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部分

  第75節 皇宮警衛知多少

  紫禁城戒備森嚴、警衛星羅棋布人所共知,但宮禁機構到底有哪些?由誰掌管?皇帝警衛到底有多少?出身哪裡?讓我們進一步走近神秘的宮廷禁衛。

  說到宮禁機構不能不說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軍事兼民政的組織形式,有滿、蒙、漢之分。清入關以後為了穩定北京以治全國,又把八旗兵分為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駐防八旗分駐全國各地,禁旅八旗(又叫京營八旗)駐紮京師。禁旅八旗又分為郎衛和兵衛。

  “郎衛”,即皇帝的近身警衛,包括侍衛處和親軍營等,其組成主要是滿、蒙八旗中選拔的精銳人員。充當領侍衛內大臣或御前大臣的都是皇帝從勛戚大臣中選拔出來的。侍衛中的御前侍衛是皇帝的貼身警衛,由御前大臣負責,人員是從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中挑選出的才武出眾者,共有官兵約六百人。另外還有藍翎侍衛、宗室侍衛數百人,以及從滿、蒙上三旗中挑選出來的侍衛親軍一千四百餘人。

  “兵衛”是皇帝的衛戍部隊,包括護軍營、前鋒營、驍騎營、步軍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等,負責皇帝的宿衛、清蹕以及宮禁的傳籌和禁門的啟閉等事。兵衛由滿、蒙、漢八旗官兵組成,各營設統領、都統或總統大臣、管理大臣,其中的護軍營是紫禁城的主要守衛部隊,由統領掌管,職責是防守紫禁城各門、掌管門鑰、夜間巡邏傳籌、皇帝朝會筵宴的警護等,護軍都是從滿、蒙八旗中挑選年輕力壯、技藝嫻熟的兵丁,共約一萬五千多人。在景運門還設值班大臣等三人總領宮廷門禁事務。

  另外,在宮廷的禁衛組織中世代為皇家奴僕、隸屬於內務府的包衣群體,是一支深受皇帝信賴的特殊力量。其中包括三旗包衣護軍、驍騎、前鋒三營,共有官兵七千餘人,由內務府大臣管轄,主要職責是守衛宮門和稽查出入,宮內由其守衛的宮門共有十二處。其他擔負宮廷禁衛任務的還有官兵人數達一千八百餘人的前鋒營;負責守衛京師和皇帝出巡扈從,掌管槍炮等火器共有官兵七千八百多人的火器營;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官兵人數多達一萬餘名的神機營;還有掌管著京城九門鑰匙,負責紫禁城外整個京城的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輦轂(京城)”的步軍營(步軍統領衙門),統率著八旗步兵和京城綠營的馬、步兵共五萬三千餘人。

  紫禁城的警衛不但人數驚人、裝備精良,待遇也很優厚,就拿警衛軍官的級別來講就令“十年寒窗、九載熬油”的書生們瞠目。領侍衛內大臣武職正一品,職級與文職的內閣大學士相同,系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最高品級;八旗都統、步軍統領從一品,同於文職各部院尚書、大臣、御史銜;前鋒統領、八旗護軍統領等正二品,與文職的內務府總管和地方的總督同級;散秩大臣、副將都是從二品,跟文職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和地方的巡撫平級;一個宮廷三等侍衛也是正五品,相當於文職的中央各部院司長品級;就連城門吏也是正七品,一個金榜題名的外任進士也不過如此。而且,所有禁衛機構都對皇帝一人負責,不隸屬於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

  不過有一點需要指出:在皇帝侍衛中,有一部分是通過科舉考試錄取的。例如光緒六年(1880)十月初四日有這樣一道上諭:“奉旨:殿試(武科)一甲第一名(武狀元)黃培松著授為頭等侍衛;一甲第二名周增祥、第三名景元均著授為二等侍衛……余擬三等侍衛十五名,藍翎侍衛三十名”。但這種科班出身的侍衛畢竟人數很少,且是在後來才出現的。

  第四部分

  第76節 森嚴的宮禁

  清代紫禁城不僅警衛陣容龐大,宮禁制度也非常之多,要求也非常嚴格,這些制度無疑對加強宮庭禁衛和皇帝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紫禁城的警衛值班制度當時叫“宿衛制度”,是禁城一項重要的安全措施。它規定宮廷內外該值班的地方應由哪些人值班,各多少人,如何分值,由誰負責等等。乾清門是前殿後宮的分界點,與皇帝臨朝的乾清宮和起居的養心殿近在咫尺,在其左邊的景運門,設有專司警衛任務的值班大臣、司鑰長、主事、護軍校等值班人員共四十人;與景運門遙相呼應、緊靠軍機處(中央最高權力機關)的隆宗門,有護軍官兵三十四人在此值守。此外,在禁城內各宮、各門、各庫、各隅都安排有數量不等的護軍官兵值守。城門內的蹬道、城門口的柵欄等處也有護軍把守,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都是重點值守的地方。禁城內上三旗侍衛被分為六班,每班又分兩翼,日夜輪守;紫禁城外圍由下五旗護軍負責,每旗兩天,日夜守護。所有這些禁衛人員均由景運門值班統領負責管理和稽查。

  相對於城牆及宮內的守衛而言,城門的守衛是一個薄弱環節,因為宮內衣食日用、常朝事務、引見進貢、工程修繕等等都得通過門口這一關,這時門禁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王公大臣等在朝當班的官員按品級出入規定的宮門,並按其等第嚴格限制入宮時隨從僕役的人數,應走到宮裡的什麼地方停止。午門右掖門只有王公才能通行,午門左掖門准許在朝各衙門官吏通行。但不論是官員還是辦事人員凡從禁門通行者,均將本人姓名及所屬旗分、佐領及內管領的名字等造冊登記,送到景運門備案,還要在經由之門存放名冊備份,待有關人員通行時質查。宮內太監及工匠、雜役等憑腰牌出入。如有企圖混入以及私自領入者要交刑部議處,凡是名冊上沒有姓名或不帶腰牌者不准放行。在禁城四門設有紅杖兩棒,由護軍兩人手持紅杖坐於城門之下,親王以下官員從此經過均不用起立。若不報姓名擅自闖入,無論官民用棒撻之,再交刑部議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