個重大的危急關頭,其他人也會躍躍欲試,企圖向憲
法賦予總統及其顧問們的制定對外政策的權力挑戰。
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日,參謀長聯席會議通知麥克阿瑟:國務院正在擬制一份總統聲
明,大意是,聯合國準備討論解決朝鮮問題的條件。三月二十四日,這項聲明即將最後定
稿。聲明將表明,我們願意在撤回到戰前分界線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可是,三月二十四日這一天,麥克阿瑟將軍擅自發表的一項聲明拆了總統的台,激怒了
我們的盟友,而且使中國人處於如果真要接受邀請進行談判就會大丟其丑的難堪境地。了解
實情的人都不會天真到認為:麥克阿瑟不知道自己的聲明可能會造成何種後果,也沒有任何
公開反對總統的企圖。三個多月以前,亦即一九五O年十二月六日,杜魯門總統向全體官
員,包括麥克阿瑟將軍在內下達了一項專門指示,禁止發表有關國家對外政策的任何公開聲
明。
但是,專門下達這項指示實際上是多此一舉。根據我國憲法,制定對外政策向來就不是
軍人份內的事情。那是由選舉產生的官員所特有的、專門的和正當的職責,這個規定不會因
為有誰評論現行政策“正確”與“否”而受到影響。只有在專制制度下,一個軍事領導人才
能獨斷專行,由他一個人決定在與其他主權國家交往時本國應採取何種方針。
麥克阿瑟的一句話就打亂了國務院發表聲明的計劃。
因為,麥克阿瑟說:“因此,敵人現在一定已痛切地認識到:聯合國如果決定改變其把
戰爭限制在朝鮮地區的容忍態度,而把軍事行動擴大到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基地,肯定會使
赤色中國在軍事上面臨迅速崩潰的危險。”這句話如此明顯地主張徹底改變聯合國的方針,
以至於無論是誰,如果藉口說這僅僅是如某些人所說的那樣,表達了一種想接受別人投降的
願望,那都是很難令人信服的。即便是要求對方投降(麥克阿瑟的話中包含了這個內容),也
會給人以聯合國的立場突然變得強硬起來的感覺,而且還會使我們丟醜,那就是我們當時根
本沒有力量對中國施加壓力。
這就是軍界與政界之間攤牌的背景。攤牌的時刻立即就到來了。結局是不言而喻的,就
秋末冬初令人痛心的失敗感到羞恥和灰心的時刻,相當一部分美國公眾似乎忘卻了這些基本
常識。
這些就是韓戰期間美國舞台上的兩位重要人物爭論的主要問題,而政府當局與軍事
當局究竟誰領導誰的問題是這次戰爭引起的最為敏感的問題。按一般的推理,根本不應該出
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涉及的原則就象我們政府工作中的所有原則一樣,是早巳存在、牢固
確立了的。
如果只是這麼一條原則而沒有那些有意無意地纏繞著它的虛構的問題和瑣事,那麼,我
相信,大多數美國人本來會毫不猶豫地支持總統的。可是,這場爭論與其他令人傷腦筋的問
題糾纏得太深了,那些問題又沒有一個能完全為人們所理解。其中一個存在很久的問題是我
們的中國政策問題。其他的問題則是:原子武器的正確使用問題;有限戰爭的最新思想問
題;以及在符合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義務助前提下對主權的含義作必要修改的問題等等。
可是,根本的問題仍然是:杜魯門總統或麥克阿瑟將軍究竟誰有權來決定我們對外政策
中的重大問題?正如馬歇爾將軍在參議院對此事作證時所表明的那樣:“這個問題是由於司
令的地位與參謀長聯席會議、國防部長和總統等人的地位存在著固有的差別所造成的。作為
司令官,其使命僅限於在一個特定的地區內對材一個特定的敵人;而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
國防部長和總統,則要對美國的整個安全負……並且必須處理好在世界某一地區的利益和目
標與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所有利益和目標這兩者之間的利害關係。”
“在我們的軍事史上,這種分歧並不新奇,”馬歇爾將軍接著說,“要說有什麼新奇的
並使我們必須罷免麥克阿瑟將軍的事情,那就是一位局部地區的戰區司令公開地對美國的對
外政策表示不滿和反對,這種情況確實是前所未有的。(他)……發展到與美國的既定政策如
此格格不入的地步,以至於是否還應當允許他繼續行使一個戰區指揮官通常所擁有的那種作
出決定的權力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可是,我認為,下述情況對國家來說還是值得慶幸的,那就是問題畢竟暴露出來,而
且,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完全由於他個人內在的恢弘氣魄和高度勇氣而不是由於來自政界或
軍界的任何壓力,對問題進行了斷然處置。總統的決定可以說是一項有力的預防措施,能夠
防止再度出現這樣的情況,即在今後某個重大的危急關頭,其他人也會躍躍欲試,企圖向憲
法賦予總統及其顧問們的制定對外政策的權力挑戰。
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日,參謀長聯席會議通知麥克阿瑟:國務院正在擬制一份總統聲
明,大意是,聯合國準備討論解決朝鮮問題的條件。三月二十四日,這項聲明即將最後定
稿。聲明將表明,我們願意在撤回到戰前分界線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可是,三月二十四日這一天,麥克阿瑟將軍擅自發表的一項聲明拆了總統的台,激怒了
我們的盟友,而且使中國人處於如果真要接受邀請進行談判就會大丟其丑的難堪境地。了解
實情的人都不會天真到認為:麥克阿瑟不知道自己的聲明可能會造成何種後果,也沒有任何
公開反對總統的企圖。三個多月以前,亦即一九五O年十二月六日,杜魯門總統向全體官
員,包括麥克阿瑟將軍在內下達了一項專門指示,禁止發表有關國家對外政策的任何公開聲
明。
但是,專門下達這項指示實際上是多此一舉。根據我國憲法,制定對外政策向來就不是
軍人份內的事情。那是由選舉產生的官員所特有的、專門的和正當的職責,這個規定不會因
為有誰評論現行政策“正確”與“否”而受到影響。只有在專制制度下,一個軍事領導人才
能獨斷專行,由他一個人決定在與其他主權國家交往時本國應採取何種方針。
麥克阿瑟的一句話就打亂了國務院發表聲明的計劃。
因為,麥克阿瑟說:“因此,敵人現在一定已痛切地認識到:聯合國如果決定改變其把
戰爭限制在朝鮮地區的容忍態度,而把軍事行動擴大到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基地,肯定會使
赤色中國在軍事上面臨迅速崩潰的危險。”這句話如此明顯地主張徹底改變聯合國的方針,
以至於無論是誰,如果藉口說這僅僅是如某些人所說的那樣,表達了一種想接受別人投降的
願望,那都是很難令人信服的。即便是要求對方投降(麥克阿瑟的話中包含了這個內容),也
會給人以聯合國的立場突然變得強硬起來的感覺,而且還會使我們丟醜,那就是我們當時根
本沒有力量對中國施加壓力。
這就是軍界與政界之間攤牌的背景。攤牌的時刻立即就到來了。結局是不言而喻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