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敵人利用坦克突破我軍防禦之後,常以步兵從兩翼對我實施迂迴,包圍炮兵分隊,爾後

  向後方實施卷擊。因此,每個成員(炮手、憲兵、甚至衛生兵)到時都得拿起卡賓槍或步槍倉

  促建立起環形防禦圈,並作好奪路撤至後方的準備。

  在游擊隊和受過訓練的共產黨破壞分子襲擾下,我們的補給線不斷遭到破壞,後方地區

  也沒有安全保障。這些人都是混在無數難民中滲入我方的。到處是無休止的戰鬥,無休止的

  退卻,無休止的危險。巡邏兵被派出去尋找同部隊失掉聯繫的人員時常常發現這些人員反剪

  著雙臂死在地上,每個人後腦勺上都有一個槍眼。這段時間,有時大雨如注,有時夏日的驕

  陽蒸烤著人們的衣服和皮膚,一個個口乾舌燥。

  七月二十日,大團棄守。此後不幾天,因獲得從第?

  步兵師(現為我留駐日本的全部戰鬥守備部隊)抽調的部分兵力而勉強可以作戰的第25

  師和第1騎兵師,在一百英里寬的戰線上的各個地點進入了戰鬥。這條戰線由大田——大邱

  公路和鐵路以西一直延伸到浦項洞以北的日本海海域。第24師傷亡慘重,病苦、疲憊而且

  骯髒,他們四處尋找喘息的機會,然而希望落空,他們被迅速調至洛東江西部和南部地區,

  準備在那裡阻止敵軍對我軍南翼實施迂迴。

  敵人對我得到加強的防線的壓力在繼續增大。不久,問題就很清楚:我們必須進一步縮

  小防禦正面,以便形成足夠的防禦縱深,防止敵人達成突貫。值得慶幸的是,在此關鍵時

  刻,又有增援部隊在釜山上陸,從而加強了我軍前線的力量。陸軍第5團戰鬥隊於八月一日

  由夏威夷趕到朝鮮,第3步兵師於同一天開始在釜山登陸。第二天,第l暫編陸戰旅上岸。

  他們到達的時間幾乎分秒不差,因為,當時的情況已十分危急。

  五角大樓的觀察員們早就知道一場災難威脅著南方,因為,通過空中偵察,我們不斷得

  到敵軍一支隊伍沿西海岸向半島頂端的馬山運動的情況。如果敵軍在這個地點達成突破,就

  可能出現十分嚴重的災難性後果,整個半島就要放棄,我們拼湊起來的部隊在奪路逃跑的過

  程中就會遭到血腥屠殺。

  但是,指揮第8集團軍的沃爾頓·沃克中將已經宣布,巴丹島那樣的事情決不會重演。

  七月二十九日晉州陷落之後,在第8集團軍的處境仍在急劇惡化的情況下,沃克宣布:“決

  不能再後撤了!....我們必須戰鬥到底!....我們要守住這條防線!我們要贏得勝利!”

  他們果然贏得了勝利,這是通過殊死的戰鬥和出色的機動贏得的勝利。首先,沃克急速

  以加強後接近戰鬥編制實力的架子部隊來對付最嚴重的威脅——正在由南面迫近的敵軍縱

  隊。這支隊伍有可能席捲沃克的整個防線。第25師巧妙、快速地實施機動,從敵軍兵力當

  時還比較薄弱的北面轉移到南面,那裡,馬山——晉州防線正瀕於崩潰。

  剛口上陸的第1暫編陸戰旅也立即投入到那一地段,從而大大加強了那裡的力量。愛德

  華·克雷格准將指揮的這個旅下轄第5陸戰團和第33陸戰隊航空大隊。該旅到達時,實力

  不足編制數,缺編的單位與第8集團軍所屬其他部隊差不多(一個步兵營只有兩個步兵連,

  而不是三個;炮兵連只有四門炮,而不是六門)。該旅的兵力總共六千五百人,能夠在M—

  26“潘興”式坦克的支援下加入戰鬥。這種坦克裝備有90毫米火炮,比T—34式坦克強。

  這支部隊使南部轉危為安,阻止了敵人的前進。(由於敵人是在夜間行進,我們的飛機在此

  之前未能降低故人的前進速度。)現在,第8集團軍已建立了自己的最後防線,即後來的所

  謂“釜山環形防禦圈”。防禦圈是一個三面臨敵的寬大防線,保護著連接大邱、馬山、釜

  山、慶州的鐵路四邊形地區。這個鐵路四邊形是為我們分散配置的部隊提供補給的生命線。

  為避免這條生命線被敵人切斷和遭到炮火襲擊,沃克決定儘量扼守洛東江一線,儘管當時敵

  人已經在洛東江的好幾個地點遠遠地突入江南地區。

  這並不是一條綿亘的防線。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建立一條堅固的防線。這道防線

  是由一些分散的支撐點組成的。我們的部隊可以由這些支撐點向外出擊,如同第8集團軍參

  謀長利文·艾倫將軍所形容的那樣,“一次又一砍地撲滅大火”。疲憊不堪的部隊沒有休息

  的機會,沒有預備隊。在六個星期當中,敵人不斷向兩翼實施強大的突擊,同時在中央發起

  旨在查明薄弱點的試探性進攻。無論何時,拂曉或是午夜,都經常要迅速召集起一切可以抽

  調出來的人員(譬如,由某師抽調的一個營,從另一師抽調的一個連,從某個其他的部隊抽

  調的五十或一百名士兵)去應討一些十分危急的情況。一堆火剛被撲滅,不知什麼地方又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