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周戰國時期之前,河套地區基本屬於北方遊牧民族,活動在這一區域的有幾個大部落,樓煩、林胡白羊等等。後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破樓煩,趙孝成王時期李牧敗林胡並降服之,河套地區遂併入中原,趙國的長城因此也一直修到了陰山腳下。

  後秦趙大戰,趙國無暇抽身,胡人再次入主河套。六國統一後,始皇帝命蒙恬大將軍領兵三十萬“北擊胡”,頭曼單于北遁,河套地區重回中原;既此十餘年後,民變四起,更有劉邦項羽中原逐鹿,匈奴人再次趁亂占領河套區域,原來的兩個大部落捲土重來,白羊樓煩,其首領曰白羊王、樓煩王。(註:“胡”和“匈奴”是中原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稱呼,一般認為這兩個詞詞義相同,至少詞源相同,只是音譯成漢語不一樣,比如王國維先生提到過,“匈奴”按古音連讀,就是“胡”)。

  我們所有的地理教科書都提會到,河套地區土地肥沃,物產埠豐,有塞上江南之美稱,黃河百害,惟富一套。儘管如今河套地區荒漠化很嚴重,但在當時,這些描述還是可以對得上的。不過這一地區的經濟潛力並非劉徹首要考慮範疇,劉徹盯上河套,緣於地緣問題,其實非常簡單——河套地區離關中平原,離長安太近了,就隔著一座秦長城,隨便找張地圖就能注意到。當年劉敬曾向劉邦提到過,說河南地的白羊樓煩兩個部落,如果發兵南下,一天一夜即可到達關中平原,直接威脅長安。文皇帝時期,這一擔憂確實被驗證過,匈奴十四萬騎兵行進到關中平原,搶奪人口財物無數,並放火燒了一座帝國宮殿,以至於涵養甚高的文皇帝怒極之下準備御駕親征。

  河套地區是匈奴威脅中原的前哨基地,是隨時可以插入帝國心臟的一把尖刀,自大漢立國至今八十餘年,時時如芒刺在背,雖欲除之,但賴以各種原因未有行動。一旦這一地區重新併入帝國版圖,退則可為重要的緩衝地帶,進則可以作為前沿陣地。如果可以成功,絕對可稱為百世之業。

  衛青第二次北出擊匈奴,斬殺數千人,匈奴對此的報復異常凌厲,大規模進犯帝國東北邊境,尤以漁陽,上谷兩郡為重。這對於帝國來講是威脅,但對於劉徹的計劃則機遇大過威脅,匈奴人將注意力放在的東北方向,位於西北方向的河套地區必然實力不足。於是劉徹下令,李息領兵出代郡北上進攻,務求吸引匈奴的注意。對於漁陽和上谷,劉徹幾乎有了放棄的傾向,任其進攻,甚至不惜以丟失領土為代價。與此同時,進攻河套地區的大計已經醞釀出爐。

  對於河套地區,最直接的進攻方式是由長安出兵直接北上,或者從上郡出發西進,距離非常近。但是匈奴必然一直對可能來自南方和東方的進攻非常警惕,一旦發覺帝國有此意,北上翻過陰山即是匈奴右賢王的勢力範圍,一旦右賢王援軍來到,一切都會是未知了,北上進攻可行,但絕非上策。既然匈奴人防備最具威脅的東南兩方,那就繞到西、北兩個方向進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此勢必要千里大迂迴,這一重任再次落到衛青肩上。

  9)河朔大捷

  這次出征的軍隊規模史書沒有記載,但根據前後戰事的兵力推斷,應該在五萬以上。軍隊從長安出發,先向北行進到雲中郡,今天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土默特左旗一帶。漢軍先做出從雲中郡北出擊匈奴的跡象,匈奴的情報人員根據前幾次的經驗,必會認定漢軍這一次還是按慣例北上進軍,匈奴勢必會放鬆對西面的警惕。

  然後,衛青的軍隊從雲中郡突然左轉向九十度,沿黃河“幾”字形的上邊一橫,向西進發。衛青的第一目標,高闕。高闕是陰山的一個山口,在今天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烏特拉後旗附近,“幾”字左上角。所謂山口,就是本來高聳的山脈凹下一部分,類似馬鞍的形狀,順著山口翻越大山要相對容易很多。高闕也是當年趙國長城的終點。從雲中郡到高闕,距離差不多有400公里,不算遠也不近。然而這段行軍非常有技術含量,首先要做到一點,保密,必須要嚴格保密,因為離著匈奴太近了;其次要急行軍,越快到既定區域,越不容易泄密。這就對軍隊的紀律提出非常嚴格的要求。平心而論,如果這一仗讓李廣領兵,真說不好是什麼結果,他領兵一向很鬆散,程不識將軍曾經明言指出過。雖然說這一戰的目標很清晰,敵人位置很明確,不用像之前那樣漫無目的尋找敵人,但是這是非常實在的一場硬仗,千里大迂迴,容不得半點差池。衛青兩次出擊匈奴的優秀表現,使得他成為指揮這一戰的不二人選,衛青麾下兩個校尉,蘇建,張次公。順便提一下,蘇建有個兒子叫蘇武。

  衛青指揮軍隊疾速向高闕方向推進,非常順利。高闕的位置非常重要,是連接匈奴右賢王部和河套地區的重要通道,匈奴人也很清楚,所以在這一要塞重兵把守,兵力大約兩千三百人。衛青的大軍到達高闕時,匈奴人還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嘲笑漢軍又去大草原散步遛馬了。所以結果很簡單,匈奴這兩千三百人全軍覆沒,在一片忙亂和迷惑中被斬下項上人頭,成為衛青功勞簿上的一個數字。

  高闕失守,河套匈奴人和右賢王失去了聯繫。衛青隨即指揮大軍南下,度過黃河,進攻樓煩和白羊王。對方是毫無防備的,沒有任何有組織的反抗行動,這一戰幾乎就是掃蕩。衛青大軍所到之處如神兵天降,成群匈奴人跪地投降。漢軍一直向南推進到隴西,就是甘肅省東南部一代,河套地區徹底被漢軍蕩平,唯一的遺憾就是白羊王和樓煩王逃跑了,不過這也無所謂,他們留下了近百萬頭馬牛羊牲畜。某種程度而言,這比殺了多少,俘虜了多少都重要,這是實實在在的戰利品,硬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