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並通過遲滯行動爭取時間以使更多的部隊能運至朝鮮。該營預定飛往當時仍在己方部隊手中
的水原機場,但是由於為惡劣的天氣所耽擱,最後只得降落在釜山機常他們從釜山出發,沿
公路和鐵路向前機動,去迎擊正在穩步推進的敵人。
這支部隊就是史密斯特遣部隊,是根據其指揮官史密斯中校的名字命名的。在那艱苦奮
戰的幾天之中,這是唯一的一支在地面作戰的美國部隊。這支部隊只有五百人:兩個步兵
連、兩個4.2英寸追擊炮排(不得不全部作為野戰炮兵使用)、一個75毫米無后座力炮組,
以及六個2.36英寸火箭筒小隊。他們的對手是數量上為他們一百多倍的、裝備有T—34式
坦克和野戰火炮的敵軍。史密斯特遣部隊沒有預備隊,沒有可擊毀裝甲很厚的敵坦克的武
器,也沒有可與敵之榴彈炮相抗衡的武器。(史密斯特遣部隊倒是轄有第52野炮營的A連,
但是,在向前方機動時該連掉隊,七月五日戰鬥打晌時未能趕到。)談起這一小股裝備低劣
的部隊的情況是令人傷心的:他們過去所受的訓練只是為了適應執行守備任務的需要,而不
是為了打仗。他們剛切口失去了在平靜的日本所享受的那種悠閒、安逸的生活。在日本,他
們吃慣了盛撰佳看,與女友一起消磨時光,甚至連擦自己的皮鞋也要找人代勞。
在朝鮮,他們毫無怨言地施著沉重的腳步向前開進,到一些既無掩蔽又無蔭蔽的山崗上
或污泥齊腿深的、臭氣熏天的稻田裡去迎接死亡。他們所進行的抵抗看起來也許徒勞無功,
毫無希望。他們所能做的一切至多不過是在一些高地上堅守陣地,直到敵軍幾乎完全把他們
包圍或者自己彈盡糧絕為止。爾後,他們通過一些自己所不熟悉的、每個居民都可能是敵人
的地區實施後撤,並拼命設法在某個地點重新集合部隊,進行另一次毫無希望的抵抗。在進
行第一次戰鬥時,特遣部隊有些恐慌,顯得非常混亂。七月五日上午八時,敵人以三十輛坦
克和一支強大的步兵部隊向烏山附近發起了進攻。史密斯特遣部隊不久便被迫在退卻與被殲
之間進行抉擇。他們堅守陣地,一直打到彈藥告專罄才開始有些混亂地撤退。撤退中遭到很
大損失。
在此後的數周之內,部隊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戰鬥的。
敵人以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兵力發起進攻,不斷對暴露的兩翼進行試探,並且還機動其
裝甲部隊,象對付玩具槍一樣對付我們的火力。沒有預備隊的第24步兵師幾乎在不斷地與
敵人進行戰鬥。他們有時在行軍中就打起腦來,常常是多日咆不上一頓熱飯,但是,他們卻
能頑強地堅持,以爭取極其寶貴的時間。七月五日晚,第21步兵團戰鬥隊第l營全體人員
投入了戰鬥,與此同時,第24師剩餘部隊開始在大田地區建立防禦陣地。
麥克阿瑟將軍從一開始就擬制了範圍廣泛、森羅萬象的計劃:他打算儘可能靠前地與敵
人建立接觸;投入他能迅速運送到那裡的各種部隊,阻止敵人的進攻;直接利用寬闊的漢江
這一天然障礙(漢江是朝鮮為數甚少的幾條河水很深、難以徒涉的河流)進行抵抗。他準備迅
速集結起兩個美軍師的兵力。這支部隊加上南韓軍隊便足以(根據麥克阿瑟最初的判斷)遲
滯敵人的進攻,並保證在半島上保持足夠的立足地區。爾後,在獲得足夠的兵力之後(總司
令估計,這要花兩個月的時間),他將首先以兩個師組成的軍實施一次兩棲突擊,從而轉入
進攻,奪占仁川——漢城地區,控制敵交通與補給線,爾後全殲敵軍。
可是,這個計劃是在總部了解敵人的實力之前制定的。
所以,戰鬥一打響,麥克阿瑟將軍對所需兵力的估計數便急劇地增加。漢江幾乎沒有降
低敵人進攻的速度,南岸的南韓步兵在猛烈的、無法回擊的炮火打擊下很快便士崩瓦解。
北韓人民軍迅速越過了這道天然障礙,開始向南迅猛突擊。第24師的前方分隊沿漢城至
釜山的主要公路和雙軌鐵路的總軸線主動實施退卻。我空軍摧毀了敵軍大量坦克,殺傷了許
多徒步步兵,並且不斷地在近距離上阻止敵軍前進。但是,在那裡與敵人爭奪陣地的卻只是
一個師的殘餘部隊。該師本來就人員不足,已遭受沉重打擊,並月.在火力上也弱於對方。
在十七天的艱苦戰鬥中,這些疲憊不堪的士兵們進行了五次大的遲滯作戰行動,後撤了
七十英里。七月五日和六日,他們在烏山附近進行了首次阻擊;八日,他們又於天安附近再
次組織抵抗;十一日,在全義和鳥致院之間的地區作戰;爾後,從七月十三日到十五日,他
們沿錦江抗擊敵人達三天之久。也許,他們最艱苦的戰鬥是在大田市及其周圍進行的,這次
戰鬥使他們失去了勇敢的指揮官威廉·迪安少將(在那兒被俘)。就是在這個地區,他們冒著
