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人民軍最得力的領導人姜健中將(美國人稱之為金空)之死。沿釜山環形防禦圈與北韓人民
軍對抗的士兵們發現,這是一個兇猛、狡詐、殘忍和堅決的敵人,他們不得不通過地面戰鬥
來戰勝這個敵人。
第六章
總統與將軍——麥克阿瑟的罷免——原因與後果——中國人
被趕了回去
麥克阿瑟將軍被罷免了。事情是這樣地突然,這樣地不可抗拒,而且,還這樣毫無必要
地以粗魯的罷免方式來公然傷害將軍的自尊心,這在全國上下激起了一陣抗議的怒潮。一位
把一生都獻給祖國的偉大軍人政治家被匆匆解除了職務,這引起了一種深刻的意見分歧(誠
然,這種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使公眾難以認清問題的實質。
曾經有些極端分子,無疑今天還有這種人,他們硬說參加這場爭論的雙方懷有極其邪惡
的動機。譬如,他們說,在政府的高級領導層中有一個簡直是賣國的“無須取勝”集切(不
知怎麼與不久前叛逃到蘇聯的兩名英國外交機構的成員有聯繫)。另一方面,他們又指責麥
克阿瑟成心要把我們捲入亞洲大陸的一場全面戰爭之中。我想,正如我們的大多數公民後來
歷弄清的那樣,這兩種非難和中傷都是毫無根據的。
我們最高級的政府官員仍,不論文職的還是軍職的,他們的愛國和忠誠是不應受到絲毫
懷疑的。杜魯門政府並不是要迎合我們的敵人,只不過是想避免一場世界性的浩劫。麥克阿
瑟也一直是反對在亞洲大陸動用美國地面部隊的。真正的、根本的問題既不是杜魯門先生和
麥克阿瑟將軍之間在擴大韓戰的看法上存在鴻溝,也不是這兩個人的強烈個性格格不
入。問題正如馬歇爾將軍在參議院某委員會的證詞中所指出的,無非是一位局部地區的戰區
司令公開表示不贊同上級曾以最明確的語言一再向他傳達的方針罷了。
我本人對麥克阿瑟一直是深表敬佩的。這是通過密切交往麗逐步產生的感情,這種感情
可以追溯到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擔任校長的那些日子。當時,我負責體育課,直接向他匯報
工作。由於他對體育運動興趣甚濃,因而,那幾年我有幸常常見到他。後來,直到我到朝鮮
赴任之前,與他會面的次數就相當少了。但是,我對他的情況一直很關心。正因為如此,我
才得以了解他那複雜性格中為一般人所認識不到的某些如下的毛玻他追求對自己的頌揚,這
導致他在某些場合公然要求或者接受那些本不屬於他的榮譽,或者推卸那些明明是他自己所
犯錯誤的責任。他愛出風頭,這常常使他在所屬地面部隊參加每次登陸作戰時和參加的重大
進攻行動發起時伊然以現地實際指揮官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他熱衷於培養自己那種似乎
天才人物所必須具備的孤獨精神,結果,他幾乎發展到與世隔絕的地步(在東京,他的辦公
室連電話也沒有)。這種與世隔絕使他得不到一個指揮官所必需的從自己主要部屬那裡得到
的批評意見和客觀評價。他個性倔強(這種個性的形成是由於他在遭到人們堅決反對的情況
下曾成功地強行通過了許多出色的計劃),這使他有時不顧一切所謂常理而堅持按自己的辦
法行事。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過於自信,這使他養成一種一貫正確的毛病,並且最後導致他發
展到幾乎不服從領導的地步。
我認為,其中一些毛病的產生應當歸咎於他那非凡的才能。早在少年時代在德克薩斯軍
校時,他的這些才能就已經使他在所參加的幾乎所有活動中顯露頭角。他在西點學校時的學
術造詣、體育運動水平和領導成就,他透過現象抓住問題本質的能力,他的膽略和魄力,他
那樂於迅速、勇敢地追求明確目標的精神,所有這一切最後使得人們不願意否決他的看法,
甚至不願意在他面前提出有力的反駁。他那雄辯的口才以及闡述自己論據時那種生動的樣
子,也往往能使反對意見煙消雲散,使本來懷疑他的那些人轉而懷疑他們自己。他堪稱是一
位了不起的名將。
所謂他成心想把我們卷進亞洲的一場全面戰爭的說法,與他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其
實,他倒是一直認為,“沒有哪個神智正常的人”會主張把地面部隊派往大陸中國。他一次
又一次地大聲疾呼,反對在朝鮮以外的地方使用我們的地面部隊。他一再鄭重其事地主張,
用我們強大的海、空力量來封鎖共產黨中國,並且摧毀她“在一代人物時間內”進行武裝侵
略的潛力。
政府領導人,無論文職的還是軍職的,他們所進發出來的愛國熱忱並不亞於麥克阿瑟將
軍。然而,直到一九五一年參議院聽證會(此時,麥克阿瑟在離開祖國十餘年之後重返故
