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使團帶著大量財物和一匹用黃金鑄成的金馬用以交換。使團到達大宛,大宛王以禮相待,但是購買馬匹一事,大宛王不置可否。大宛有的是馬,但帝國使團要的不是普通的大宛馬,而是大宛稱為天馬,帝國稱為汗血馬的絕世良駒,據說就是今天的土庫曼斯坦產阿哈爾捷金馬。這在大宛是國寶,他們自己也不多,不想賣。

  大宛王知道帝國的實力,但大宛王和幕僚們一致認為,漢朝離著太遠,中間隔著鹽澤(羅布泊),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蔥嶺(帕米爾高原),還有北邊的匈奴,以及沿途無數的敵對小國,即便做最壞的打算,漢朝發兵來打,也不可能過得來。最後的一致結論:不賣。

  使團大怒。黃金馬本來是送給大宛王的禮物,帝國使者當著大宛王的面,砸了。意思很簡單,你不配我們國家送你禮物。

  大宛王當然也受不了這種侮辱,太欺負人了,一到密令發到大宛東部邊境城市郁成。使團回國路上經過郁成,被大宛軍隊截殺,隨身財物被奪。

  這一貿易摩擦震驚長安。曾經跟著張騫出訪到過大宛的一個叫姚定漢的人向劉徹進言,大宛國軍力不足,建議發兵攻之。由於之前趙破奴曾經有過俘虜樓蘭王的先例,劉徹批准對大宛進行軍事打擊,行動總指揮官,李廣利。大宛國具體產汗血馬的地方叫貳師城,所以李廣利的旗號便是貳師將軍。

  劉徹絕不是因為自己喜歡馬,而不惜興師動眾去打大宛,他還沒那麼混。劉徹想的是引進大宛良馬,用以改良中原的馬匹,以便建設一支更為強悍的軍團,用來打匈奴,跟今天美國人來中東搶石油類似。

  8)西征(1)

  劉徹給了李廣利六千正規軍和幾萬雜牌軍——主要來源還是全國各地的罪犯——七零八落,東倒西歪,出玉門關,西向進攻大宛。

  李廣利沒領過兵,他甚至沒打過仗。這種無稽的設定在劉徹筆下也不是頭一次,衛青霍去病都是沒打過仗就直接領兵,但是李廣利沒有衛帥的沉穩,也沒有霍少的生猛。李廣利最大的性格就是沒有性格,這個人就像老誰家那個小誰,缺少偶像氣質,人格正常,神格沒有。

  李廣利西進走的北線那條路,就是沙漠北緣,天山南麓。但是過了羅布泊後,補給就斷了,劉徹就沒有給他安排正式的後勤部隊。朝中上下,都把這場仗想得很簡單,大宛彈丸小國而已,打你都是看得起你,還有打不下來一說嗎?路上的苦只有李廣利和他的士兵們知道了。白天酷熱,晚上嚴寒,高原反應,誰都受不了,出玉門關後軍隊裡就開始減員,病死,餓死,凍死,李廣利領的根本不是軍隊,連游擊隊都算不上,像難民。什麼都沒有,馬匹都很少,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吃飯靠沿路搶劫。路上那些小國,小部落,遇到就上去搶,搶到什麼吃什麼。趕上人家也有軍隊,搶不過的,跑。一路流浪到大宛,來到發生貿易衝突的大宛邊城郁成,李廣利的軍隊,只剩下幾千人,饑寒交迫,嗷嗷待哺,還要打仗。

  既然到了就打吧,打不打得下來另算,人事要盡。

  沒打下來。能打下來他李廣利就是神仙了。

  李廣利把心一橫,放棄。郁成這麼點小地方都打不下來,還打個屁,撤回去。

  一路又流浪回來,到了玉門關外,停下休整,來回折騰了將近兩年,活著回來的士兵,不到出發時的五分之一。

  李廣利不敢回長安,兵敗人亡,回去沒法交代,敗軍之將是要殺頭的。李廣利在玉門關外派人去長安報告戰況,說道路太遠,補給不足,致使減員嚴重,能不能讓我們先回去休整一番,重新集結兵力再圖打算?說的都是實話。

  劉徹聞之大怒。

  現在的劉徹離瘋子只有一步之遙了,他知道李廣利說的都是客觀事實,但他就是大怒。

  劉徹下令玉門關守將,李廣利敢踏進關口一步,殺!

  李廣利只好和他這幾千苦命的弟兄留在玉門關外,吃什麼不知道,住什麼不知道,只能在那傻等。

  後來傳來消息,趙破奴領著兩萬人去接應起義的匈奴人失敗,全軍投降。李廣利聽說這一消息後大為沮喪。趙破奴的失敗,勢必讓劉徹把注意力都轉到匈奴那邊,誰還會管他,不知道要繼續在這裡吃沙子吃多久。

  長安城內,以一個叫鄧光的人為首,一批人上書劉徹,建議進攻大宛的事暫時放下,現在帝國西北邊境告急,應集中全部精力應對虎視眈眈的匈奴。

  這個消息傳到玉門關外,李廣利感動得要哭,原來長安還有人記得他,回家有希望了。

  沒多久後又傳來消息,鄧光被雙規了。李廣利失落得要哭。

  又沒過多久,從長安來了一個特使,告訴李廣利,大宛還是要打,新的一支部隊正在開過來。李廣利鬱悶得要哭。這一個來回就是一年多,一輩子能跑幾個這樣的來回。

  接下來的近一年時間,陸陸續續有兵員從內地來敦煌集結,最後達到六萬規模,包括五十多個高級指揮官,以及更巨大規模的後勤部隊。這些人中有一些奇怪的人,以往的戰爭中從沒出現過的—-職業工兵。具體講就是,水利工程師和專業相馬師。另外還有十八萬雜牌軍,主要組成還是罪犯——感謝張湯和他的追隨者們,為帝國製造了這麼多罪犯——進駐敦煌,做李廣利的總預備隊,前線死人多了就從這裡抽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