街巷兩側房頂上敵人狙擊手和自動槍手的火力,經過苦戰才穿過了危險的街巷。
的水原機場,但是由於為惡劣的天氣所耽擱,最後只得降落在釜山機常他們從釜山出發,沿
公路和鐵路向前機動,去迎擊正在穩步推進的敵人。
這支部隊就是史密斯特遣部隊,是根據其指揮官史密斯中校的名字命名的。在那艱苦奮
戰的幾天之中,這是唯一的一支在地面作戰的美國部隊。這支部隊只有五百人:兩個步兵
連、兩個4.2英寸追擊炮排(不得不全部作為野戰炮兵使用)、一個75毫米無后座力炮組,
以及六個2.36英寸火箭筒小隊。他們的對手是數量上為他們一百多倍的、裝備有T—34式
坦克和野戰火炮的敵軍。史密斯特遣部隊沒有預備隊,沒有可擊毀裝甲很厚的敵坦克的武
器,也沒有可與敵之榴彈炮相抗衡的武器。(史密斯特遣部隊倒是轄有第52野炮營的A連,
但是,在向前方機動時該連掉隊,七月五日戰鬥打晌時未能趕到。)談起這一小股裝備低劣
的部隊的情況是令人傷心的:他們過去所受的訓練只是為了適應執行守備任務的需要,而不
是為了打仗。他們剛切口失去了在平靜的日本所享受的那種悠閒、安逸的生活。在日本,他
們吃慣了盛撰佳看,與女友一起消磨時光,甚至連擦自己的皮鞋也要找人代勞。
在朝鮮,他們毫無怨言地施著沉重的腳步向前開進,到一些既無掩蔽又無蔭蔽的山崗上
或污泥齊腿深的、臭氣熏天的稻田裡去迎接死亡。他們所進行的抵抗看起來也許徒勞無功,
毫無希望。他們所能做的一切至多不過是在一些高地上堅守陣地,直到敵軍幾乎完全把他們
包圍或者自己彈盡糧絕為止。爾後,他們通過一些自己所不熟悉的、每個居民都可能是敵人
的地區實施後撤,並拼命設法在某個地點重新集合部隊,進行另一次毫無希望的抵抗。在進
行第一次戰鬥時,特遣部隊有些恐慌,顯得非常混亂。七月五日上午八時,敵人以三十輛坦
克和一支強大的步兵部隊向烏山附近發起了進攻。史密斯特遣部隊不久便被迫在退卻與被殲
之間進行抉擇。他們堅守陣地,一直打到彈藥告專罄才開始有些混亂地撤退。撤退中遭到很
大損失。
在此後的數周之內,部隊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戰鬥的。
敵人以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兵力發起進攻,不斷對暴露的兩翼進行試探,並且還機動其
裝甲部隊,象對付玩具槍一樣對付我們的火力。沒有預備隊的第24步兵師幾乎在不斷地與
敵人進行戰鬥。他們有時在行軍中就打起腦來,常常是多日咆不上一頓熱飯,但是,他們卻
能頑強地堅持,以爭取極其寶貴的時間。七月五日晚,第21步兵團戰鬥隊第l營全體人員
投入了戰鬥,與此同時,第24師剩餘部隊開始在大田地區建立防禦陣地。
麥克阿瑟將軍從一開始就擬制了範圍廣泛、森羅萬象的計劃:他打算儘可能靠前地與敵
人建立接觸;投入他能迅速運送到那裡的各種部隊,阻止敵人的進攻;直接利用寬闊的漢江
這一天然障礙(漢江是朝鮮為數甚少的幾條河水很深、難以徒涉的河流)進行抵抗。他準備迅
速集結起兩個美軍師的兵力。這支部隊加上南韓軍隊便足以(根據麥克阿瑟最初的判斷)遲
滯敵人的進攻,並保證在半島上保持足夠的立足地區。爾後,在獲得足夠的兵力之後(總司
令估計,這要花兩個月的時間),他將首先以兩個師組成的軍實施一次兩棲突擊,從而轉入
進攻,奪占仁川——漢城地區,控制敵交通與補給線,爾後全殲敵軍。
可是,這個計劃是在總部了解敵人的實力之前制定的。
所以,戰鬥一打響,麥克阿瑟將軍對所需兵力的估計數便急劇地增加。漢江幾乎沒有降
低敵人進攻的速度,南岸的南韓步兵在猛烈的、無法回擊的炮火打擊下很快便士崩瓦解。
北韓人民軍迅速越過了這道天然障礙,開始向南迅猛突擊。第24師的前方分隊沿漢城至
釜山的主要公路和雙軌鐵路的總軸線主動實施退卻。我空軍摧毀了敵軍大量坦克,殺傷了許
多徒步步兵,並且不斷地在近距離上阻止敵軍前進。但是,在那裡與敵人爭奪陣地的卻只是
一個師的殘餘部隊。該師本來就人員不足,已遭受沉重打擊,並月.在火力上也弱於對方。
在十七天的艱苦戰鬥中,這些疲憊不堪的士兵們進行了五次大的遲滯作戰行動,後撤了
七十英里。七月五日和六日,他們在烏山附近進行了首次阻擊;八日,他們又於天安附近再
次組織抵抗;十一日,在全義和鳥致院之間的地區作戰;爾後,從七月十三日到十五日,他
們沿錦江抗擊敵人達三天之久。也許,他們最艱苦的戰鬥是在大田市及其周圍進行的,這次
戰鬥使他們失去了勇敢的指揮官威廉·迪安少將(在那兒被俘)。就是在這個地區,他們冒著
街巷兩側房頂上敵人狙擊手和自動槍手的火力,經過苦戰才穿過了危險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