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你跟那外國女人什麼關係?
朋友。普通朋友。
你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交往的規定嗎?
知道。但我更知道人類是不能沒有友誼的。
你小子挺能侃的?拿給外國女人的是什麼?!
斗笠帽。
哪兒來的斗笠帽?
邊防戰友幫買的。
帽子裡面有什麼?
竹篾、細線、蘆葦葉。
廢話!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你們希望有什麼?
我們希望你老實點兒!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規定,我們可以送你去勞教,信嗎?
不信!沒幹壞事兒我害怕什麼?!
嚴肅點兒!飯堂里咱們可以聊天,現在你是在接受審訊!
…………
第五部分白種女人並非是“境外間諜”
審訊一直持續到開飯號聲響起,記錄本上被保衛同志密密麻麻地寫了好幾頁。保衛同志把審訊記錄拿給劉健看了一遍,要他在頁碼上按下手印,記錄中出現數字和錯別字塗改的地方,也都按了一下。審訊完畢,保衛同志把鋼筆和一沓紙扔給劉健,要他寫下事情經過,隨後就把劉健鎖在辦公室,去飯堂吃飯了。
劉健困坐保衛處看著窗外的明媚陽光,覺得自己眼下正在經歷的一切很好笑。心想,我寫什麼自述啊,這不就是誘供嗎?!白種女人並非是如保衛同志所以為的“境外間諜”,她不過是一個來中國學習針灸藝術的美國留學生。如果真是間諜的話,她就不會愚蠢到來軍區門口自投羅網的地步了。就算白種女人是個間諜,又能怎樣?我並沒有向她透露任何軍事機密。再說了,像我這樣的普通一兵,又能掌握什麼樣的軍事秘密呢?誰要給我一張製造核彈頭的圖紙,我還真看不懂呢。
劉健把事情經過再次回想了一遍,判斷處理結果。他想軍隊對此事態度謹慎自然有謹慎的道理,畢竟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吃過不少虧了。也許謹慎只是出於擔心,等真相大白便也相安無事了。我繼續服役,來年七月報考軍校,金榜題名把家還,令老爺子刮目相看……忽然,劉健覺得自己應該丟掉幻想,考慮一下最壞的結果。他想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被軍區趕回邊境,隨之離去。對於這個最壞結果,劉健覺得能夠接受,除了沒頭沒臉之外,也就沒什麼了。勉強留在軍隊,沒準兒要繼續用遺憾兌換企盼。
想到這裡,劉健拿起保衛同志留下的紙和筆,給老爺子寫下了他到達軍隊之後的第一封信。大意就是如果不幸被冤枉了,請父母堅信兒子是清白的。至於為什麼被冤枉,請你們不要追問真相,因為不該發生的一切總是冠冕堂皇。
大規模退役馬上就要開始,倘若事情能朝著最壞的方向順利發展,劉健將比這封信先期到達父親身邊。對於退役之後的景象,劉健不再幻想。沒齒難忘的戎馬生涯讓他知道,在這個沒有英雄的時代里,走好腳底下的路比什麼都重要。
採訪人:任曉雯
記錄整理:廖鴻雲
第一部分:我決定弄顆炸彈震震他們
任:我們認識是在一場與文學無關的音樂PARTY上。我相信到目前為止,朋友們大都是通過音樂與你相識。提起劉健,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你寫的那些有趣的歌曲,而從未聽你提及過寫作的事情,對此你是否感到尷尬?
劉:如果一見面朋友們就問最近在寫什麼的話,我才會感到尷尬。寫作是一件需要在默默中進行的事情,不同於音樂或者其他諸如話劇等等。文學沒有現場,它不可能有現場,只能在默默中進行。其實文學與音樂是相通的,旋律與節奏完全可以用語言與結構來重新闡釋,一篇好看的小說應該像一首好聽的歌。
任:能告訴我你為什麼選擇了寫作嗎?
劉:寫作不受太多技術上的限制,有雙手和大腦就足夠了。
任:我看過《戰士》之後的最大感受是你文筆的老練,完全不像一個新出道的作家。我甚至懷疑這部小說是否真的出自你手。畢竟你剛剛20 出頭,此前我在國內從未看見過你發表的隻言片語。依你的年齡,這正是在“網吧”玩遊戲的大好年華。
劉:《戰士》並不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早在1997年,當時我還在邊疆服役,寫了兩部4 萬多字的中篇《天下有馬》和《營部兄弟》。廣州軍區政治部創作室的節延華老師得知後,連聲招呼都沒打就拿去了。《天下有馬》發表在《江城青年》上,《營部兄弟》發表在《戰士文藝》。之後,兩個編輯部都收到了幾十封少男少女和男兵女兵的信件,追問我的聯繫方式。後來為了報考軍校,我在一個月之內寫了三部中篇小說,《九五年兵》、《糧草先行》和《給我一槍》。到軍校之後,我把稿子寄給了某刊物,年輕編輯很喜歡,編好拿給總編,結果被年邁的總編以“過於極端”的名義給斃了。當時我特來氣,心想,非弄個比“過於極端”更極端的東西出來,弄顆炸彈震震你們。與其零零碎碎地發表作品不痛也不癢,不如憋足勁兒一鳴驚人來得痛快。
任:這股勁兒一憋就是好幾年?
劉:不完全是。在《戰士》的寫作過程中,為了保障胃不被胃消化掉,我寫過兩個劇本掙了些零花錢,還在一個網站開了個樂評專欄。不管是劇本還是樂評,我都會署個香菸名字,“大前門”、“萬寶路”什麼的。
朋友。普通朋友。
你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交往的規定嗎?
