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他站了起來,扔掉了水手穿的粗呢大衣,在一瞬間就來到了坦克那堅硬的履帶前,坦克的馬達像一個人一樣喘著粗氣。菲利琴科夫已經聽慣了它的聲音,他立即全神貫注地對準目標,撲向了履帶下的草叢,迎著它開過來的方向。他瞄得是這樣准,以至於捆在他肚子上的手榴彈正好從坦克履帶中間通過,他的臉緊緊地貼在地上,帶著最後一息熱愛和憎恨……"
"其他倖存坦克都停在公路上,並且遠離開他。隨後,這些坦克一輛接著一輛掉頭經過艾草地,到了自己的掩體中。他們可以同任何敵人開戰,甚至可以跟最可怕的敵人戰鬥。但是,要同那些為了消滅敵人不惜炸毀自己、犧牲自己生命的強大的對手作戰,他們就沒有這個勇氣。他們無法克服這個障礙,他們也不想成為失敗者。"
在短篇小說《精神高尚的人》中,官方宣傳的神話變成了文學神話。與此同時,最初的神話在作家的理解中變成了現實。在普拉托諾夫的筆下,坦克成了活的、兇惡的、有生命的東西,是紅海軍英雄們把它們變成了對生命毫無威脅的、死的東西。
在普拉托諾夫看來,只有當死亡帶來勝利並且死亡之前的生命沒有虛度光陰,死亡才會有充分的理由存在。這種情況下,死亡成為新生命的延續,同時增強了後續生命存在的意義。5名塞瓦斯托波爾海軍戰士已經達到了這種未來長生不老的階段。難怪第一次讀普拉托諾夫短篇小說的讀者產生的感情不是悲傷,而是某種聖潔和生命延續的感覺,儘管這些英雄都光榮犧牲了。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確定,政治指導員菲利琴科夫率領的5名海軍戰士到底是如何進行最後的戰鬥的。我們只能很肯定地說,他的小分隊失蹤了,因為5個人中沒有1個人的屍體被發現。
從菲利琴科夫率領的5人小分隊的神話誕生的那一刻起,即1941年11月,它就被用來消除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記憶中的、蘇軍在克里米亞剛剛發生的潰敗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菲利琴科夫、奧金佐夫、克拉斯諾謝利斯基、齊布利科和帕爾申是在1942年10月23日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當時塞瓦斯托波爾已經淪陷,紅軍和海軍艦隊暫時被迫從克里米亞撤了出來。所以,5人小分隊的豐功偉績可以稍微減輕一點剛剛失敗的痛苦,同時給撤退到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丘陵地區的官兵們樹立意誌異常堅強的典範。
輿論宣傳壓倒物理規則
關於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神話講的是1943年2月23日即紅軍25周年紀念日,列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在大盧卡城下的切爾努什卡村的戰鬥中,用胸膛堵住德國人碉堡的槍眼,從而保證了自己分隊能夠順利向前推進。官方文獻中對這一事跡是用非常程式化的語言敘述的,沒有任何生動的詳細描寫。第91西伯利亞志願軍旅政治部宣傳員沃爾科夫上校的通報中是這樣寫的:"在爭奪切爾努什卡村的戰鬥中,1924年出生的共青團員馬特洛索夫創建了英雄的戰績,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碉堡的槍眼,用這種方法保證了我們步兵部隊能夠順利向前推進。切爾努什卡被攻占了。進攻仍然在繼續。詳細情況等我返回後再繼續匯報。"但是,當天晚上沃爾科夫犧牲了,於是事情發生的詳細經過最終成了一個謎。在旅政治部向第6志願軍步兵軍團政治部的報告中指出:"第2營的紅軍戰士、共青團員馬特洛索夫尤其表現出了英勇氣慨和英雄主義精神。敵人從雕堡里用強大的機槍火力封鎖道路,不讓我們的步兵通過。馬特洛索夫同志奉命消滅敵人的雕堡。他發揚了革命的犧牲精神,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碉堡的槍眼。敵人的機槍啞了聲。我們的步兵順利前進,雕堡被攻占了。馬特洛索夫同志為了祖國而英勇獻身。"1943年6月19日,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被追認為"蘇聯英雄"。
------------仿效的對象------------
也有傳說認為,實際上馬特洛索夫並不是2月23日,而是27日創建了自己的豐功偉績,但是,隨後這一日子被挪到了節日那一天。55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證實這種說法的文獻。追認書上寫的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犧牲日期為1943年2月23日。但是,除馬特洛索夫的犧牲日期不能確定以外,與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相關的不合邏輯之處還在於,這一神話不受社會意識影響整整存在了10年。要知道,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機槍的槍眼,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機槍的火力肯定會把任何最龐大的軀體拋到一邊。輿論宣傳的神話不可能抹殺物理規則的,但是,它能夠迫使人們暫時忘記這些規則。整個衛國戰爭期間,大概有超過400名紅軍戰士完成了像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一樣的赫赫戰功,其中有些人立功的時間還要比他早一些。某些"馬特洛索夫式的戰士"比較幸運,他們倖存下來。這些戰士受傷後,仍然積蓄力量向敵人碉堡里投擲手榴彈。這裡,我們發現各個部隊和兵團似乎在進行各具特色的競賽,每一個部隊都以自己的"馬特洛索夫"為榮。幸好,把一個人看作馬特洛索夫式戰士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任何一個在敵人雕堡附近犧牲的指揮員或者戰士都是非常適合的。