土,在為期七周的對證中面對著自己的批評者和支持者)引起的大辯論中某些激烈爭論的情
軍對抗的士兵們發現,這是一個兇猛、狡詐、殘忍和堅決的敵人,他們不得不通過地面戰鬥
來戰勝這個敵人。
第六章
總統與將軍——麥克阿瑟的罷免——原因與後果——中國人
被趕了回去
麥克阿瑟將軍被罷免了。事情是這樣地突然,這樣地不可抗拒,而且,還這樣毫無必要
地以粗魯的罷免方式來公然傷害將軍的自尊心,這在全國上下激起了一陣抗議的怒潮。一位
把一生都獻給祖國的偉大軍人政治家被匆匆解除了職務,這引起了一種深刻的意見分歧(誠
然,這種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使公眾難以認清問題的實質。
曾經有些極端分子,無疑今天還有這種人,他們硬說參加這場爭論的雙方懷有極其邪惡
的動機。譬如,他們說,在政府的高級領導層中有一個簡直是賣國的“無須取勝”集切(不
知怎麼與不久前叛逃到蘇聯的兩名英國外交機構的成員有聯繫)。另一方面,他們又指責麥
克阿瑟成心要把我們捲入亞洲大陸的一場全面戰爭之中。我想,正如我們的大多數公民後來
歷弄清的那樣,這兩種非難和中傷都是毫無根據的。
我們最高級的政府官員仍,不論文職的還是軍職的,他們的愛國和忠誠是不應受到絲毫
懷疑的。杜魯門政府並不是要迎合我們的敵人,只不過是想避免一場世界性的浩劫。麥克阿
瑟也一直是反對在亞洲大陸動用美國地面部隊的。真正的、根本的問題既不是杜魯門先生和
麥克阿瑟將軍之間在擴大韓戰的看法上存在鴻溝,也不是這兩個人的強烈個性格格不
入。問題正如馬歇爾將軍在參議院某委員會的證詞中所指出的,無非是一位局部地區的戰區
司令公開表示不贊同上級曾以最明確的語言一再向他傳達的方針罷了。
我本人對麥克阿瑟一直是深表敬佩的。這是通過密切交往麗逐步產生的感情,這種感情
可以追溯到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擔任校長的那些日子。當時,我負責體育課,直接向他匯報
工作。由於他對體育運動興趣甚濃,因而,那幾年我有幸常常見到他。後來,直到我到朝鮮
赴任之前,與他會面的次數就相當少了。但是,我對他的情況一直很關心。正因為如此,我
才得以了解他那複雜性格中為一般人所認識不到的某些如下的毛玻他追求對自己的頌揚,這
導致他在某些場合公然要求或者接受那些本不屬於他的榮譽,或者推卸那些明明是他自己所
犯錯誤的責任。他愛出風頭,這常常使他在所屬地面部隊參加每次登陸作戰時和參加的重大
進攻行動發起時伊然以現地實際指揮官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他熱衷於培養自己那種似乎
天才人物所必須具備的孤獨精神,結果,他幾乎發展到與世隔絕的地步(在東京,他的辦公
室連電話也沒有)。這種與世隔絕使他得不到一個指揮官所必需的從自己主要部屬那裡得到
的批評意見和客觀評價。他個性倔強(這種個性的形成是由於他在遭到人們堅決反對的情況
下曾成功地強行通過了許多出色的計劃),這使他有時不顧一切所謂常理而堅持按自己的辦
法行事。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過於自信,這使他養成一種一貫正確的毛病,並且最後導致他發
展到幾乎不服從領導的地步。
我認為,其中一些毛病的產生應當歸咎於他那非凡的才能。早在少年時代在德克薩斯軍
校時,他的這些才能就已經使他在所參加的幾乎所有活動中顯露頭角。他在西點學校時的學
術造詣、體育運動水平和領導成就,他透過現象抓住問題本質的能力,他的膽略和魄力,他
那樂於迅速、勇敢地追求明確目標的精神,所有這一切最後使得人們不願意否決他的看法,
甚至不願意在他面前提出有力的反駁。他那雄辯的口才以及闡述自己論據時那種生動的樣
子,也往往能使反對意見煙消雲散,使本來懷疑他的那些人轉而懷疑他們自己。他堪稱是一
位了不起的名將。
所謂他成心想把我們卷進亞洲的一場全面戰爭的說法,與他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其
實,他倒是一直認為,“沒有哪個神智正常的人”會主張把地面部隊派往大陸中國。他一次
又一次地大聲疾呼,反對在朝鮮以外的地方使用我們的地面部隊。他一再鄭重其事地主張,
用我們強大的海、空力量來封鎖共產黨中國,並且摧毀她“在一代人物時間內”進行武裝侵
略的潛力。
政府領導人,無論文職的還是軍職的,他們所進發出來的愛國熱忱並不亞於麥克阿瑟將
軍。然而,直到一九五一年參議院聽證會(此時,麥克阿瑟在離開祖國十餘年之後重返故
土,在為期七周的對證中面對著自己的批評者和支持者)引起的大辯論中某些激烈爭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