知道。但我更知道人類是不能沒有友誼的。
你小子挺能侃的?拿給外國女人的是什麼?!
斗笠帽。
哪兒來的斗笠帽?
邊防戰友幫買的。
帽子裡面有什麼?
竹篾、細線、蘆葦葉。
廢話!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你們希望有什麼?
我們希望你老實點兒!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規定,我們可以送你去勞教,信嗎?
不信!沒幹壞事兒我害怕什麼?!
嚴肅點兒!飯堂里咱們可以聊天,現在你是在接受審訊!
…………
第五部分白種女人並非是“境外間諜”
審訊一直持續到開飯號聲響起,記錄本上被保衛同志密密麻麻地寫了好幾頁。保衛同志把審訊記錄拿給劉健看了一遍,要他在頁碼上按下手印,記錄中出現數字和錯別字塗改的地方,也都按了一下。審訊完畢,保衛同志把鋼筆和一沓紙扔給劉健,要他寫下事情經過,隨後就把劉健鎖在辦公室,去飯堂吃飯了。
劉健困坐保衛處看著窗外的明媚陽光,覺得自己眼下正在經歷的一切很好笑。心想,我寫什麼自述啊,這不就是誘供嗎?!白種女人並非是如保衛同志所以為的“境外間諜”,她不過是一個來中國學習針灸藝術的美國留學生。如果真是間諜的話,她就不會愚蠢到來軍區門口自投羅網的地步了。就算白種女人是個間諜,又能怎樣?我並沒有向她透露任何軍事機密。再說了,像我這樣的普通一兵,又能掌握什麼樣的軍事秘密呢?誰要給我一張製造核彈頭的圖紙,我還真看不懂呢。
劉健把事情經過再次回想了一遍,判斷處理結果。他想軍隊對此事態度謹慎自然有謹慎的道理,畢竟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吃過不少虧了。也許謹慎只是出於擔心,等真相大白便也相安無事了。我繼續服役,來年七月報考軍校,金榜題名把家還,令老爺子刮目相看……忽然,劉健覺得自己應該丟掉幻想,考慮一下最壞的結果。他想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被軍區趕回邊境,隨之離去。對於這個最壞結果,劉健覺得能夠接受,除了沒頭沒臉之外,也就沒什麼了。勉強留在軍隊,沒準兒要繼續用遺憾兌換企盼。
想到這裡,劉健拿起保衛同志留下的紙和筆,給老爺子寫下了他到達軍隊之後的第一封信。大意就是如果不幸被冤枉了,請父母堅信兒子是清白的。至於為什麼被冤枉,請你們不要追問真相,因為不該發生的一切總是冠冕堂皇。
大規模退役馬上就要開始,倘若事情能朝著最壞的方向順利發展,劉健將比這封信先期到達父親身邊。對於退役之後的景象,劉健不再幻想。沒齒難忘的戎馬生涯讓他知道,在這個沒有英雄的時代里,走好腳底下的路比什麼都重要。
採訪人:任曉雯
記錄整理:廖鴻雲
第一部分:我決定弄顆炸彈震震他們
任:我們認識是在一場與文學無關的音樂PARTY上。我相信到目前為止,朋友們大都是通過音樂與你相識。提起劉健,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你寫的那些有趣的歌曲,而從未聽你提及過寫作的事情,對此你是否感到尷尬?
劉:如果一見面朋友們就問最近在寫什麼的話,我才會感到尷尬。寫作是一件需要在默默中進行的事情,不同於音樂或者其他諸如話劇等等。文學沒有現場,它不可能有現場,只能在默默中進行。其實文學與音樂是相通的,旋律與節奏完全可以用語言與結構來重新闡釋,一篇好看的小說應該像一首好聽的歌。
任:能告訴我你為什麼選擇了寫作嗎?
劉:寫作不受太多技術上的限制,有雙手和大腦就足夠了。
任:我看過《戰士》之後的最大感受是你文筆的老練,完全不像一個新出道的作家。我甚至懷疑這部小說是否真的出自你手。畢竟你剛剛20 出頭,此前我在國內從未看見過你發表的隻言片語。依你的年齡,這正是在“網吧”玩遊戲的大好年華。
劉:《戰士》並不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早在1997年,當時我還在邊疆服役,寫了兩部4 萬多字的中篇《天下有馬》和《營部兄弟》。廣州軍區政治部創作室的節延華老師得知後,連聲招呼都沒打就拿去了。《天下有馬》發表在《江城青年》上,《營部兄弟》發表在《戰士文藝》。之後,兩個編輯部都收到了幾十封少男少女和男兵女兵的信件,追問我的聯繫方式。後來為了報考軍校,我在一個月之內寫了三部中篇小說,《九五年兵》、《糧草先行》和《給我一槍》。到軍校之後,我把稿子寄給了某刊物,年輕編輯很喜歡,編好拿給總編,結果被年邁的總編以“過於極端”的名義給斃了。當時我特來氣,心想,非弄個比“過於極端”更極端的東西出來,弄顆炸彈震震你們。與其零零碎碎地發表作品不痛也不癢,不如憋足勁兒一鳴驚人來得痛快。
任:這股勁兒一憋就是好幾年?
劉:不完全是。在《戰士》的寫作過程中,為了保障胃不被胃消化掉,我寫過兩個劇本掙了些零花錢,還在一個網站開了個樂評專欄。不管是劇本還是樂評,我都會署個香菸名字,“大前門”、“萬寶路”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