馬特洛索夫所在排的排長、中尉Л.科羅廖夫在前線的報紙上這樣描述自己下屬的豐功偉績:"……他一步步向據點靠近,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我們的英雄用鮮血使敵人的機槍啞口無言。"
"其他倖存坦克都停在公路上,並且遠離開他。隨後,這些坦克一輛接著一輛掉頭經過艾草地,到了自己的掩體中。他們可以同任何敵人開戰,甚至可以跟最可怕的敵人戰鬥。但是,要同那些為了消滅敵人不惜炸毀自己、犧牲自己生命的強大的對手作戰,他們就沒有這個勇氣。他們無法克服這個障礙,他們也不想成為失敗者。"
在短篇小說《精神高尚的人》中,官方宣傳的神話變成了文學神話。與此同時,最初的神話在作家的理解中變成了現實。在普拉托諾夫的筆下,坦克成了活的、兇惡的、有生命的東西,是紅海軍英雄們把它們變成了對生命毫無威脅的、死的東西。
在普拉托諾夫看來,只有當死亡帶來勝利並且死亡之前的生命沒有虛度光陰,死亡才會有充分的理由存在。這種情況下,死亡成為新生命的延續,同時增強了後續生命存在的意義。5名塞瓦斯托波爾海軍戰士已經達到了這種未來長生不老的階段。難怪第一次讀普拉托諾夫短篇小說的讀者產生的感情不是悲傷,而是某種聖潔和生命延續的感覺,儘管這些英雄都光榮犧牲了。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確定,政治指導員菲利琴科夫率領的5名海軍戰士到底是如何進行最後的戰鬥的。我們只能很肯定地說,他的小分隊失蹤了,因為5個人中沒有1個人的屍體被發現。
從菲利琴科夫率領的5人小分隊的神話誕生的那一刻起,即1941年11月,它就被用來消除塞瓦斯托波爾保衛者記憶中的、蘇軍在克里米亞剛剛發生的潰敗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菲利琴科夫、奧金佐夫、克拉斯諾謝利斯基、齊布利科和帕爾申是在1942年10月23日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當時塞瓦斯托波爾已經淪陷,紅軍和海軍艦隊暫時被迫從克里米亞撤了出來。所以,5人小分隊的豐功偉績可以稍微減輕一點剛剛失敗的痛苦,同時給撤退到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丘陵地區的官兵們樹立意誌異常堅強的典範。
輿論宣傳壓倒物理規則
關於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神話講的是1943年2月23日即紅軍25周年紀念日,列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在大盧卡城下的切爾努什卡村的戰鬥中,用胸膛堵住德國人碉堡的槍眼,從而保證了自己分隊能夠順利向前推進。官方文獻中對這一事跡是用非常程式化的語言敘述的,沒有任何生動的詳細描寫。第91西伯利亞志願軍旅政治部宣傳員沃爾科夫上校的通報中是這樣寫的:"在爭奪切爾努什卡村的戰鬥中,1924年出生的共青團員馬特洛索夫創建了英雄的戰績,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碉堡的槍眼,用這種方法保證了我們步兵部隊能夠順利向前推進。切爾努什卡被攻占了。進攻仍然在繼續。詳細情況等我返回後再繼續匯報。"但是,當天晚上沃爾科夫犧牲了,於是事情發生的詳細經過最終成了一個謎。在旅政治部向第6志願軍步兵軍團政治部的報告中指出:"第2營的紅軍戰士、共青團員馬特洛索夫尤其表現出了英勇氣慨和英雄主義精神。敵人從雕堡里用強大的機槍火力封鎖道路,不讓我們的步兵通過。馬特洛索夫同志奉命消滅敵人的雕堡。他發揚了革命的犧牲精神,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碉堡的槍眼。敵人的機槍啞了聲。我們的步兵順利前進,雕堡被攻占了。馬特洛索夫同志為了祖國而英勇獻身。"1943年6月19日,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被追認為"蘇聯英雄"。
------------仿效的對象------------
也有傳說認為,實際上馬特洛索夫並不是2月23日,而是27日創建了自己的豐功偉績,但是,隨後這一日子被挪到了節日那一天。55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證實這種說法的文獻。追認書上寫的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的犧牲日期為1943年2月23日。但是,除馬特洛索夫的犧牲日期不能確定以外,與馬特洛索夫的豐功偉績相關的不合邏輯之處還在於,這一神話不受社會意識影響整整存在了10年。要知道,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機槍的槍眼,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機槍的火力肯定會把任何最龐大的軀體拋到一邊。輿論宣傳的神話不可能抹殺物理規則的,但是,它能夠迫使人們暫時忘記這些規則。整個衛國戰爭期間,大概有超過400名紅軍戰士完成了像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一樣的赫赫戰功,其中有些人立功的時間還要比他早一些。某些"馬特洛索夫式的戰士"比較幸運,他們倖存下來。這些戰士受傷後,仍然積蓄力量向敵人碉堡里投擲手榴彈。這裡,我們發現各個部隊和兵團似乎在進行各具特色的競賽,每一個部隊都以自己的"馬特洛索夫"為榮。幸好,把一個人看作馬特洛索夫式戰士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任何一個在敵人雕堡附近犧牲的指揮員或者戰士都是非常適合的。
馬特洛索夫所在排的排長、中尉Л.科羅廖夫在前線的報紙上這樣描述自己下屬的豐功偉績:"……他一步步向據點靠近,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我們的英雄用鮮血使敵人的機槍啞口無言。"