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戰漢軍的傷亡數字很可怕。

  零。

  當然這是史書所載,演習尚且做不到零傷亡。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漢軍的損失非常之小以至於可以忽略。所以河套一戰,漢軍大勝。河套重歸帝國有多大意義,不須贅述了,衛青的報捷信使早已到了長安,河南地大捷,劉徹第一次笑得那麼開懷。

  戰事結束,衛青休整軍隊,帶著三千零七十一個匈奴俘虜,和更壯觀的牲畜隊伍回師長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0)共同進退

  長安城大門洞開,街道兩邊人頭涌動,一直延伸到未央宮。衛青率領軍隊緩緩入城,人群歡呼之聲不絕於耳。很多老人都是感慨萬分,這種場面,自當年周亞夫將軍平七國之亂回朝時,至今已經有二十七年沒見過了。場面雖大,衛青的臉上還是依舊的平靜,看不出有多興奮。劉徹以歡迎英雄的方式接見衛青和他的將士們。

  劉徹發了一道詔書通告全國,將軍衛青平河南地,斬匈奴首級兩千三百,俘虜三千零七十一,繳獲馬牛羊等近百萬頭,封長平侯,六千八百戶;衛青校尉蘇建,封平陵侯;校尉張次公,封岸頭侯。舉國上下一片歡騰。衛青和以前一樣,別人來祝賀,他接待;別人不來,他從不出去招搖,安安靜靜處理各種公事。衛青封侯的消息傳到帝國東北邊疆,李廣長嘆了一口氣,他多希望立功封侯的是他。

  劉邦當年說,張良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真正在前線戰必勝攻必克的是韓信。如今張良的角色可以由劉徹和他的幕僚班子扮演,衛青扮演的便是韓信的角色。大軍一出劉徹什麼也看不見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所以劉徹必須有一隻手能延伸到戰場上去。劉徹如此大張旗鼓,一戰而封衛青六千八百戶,天下第一侯,把衛青樹為全國人的標杆,因為劉徹需要培養他在戰場上的代言人,需要一個戰場的皇帝。衛青便是劉徹的這隻手。可為什麼是衛青呢?一者,衛青是劉徹的小舅子,是外戚。我們前文說過,大漢自劉邦立國,就帶著濃厚的外戚成分,劉邦的兩個大舅哥都跟著一路拼殺過來,劉邦和呂后更是同臨天下,甚至呂后還臨朝稱制,外戚是大漢的一個不知道該說好還是不好的傳統。說實話,如果兩個人水平一樣,用自己親戚還是用外人,一般人肯定傾向於親戚,親戚是自己人,放心得多,比如劉邦對韓信彭越,劉恆對周勃,劉啟對周亞夫,都是一百個不放心。二者,也是最重要的,衛青是人才,值得用,連敢說當朝皇帝壞話,寫歷史不怎麼留情面的的司馬遷都明言記載,衛青對人恭敬,對士兵們寬厚,乃將帥之才。有小舅子如此,為什麼閒著不用,況且事實也證明了,衛青沒有用錯,史書記載,衛青經過這幾次戰爭,全國人對劉徹和衛青都刮目相看,“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前文說過,衛青和衛子夫是共同進退。就在衛青封侯的前一年,即劉徹第12年,公元前128年,衛子夫已經被冊封皇后,因為她生了一個兒子,劉徹的第一個兒子,起名劉據。前任皇后阿嬌自然是廢了。

  對於這一階段的劉徹來講,想廢掉阿嬌簡單得很,竇老太太早死了,王娡說話也不管用了,劉徹誰也不用忌憚。劉徹完全可以以沒生孩子為理由堂而皇之廢掉她。可是這個阿嬌還沒等到劉徹想到她那一茬,她自己撞上來了——她在宮裡玩壓勝。

  壓勝,就是魘勝,一種巫術,把要詛咒的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等等,寫到一個人偶上,然後用針扎,用髒東西塗,念咒語詛咒等等。用現在的話講,扎小人兒。

  阿嬌就從外邊找了個江湖術士,還是個女的,叫楚服,教她壓勝。至於壓勝的是誰史無記載,不過十有###是衛子夫,不用想。但是這個阿嬌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差,這事被傳出去了,還傳到劉徹耳朵里。劉徹命令查,死查到底。意思就是,不管這事有沒有,惡劣不惡劣,都想辦法扯到阿嬌身上去。皇宮之內扎小人兒,這可比不生孩子惡劣得多啊。

  具體負責這件事的是個專家級人物,精於調查問究,且辦事不留情面,張湯是也。

  1)長門鎖阿嬌

  張湯,長安本地人,其父是長安縣的縣丞,類似於副縣長,級別雖然很低,但由於在天子腳下,地位自然不同於一般的小縣丞,張湯的出身應該說是很好的。張湯相貌一般,也看不出多聰明有什麼天賦,所以張湯父親對這個兒子並沒有太大的指望,也就希望他成人後能在長安謀個小差,平安度過一生而已。有一段時間,張湯父親出差,讓他一個人看家。回來後,發現家裡的肉被老鼠偷光了,很生氣,暴揍張湯一頓,張湯一滴眼淚也沒掉。父親揍完也沒把這事太放在心上,一點肉而已丟了就丟了,父親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二天張湯父親下班回來推開家門,卻被眼前的情形驚得目瞪口呆:張湯在開堂審案。審的是偷肉的老鼠。

  張湯被打後氣不過,發狠把老鼠洞掘了,掘了一個大大的坑,將一窩老鼠悉數捉住,還找到了丟失的肉。而後擺好几案文書,開始審老鼠。父親把張湯寫下的審案文書瞧了瞧,當即對張湯刮目相看。審老鼠雖然荒唐得很,但是這份文書寫得一點也不荒唐,案子的起因,經過,判決結果都是清清楚楚,非常專業。終於發現了張湯的一技之長,父親開始教他學法律。張湯成人後因為父親的關係,在長安做了一個小吏。吏和官是有很大區別的,吏是官的辦事員,國家不管的,官可以晉升,吏基本上一輩子沒什麼指望。張湯是非常主動的一個人,後來自薦到田蚡的弟弟田勝門下。張湯有想法,有規劃,他不能算讀書人出身,身上找不到一點讀書人的臭脾氣,什麼恃才傲物之類,他對自己所依附的每一棵大樹,都是全力以赴,讓他做好事他做,做壞事也做,管他為國為民還是傷天害理,老大發話他就去。張湯不喜歡說話,臉色永遠像冰一樣寒冷。田勝很欣賞張湯,後來推薦給寧成做助理。這個寧成是當年一代酷吏蒼鷹郅都的崇拜者和繼任者,前文提到過,張湯投在他門下正是得其所哉,本來就是學法律出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