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此,金榜成為歷史檔案被鎖進了檔案櫃。一切圍繞著金榜而發生的種種故事,天高雲淡地漸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成為豆棚閒話中的傳說。

  第四部分

  第74節 禁不住的紫禁城

  在古城北京的中心位置,在清代都城的風水線上,一座宏偉瑰麗、肅穆壯觀的“院落”安詳又威嚴地矗立在那裡。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人世間的興興衰衰,“幾度夕陽紅”的她“青山依舊在”。這個曾經既神秘又神聖的“院落”,就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室、“天朝”的心臟——紫禁城。

  紫禁城(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又名宮城、宮廷(庭)、大內、皇宮、禁城、禁廷等,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歷時十四年。占地近八十萬平方米,築房約八千多間,是世界上現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龐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這裡,居住過從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至清遜帝溥儀(宣統皇帝)兩朝共二十四位皇帝,統治中國長達五百年之久。紫禁城緣何而得此名呢?據文獻說,“紫禁城”含義有兩層,其一緣於“紫微正中”理論,即在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紫微星垣位於中天,位置永恆不變,於是就認為這是天上帝王的居所,因而也把天上帝王所居的天宮稱之為紫宮;而古代皇帝在人間至高無上又自稱“真龍天子”,所以就把自己居住的皇宮也稱為紫宮。其二,在封建社會,皇帝居住的地方,四周都有高高的城牆圈護著宮殿,警衛密布、戒備森嚴,一般人絕對不能靠近皇宮,就連朝廷命官、王公大臣出入也有十分嚴格的規制。紫宮禁地,紫禁城因此而得名。斗轉星移,日月輪迴,明亡清繼,禁城依舊,但是,“紫宮”真的就是“禁地”嗎?

  清朝,自順治元年(1644)遷都北京至宣統三年(1911)滅亡的二百六十七年間,先後有十位皇帝一直以紫禁城為皇宮(宣統皇帝於1924年被逐出宮)。這對於以武功奪取天下,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清代統治者來說,對紫禁城之禁衛自然不會掉以輕心、疏於防護,而是戒備森嚴,欲使紫禁城“金城湯池,永固千年”。事實如何呢?“永固千年”顯然已如“始皇”一般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金城湯池”是否安然無恙名副其實?這裡,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清代皇家檔案中,擷取一些鮮為人知的檔案資料和歷史故事,透過它們,我們可以從另一個側面了解清代宮廷生活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聞。

  要說紫禁城“金城湯池”未免是文人用語、言過其實,然而終清一代紫禁城雖屢有破禁之事發生,但城池確實沒有被攻破過,更沒有被攻陷過,這與城池在建築防衛設計上頗具匠心不無關係。眾所周知,紫禁城跟古代其他帝王宮殿一樣四周被城牆圍護著,高大敦厚的城牆既是皇帝權威的體現又是城池的主要防線,為了保證在這裡生活、辦公的皇帝“絕對”安全,紫禁城城牆比皇城的還要高大寬厚。城牆是用山東臨清產的專用城磚砌成,斷面呈梯形,高十米,牆腳厚度八點三三米,南北長約一千零九米,東西寬約七百八十七米。城牆頂部外側有高一點五二米的品字形雉堞(垛口),城牆上還備放著各種兵器,這種堞牆除了建築上的美觀之外,還具有易守難攻的防禦功能;另外,數千米長的城牆,僅有四門(即南面的午門、北面的神武門、東面的東華門和西面的西華門)可與外界相通,且四門均以方形巨石做門框,安朱漆金釘鋪首的石塌大門兩扇。四門除陳放著囊箭、弓矢、長槍和梅針箭等常規兵器外,還設有“火器”,把守非常嚴密。在紫禁城外圍設有值房(明代稱紅鋪),有護軍日夜巡邏警戒。在值房外側與城牆相隔十六米的是環繞禁城四周,深四點一米、寬五十二米的護城河,這條流動的護城河不僅給冷峻的宮廷平添了柔美,還把“閒雜人等”拒之牆外,又與皇城涇渭分明……禁城之外築起了第一道禁衛“鴻溝”。

  禁城之外第二道屏障是皇城,皇城跟禁城一樣被城牆圍護著,也只有四門可供出入,南面是天安門,北面是地安門,東面是東安門,西面是西安門。在皇城之內設有汛(哨卡),各旗按自己所轄區域白天防守稽查,夜裡擊更傳籌。滿八旗駐防的皇城是紫禁城外第二道禁衛“天塹”。

  皇城之外還有內城(又叫京城、都城),也如皇城一樣被城牆圈護著,但內城的城牆比起禁城和皇城的要高大、寬厚得多。內城共設九門(即南面的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北面的安定門、德勝門;東面的朝陽門、東直門;西面的阜成門、西直門)。內城牆上除有門樓、角樓、城垛外,還有旗炮房、炮窗、雉堞等。禁城之外又多了一道禁衛“盾牌”。

  實際上,紫禁城在建築設計上的防衛還不止這些,比如在禁城之內還有牆垣既把前殿後宮隔開,又將宮、殿各自圍防,使各宮自成體系,形成相對獨立的防衛單元。另外,連接宮院之間的通道都設有值班哨卡,宮門處還有專人把守,稽查來往行人。

  皇城圍護著禁城,內城圈護著皇城,外城又擋護著內城,層層環護,水水相隔,步步設防。城上有騎兵巡邏,城下有衛兵守護,城外有濠河環衛,城內有八旗駐防;還有主管京城治安的步軍營來回逡巡,不大不小的紫禁城就這樣一層層地被圍裹著、一道道地被圈護著成為城中之城。而“整個北京城似乎變成了一個以紫禁城為中心,設施完備、防禦嚴密的巨型工事”,難怪乎當時文人史家把紫禁城說成“金城湯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