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民國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宋教仁不顧一部分同盟會成員的反對,以“朝野合作,新舊合作”為號召,以同盟會為基幹,聯合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等小黨派,在北京整合成立了國民黨。

  國民黨成立後,孫文被推選為理事長,但孫文聲稱要“專心致志於鐵路之建築”,遂辭去理事長一職,委託宋教仁代理。

  剛剛成立的國民黨,立刻積極投入到第一屆國會選舉當中。為幫助國民黨爭取國會選舉的勝利,宋教仁於十月離京南下,在南方各地發表演講,抨擊時政,宣傳政見。他每到一處,均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很快在南方颳起了一股凌厲的“宋教仁旋風”。國會選舉雖然還沒開始,但國民黨的呼聲已經非常之高。

  在國民黨有望選舉勝利並組織責任內閣的情況下,孫文卻沒有與宋教仁就選舉的相關事宜進行磋商,反而在選舉前一個月赴日本進行並不急切的考察訪問。

  此時宋教仁已經抵達上海,寄住在黃興家中。他在國民黨上海交通部發表演講,明確地撇開孫文的五權憲法,大講自己的三權分立憲政設想,然後以激烈的言辭,全盤否定了袁世凱政府當局的內政外交,認為只有國民黨方面出面組織責任內閣,才能解決當前的種種問題。

  民國二年三月間,在北京舉行的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選舉結束,國民黨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在參議院與眾議院皆獲得最多席次,成為國會最大黨。

  第一屆正式國會定於四月在北京開幕,宋教仁躊躇滿志,準備以國民黨黨首的身份籌劃組織第一屆責任內閣。與此同時,袁世凱亦多次催促宋教仁“赴京會商要政”。宋教仁於是決定出發北上,並選擇了三月二十日作為他離開上海的日子。

  在宋教仁臨行之前,他接連收到“友人密函”,說他之前在南京之時,已經有人“潛隨其後,希圖行刺”,勸他暫時不要北上,平時也要多加防範。宋教仁卻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坊間的謠言,沒有放在心上。

  三月二十日晚十點多鐘,宋教仁在黃興、廖仲愷、于右任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上海火車站,準備乘坐特別快車前往南京,轉而北上。

  火車出發是在十一點鐘,時間尚早,宋教仁、黃興等人便在議員接待室里休息。

  宋教仁與眾友人議論時政,聊談甚歡,根本沒注意到此時的接待室外,有人正頻頻向內窺探。

  十點四十分,離發車時間只剩下二十分鐘了,檢票處開始檢票。

  宋教仁等人離開接待室,有說有笑地來到檢票處,排隊等待檢票。

  就在這時,幾步開外突然響起了一聲沉悶的槍聲!

  黃興、廖仲愷等人急忙驚惶四顧,卻見宋教仁靠在旁邊的鐵椅上,用手捂住腹部,對近旁的于右任痛苦地說道:“我中槍了……”

  黃興等人還沒回過神來,又聽見了兩聲槍響,幸而無人被擊中,其中一顆子彈,堪堪貼著黃興的身邊掠過。

  黃興急忙向槍響處望去,只見一個身形甚短、身穿黑色常服的人,不顧一切地撥開人群,躍過車站鐵欄,向東面逃竄,頃刻間沒了身影。

  宋教仁被子彈擊中了腹部,那是要害部位,臉色剎那間一片蒼白。

  于右任急忙衝出車站,找來一輛汽車,將宋教仁送往附近的滬寧鐵路醫院。但由於是深夜十一點鐘,醫生不在醫院,只好又急忙找人去通知醫生。

  此時的宋教仁,神志還算清醒。他腹部疼痛,無法大聲說話,只能讓于右任把頭挨近他胸前,然後喘息著說道:“我痛得很,恐怕是活不下去了。如果我死了,就把我所有存書捐入南京圖書館……我老母尚在,唯有請諸位替我照料了……”

  十幾分鐘後,醫生聞訊趕來,查看了宋教仁的傷情,認為傷在腹部,且傷勢嚴重,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才有一線活命的希望。

  此時已是凌晨,手術立刻進行。醫生通過腹部手術,很快取出了子彈。子彈是從側後方穿過腰際射入腹部的,傷及了小腹及大腸,所以醫生又主刀進行了腸道縫補手術。

  手術結束後,宋教仁的情況不見好轉,反而不斷地惡化。

  宋教仁自知難逃一死,於是授意黃興代擬電報發給袁世凱:“北京袁大總統鑒:仁本夜乘滬寧車赴京,敬謁鈞座。十時四十五分在車站突被奸人自背後施槍,彈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勢必至死。竊思仁自受教以來,即束身自愛,雖寡過之未獲,從未結怨於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毫權之見存。今國基未固,民福不增,遽爾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臨死哀言,尚祈見納。宋教仁。哿。”他又叮囑守在病榻前的諸位革命友人勿以他為念,要奮力國事,然後感嘆道:“我為調和南北事費盡心力,造謠者及一般民眾不知原委,每多誤解,我受此痛苦也是應當,死亦何悔?只可惜兇手在逃,終不知誤會吾者為何許人。罷了,罷了……”

  二十二日凌晨四點,宋教仁的傷勢急劇惡化。他雙手發冷,目睛仰翻,已經不能言語,只能以黯淡的目光環顧四周,眼神里充滿了不舍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