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如果你更加留心話,你有可能發現在眾人離去後,仍然有一個孤獨的議員佇立在辦公桌前,苦苦思索提案如何能得到認可從而在議會上發表演說。這可能是一份提案的解釋,也可能是一份有關國內新問題的全面評述。演講者充滿激情,聲音慷慨激昂;他的論點--關於削減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計劃,或者關於阻撓一項司法任命,或者關於能源獨立的必要性--聽起來也是有理有據。但是這位講演者也只能面對幾乎是空蕩的議會大廳發表演說,參與者只有會議主持人,少數議會同僚,參議院主席,還有那些目不轉睛的美國有線頻道(C-SPAN)的攝影記者。講演結束時,講演材料會被一位身著藍色制服的書記員悄悄收去,作為官方的記錄而保留。當這位議員走下台時候,另一位議員會走到演講席前,發表演講,並希望得到廣泛的認可。就這樣,她重複前者所做的事情,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

  就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審議機構裡面,沒有一個人在傾聽。

  ……

  第14節:歐巴馬對比爾·柯林頓的評價

  歐巴馬對比爾·柯林頓的評價

  簡介:在當今美國,出現了自由派和保守派,白人和黑人、拉美裔,左派和右派間的分裂。這讓歐巴馬想起了同為民主黨人的柯林頓前總統。

  ……

  他(柯林頓)直覺上認識到擺在美國人民面前的選擇是錯誤的。他也看到如果經過合理的組織,政府的開銷和干預是經濟發展的催化劑而不是抑制劑,而且市場和財政制度有助於維護社會公平。他注意到,要消除貧困不止是社會的責任,更是公民個人的責任。在他的政綱中--即使不總是在他的日常政令之中--"柯林頓的第三條道路"彌合了之前的分歧,充分地激發了大部分美國人講求實用、不拘泥於意識形態的態度。

  ……

  歐巴馬第一次來到白宮

  簡介:歐巴馬第一次來到白宮是在剛大學畢業後,他和一群學生領袖來到白宮提交收集的各種提議。當時的白宮開放、自信,和"9·11"後的白宮形成鮮明對比。

  ……

  我想,白宮的不設防表現了我們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自信。這證明我們的領導人與我們並無二致。他們依然要遵守法律,遵守我們的共識。

  二十年後,靠近白宮已不是那麼容易了。檢查哨、武裝警衛、前衛、攝像頭、警犬,以及收縮的路障將白宮四周隔離在兩個街區那麼大的範圍內。無證小車再不可以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行駛。在一月的一個寒冷的下午,也就是我宣誓成為參議員的前一天,拉斐特公園的遊人寥寥無幾。當小車開出白宮大門駛上車道時,我掃了一眼,不由為昔日情景的消逝而感到一絲淒涼。

  ……

  第15節:歐巴馬遇見布希總統

  歐巴馬遇見布希總統

  簡介:歐巴馬當選聯邦參議員後,有一次遇見了布希總統,布希總統向他提了一些建議,一些"舊政治"建議。

  ……

  "到這裡來一下,"他(布希總統)說,並且把我領到大廳的另一側。"你知道,"他輕聲說道,"我希望你不介意我給你提點建議。"

  "一點不,總統先生。"

  他點點頭。"你的前程遠大,"他說,"不可限量。但是我在這個城裡呆了些時間了,我要忠告你,做好睏難準備。如果像目前這樣關注你的多了,人們就會開始伺機攻擊你。你要知道, 這種攻擊不一定只來自我們共和黨,還有你們民主黨。人人盼著你出現口誤,知道我的意思嗎?所以自己要小心。"

  "謝謝您的忠告,總統先生。"

  ……

  第16節:歐巴馬在競選中被跟蹤

  歐巴馬在競選中被跟蹤

  簡介:現代政治中存在著中傷對手等宣傳伎倆,為了找到對手的破綻或者為了編造故事,一方會僱人全程跟蹤拍攝。有時候實在過分,歐巴馬不得不予以反擊。

  ……

  在進行聯邦參議員的普選活動中,我的共和黨對手派了一個年輕人拿便攜攝像機對我所有的公開露面進行追蹤拍攝。這在許多競選活動中已成了慣常的操作步驟,但是不管是這位年輕人過分熱心還是受命來試圖激怒我,他的跟蹤拍攝變成了跟蹤。從早到晚,他如影隨形,離我通常不足五到十英尺遠。他會拍我乘電梯下樓,他會拍我走出洗手間,他會拍我拿手機和妻子和孩子通電話。

  起初我試著跟他講道理。我停下腳步,詢問他的名字,告訴他我理解他的職責所在,不過,我建議他離得稍遠一些,這樣我在交談時不至於受他的監聽。面對我的懇求,他保持沉默,只是告訴他的名字叫賈斯汀(Justin)。我建議他給老闆打電話,弄清楚這是不是競選活動希望他這麼做。他告訴我,我自己可以打,並給了我號碼。這之後過了兩三天,我決定不再忍受。賈斯汀在身後緊跟著我,我信步走進州議會大廈新聞辦公室,對一些正在用午餐的記者說話。

  "嘿,夥計們。"我說,"我給你們介紹賈斯汀。賈斯汀奉雷恩(Ryan)競選陣營之命對我進行全程跟蹤。"

  我解釋情況的時候,賈斯汀站在那兒,繼續錄像。記者們轉向他,開始接二連三地向他提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